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人群综合暴露评估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蕴晖
林玲
+1 位作者
阚海东
陈秉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1-656,共6页
为了解我国人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健康风险负荷,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DBP的人群暴露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BP广泛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生物样品中,估计每日总摄入量为14.8μg/(kg·d),食物是其主要的...
为了解我国人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健康风险负荷,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DBP的人群暴露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BP广泛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生物样品中,估计每日总摄入量为14.8μg/(kg·d),食物是其主要的摄入途径,占总摄入量的90.2%,其次为饮用水,占8.6%;说明我国人群DBP的污染已达一定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健康危险度评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炎性因子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心血管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蕴晖
曹慎
+3 位作者
丁佳玮
林玲
赵妮
阚海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PM2.5染毒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提取内皮细胞中的m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电泳的方法,确定PM2.5染毒前后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xtaxin)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气PM2.5染毒浓度...
PM2.5染毒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提取内皮细胞中的m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电泳的方法,确定PM2.5染毒前后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xtaxin)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气PM2.5染毒浓度的增加,0.05,0.20mg/mL染毒组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和extaxinmRNA表达产物的相对含量显著增高,说明IL-4、extaxin等I型变态反应相关炎性因子在PM2.5的心血管毒性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心血管系统
炎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人群综合暴露评估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蕴晖
林玲
阚海东
陈秉衡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
卫生
学院公共
卫生
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1-6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397)
文摘
为了解我国人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健康风险负荷,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DBP的人群暴露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BP广泛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生物样品中,估计每日总摄入量为14.8μg/(kg·d),食物是其主要的摄入途径,占总摄入量的90.2%,其次为饮用水,占8.6%;说明我国人群DBP的污染已达一定负荷.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健康危险度评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
Keywords
di-n-butyl phthalate (DBP)
health-based risk assessment
the Yangtzi River Delta area
分类号
X5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炎性因子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心血管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蕴晖
曹慎
丁佳玮
林玲
赵妮
阚海东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
卫生
学院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
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ZR14009)
上海市科学技术标准专项(03DZ05052)
文摘
PM2.5染毒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提取内皮细胞中的m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电泳的方法,确定PM2.5染毒前后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xtaxin)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气PM2.5染毒浓度的增加,0.05,0.20mg/mL染毒组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和extaxinmRNA表达产物的相对含量显著增高,说明IL-4、extaxin等I型变态反应相关炎性因子在PM2.5的心血管毒性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心血管系统
炎性作用
Keywords
PM2.5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flammatory effect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TB53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人群综合暴露评估
张蕴晖
林玲
阚海东
陈秉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炎性因子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心血管毒性中的作用
张蕴晖
曹慎
丁佳玮
林玲
赵妮
阚海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