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环流指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晓娟 王盘兴 汪学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5-795,共11页
利用1850—2009年Hadley气候中心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资料(SLP2r),按统一方法定义和计算了北半球冬季5个大气活动中心(Atmospheric Center of Action,ACA)—冰岛低压(ICelandic Low,LIC)、北大西洋高压(North ... 利用1850—2009年Hadley气候中心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场资料(SLP2r),按统一方法定义和计算了北半球冬季5个大气活动中心(Atmospheric Center of Action,ACA)—冰岛低压(ICelandic Low,LIC)、北大西洋高压(North Atlantic subtropical High,HNA)、蒙古高压(MOngolian High,HMO)、阿留申低压(ALeutian Low,LAL)和北太平洋高压(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HNP)的160 a季(月)环流指数序列,分析了它们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ACA冬季、1月的强度指数P均与面积指数S强正相关,二者不独立,P和位置指数λc、φc不完全独立。2)HNA、LAL在160 a间和近年来(1950—2009年)均显著增强,HM O在160 a间亦显著增强,而LIC则在近年来显著增强。3)LIC和HNA均经历了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强弱转折时段大致相当。HMO强度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850—1910年偏弱,1910—1940's中期变化较平缓,1940's末—2009年偏强。LAL大致上经历了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1856—1895年、1945—1973年偏弱,1895—1945年、1973—2009年偏强。HNP的阶段性变化不明显。4)影响中国冬季气候及异常的ACA主要是HMO,在HMO强年,全国(除西南地区外)冬季气温偏低,四川和华北局部地区降水偏多;其次是位于上游的LIC、HNA,在LIC、HNA强年,我国"三北"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而LAL、HNP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则相对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活动中心 环流指数 中国气候异常 年代际变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北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的一个计算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娟 王盘兴 +1 位作者 汪学良 智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592,共7页
月(季)平均海平面气压场中的北太平洋副高(H P)是北半球的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与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异常关系密切。利用闭合气压系统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简要描述H P性状,并用它们分析H P气候及异常特征,以及H P与热带东太平洋海表... 月(季)平均海平面气压场中的北太平洋副高(H P)是北半球的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与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异常关系密切。利用闭合气压系统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简要描述H P性状,并用它们分析H P气候及异常特征,以及H P与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等关系。因冬季H P明显减弱,在计算H P的S、P指数序列时,难以找出适于整个分析时段的、环流意义明晰的特征等压线。针对该问题,本文给出一个计算方案,先选择一个值较高的f0,用它计算多数年份环流指数S、P;再选择一个值较低的^f0,计算少数H P极端偏弱年份的环流指数^S、^P;最后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将^f0计算结果^S、^P订正至f0计算结果 S、P,得到S、P的完整序列。应用结果表明,由此求得的H P该完整序列是适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北太平洋副高 面积指数 强度指数 计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