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理念和人文学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万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共12页
大学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大学应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主要不是技能教育,而是人文学教育。通过哲学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历史学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 大学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大学应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主要不是技能教育,而是人文学教育。通过哲学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历史学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自然科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其二,大学理念应慎对知识的价值取向。突出知识生产的大学理念最大的问题是以知识标准规定了大学教学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取向在进行文科教育时,阉割了文科的人文性。哲学只剩下逻辑、语言、分析哲学,历史变成了史料学和史实学,文学成了文本和形形色色流派症侯的辨析标签。其三,大学如何服务社会。最好不要低估市场对大学的污染,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把大学要服务社会效益当作大学理念的人们。其四,大学的任务是接续文化,弘扬传统。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民间生活方式传承绵延,但是,精致深刻的伟大智慧不通过专门的研究教学是不会代代相传的。其五,大学是社会政治批判的中心。用康德的说法,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而中国古代读书人最感人动天的抱负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深刻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天下为公的道义责任,批判社会生活中一切违背人类良知的错误、偏见,乃至政策举措。这些是大学当仁不让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人文学 哈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节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维明 黄万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4,共7页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的自由、理性、法治、个性等价值观念已经成为普世价值,没有人怀疑这些价值中的每一个都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的总和并不足以构成理想社会的充分条件。我们必须承认启蒙运动所开发出来的价值系统有...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的自由、理性、法治、个性等价值观念已经成为普世价值,没有人怀疑这些价值中的每一个都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的总和并不足以构成理想社会的充分条件。我们必须承认启蒙运动所开发出来的价值系统有其自身的盲点,这些盲点不是启蒙理性本身的延伸就可以克服的,因此儒家等非西方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就获得了治疗现代性弊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价值观 现代性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 被引量:14
3
作者 杜维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1 993年世界宗教大会发表的普世伦理宣言中明确指出 ,孔子思想是普世伦理基本原则的源头活水之一 ,但儒家的缺席实为一大遗憾。同年 ,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构想 ,把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相提并论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世界的对立面。... 1 993年世界宗教大会发表的普世伦理宣言中明确指出 ,孔子思想是普世伦理基本原则的源头活水之一 ,但儒家的缺席实为一大遗憾。同年 ,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构想 ,把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相提并论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世界的对立面。在文化宗教领域内沉默而在经济政治领域中曝光 ,使儒家的优点黯然不彰而缺失则暴露无遗 ,这对新儒家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孔汉思深信宗教之间的相安无事是人类社群得以和平共存的先决条件 ,其普世伦理便是通过宗教对话而消解矛盾冲突的权法 ,但其淡化和削弱的诠释策略必然导致抽象的普世主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从西方 ,特别是美国的战略立场设思 ,有着浓郁的冷战情结 ,视儒家为权威主义和中国威胁论的理据。我们认为儒家具备关切政治 ,参与社会和重视文化三种属性。世界宗教集会领导小组曾提出持续性、进步、差异和了解四大议题作为构建全球伦理的基础。面对文明冲突的危险 ,我们务必强调对话的重要 ,通过文明对话来考虑生态环保、社群整合、文化多元及相互参照的可能 ,这比以抽象的普世主义为前提的伦理宣言更切合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文明冲突 儒家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知识与全球视野:21世纪宗教知识分子的责任 被引量:4
4
作者 杜维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6,共9页
秉持开放,了解多元,不以自己狭隘的观点强加于人,才能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文明对话的先决条件首先是聆听,最基本的要求是容忍对方;其次是承认对方,承认才可能有尊重,有了尊重才可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参照,才能把对方当作学习的对象,才... 秉持开放,了解多元,不以自己狭隘的观点强加于人,才能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文明对话的先决条件首先是聆听,最基本的要求是容忍对方;其次是承认对方,承认才可能有尊重,有了尊重才可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参照,才能把对方当作学习的对象,才能尊重对方。对话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视野,加强自己的反思反省能力,实现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知识 全球视野 宗教信仰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