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篇论著的引文扩散 被引量:26
1
作者 闵超 Ying Ding +1 位作者 李江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引文是连接科学知识的重要线索,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知识产生、交流、转化乃至创新规律的金钥匙。引文不只是静态的统计分布,同时也是处于复杂科学系统中的动态增长过程。本文将引文理解为一种扩散过程,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引文扩散过程及... 引文是连接科学知识的重要线索,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知识产生、交流、转化乃至创新规律的金钥匙。引文不只是静态的统计分布,同时也是处于复杂科学系统中的动态增长过程。本文将引文理解为一种扩散过程,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引文扩散过程及其基本要素、量化方式与增长机理。引文扩散体系中至少包含以下要素:时间环境、首次被引、引文高峰、最终引文数量、引文累积速度、引文生命周期、文献网络/生态系统,以及引文起飞。引文在微观结构上以引文级联为基本单元,从引文感染性与引文流行性两个维度进行扩散,有广播型与感染型两种典型扩散方式。引文扩散模式的巨大差异性源于其内在机理的作用,对于优先连接机制、老化机制与适应性机制以及创新机制与模仿机制的认识与进一步探索,将有助于对引文扩散进程的理解。对引文扩散的探讨对于科研评估、科学预测、科技政策制定等科技活动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的扩散 扩散要素 扩散结构 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研究课堂,我研究我们:远程课堂中的一项团队研究
2
作者 岑逾豪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3,共8页
2010年春季学期,美国中西部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U的教育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行动研究"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U大学两个校区地处两座城市,相距车程一小时,因此任课教师Z博士选择在两座城市间通勤,每周交替在一个校区授课,另... 2010年春季学期,美国中西部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U的教育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行动研究"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U大学两个校区地处两座城市,相距车程一小时,因此任课教师Z博士选择在两座城市间通勤,每周交替在一个校区授课,另一校区则通过视频和互联网接入,两所校区共有十二位研究生参与。YEH是课上一个三人团队的姓名缩写,这三人来自同一校区,共同完成一项课业要求,即以课堂为情境开展一项研究。YEH团队的选题源于她们对远程教学和课堂讨论的观察。该团队运用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定量和定性数据,并基于研究发现对远程教学课堂提出了行动方案。本文首先详述了YEH团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即"我们研究课堂"。作为这堂课的学生也是YEH研究团队的一员,笔者发现自己在研究中有意无意地实践着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笔者又开展了一项研究,收集并分析了YEH团队记录整个研究的卷宗、对研究团队另外两位成员的访谈,以及笔者自己的研究日志,即"我研究我们",并为有意开展类似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收获的任课教师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学 远程教学 行动研究 学生团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