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AECT2012年会述评与思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小珺 崔国强 +3 位作者 王淑艳 王小雪 刘美凤 罗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1期3-16,共14页
201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900多人参会。年会在"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这一主题下,共为参会者提供了628场不同主题发言以... 201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900多人参会。年会在"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这一主题下,共为参会者提供了628场不同主题发言以及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本届年会通过大会的主题演讲、主席专场报告、分会论坛发言、圆桌专题论坛和论文等形式,涉及与展示了全球化学习、研究方法、创造性、新型媒体、移动技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播与技术 全球化学习 研究方法 创造性 新型媒体 移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控制源倾向及其它个体差异对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国强 韩锡斌 王淑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1,共7页
随着在线学习在高校的逐步拓展,其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对在线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外,学生在线学习的满意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测度指标。学习满意度是一种主观体验,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往往对于他们在线学习的经... 随着在线学习在高校的逐步拓展,其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对在线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外,学生在线学习的满意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测度指标。学习满意度是一种主观体验,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往往对于他们在线学习的经历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表征学生个体差异的两类变量:学生的控制源倾向及其它个体特征,对他们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调查数据来自于美国一所大学的在线课程。通过状态描述、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统计方法的分析发现,学生的控制源倾向及个性特征与他们在线学习的满意度没有统计意义的相关性,表明在大学中开展在线教学对于各类学生都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源倾向 学习满意度 在线学习 个体差异 学习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爱普教授 被引量:41
3
作者 赵慧臣 王淑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0,共7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应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过程,成为图像时代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瑞士卢加诺大学马丁·爱普(Martin J.Eppler)教授是推动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在促进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方面成绩显著。2004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应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过程,成为图像时代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瑞士卢加诺大学马丁·爱普(Martin J.Eppler)教授是推动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在促进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方面成绩显著。2004年,他界定了知识可视化的定义,提出视觉传播与视觉认知是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推动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2005年,他整合形式多样的视觉表征形式,形成"可视化方法周期表",用以揭示不同形式视觉表征的异同。他和团队构建了"视觉素养"在线学习教程,提供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和案例,大力推动知识可视化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利用可视化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参考。他开发了知识传播网(www.knowledge—communication.org)、视觉素养网(www.visual—literacy.org)等知名网站,利用网络课程提升教师、学生的视觉素养,推广知识可视化及其教学应用成果。他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知识可视化的综合研究,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人员如何开展协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借助于本次访谈,我们能了解马丁·爱普教授如何看待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最新发展与未来趋势,及其研究团队如何利用知识可视化优化教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可视化 可视化教学 知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与信息系统能否保护机密信息和隐私权
4
作者 詹姆斯S.斯科特马格鲁德 斯坦利X.路易斯 +2 位作者 埃迪J.伯克斯 卡尔斯莫林斯基 余灼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3,共4页
文章使用一部电视连续剧——"疑犯追踪"的情节来与当前监控水平进行比较。在分析"疑犯追踪"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情报部门的信息处理,并就COSO框架与其对企业的具体限制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探讨了美国民众监... 文章使用一部电视连续剧——"疑犯追踪"的情节来与当前监控水平进行比较。在分析"疑犯追踪"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情报部门的信息处理,并就COSO框架与其对企业的具体限制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探讨了美国民众监控的现有水平问题之后,论述了有关企业界和会计界的技术状况及其影响,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犯追踪 信息系统 COSO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