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评价:证据为本社会工作的方法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拜争刚 吴淑婷 +7 位作者 齐铱 何雪松 隋玉杰 沈晖 冉茂盛 Haluk Soydan 沈瓊桃 高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72-79,共8页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方法——系统评价,从而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提供当前最佳的决策证据。本文将从问题的提出、检索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分析合成、研究结果讨论等部分介绍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期待被国内更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教育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本系统 评价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降低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率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珊 童峰 +1 位作者 齐铱 张婷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4-730,共7页
目的: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BT)降低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率的有效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12个国内外数据库,从173个原始研究中筛选符合既定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Cochrane偏移风险工具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计分并进行meta分析... 目的:评估认知行为治疗(CBT)降低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率的有效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12个国内外数据库,从173个原始研究中筛选符合既定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Cochrane偏移风险工具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计分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指向再犯率降低维度。结果:共纳入5项干预社区服刑人员(n=5157)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项研究为低度偏移风险,2项研究为中度偏移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认知行为治疗对降低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犯率(RR=1.39,95%CI:1.06~1.80)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对降低缓刑犯(RR=1.69,95%CI:1.10~2.59)、非缓刑犯(RR=1.14,95%CI:1.06~1.22)再犯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先期接受过监禁矫正的非缓刑类型罪犯,认知行为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再犯率;同时,针对缓刑罪犯,认知行为治疗也能够有效降低其再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社区矫正 再犯率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层面开展的多专业联合干预老年自杀有效吗?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英 拜争刚 +5 位作者 吴同 王静 陈爽 祝晓萍 丁孝烈 齐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62-73,113,共13页
目的:评价初级保健体系下社区层面开展的多专业联合干预老年自杀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Campbell图书馆、Psy INFO、Web of Science平台、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初级保健干预老年自杀的随机对照试验,根... 目的:评价初级保健体系下社区层面开展的多专业联合干预老年自杀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Campbell图书馆、Psy INFO、Web of Science平台、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初级保健干预老年自杀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初级保健对比控制组在12个月随访期抑郁评分(HDRS<7)的人数、自杀意念(SI)下降/抑郁评分减少人数(SI下降人数、HDRS分数比基线减少至少50%人数、治疗反应达到SCL-20分数比基线减少至少50%人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评分人数,P=0.04,95%CI(1.01,1.46);自杀意念下降/抑郁评分减少人数,P=0.02,95%CI(1.08,2.66)]。但是12个月随访期初级保健对比控制组在健康功能损害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初级保健干预的随访时间4个月、8个月、12个月都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的评分(HDRS<7)[4个月:P=0.01,CI(1.06,1.59);8个月:P=0.04,CI(1.09,1.55);12个月:P=0.04,CI(1.01,1.46)]。因此,初级保健在社区层面开展的多专业联合干预在改善老年抑郁症状/倾向、降低自杀意念方面是有效的;在减少健康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没有直接证据支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保健 社区 多专业联合干预 自杀 系统评价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患者信任的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池上新 陈诚 +3 位作者 王雪莲 刘米娜 CHI Iris 拜争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评估患者信任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 INFO、CINAHL、Pub M 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 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所有... 目的:评估患者信任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 INFO、CINAHL、Pub M 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 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所有患者信任干预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医生能力提升干预相比对照组在提升患者信任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22~0.12);医生信息公开干预、患者教育与护理干预相比各自的对照组均能提升患者信任水平(SMD=0.13,95%CI:0.06~0.21;SMD=0.60,95%CI:0.29~0.90)。结论:医生信息公开、患者教育与护理干预等措施能提升患者信任,但未能证明医生能力提升干预措施能提升患者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信任 系统评价 干预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