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年代太阳模型和太阳震荡研究进展(II):太阳振荡研究进展(英)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志刚 袁永泉 +2 位作者 李焱 W.D ppen 彭美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5-320,共16页
太阳振荡研究现已成为研究太阳内部性质的新手段,也成为检验太阳模型构造时输入物理参量的最重要工具。90年代以来理论与观测日震频率的差别已随输入物理参量及太阳振荡理论的改进而大为减小,可是现有的差别仍远大于观测误差。由日震... 太阳振荡研究现已成为研究太阳内部性质的新手段,也成为检验太阳模型构造时输入物理参量的最重要工具。90年代以来理论与观测日震频率的差别已随输入物理参量及太阳振荡理论的改进而大为减小,可是现有的差别仍远大于观测误差。由日震反演可对太阳内部对流区、表面氦丰度及自转随纬度和径向的分布都有更多了解。太阳振荡的湍动随机激发及激发源的位置都已得到研究,不过现在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今后一方面要探测更多的振动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不同观测者得到的结果存在系统差的问题,而最外层的非绝热现象及理论与观测存在差别仍是最关键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基本参量 太阳震荡 太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太阳模型和太阳震荡研究进展(I):太阳模型研究进展(英)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志刚 袁永泉 +2 位作者 W.D ppen 李焱 彭美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7-304,共18页
太阳模型的研究是了解太阳整体结构和性质的极为重要的手段。90年代以来太阳模型研究取得了进展。随着MHD及OPAL物态方程的引入,理论上的太阳振荡频率与观测值的差别已大为减小,而考虑湍流频谱分布的局域对流理论和三维流体动力学模... 太阳模型的研究是了解太阳整体结构和性质的极为重要的手段。90年代以来太阳模型研究取得了进展。随着MHD及OPAL物态方程的引入,理论上的太阳振荡频率与观测值的差别已大为减小,而考虑湍流频谱分布的局域对流理论和三维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可对太阳内部对流能量传输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前所发现的理论模型与反演结果得到的初始氦丰度的差别已能由扩散过程加以解释,而太阳表面锂丰度亏损问题也可以由扩散过程或早期演化星风来加以解决,太阳中微子问题则似应由粒子物理而不是天体物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太阳模型 太阳震荡 对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可以否定非标准太阳模型了吗?
3
作者 龚志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虽然标准太阳模型取得了比较引人注目的成功,但是无论是只由太阳中微子流量的观测资料进行直接分析,还是从太阳振荡的角度讨论问题,目前都还不能完全否定非标准太阳模型.由近期的SuperKamiokande实验结果还无法解释太阳中微子问题... 虽然标准太阳模型取得了比较引人注目的成功,但是无论是只由太阳中微子流量的观测资料进行直接分析,还是从太阳振荡的角度讨论问题,目前都还不能完全否定非标准太阳模型.由近期的SuperKamiokande实验结果还无法解释太阳中微子问题也说明由天体物理研究对太阳中微子问题进行解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满足观测结果的非标准太阳模型则可以对太阳中微子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模型 太阳中微子 太阳振荡 非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