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洞穴石笋的δ^(18)O和δ^(13)C重建3000a以来北京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石花洞研究系列之三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红春
顾德隆
+1 位作者
陈文寄
李铁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6,共10页
首次提出用石笋中稳定同位素记录重建由降雨量和降水气团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气候历史,从而为研究高分辨率的古季风气候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Hendy准则、洞穴温度、研究区水系的δ18OH2O值以及温度公式,证实了同位素...
首次提出用石笋中稳定同位素记录重建由降雨量和降水气团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气候历史,从而为研究高分辨率的古季风气候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Hendy准则、洞穴温度、研究区水系的δ18OH2O值以及温度公式,证实了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CaCO3-H2O之间存在同位素平衡分馏。对采自石花洞的石笋样品进行了分辨率约为25a的δ18O和δ13C的分析测量,从而得到3000a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分析
稳定同位素
石花洞
石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石花洞第四纪钟乳石剖面的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吕金波
赵树森
+2 位作者
李铁英
汪训一
李红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93-1002,共10页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为460Ma前形成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穴大形态从25Ma前的上新世开始形成,洞内钟乳石从0.37Ma前的中更新世开始形成。在中国岩溶洞穴中,北京石花...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为460Ma前形成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穴大形态从25Ma前的上新世开始形成,洞内钟乳石从0.37Ma前的中更新世开始形成。在中国岩溶洞穴中,北京石花洞的层数最多,洞穴钟乳石种类齐全,裂隙渗透水沉积的石盾多、体积大,滴水沉积的石笋叠置关系明显,池水沉积的月奶石发育好,全新世石笋微层理发育清晰。该洞的大形态反映了北京西山新构造运动的期次,可以同华北地文期和永定河阶地对比,洞内钟乳石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北京西山古环境的变化,可以建立第四纪剖面,与周口店洞穴群碎屑沉积物剖面进行对比。钙板的铀系年龄为334.99~366.74ka,可定名钙板组。粗犷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69~235ka,粗犷石笋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130~518ka,为中更新世沉积,可定名云水洞组。杆状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4.9±2.1~100.3±11.1ka,为晚更新世沉积,可定名石花洞组。在全新世石笋中,微层与微层之间存在厚约1μm的条带状纹线,是划分微层层数的标志,具有微层理的石笋14C年龄为为0.58~2.50ka,AMS14C年龄为为130±100~670±130a,可定名守备支洞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钟乳石剖面
石笋微层理
石笋叠置关系
洞穴大形态
北京石花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洞穴石笋的δ^(18)O和δ^(13)C重建3000a以来北京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石花洞研究系列之三
被引量:
44
1
作者
李红春
顾德隆
陈文寄
李铁英
机构
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科学系
国家地震局
地质
研究所
北京
地质
调查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6,共10页
文摘
首次提出用石笋中稳定同位素记录重建由降雨量和降水气团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气候历史,从而为研究高分辨率的古季风气候信息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Hendy准则、洞穴温度、研究区水系的δ18OH2O值以及温度公式,证实了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CaCO3-H2O之间存在同位素平衡分馏。对采自石花洞的石笋样品进行了分辨率约为25a的δ18O和δ13C的分析测量,从而得到3000a以来。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分析
稳定同位素
石花洞
石笋
Keywords
Palaeoclimate
Paleoenvironmental analysis
Stable isotope
Beijing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石花洞第四纪钟乳石剖面的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吕金波
赵树森
李铁英
汪训一
李红春
机构
北京市
地质
调查研究院
中国
科学
院
地质
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地质
科学
院岩溶
地质
研究所
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科学系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93-1002,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8556004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1300005031)
文摘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为460Ma前形成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穴大形态从25Ma前的上新世开始形成,洞内钟乳石从0.37Ma前的中更新世开始形成。在中国岩溶洞穴中,北京石花洞的层数最多,洞穴钟乳石种类齐全,裂隙渗透水沉积的石盾多、体积大,滴水沉积的石笋叠置关系明显,池水沉积的月奶石发育好,全新世石笋微层理发育清晰。该洞的大形态反映了北京西山新构造运动的期次,可以同华北地文期和永定河阶地对比,洞内钟乳石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北京西山古环境的变化,可以建立第四纪剖面,与周口店洞穴群碎屑沉积物剖面进行对比。钙板的铀系年龄为334.99~366.74ka,可定名钙板组。粗犷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69~235ka,粗犷石笋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130~518ka,为中更新世沉积,可定名云水洞组。杆状石笋的铀系年龄为14.9±2.1~100.3±11.1ka,为晚更新世沉积,可定名石花洞组。在全新世石笋中,微层与微层之间存在厚约1μm的条带状纹线,是划分微层层数的标志,具有微层理的石笋14C年龄为为0.58~2.50ka,AMS14C年龄为为130±100~670±130a,可定名守备支洞组。
关键词
第四纪钟乳石剖面
石笋微层理
石笋叠置关系
洞穴大形态
北京石花洞
Keywords
section of Quaternary speleothems
stalagmite microbanding
superimposed relationship of stalagmite
large forms of cave
the Shihua cave
Beijing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洞穴石笋的δ^(18)O和δ^(13)C重建3000a以来北京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石花洞研究系列之三
李红春
顾德隆
陈文寄
李铁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石花洞第四纪钟乳石剖面的年代学研究
吕金波
赵树森
李铁英
汪训一
李红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