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部学术主任、市场学教授鲍加顿题词
1
作者 斯蒂文.鲍加顿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3期87-87,共1页
鲍加顿夫人和我对杭州的访问,感到非常愉快和留恋。我们特别高兴,能有机会同杭州商学院的师生见面。我们希望明年再来。
关键词 学术 主任 南佛罗里达大学 教授 工商管理学 研究生部 市场学 商学院 杭州 题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信息系统与决策科学系主任、教授郝其森题词
2
作者 约翰.郝其森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3期87-87,共1页
杭州商学院和南佛罗里达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讲习班已证明是十分成功的。我盼望未来能有更大的合作。
关键词 系主任 南佛罗里达大学 教授 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学 决策科学 讲习班 商学院 题词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石林 冯蓓 +2 位作者 林春梅 刘聪 Spector P.E.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71,共7页
大学教职员工的压力源和工作压力反应两方面的指标,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工作压力的差异。教职员工的主要压力源在于其工作的自主性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作自由度和独立性。这方面的限制不仅来源于其工作环境和体制,而且... 大学教职员工的压力源和工作压力反应两方面的指标,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工作压力的差异。教职员工的主要压力源在于其工作的自主性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作自由度和独立性。这方面的限制不仅来源于其工作环境和体制,而且还来自于身边人员的压力。在压力源上,教师所感受到的工作局限性要比行政人员少一些,这可能与二者工作性质的不同有关。从工作压力反应方面来看,教职员工的总体工作稳定性还是比较高的,这也许与他们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有关。但是高校教师的辞职意向还是要高于行政人员,这可能是因为学历的提升开阔了眼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术后3~4.5个月超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4
作者 宋向伟 王骞 +4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孙宇航 孙国良 金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6-332,共7页
目的 :观察彻底病灶清除术后3~4.5个月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探讨脊柱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术后3~4.5个月的超短程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2月~2014年12月116例彻底病灶清除术后应用3~4.5个月化疗方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 目的 :观察彻底病灶清除术后3~4.5个月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探讨脊柱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术后3~4.5个月的超短程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2月~2014年12月116例彻底病灶清除术后应用3~4.5个月化疗方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60例,女56例,年龄40.98±17.09岁(3~78岁)。低热31例,盗汗47例,乏力53例,病变节段局部疼痛113例,脓肿78例,纳差、消瘦43例,神经功能障碍38例;胸腰椎后凸畸形33例,术前Cobb角28.46°±7.19°(19°~42°);病灶部位:颈椎1例,颈胸段1例,胸椎39例,胸腰段17例,腰椎48例,腰骶段9例,骶椎1例;累及单节段87例,双节段19例,3节段及以上10例。术前SHRZ四联抗结核治疗2~4周(平均3.2周)。手术均以彻底病灶清除为基础,其中前路手术37例,后前路手术70例,后路手术9例。术后化疗方案为2SHRZ/1~2.5HRZ,化疗期间全程督导化疗。术后观察临床表现、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病灶清除情况、植骨融合及病灶治愈情况、畸形矫正情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停药指征:(1)无脊柱结核的症状、体征,无脓肿及窦道形成;(2)ESR、CRP正常;(3)B超检查未发现与脊柱结核相关的脓肿;(4)影像学检查示病灶全部治愈,无新发病灶,植骨融合。结果:116例患者术后化疗时间3~4.5个月(3.89±0.60个月)。随访时间2~3年20例,3~5年15例,5~13年81例。停药时,116例患者无结核中毒症状,无局部疼痛及脓肿、窦道,生活及工作能力恢复,ESR、CRP均降至正常,病灶均彻底清除,植骨融合,病灶治愈。1例L4椎体结核患者术后服药4个月后治愈,于停药后6年复发,再次行前路彻底病灶清除髂骨植骨术,术后抗结核治疗24个月后治愈。33例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术后Cobb角为15.30°±5.13°(3°~25°),末次随访时为18.63°±6.06°(10°~36°),矫正率为46.2%,丢失率为11.8%,畸形矫正满意。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恢复,A级1例恢复至C级,B级1例恢复至D级,C级8例恢复至D级1例、E级7例,D级28例恢复至E级。17例出现术后化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在彻底病灶清除的基础上,严格把握适应证,全程督导化疗,脊柱结核术后3~4.5个月的超短程化疗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彻底病灶清除 超短程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胤 杨宗强 +6 位作者 王骞 施建党 王自立 金少举 刘海涛 岳学峰 赵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球,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采用溶出法、HPLC于3h、6h、12h、1d、2d、3d、6d、9d、12d、15d、20d、25d、30d、40d、50d测定H、R、Z三种药物的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结果:HRZ/PLGA微球在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0.3±4.7μm;H、R、Z三种药物的载药量分别为(18.02±0.36)%、(22.46±0.24)%、(21.68±0.37)%,包封率分别为(54.79±1.13)%、(72.35±0.39)%、(67.21±0.68)%;体外缓释试验显示微球缓释前12d左右,三种药物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了50%,日均释药率分别为5.05%、4.89%、6.86%;第12天后三药的缓释基本趋于稳定,日均释药率分别为0.17%、0.26%、0.16%;三种药物缓释到50d时均大于10倍MIC。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抗结核药物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球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体外缓释性能的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海涛 施建党 +5 位作者 王骞 王自立 耿广起 德向研 王洁 杨宗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60mg制备载药人工缓释材料,将其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于浸泡3h、12h、24h、36h、48h、60h、72h、1~14周时取材料浸提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中INH、RFP、PZA三种药物的浓度,并据其计算单位时间段内药物释出质量.结果: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h时浸提液中释出INH、RFP、PZA的浓度分别达到152.96±1.32μg/ml、92.90±2.17μg/ml和334.90±12.3μg/ml,在8周前各时间点的浸提液中,3种药物浓度均较高;至8周时PZA的释出浓度、10周时RFP释出浓度、11周时INH的释出浓度仍高于其10倍的最小抑菌浓度,之后逐渐降低;未载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有效检测时间内药物出峰时间处未见有意义杂质峰出现.结论: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具有较为平稳、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效缓释性能,三种药物在模拟体液中释出药物的浓度均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 缓释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7
作者 施建党 岳学锋 +3 位作者 王骞 牛宁奎 丁惠强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4-911,共8页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经后外侧入路组26例,经侧前方入路组21...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经后外侧入路组26例,经侧前方入路组21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病变节段、突出类型、脊髓受压情况、临床表现、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d、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Otani分级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改良胸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椎管矢状径残余率评估椎管减乐程度,CT薄层扫描审建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动态X线片对固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后外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侧前方入路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4例、肺炎4例、脑脊液漏2例、肠麻痹5例,经后外侧入路组术后无上述并发症出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tani分级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经后外侧入路组VAS评分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神经功能及椎管有效容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VAS评分、JOA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和椎管矢状径残余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显示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X线片检查脊柱连续性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棒断裂和松动现象,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椎体间cage无下陷及移位。结论: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减压 椎间融合术 后外侧入路 侧前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及其传感器(1988—2025) 被引量:4
8
作者 贺明霞 贺双颜 +3 位作者 王云飞 杨倩 唐军武 胡传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103,共13页
全面收集1988—2025年中国地球观测卫星(和飞船)计划,包括历史的、运行中的和列入未来计划的。详细介绍风云卫星系列(FY-n)、海洋卫星系列(HY-n)、资源卫星系列(ZY-n)、环境卫星系列(HJ-n)、中国遥感卫星系列(CRS-n)、灾害监测星座/北... 全面收集1988—2025年中国地球观测卫星(和飞船)计划,包括历史的、运行中的和列入未来计划的。详细介绍风云卫星系列(FY-n)、海洋卫星系列(HY-n)、资源卫星系列(ZY-n)、环境卫星系列(HJ-n)、中国遥感卫星系列(CRS-n)、灾害监测星座/北京小卫星(DMC/BJ-1)、神舟飞船系列(SZ-n)和天宫空间站系列(TG-n)等8个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这些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都提供对海洋的观测,从而构成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按装载的传感器分类,进而给出中国的海色、海表温度、海面高度、海面风场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观测系统。对中国海洋观测卫星与国际海洋观测卫星装载的传感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指出差距。列出目前在轨运行的中国海洋卫星观测系统38个传感器及其类似的国外卫星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 卫星传感器 海色 海表温度 海面高度 海面风场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前路手术中应用病椎间与超病椎间固定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文鑫 朱禧 +6 位作者 王骞 王自立 丁惠强 金卫东 施建党 乔永东 赵浩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目的:探讨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并观察病椎间或超病椎间固定时相邻节段(未施行融合术)自发融合的发生情况。方法:200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其中... 目的:探讨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并观察病椎间或超病椎间固定时相邻节段(未施行融合术)自发融合的发生情况。方法:200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2±0.6岁(7°1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及后凸畸形;21例有脓肿形成;8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手术方法为后路病椎间或超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减压、病椎间髂骨支撑植骨融合。病椎间固定(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17例,超病椎间固定6例,术后均行超短程化疗。对患者后凸角、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Frankel分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43±23.40个月(36°120个月)。所有患者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术后6个月均恢复正常。前中柱植骨愈合时间平均4.26±0.81个月。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2±5)%,末次随访丢失1.29°±0.85°;病变共累及28个节段,固定融合28个节段,末次随访共30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2个节段。超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7±6)%,末次随访丢失1.00°±1.10°;病变共累及10个节段,固定22个节段,手术融合10个节段,末次随访共25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15个节段。8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疗效优良,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采用病椎间固定可以减少未施行融合的相邻节段自发融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腰椎结核 后前路手术 病椎间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设计与技术*--AECT 2014年会评述与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国强 王小雪 +3 位作者 刘炬红 马晓玲 陈蕙若 谢蓉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1期3-20,共18页
201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1月4—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1000名学者、研究生、设计、研究和实践人员参加了本届年会。本次AECT年会共为参会者提供了400多场不同主题的发言以及学习交流... 201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1月4—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1000名学者、研究生、设计、研究和实践人员参加了本届年会。本次AECT年会共为参会者提供了400多场不同主题的发言以及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作为AECT 2014年会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作者对本届年会的发言内容,包括大会的主题演讲、主席专场报告、分会论坛发言,以及圆桌专题论坛做了全面而详实的报道;同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对年会的主要发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读者分享对本届年会的感悟以及年会所折射出的教育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播与技术 学习 设计 技术 游戏化学习 远程教育 社交媒体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手术内固定方法及节段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骞 施建党 王自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2-336,共5页
在目前临床上胸腰椎脊柱结核重建手术中,对于固定方法及固定节段的选择较为混乱,存在内固定及融合范围过长的局面。长节段固定、融合虽可获得坚强的固定,但牺牲了更多的脊柱运动功能。作者对胸腰椎结核手术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操... 在目前临床上胸腰椎脊柱结核重建手术中,对于固定方法及固定节段的选择较为混乱,存在内固定及融合范围过长的局面。长节段固定、融合虽可获得坚强的固定,但牺牲了更多的脊柱运动功能。作者对胸腰椎结核手术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提出来一些看法,试图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选择性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释药特性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晨 王骞 +5 位作者 施建党 杨宗强 何胤 岳学锋 王鹏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为抗结核药HRZ植入组;C组为空白未载药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于术后1d、3d、1w、2w、4w、6w、8w时分别麻醉各组大鼠4只,抽取腹腔静脉血液5ml,处死后取体内植入材料或药物周边1cm的肌肉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肌肉组织及血清中H、R、Z三种药物的浓度,并于1w、4w时取血检测肝、肾功(AST、ALT、Ur、Cr),2w及6w时取植入局部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组在术后3d时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浓度均达最高,2w后药物浓度下降趋势平稳,8w时H、R、Z三药平均浓度分别为0.87、0.92、1.61μg/g,均能达到各自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B组在术后3d时植入HRZ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物浓度均达最高,但药物浓度下降较快,4w时三种药物均不能检测到;C组不能检测到三种药物。A组肌肉检测药物浓度曲线较B组明显平稳、长程。A组静脉血中三种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植入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的肌肉组织(P<0.05)。术后1w、4w时各组AST、ALT、Ur、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w时A组及C组植入局部肌肉组织HE染色观察镜下见炎症细胞及PLGA降解产生空泡存在,6w时炎症细胞及空泡减少,A、B、C三组未见明显细胞坏死。结论:HRZ/PLGA涂层材料在SD大鼠体内释药平稳,持续时间较长,可实现体内局部用药的有效缓释;直接植入体内后组织生物相容性及可塑形性良好,为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复合自体骨的局部有效给药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 体内 缓释性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脂氧合酶活性及其协同氧化联苯胺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原 万伯健 A.P.Kulkarni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 作者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O_2共存时,该酶这一协同氧化能力明显增强。提示脂氧合酶可能参与某些致癌物的代谢过程,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亚油酸 H2O2 联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免疫治疗的基础和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81-284,共4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免疫治疗 早期溶栓治疗 脑组织损伤 病毒性疾病 主要疾病 改善预后 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 临床医学 医学研究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气相色谱柱的柱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新 Abdul Malik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7-70,共4页
 新型的溶胶-凝胶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除了具有热稳定性高及分离效果好的特点外,此色谱柱的柱容量(samplecapacity)数倍于传统的用静态法涂渍固定相并用交联反应使之固载化的色谱柱的柱容量.在两种不同的色谱柱上,逐渐增加试样的进样量,...  新型的溶胶-凝胶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除了具有热稳定性高及分离效果好的特点外,此色谱柱的柱容量(samplecapacity)数倍于传统的用静态法涂渍固定相并用交联反应使之固载化的色谱柱的柱容量.在两种不同的色谱柱上,逐渐增加试样的进样量,柱效率随之变化.进样量对柱效率的影响清楚地表明了溶胶-凝胶柱的柱容量远高于传统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气相色谱柱 柱容量 评价 热稳定性 完全不分流进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创新理念与“颠覆式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AECT 2016年会评述与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小雪 刘菁 +2 位作者 许涛 陈蕙若 刘炬红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1期3-16,共14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16学术年会,于201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召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这一年会主题,就&...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16学术年会,于201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召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这一年会主题,就"开放创新"理念与"颠覆式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现状和前沿研究进行了深入、富有价值的研讨。年会分享了来自全球众多研究者或者团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向关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的人们,展示了教育技术在变革人类学习模式、改善人类学习绩效上的潜能,为世界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制定和实施教育技术提供可行策略,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手段等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支撑。作为AECT 2016年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不仅全程聆听了年会的主要发言,而且还与部分主要报告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追踪了相关研究文献,力图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本次年会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学者了解国际教育技术实践、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CT年会 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在线学习 慕课 创客教育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习加速:向未来冲刺——AECT 2015年会评述与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小雪 刘炬红 +2 位作者 陈蕙若 崔国强 王维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1期3-18,共16页
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于11月3日至7日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博利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为学习加速:向未来冲刺"(Accelerate Learning:Racing into the Future),来自世界各地近800名学者、研究生以及... 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于11月3日至7日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博利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为学习加速:向未来冲刺"(Accelerate Learning:Racing into the Future),来自世界各地近800名学者、研究生以及设计、研究、实践人员参会。本届年会共举行了近900场不同主题的发言,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种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作为AECT 2015年会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对本届年会的发言内容,包括大会的主题演讲,主席专场报告,分会论坛发言以及圆桌专题论坛做了全面、详实的报道;同时,聆听了年会的主要发言,并与部分主要发言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从而全方位呈现并分析了本届年会的学术进展以及所折射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CT MOOCs STEM STEAM 深度学习 社交媒体 游戏化学习 创客 可穿戴技术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有什么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斯蒂芬.特纳 成素梅 邬桑 《哲学分析》 2014年第4期80-89,196,共11页
专长现象导致了自由民主理论的两个问题:第一,它是否造成了破坏公民规则的不平等现象,或者,使公民规则形同虚设?第二,国家在资助、依赖专家和科学家的意见,并赋予其特殊地位时,是否能够在所讨论的自由"政府"中保持中立?标准... 专长现象导致了自由民主理论的两个问题:第一,它是否造成了破坏公民规则的不平等现象,或者,使公民规则形同虚设?第二,国家在资助、依赖专家和科学家的意见,并赋予其特殊地位时,是否能够在所讨论的自由"政府"中保持中立?标准的福柯式的批评认为,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专家权力和国家权力是不可分离的,并且,专家权力是当前政体的压迫和不平等效应的根源。哈贝马斯认为,专家文化使得民主讨论成为不可能。用默顿的术语来理解,认知权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正如默顿所看到的那样,认知权威允许我们追问这一权威的民主合法性,这似乎解决了(或者部分解决了)问题,因为它把终极"权威"归还给了决定拒斥还是接受专家主张的大众。而且,实际上,专家的许多主张事实上都没有得到支持。通过拷问专家的类型似乎可以避免合法性的要求,这表明,专长和自由民主原则上能够共存,这一结论与批评者的主张相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政治 建构主义 民主 判别权 专长 自由主义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共同”语言之路——海德格尔与一个日本探访者的对话
19
作者 张唯 高秉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共10页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把语言比喻成“存在之家”,在《关于语言的对话》中,这一语言比喻变成了“道说”,在《语言的本质》中,他又把语言称为“口舌之花”。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这些不同比喻既显示了其语言观从本体论向宇宙论的转向,...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把语言比喻成“存在之家”,在《关于语言的对话》中,这一语言比喻变成了“道说”,在《语言的本质》中,他又把语言称为“口舌之花”。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这些不同比喻既显示了其语言观从本体论向宇宙论的转向,也与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问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本体论 宇宙论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成像与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梦娟 吴丹 蒋华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527-1534,共8页
光声成像是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的一种新兴的功能型成像方式,其基于光声效应发展而来。光声成像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中的结构,功能和分子异常进行无创检测,可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进行检测。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 光声成像是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的一种新兴的功能型成像方式,其基于光声效应发展而来。光声成像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中的结构,功能和分子异常进行无创检测,可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进行检测。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之一。中医诊断疾病主要是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直接根据宏观病症信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了解病理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但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缺乏现代意义上物质化证据的支持,使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并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光声成像技术能从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变化提供诊断信息,为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体内外变化的依据。有利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成像 乳腺 皮肤 脑功能 针刺 中药 标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