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在有效性评估探讨--兼谈美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表达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昊哲 宋彦 +1 位作者 陈燕萍 金广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4,共6页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存在要素描述不明晰、目标政策缺乏量化的考察标准、行动计划缺失、各专项措施缺乏有机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规划成果的政策表达能力及其内在有效性。借鉴美国的有关经验,我国可采用以基础事实、愿景陈述...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存在要素描述不明晰、目标政策缺乏量化的考察标准、行动计划缺失、各专项措施缺乏有机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规划成果的政策表达能力及其内在有效性。借鉴美国的有关经验,我国可采用以基础事实、愿景陈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基本要素有机构成为特征的成果模式,增强规划成果的政策表达能力,构建总体规划内在有效性评估技术框架,提高规划成果的内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有效性 规划评估 政策表达 行动计划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低碳城市实现途径探讨--以美国纽约市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宋彦 彭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9,共6页
如何充实"碳减排"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如何将目标落实为行动以及将行动转化为责任部门的承诺,是中国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是专门针对城市实体环境... 如何充实"碳减排"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如何将目标落实为行动以及将行动转化为责任部门的承诺,是中国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是专门针对城市实体环境而编制的,其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城市具有借鉴意义,即提高总体规划的低碳政策表达技术、实现总体规划转变为行动纲领,以及体现总体规划的协调统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 部门协作 纽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政策综合风险分析框架探析
3
作者 张昊哲 宋彦 +2 位作者 赵志庆 陈玉珠 王月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1,共6页
近年来,城市总体规划逐渐向"风险应对型"规划转变。这就要求规划师对其制定的城市规划政策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考量与权衡,而城市总体规划政策综合风险分析框架将成为规划师进行此类工作的有力工具。该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即&q... 近年来,城市总体规划逐渐向"风险应对型"规划转变。这就要求规划师对其制定的城市规划政策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考量与权衡,而城市总体规划政策综合风险分析框架将成为规划师进行此类工作的有力工具。该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即"总体规划风险后果分析框架"及"总体规划风险诱因分析框架"。"总体规划风险后果分析框架"列明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类规划政策可能引发的风险后果清单,并对各类规划政策可能涉及的风险后果进行分级;"总体规划风险诱因分析框架"建立了环境因素作用于各类规划政策及诱发风险后果的逻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规划 风险分析 风险诱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健康促进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李同予 李徐钧逸 +1 位作者 薛滨夏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共9页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在不同尺度下对公共健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系统回顾GI的研究进展,探索GI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路径,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体系化研究的发展和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GI设计与规划。【方法】采用文...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在不同尺度下对公共健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系统回顾GI的研究进展,探索GI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路径,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体系化研究的发展和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GI设计与规划。【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参考“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框架,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运用以词嵌入技术(Word2Vec)的K-means聚类分析对既往研究的GI特征进行归纳,从作用途径、健康结果、公共健康维度及作用尺度对GI的类型及其与公共健康的关联进行分类和总结。【结果】1)依据不同特征将GI划分为8类,包括城市绿地及公园、高互动性GI、建成区树木、雨水管理与生物过滤GI、社区与住宅绿化绿色屋顶及外墙、线性分布GI和广义定义GI。2)每类GI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显著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健康。3)揭示了GI与公共健康研究的4个发展历程。4)总结了10条GI促进公共健康的正向路径、3条反向路径。【结论】需要完善GI的分类体系以及作用尺度,推动从概念到工具集的转化,从而将GI有效应用于公共健康领域。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和理论整合,进一步探索GI在促进公共健康方面的机制,从而为实践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公共健康 多尺度 系统综述 作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评估促进动态规划的作用机制、概念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23
5
作者 丁国胜 宋彦 陈燕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如何从蓝图式静态规划走向过程性动态规划已成为规划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现动态规划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方法使得规划过程能够有效地应对城市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规划评估由于能够为规划过程提供一个有效的评判和反馈机制,是促进... 如何从蓝图式静态规划走向过程性动态规划已成为规划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现动态规划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方法使得规划过程能够有效地应对城市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规划评估由于能够为规划过程提供一个有效的评判和反馈机制,是促进动态规划的重要途径。研究在对动态规划的内涵及规划评估促进动态规划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规划评估理论,构建规划评估促进动态规划的概念框架,并从规划编制评估、规划实施评估和规划效果评估三个层面探讨规划评估促进动态规划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评估 动态规划 作用机制 概念框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环境视觉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包容性趋势评述——基于美、英、日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8
6
作者 戴锏 陈心朗 宋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
无障碍出行环境是社会文明的标尺,随着社会老龄化,无障碍设施使用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出行面临新的挑战,街道环境无障碍建设有待提升。本文立足城市街道空间,从视障人群类型与需求分析出发,以基于视障人群需求的无障碍设施为研究对象,归... 无障碍出行环境是社会文明的标尺,随着社会老龄化,无障碍设施使用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出行面临新的挑战,街道环境无障碍建设有待提升。本文立足城市街道空间,从视障人群类型与需求分析出发,以基于视障人群需求的无障碍设施为研究对象,归纳出街道环境中无障碍设施的三种类型,包括触觉补偿设施、残余视觉补偿设施、听觉补偿设施。结合美、英、日三国建设经验,通过对比三国街道环境视觉无障碍设施建设理念及做法差异,提出包容性设计理念引导下的设施建设更具动态性与有效性。基于此,借助包容性设计的原则与流程,提出营造街道视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包容性设计框架。最后结合我国城市街道建设现状提出若干发展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环境 无障碍设施 视障人群 包容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可达性衡量方法评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9,共8页
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作为一项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及应用领域,用以了解人们所能获得的活动机会以及开展经济建设活动所能获得的潜在经济效益等。但是从目前频繁使用的一些过于简单的... 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作为一项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及应用领域,用以了解人们所能获得的活动机会以及开展经济建设活动所能获得的潜在经济效益等。但是从目前频繁使用的一些过于简单的衡量方法可以发现,人们对其丰富的内涵、差异化的类型认识不足,这容易导致对研究问题的误判。本文介绍了3种经典的可达性定义以及相应的3种衡量方法;采用横向对比法,从假设前提的合理性、计算过程的复杂性、衡量结果的相似性和应用领域对比了3种衡量方法的差异;介绍了可达性经典衡量方法在内涵扩充、数据质量和分析单元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就选择合适的可达性衡量方法提出相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衡量方法 指标 机会 空间 时间 阻抗 个体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