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皮脂和水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辛淑君 刘之力 +3 位作者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岁以前,男女前额皮脂量无差异;13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量明显高于女性。除36~50岁年龄组外,女性前额的皮脂分泌快于男性。男女前臂的皮脂量无差异。除男性13~35岁组的前额皮肤含水量高于女性外,其他各年龄组各部位男、女皮肤含水量无显著差别。13~35岁组男、女性前额的含水量均高于前臂。其他各年龄组前额和前臂皮肤含水量无明显部位差异。13~35岁组男性前额皮肤含水量最高。结论:正常人皮肤表面含水量和皮脂含量因性别、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 含水量 角质层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丹 杜建时 +2 位作者 杨柯 杨宝学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明确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检测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 :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 ,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 ,睾丸中有 AQP3、5、 7、 8、 9表达 ;附睾头中... 目的 :明确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检测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 :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 ,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 ,睾丸中有 AQP3、5、 7、 8、 9表达 ;附睾头中有 AQP3、 6、 8表达 ;附睾尾有 AQP3、 5、 6、 7、 8表达 ;输精管中有 AQP1、 2、 3、4、 5、 6、 7的表达。结论 :小鼠生殖系统中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代谢 睾丸/代谢 附睾/代谢 输精管/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皮肤表面酸碱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辛淑君 刘之力 +3 位作者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迄今为止,关于正常人皮肤表面pH值的报道不尽相同。据报道,婴儿出生时,皮肤表而的pH较高。数天后则逐渐降低。Wilhelm等曾对29...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迄今为止,关于正常人皮肤表面pH值的报道不尽相同。据报道,婴儿出生时,皮肤表而的pH较高。数天后则逐渐降低。Wilhelm等曾对29例成人皮肤表面的pH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皮肤表而的pH囚皮肤解剖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老年人的前额和踝部皮肤表而的pH值高于年轻者。Zlotogorski的研究也证实了Wilhelm等的结果.但是也有报道,皮肤表面的pH因性别的差异而不同。这种差异性有多种因素,可能与研究组别的大小和分组的条件等有关。关于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pH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特点进行年龄分组;根据皮肤的生理特点进行部位分组。对我国正常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的皮肤pH进行检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 皮肤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对皮肤的生物调节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蔄茂强 孔祥明 张信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可分为PPARα、PPARβ/δ和PPARγ。这些受体分布于皮肤、脂肪、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和组织。PPARs受其激活物激活后可促进胚胎期皮肤... 过氧化体增生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细胞核激素受体,可分为PPARα、PPARβ/δ和PPARγ。这些受体分布于皮肤、脂肪、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和组织。PPARs受其激活物激活后可促进胚胎期皮肤的发育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形成。局部外用PPARs激活物可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表皮皮脂的合成。同时,对外伤后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此外,局部外用PPARs激活物对刺激性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亦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激素受体 表皮细胞分化 屏障功能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睾丸AQP7、AQP8表达随龄变化及人参二醇皂苷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建时 赵丹 +2 位作者 狄茜 杨宝学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3-896,共4页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 7和 8(aquaporin 7,AQP7;aquaporin 8,AQP8)的表达与睾丸生精功能的关系 ,以及人参二醇皂苷 (PDS)对睾丸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 12周龄 Wistar大鼠分为盐水对照组(Con组 ) (n=6 )和 PDS腹腔注射组 (PDS...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 7和 8(aquaporin 7,AQP7;aquaporin 8,AQP8)的表达与睾丸生精功能的关系 ,以及人参二醇皂苷 (PDS)对睾丸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 12周龄 Wistar大鼠分为盐水对照组(Con组 ) (n=6 )和 PDS腹腔注射组 (PDS组 ) (n=6 )。PDS组每日给予 PDS腹腔注射 (2 5 mg· kg- 1 · d- 1 ,1m L ) ,Con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给药 2周。采用半定量 RT- PCR和 Western blotting比较睾丸 AQP7与 AQP8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随增龄睾丸 AQP7和 AQP8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4周龄大鼠 PDS腹腔注射 2周后睾丸 AQP7和 AQP8表达增强 ,PDS对 4周龄大鼠睾丸 AQP7蛋白质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12周龄大鼠接受 14 d PDS腹腔注射后其 AQP8蛋白质表达水平略有下降。结论 :睾丸 AQP7和 AQP8的表达随性成熟明显增高 ;PDS对睾丸水通道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人参二醇 药理学 人参皂甙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附睾9型水通道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柯 赵丹 +3 位作者 杨宝学 王蔚东 赵雪俭 徐桂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附睾 9型水通道 (aquaporin9,AQP9)的表达。方法 :取 12周龄大鼠的附睾头部和尾部提取总 RNA和总蛋白进行 AQP9Northern blotting分析和 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 :12周龄大鼠附睾存在 AQP9的表达 ,且附睾头部表达强... 目的 :观察大鼠附睾 9型水通道 (aquaporin9,AQP9)的表达。方法 :取 12周龄大鼠的附睾头部和尾部提取总 RNA和总蛋白进行 AQP9Northern blotting分析和 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 :12周龄大鼠附睾存在 AQP9的表达 ,且附睾头部表达强于尾部。结论 :12周龄大鼠附睾头部 AQP9表达强于尾部 ,反映附睾不同部位对水的重吸收功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蛋白类/代谢 附睾/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SP8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飞飞 刘潇 +7 位作者 王凯玲 李伟京 邓国仁 高超 赵晓曦 吴敏媛 崔蕾 李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相关蛋白2(Caspase 8 associated protein 2,CASP8AP2)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初诊和缓解时的启动子区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儿童ALL临床特征、预后...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相关蛋白2(Caspase 8 associated protein 2,CASP8AP2)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初诊和缓解时的启动子区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儿童ALL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8月到201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9例ALL患儿的初诊DNA样本,及其中94例患儿的缓解期DNA标本。DNA样本经硫化处理后,用本研究组建立的甲基化荧光法,测定CASP8AP2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的两个关键Cp G位点(-1189和-1176)的甲基化水平。结果:初诊患儿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上述2个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为(71.1±1.7)%,高于缓解患儿的样本(64.2±21.2%)(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7(P=0.024),说明这2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复发的能力。以76.9%为分界点,将初诊患儿分为高甲基化组(49例)和低甲基化组(60例)。高甲基化患儿更容易出现复发(20.4%vs 6.7%)(P=0.044),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低甲基化组(Log rank,P=0.033)。初诊高甲基化与巩固治疗前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高水平相关(P=0.011)。诱导缓解治疗后MRD≥10-4的34例患儿中,高甲基化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甲基化患儿(8/16例vs 3/18例,P=0.038)。结论: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1189和-1176两个Cp G位点的异常高甲基化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病相关,且高甲基化患儿的预后较差;将上述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MRD水平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相关蛋白2 DNA甲基化 微小残留病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蔄茂强 Peter M Elias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1-673,共3页
皮肤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等,这些生理指标反映了机体和皮肤局部的生理状态。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升高外,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降低。这一变化... 皮肤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的水通透屏障功能、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等,这些生理指标反映了机体和皮肤局部的生理状态。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皮肤表面的pH值升高外,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降低。这一变化是AD表皮病变所致,其可影响表皮和真皮的功能。皮肤生理的改变程度与病情有关,通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可以缓解AD病情。因此,正确地了解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对于病情的判断和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屏障功能 皮肤 含水量 角质层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用三氧化二砷改变表皮增生和分化蛋白表达的动物试验
9
作者 吕成志 辛淑君 +4 位作者 张信江 Marianne Demerjian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除引起心血管、肝、肺、肾、神经系统等损害以外,皮肤也是砷中毒常累及的主要器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粮食所致,而经皮肤接触致损害的报道较少。利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显示,低浓度砷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 除引起心血管、肝、肺、肾、神经系统等损害以外,皮肤也是砷中毒常累及的主要器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粮食所致,而经皮肤接触致损害的报道较少。利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显示,低浓度砷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增生和抑制分化蛋白合成。利用人工培养的皮肤研究显示.砷也可抑制KC的增生和表皮蛋白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增生 分化蛋白 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表面酸碱度稳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蔄文雁 刘之力 +2 位作者 PeterM.Elias KennethR.Feingold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索皮肤保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丙酮和胶带急性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局部外用碱性物质的方法提高皮肤表面pH值。然后,在不同的时间观察皮肤表面pH的改变,依此判断皮肤表面pH保持稳定状... 目的:探索皮肤保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丙酮和胶带急性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局部外用碱性物质的方法提高皮肤表面pH值。然后,在不同的时间观察皮肤表面pH的改变,依此判断皮肤表面pH保持稳定状态的动力学。结果:在丙酮模型中,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破坏48 h后,皮肤表面的pH恢复正常;而在胶带模型中,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破坏48 h后,皮肤表面的pH值仍明显地高于基础值(P<0.01);在紫外线模型中,UVB照射6 d后,皮肤表面的pH才恢复正常;局部外用碱性物质6 h后,皮肤表面pH恢复正常。结论:皮肤维持其表面pH稳定状态的动力学因诱导pH紊乱的因素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酸碱度 皮肤表面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