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葡萄糖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炎症指标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孟亚轩 刘彦 +2 位作者 王晶 陈国顺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08-3921,共14页
旨在研究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炎症指标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250头体重相近2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14 d。分别饲... 旨在研究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炎症指标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250头体重相近2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14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组)、基础日粮+金霉素75 mg·kg^(-1)(PC组)、基础日粮+GlcN 1 g·kg^(-1)(G1组)、基础日粮+GlcN 2 g·kg^(-1)(G2组)和基础日粮+GlcN 3 g·kg^(-1)(G3组),在试验14 d每组随机选择两个重复采集仔猪的血清和粪便样品,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指标,解析粪便微生物群构成,并对血清指标和微生物组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GlcN添加能够改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改变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2)GlcN添加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在门水平上,各组中占比前三的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在属水平上,与NC组相比,G2组瘤胃球菌科UCG-002属细菌丰度显著降低,并且与T-SOD呈显著负相关(P<0.05);G3组norank_f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丰度显著降低(P<0.05);G1组norank_f_Ruminococcaceae丰度显著增加(P<0.05);G2组毛螺菌科Dorea属细菌与T-SOD呈显著正相关、G3组Dorea与IL-6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G2组中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显著负相关,在G3组中与T-SOD呈显著正相关(P<0.05);GlcN添加后仔猪肠道中与抗氧化指标和抗炎指标相关性均较大的微生物属有UCG-002、Dorea和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综上所述,GlcN能够增强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抗炎功能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共同缓解断奶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断奶仔猪 肠道菌群 微生物 饲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丹叶大黄素缓解IPEC-J2细胞氧化损伤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朱龙龙 蔡龙 +3 位作者 刘泽青 宋妍辰 吴秋珏 王晶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5-2873,共9页
【目的】探究异丹叶大黄素(isorhapontigenin,ISO)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为ISO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使用过氧化氢(H_(2)O_(2))处理IPEC-J2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通过细胞存... 【目的】探究异丹叶大黄素(isorhapontigenin,ISO)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为ISO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使用过氧化氢(H_(2)O_(2))处理IPEC-J2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通过细胞存活率筛选出ISO缓解IPEC-J2细胞氧化损伤的最佳浓度;采用相应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活性氧(ROS)、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PEC-J2细胞中抗氧化酶基因(SOD-1、CAT、GSH-Px、HO-1和NQO-1)、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12和TNF-α)及宿主防御肽基因(pBD1、pBD2和pBD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H_(2)O_(2)组相比,用5、20、40μmol/L ISO预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其中20μmol/L ISO缓解效果最好。与H_(2)O_(2)组相比,ISO预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IPEC-J2细胞MDA、ROS和8-OHDG水平(P<0.05;P<0.01);极显著提高GSH-Px、SOD1、CAT和NQO-1基因相对表达量及CAT活性(P<0.01)。与H_(2)O_(2)组相比,ISO预处理可降低IL-1β和IL-1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P<0.01),提高pBD1、pBD2和pBD3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P<0.01)。【结论】ISO可减少细胞中应激产物的生成,提高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和抗氧化酶活性,并调节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缓解H_(2)O_(2)引起的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本试验条件下,推荐ISO浓度为2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丹叶大黄素 氧化损伤 抗氧化 IPEC-J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植物园的公众活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晓龙 赵文茹 张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植物园的需求不断变化,植物园从最初的药用植物园发展成为集科教、文化、娱乐、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选取14个美国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园内公众活动进行归纳整理,将其分为教育类、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植物园的需求不断变化,植物园从最初的药用植物园发展成为集科教、文化、娱乐、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选取14个美国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园内公众活动进行归纳整理,将其分为教育类、体验类、艺术类和租赁类四大类,并对每一类活动的内容、与植物园环境的关系、对植物园概念的扩展、和公众的互动、活动收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全方位的科普教育、近自然的活动体验、多领域的艺术交流、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美国植物园公众活动的主要特点,这对中国的植物园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植物园 公众活动 公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被引量:3
4
作者 拉里·桑德斯 王宇(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7,共4页
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制定美国农业政策的过程。在确定国会议员听取和参与起草农业立法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支持立法的内部因素包括国会议员的个人动机和信念、增加重新当选的机会、筛选大量信息的需要,以及可靠信息源的... 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制定美国农业政策的过程。在确定国会议员听取和参与起草农业立法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支持立法的内部因素包括国会议员的个人动机和信念、增加重新当选的机会、筛选大量信息的需要,以及可靠信息源的持续性。外部因素包括选民的压力、政党资历以及同僚和政府的压力。国会工作人员负责提供专业知识。在利益集团要求下,农业立法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起草并通过,然后由总统签署或者否决,最终成为法律或者消失。如果成为法律,联邦政府将根据财政拨款情况实施立法。对计划的资金支持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由支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业利益集团 立法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政策的历史与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詹姆斯.诺瓦克 詹姆斯.皮斯 +1 位作者 拉里.桑德斯 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7,共4页
早期的美国农业政策主要关注财政收入和粮食安全,并没有太关注农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公共土地分配也遇到了许多复杂问题,包括奴隶制与国家权利、美国内战与印第安战争、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等。政府腐败、对农民不负责任,以及金融危机等... 早期的美国农业政策主要关注财政收入和粮食安全,并没有太关注农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公共土地分配也遇到了许多复杂问题,包括奴隶制与国家权利、美国内战与印第安战争、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等。政府腐败、对农民不负责任,以及金融危机等推动了农民组织的崛起,并且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诉求。今天美国农业政策、农业制度和农业立法的大部分是18—19世纪的经济和政治遗产。经历了长期而艰难的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政策、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和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民组织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中国影响的美国园林和建筑名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波 金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由于基础材料的缺乏,中国元素对美国园林和建筑的影响这一历史现象从未引起中国和西方学术界的重视。旨在展示中国元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园林和建筑影响的历史实物,主体是91个中国对美国园林和建筑影响的案例。这些案例由作者自2008年开... 由于基础材料的缺乏,中国元素对美国园林和建筑的影响这一历史现象从未引起中国和西方学术界的重视。旨在展示中国元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园林和建筑影响的历史实物,主体是91个中国对美国园林和建筑影响的案例。这些案例由作者自2008年开始,从收集的300多件相关历史资料(包括建筑图档、明信片、历史照片、报纸文章等)中总结而成,划分成3个时期,用5个表格进行展示:1860年以前、1860—1945年、1945年以后。每个实例名录信息包括编号、地点(所在城市和州)、园林和建筑名称、设计者、设计时间、场所(公园、广场)名称、场所设计者、设计事件及存毁情况。每个表格配有一幅简要地图以展示案例的分布情况。该名录可作为研究受中国影响的美国园林和建筑的基础资料,有待未来的扩充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 文化交流 中国影响 美国景观 “中国风” 异域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的要点
7
作者 孔维秀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美国 地源热泵 地下换热器 回填工艺 回填材料 地热智能桥 设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一体化视角下高铁新城演变效应实证研究——以杭州东站城东新城为例
8
作者 曾忠忠 贺怡 张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7,共7页
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综合发展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的高铁新城建设模式逐渐被规划开发者所接受。高铁新城的发展是否达到规划预期,高铁站对城市的影响强度是研究的目标。文章以杭州东站所在的城东新城为对象,通过多年卫星地图、空间句... 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综合发展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的高铁新城建设模式逐渐被规划开发者所接受。高铁新城的发展是否达到规划预期,高铁站对城市的影响强度是研究的目标。文章以杭州东站所在的城东新城为对象,通过多年卫星地图、空间句法和大数据3种方法,揭示了城东新城12年的发展与站城融合发展预期目标的协同情况。从道路网络构成、房地产开发、商业建设情况、乘客微观感知4个考察维度建立高铁新城演变效应研究体系,证实了该体系对研究站与城关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多种数据采集方法,从城市设计和微观感知角度获得高铁站点对城市的具体发展效应,对我国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评估体系和开发模式提供实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新城 空间演变 实证研究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孟亚轩 刘彦 +2 位作者 王晶 陈国顺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5-2835,共11页
卵巢是母畜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氧化应激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被发现对卵巢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卵巢内氧化与抗氧化物的平衡对维持卵巢功能意义重大,卵巢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卵巢是母畜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氧化应激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被发现对卵巢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卵巢内氧化与抗氧化物的平衡对维持卵巢功能意义重大,卵巢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参与卵母细胞生长、减数分裂、排卵和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ROS堆积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影响优势卵泡形成,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以及随后的胚胎植入和发育均有影响。本文针对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氧化应激对母畜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的影响,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揭示卵巢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畜 氧化应激 卵巢 卵母细胞 颗粒细胞 黄体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泽青 耿怡雯 +3 位作者 朱龙龙 马超 陈国顺 王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0-4262,共13页
随着饲料中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全面禁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逐渐成为畜禽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潜在产品。而中草药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不仅能增加活性物质含量和中草药药效,还能产生新的活性成分,降低中草药毒副作用。将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 随着饲料中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全面禁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逐渐成为畜禽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潜在产品。而中草药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不仅能增加活性物质含量和中草药药效,还能产生新的活性成分,降低中草药毒副作用。将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添加到畜禽饲料中能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健康状况、提升畜禽产品品质。本文归纳了发酵中草药的优点,讨论了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产的影响,并总结了中草药发酵饲料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子宫内膜炎阴道菌群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鲜婷婷 刘彦 +1 位作者 曹忻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88-3698,共11页
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常发疾病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患病母猪阴道黏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揭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种类。选取北京郊区某猪场分娩后健康(C组)和子宫内膜炎(E组)... 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常发疾病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患病母猪阴道黏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揭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种类。选取北京郊区某猪场分娩后健康(C组)和子宫内膜炎(E组)母猪各7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母猪阴道黏液菌群基因进行测序,利用联川生物云平台分析菌群多样性,并研究阴道菌群与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组IL-1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E组阴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与C组相比,E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1);在属水平上,C组和E组中最主要的优势菌属分别是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在E组中,IL-8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气球菌属(Aerococcu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IL-6与埃希杆菌-志贺菌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黏液菌群中的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增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较健康母猪升高,且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阴道黏液特定菌群数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子宫内膜炎 细胞因子 阴道黏液菌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彬 刘彦 +1 位作者 郑琛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6-3254,共9页
旨在研究氨基葡萄糖(Glc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0头体重相近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35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组)、基础日粮+金霉素75 m... 旨在研究氨基葡萄糖(Glc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0头体重相近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35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组)、基础日粮+金霉素75 mg·kg^(-1)(PC组)、基础日粮+GlcN 1 g·kg^(-1)(G1组)、基础日粮+GlcN 2 g·kg^(-1)(G2组)和基础日粮+GlcN 3 g·kg^(-1)(G3组)。结果表明:1)与NC组相比,其余各组第15~35天和第1~35天ADFI与ADG显著提高,G1、G2和G3组第1~35天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与NC组相比,第14天,其余各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G1、G2和G3组血清CAT活力显著提高(P<0.05);G2组血清IL-1β水平和G1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第35天,其余各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AT活力显著提高,G2和G3组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G1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提高、PC组和G1组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3)与NC组相比,第35天,PC、G1和G3组血清A/G显著提高、其余各组血清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GlcN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添加剂量以1 g·kg^(-1)为宜,其使用效果优于75 mg·kg^(-1)的金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母畜子宫及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亚轩 刘彦 +2 位作者 韦兴茹 陈国顺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68-5378,共11页
氧化应激是细胞内外环境变化导致产生过多活性氧的状态,在调控子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子宫内生殖激素、免疫反应、调节子宫环境和细胞信号传导等途径调控母畜子宫功能。此外,过度氧化应激会损... 氧化应激是细胞内外环境变化导致产生过多活性氧的状态,在调控子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子宫内生殖激素、免疫反应、调节子宫环境和细胞信号传导等途径调控母畜子宫功能。此外,过度氧化应激会损害母体和胎盘功能,与子宫内膜癌、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和宫内生长受限等生殖疾病的形成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调控母畜子宫功能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氧化应激对母畜子宫功能的影响,为提高母畜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母畜 子宫 激素 炎症 生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彬 刘彦 +1 位作者 郑琛 冯涛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构成成分或生物体内的代谢成分及各种内源性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天然产物、动物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性状存在调控作用。对于雄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构成成分或生物体内的代谢成分及各种内源性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天然产物、动物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性状存在调控作用。对于雄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精子发生、精子活力及性行为活动,促进雄性动物生殖的天然产物有淫羊藿苷、枸杞多糖、蒺藜皂甙等,而大麻提取物、印楝素等对雄性生殖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雌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卵子发生、卵泡发育及胎儿生长发育,茶多酚、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林蛙油等天然产物能促进雌性动物生殖,桔霉素、姜黄素等能抑制雌性动物生殖;天然产物中激素类对于雌性动物繁殖的影响最大,从卵子发生到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参与;在妊娠期,母体吸收的天然产物对胎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者主要综述了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的影响,为天然产物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繁殖 精子发生 卵泡发育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佳琪 刘彦 +1 位作者 郑琛 冯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121,共6页
旨在研究褪黑素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porcine placental trophoblast cells,pTr)增殖和功能的影响。不同浓度褪黑素(0、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处理pTr细胞48 h后,通过测定细胞数、VEGF、EGF、E2、P4... 旨在研究褪黑素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porcine placental trophoblast cells,pTr)增殖和功能的影响。不同浓度褪黑素(0、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处理pTr细胞48 h后,通过测定细胞数、VEGF、EGF、E2、P4分泌水平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褪黑素对pTr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48 h时,10μmol/L的褪黑素显著促进pTr增殖(P<0.05),并显著提高VEGF、EGF、E2和P4分泌水平(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mol/L褪黑素显著上调MT1、CDK4、SLC2A1、VEGF及EGFR的表达(P<0.05),并极显著上调VEGFR2、EGF、ESR1和PGR的表达(P<0.01)。综上所述,10μmol/L的褪黑素能显著促进pTr增殖,其可能通过与MT1结合直接,或通过上调CDK4、SLC2A1基因表达间接促进pTr细胞的增殖;此外,褪黑素还可能通过上调pTr中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类固醇激素受体等基因表达,以及促进生长因子、生殖激素合成和分泌改善猪胎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猪胎盘滋养层细胞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田间花生冠层高度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程曼 蔡振江 +1 位作者 Ning Wang 袁洪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在花生育种研究中对于冠层高度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测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构建了一个田间花生冠层高度特性表型信息获取系统,利用地面激光雷达Li DAR对花生冠层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其三维点云数据;... 在花生育种研究中对于冠层高度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测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构建了一个田间花生冠层高度特性表型信息获取系统,利用地面激光雷达Li DAR对花生冠层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其三维点云数据;采用多项式曲线拟合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描绘冠层的大致轮廓并确定其边界,以得到目标冠层的有效数据集;通过对有效点云数据集生成的冠层高度矩阵分析,得到冠层的高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获取的花生冠层平均高度与手工测量值最小偏差为2%,最大偏差为32%,最大偏差受地形影响和植株早期冠层本身的低高度所致,平均测量偏差约为11%,位于15%的可接受范围之内。该系统可以实现田间花生冠层高度信息的快速自动化获取,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该研究可为花生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测量 图像处理 花生 冠层高度 LIDAR 田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结构蛋白对湿面筋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玲玲 贾春利 +2 位作者 黄卫宁 金亮秀 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5-28,共4页
研究冬小麦冰结构蛋白(ISP)对湿面筋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空白湿面筋蛋白(未添加ISP)和添加ISP的湿面筋蛋白冻藏不同时间后可冻结水含量、流变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 研究冬小麦冰结构蛋白(ISP)对湿面筋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空白湿面筋蛋白(未添加ISP)和添加ISP的湿面筋蛋白冻藏不同时间后可冻结水含量、流变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冻藏时间延长,湿面筋蛋白可冻结水含量逐渐增大;冻藏时间相同时,添加ISP湿面筋蛋白的融化焓小于空白湿面筋蛋白。2)湿面筋蛋白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和蠕变均随冻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冻藏时间相同时,含ISP湿面筋蛋白的蠕变明显小于空白湿面筋蛋白的相应参数。3)湿面筋蛋白网络经过冻藏后,不规则的孔洞更大,引入ISP后,冰晶形成的不规则孔洞相对于空白湿面筋蛋白更加细小和均匀。说明ISP能够通过减少湿面筋蛋白体系中的可冻结水含量,抑制冰晶形成和重结晶,从而减小冻藏过程中湿面筋蛋白网络遭受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结构蛋白 湿面筋蛋白 可冻结水 动态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结构蛋白对长期冻藏冷冻面团抗冻发酵特性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潘振兴 邹奇波 +2 位作者 黄卫宁 金亮秀 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42,共4页
本实验采用质构分析仪、扫描电镜以及冷冻面团烘焙发酵试验法研究了冰结构蛋白(ISP)对长期冻藏冷冻面团抗冻发酵特性与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将面团在-18℃冻藏0、35、70、105d后,随冻藏时间延长,面团醒发时间延长,面包比容减小。添... 本实验采用质构分析仪、扫描电镜以及冷冻面团烘焙发酵试验法研究了冰结构蛋白(ISP)对长期冻藏冷冻面团抗冻发酵特性与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将面团在-18℃冻藏0、35、70、105d后,随冻藏时间延长,面团醒发时间延长,面包比容减小。添加0.5%ISP的面团,经105d冻藏后,醒发时间由153min缩短到130min,缩短了15.0%;面包比容由4.05ml/g上升到4.71ml/g,上升了16.3%,并且ISP使面包硬度有所减小。扫描电镜实验表明:强化0.5%ISP的冷冻面团,经过105d的冻藏后,仍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面筋网络结构,这说明ISP可以显著保护冷冻面团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团 冰结构蛋白 长期冻藏 发酵 烘焙 面团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麸皮酸面团对高纤维面包面团流变发酵学及烘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钟京 王凤 +3 位作者 刘娜 贾春利 黄卫宁 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9-54,57,共7页
运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大麦麸皮和小麦麸皮,研究了麸皮酸面团发酵时间和添加量对面包面团pH、总酸度值(TTA值)、面团流变发酵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面团中添加10%~30%未发酵(发酵时间为0h)的大麦或者小麦麸皮酸面团,随添加量... 运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大麦麸皮和小麦麸皮,研究了麸皮酸面团发酵时间和添加量对面包面团pH、总酸度值(TTA值)、面团流变发酵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面团中添加10%~30%未发酵(发酵时间为0h)的大麦或者小麦麸皮酸面团,随添加量增加,面包面团的pH和TTA值均有所增加;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添加量的增加,面包面团pH逐渐降低,TTA值逐渐增加。适当发酵时间(8或16h)和添加量(20%)的麸皮酸面团对面包面团发酵流变学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发酵8h的大麦麸皮酸面团和发酵16h的小麦麸皮酸面团,当添加量为20%时,与空白组的面团最大膨胀高度(Hm)、气体泄漏时间(Tx)和保留系数(R)最相近。当酸面团发酵时间过长(24h)或添加量过多(30%)时,Hm、Tx和R值均降低。随未发酵麸皮酸面团添加量增加,面包比容减小,硬度增大,面包芯结构变得松散不致密,气孔增大。不论大麦麸皮酸面团还是小麦麸皮酸面团,当其发酵时间为8~16h,添加量为20%时,所制得的面包比容较大,硬度较小,气孔稠密度(CD)和气孔表面积分率(AF)均较大,感官评分高,最接近空白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 麸皮 酸度 发酵流变学特性 面包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天然酵母粉发酵面包的营养与老化特性及风味化合物特征 被引量:47
20
作者 张薇 程晓燕 +4 位作者 黄卫宁 李燕艳 刘若诗 张峦 RAYAS-DUAR TEPatricia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38,共6页
采用质构仪(texture anylyzer,TA)、差示量热扫描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以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 采用质构仪(texture anylyzer,TA)、差示量热扫描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以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以普通酵母发酵面包为对照,分析天然酵母发酵面包营养特性(主要是游离氨基酸含量)、老化特性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特征。结果表明:1)天然酵母发酵显著提高了面包中12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包括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2)天然酵母发酵降低了面包贮藏期内的硬度和老化焓值,延缓了面包的老化;3)天然酵母发酵增加了面包中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出现D-柠檬烯、3,7-二甲基-1-辛醇和2-甲基-1-癸醇等新的风味化合物,同时使各类风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4)天然酵母发酵提高面包的总体可接受度,并获得更高的感官评定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酵母发酵面包 游离氨基酸 老化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