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乾峰 李立 +3 位作者 张伟 丁健 许贻林 毛文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1,共7页
目的 探索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23年5月至7月,采用Qualisys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南京师范大学15例右侧FAI患者协调性和变异性进行测试。采集并截取步态周期数据,运用Matlab计算耦合角和... 目的 探索不同硬度地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步态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23年5月至7月,采用Qualisys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南京师范大学15例右侧FAI患者协调性和变异性进行测试。采集并截取步态周期数据,运用Matlab计算耦合角和耦合角标准差,比较在不同硬度地面上的差异。结果 在冠状面,髋-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大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膝-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小于软地面(P <0.05);在矢状面,髋-踝关节和膝-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和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其他步态阶段以及髋-膝关节各步态阶段均大于软地面(P <0.01);在水平面,髋-膝关节耦合角在支撑后期硬地面小于软地面,摆动前期和髋-踝关节承重期均大于软地面(P <0.05)。与硬地面相比,软地面上耦合角标准差仅在矢状面髋-膝关节承重期小于硬地面,其余均大于硬地面(P <0.05)。结论 FAI患者在三维面内各步态阶段在软地面上表现出更多的远端主导,即踝关节内翻跖屈优势增加,髋关节优势减少;协调变异性普遍高于硬地面。表明FAI患者在软地面上步行时会增加复发性外踝扭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地面硬度 步态 协调模式 协调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编码技术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下肢协调性和变异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乾峰 丁健 +4 位作者 李立 王凯 许贻林 孙萌梓 毛文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探索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地面行走时的下肢协调性和协调变异性。方法12名右侧FAI男性受试者(FAI组)及配对招募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对照组),以自选速度在地面上行走,运用Qualisys红外高速光学... 目的探索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地面行走时的下肢协调性和协调变异性。方法12名右侧FAI男性受试者(FAI组)及配对招募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对照组),以自选速度在地面上行走,运用Qualisys红外高速光学运动捕捉系统采集5 min步行的运动学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自编代码计算下肢关节间的耦合角及耦合角标准差。耦合角采用圆形分布资料统计,耦合角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Cohen’s d评价效应量。结果FAI组髋-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步态支撑中期前1/2和摆动期最后1/4均大于对照组;FAI组髋-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支撑末期前1/2也大于对照组;膝-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在支撑中期后1/2和支撑末期前1/2均小于对照组。FAI组髋-踝关节冠状面耦合角在承重期FAI组比及摆动期最后1/4小于对照组。在支撑末期及预摆期,FAI组髋-踝关节冠状面和膝-踝关节矢状面耦合角标准差大于对照组。结论FAI患者与正常人群的步态模式存在差异。协调模式表现为某种代偿保护策略。支撑末期及预摆期较大的协调变异性提示FAI患者踝关节感觉知觉的变化使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控制发生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步态 运动协调 协调变异性 矢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