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通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鸣 曾旭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0-288,共9页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大风时不出现此现象,即LH随SST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风随SST的变化,其次是气海湿度差Δq及传输系数CE随SST的变化。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小风期、西风爆发期、对流扰动期等不同时期中各通量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主要决定于风,对感热通量起作用的主要是气海温差,降水也可通过气海温差和风影响感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西太平洋 海面通量 气象要素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模式中表面水热通量计算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鸣 曾旭斌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0-346,共7页
对现有的大气模式中计算海面和大气间水、热通量的通量-廓线关系式进行了评论,提出一个理论上较完整的通量-廓线关系式。其中考虑了水汽对M-O参数的影响,并引进相应于虚位温的标量粗糙度。MoanaWave的实测资料表明,由于该资料相应... 对现有的大气模式中计算海面和大气间水、热通量的通量-廓线关系式进行了评论,提出一个理论上较完整的通量-廓线关系式。其中考虑了水汽对M-O参数的影响,并引进相应于虚位温的标量粗糙度。MoanaWave的实测资料表明,由于该资料相应于温度的粗糙度zoh和湿度粗糙度zoq相差不大,使现有的公式计算结果与文中提出的公式差别不大。当zoh,zoq差别大时,两种公式结果有一定的差别。而文中公式理论上更为合理。还将不稳定状态下计算通量的简化方法推广到海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通量 通量-廓线关系 虚位温粗糙度 大气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