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罗马法研究中的罗马学派 被引量:2
1
作者 桑德罗.斯奇巴尼 肖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20世纪初,在罗马出现了以夏洛亚为中心的罗马法学派,汇集了意大利各地最优秀的罗马法学家,包括彭梵得、德·法兰齐西、阿兰乔·鲁伊兹、贝蒂、格罗索等人。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论,包括教义学、历史学、语言学、碑铭学等,发... 20世纪初,在罗马出现了以夏洛亚为中心的罗马法学派,汇集了意大利各地最优秀的罗马法学家,包括彭梵得、德·法兰齐西、阿兰乔·鲁伊兹、贝蒂、格罗索等人。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论,包括教义学、历史学、语言学、碑铭学等,发展出完备的罗马法课程和新的研究领域。他们的成果和经验经由杰出的学生,如布里叶瑟、塔拉曼卡、卡塔兰诺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当代意大利罗马法研究的基础,并对比较法、民法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罗马学派 夏洛亚 彭梵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维德与但丁的“变形”诗学思想
2
作者 游雨泽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8-245,共8页
学界普遍认为,对于《神曲》而言,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仅是一部简单的古代神话手册,但丁只择取其中的神话故事来“装饰”他的叙述,借此将自己的诗歌与古典世界联系起来。然而事实上,这两部作品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即两位诗... 学界普遍认为,对于《神曲》而言,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仅是一部简单的古代神话手册,但丁只择取其中的神话故事来“装饰”他的叙述,借此将自己的诗歌与古典世界联系起来。然而事实上,这两部作品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即两位诗人都致力于拓展他们建构的诗歌世界的维度,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实现这一点的,正是其中的“变形”诗学思想。通过对《变形记》中俄耳甫斯故事与《炼狱篇》第五曲中片段的具体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但丁继承并实践了奥维德的“变形”概念。两位诗人一方面将多种不同的文学体验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将不同元素、不同风格与不同时空的画面以流动、连续的方式呈现在叙事当中,从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诗学语言,构建了自己的诗歌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维德 但丁 《变形记》 神曲 变形 诗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