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甸县2023年春季动物疫病监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王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罗甸县2023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及畜禽群体的免疫保护水平,该县进行了详尽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通过对2168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监测范围涵盖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 为了深入了解罗甸县2023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及畜禽群体的免疫保护水平,该县进行了详尽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通过对2168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监测范围涵盖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同时,为了更加精准地定位防疫工作的不足和疫情风险点,本次监测结果还与2022年度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效果较理想,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80%以上,但猪口蹄疫和猪瘟的免疫效果不稳定,疫情风险隐患较大。结果表明,本县的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筑牢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保护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免疫保护率 口蹄疫 免疫效果 疫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罗国琼 陈继位 《畜禽业》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促进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剖析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发现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面临养殖技术落后、品种选育滞后、疫病防控能力弱、饲料营养搭配不均衡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提升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加... 为促进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剖析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发现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面临养殖技术落后、品种选育滞后、疫病防控能力弱、饲料营养搭配不均衡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提升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加强品种改良优化、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保障饲料供应与质量等对策,以期提高贵州小规模山羊养殖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畜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养殖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河道斑鳠食性初步分析
3
作者 蒙庆米 杨立 +3 位作者 马兰 姚俊杰 莫显义 陈继位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为了探究河道斑鳠的食性,以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为对象,提取其胃含物及水环境样品DNA,选用18S rDNA V4区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扩增,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及摄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在斑鳠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4个门... 为了探究河道斑鳠的食性,以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为对象,提取其胃含物及水环境样品DNA,选用18S rDNA V4区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扩增,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及摄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在斑鳠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4个门,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绿藻门、硅藻门、纤毛虫门、丝足虫门、链型植物门、Imbricatea、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环节动物门、Haptista。从门水平来看,斑鳠胃含物中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脊索动物门;从属水平来看,脊索动物门的鲃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轮虫动物门的臂尾轮虫属和节肢动物门的中镖水蚤属。斑鳠对脊索动物门有最高的主动摄食选择性;对丝足虫门、轮虫动物门、硅藻门具有较高的摄食偏好;对纤毛虫门、节肢动物门和绿藻门则表现出随机摄食。试验结果表明,斑鳠是底栖肉食性鱼类,其主要食物来源于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从属的角度来看,主要食物是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鲃属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中镖水蚤属、沼虾属。节肢动物门是斑鳠易得的食物,而脊索动物门是斑鳠喜好的食物。因此,斑鳠食性选择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即受该水域环境食物易得性和喜好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宏条形码技术 斑鳠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自然水面绿色生态增殖技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继位 金帮宇 陈娅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综合利用珠江流域,国家在珠江上游规划建设了数百座水坝,水坝建成后在河面上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水库,使原来较急的水流变得相对平缓,加上珠江流域温热的气候特点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发展大水面绿色生态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为综合利用珠江流域,国家在珠江上游规划建设了数百座水坝,水坝建成后在河面上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水库,使原来较急的水流变得相对平缓,加上珠江流域温热的气候特点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发展大水面绿色生态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库区人民利用丰富的资源尝试在库湾增殖滤食性鱼类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吸取了一些失败的教训。文章以罗甸县珠江流域龙滩库区利用库湾增殖鳙鱼为例,查找出了开展自然水面绿色生态增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水面绿色生态增殖技术措施,希望能给养殖者提供一些借鉴,以期促进渔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自然水面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态现状与保护对策
5
作者 王玥 陈继位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39-342,共4页
文章系统评估蒙江坝王河中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斑鳠(Mystus guttatus)等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退化机制,提出鱼类增殖、鱼道工程和生态流量调控三项生态保护对策,为保护区水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斑鳠(Mystus guttatus) 鱼类增殖 生态流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勇 张丽 +2 位作者 李美瑜 罗国琼 张凯凯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13-15,共3页
1贵州肉牛产业现状1.1产业规模和分布情况贵州肉牛产业规模较大,以黔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据统计,贵州省肉牛存栏量达2000万头以上,居全国前列。肉牛养殖方主要为家庭农场和专业养殖场,其中以家庭农场为主。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促... 1贵州肉牛产业现状1.1产业规模和分布情况贵州肉牛产业规模较大,以黔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据统计,贵州省肉牛存栏量达2000万头以上,居全国前列。肉牛养殖方主要为家庭农场和专业养殖场,其中以家庭农场为主。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家庭农场 主要分布区域 肉牛养殖 存栏量 当地居民 黔北地区 现状及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野生动物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调查
7
作者 张霞 王慧 +6 位作者 张人俊 刘显明 张中义 刘妍罕 杨颖 温贵兰 文明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 为查明贵州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的生物安全状况,采用常规动物区系调查方法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和黔南自治州罗甸县2个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观察或捕获的林下生态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共计1 778只,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中优势野生鸟类主要是灰眶雀鹛、白腰文鸟、栗耳凤鹛、红头穗鹛,野生鼠类主要是黑线姬鼠,野生兔类只有华南兔。(2)养鸡场环境野生动物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多样,有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梭菌属、大肠杆菌属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野生动物肠道病毒种类亦呈多样性,且存在多种可感染家禽的病毒,如细小病毒、冠状病毒、圆环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等。结论:贵州林下生态养鸡环境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野鸟、野鼠、野兔;其肠道细菌群落主要是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梭菌属,主要病毒群落是细小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二顺反子病毒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林下生态养鸡场 野生动物 肠道微生物群落 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体及胃含物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鳠幼鱼食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蒙庆米 马兰 +3 位作者 陈继位 莫显义 姚俊杰 杨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物,分属于15个门,12大类。从门水平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轮虫动物门、绿藻门、脊索动物门。从属水平看,中镖水蚤属(Sinodiaptomus)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鲃属(Barbus)和Paralamyctes。2)在斑鳠幼鱼生存的河道中,共获得193个物种,分属于18个门。从门水平来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绿藻门。从属水平来看,中镖水蚤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衣藻属(Chlamydomonas),占比较高的还有臂尾轮虫属、筒壳虫属(Tintinnidium)和单壳缝藻属(Monoraphidium)。节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绿藻门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和水体中都是相对丰度较高的类群。在水体中,脊索动物门相对丰度较低(第15位),而在胃含物中列第4位。研究揭示了斑鳠幼鱼食性选择受水域环境食物的易得性及其喜好性两方面的影响。从能量收支效益的角度来看,斑鳠幼鱼在摄食过程中遵循以最小的能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原则,利于幼鱼存活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 幼鱼 胃含物 食性 DNA宏条形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及药物剂量对斑鳠人工催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继位 王玥 +7 位作者 王仕刚 莫显义 姚俊杰 邓猛 蒙庆米 杨立 赵紫印 韦骏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72-577,共6页
为研究水温及药物剂量对斑鳠(Mystus guttatus)人工催产效果的影响,利用催产药物DOM、LRH-A2、HCG,采用2次注射法,对275尾斑鳠亲鱼在25℃±1℃~30℃±1℃不同水温环境下进行注射催产。试验结果显示,以28℃±1℃催产药物最... 为研究水温及药物剂量对斑鳠(Mystus guttatus)人工催产效果的影响,利用催产药物DOM、LRH-A2、HCG,采用2次注射法,对275尾斑鳠亲鱼在25℃±1℃~30℃±1℃不同水温环境下进行注射催产。试验结果显示,以28℃±1℃催产药物最适剂量DOM 7 mg+LRH-A_(2)9μg、(DOM)7 mg+(LRH-A_(2))9μg+(HCG)550 IU为基准,在26℃±1℃~27℃±1℃水温环境下,药物使剂量增加8%催产效果最明显;29℃±1℃~30℃±1℃水温环境下,调减药物使剂量减少8%催产效果最明显。研究结果表明,28℃~29℃内催产率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催产率下降;25℃±1℃及以下水温不适合催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Mystus guttatus) 人工催产 水温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体表寄生蜱的危害及防控要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才伟 王洁 班熙佑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为调查了解黔南地区山羊体外寄生蜱的流行情况,近年来笔者通过调研、采样监测、走访等渠道得知在黔南地区放牧、半放牧的山羊养殖场的羊体表较容易发现有蜱寄生的情况,并且个别养羊场寄生非常严重。但是多数养殖场主对蜱知之甚少,更不... 为调查了解黔南地区山羊体外寄生蜱的流行情况,近年来笔者通过调研、采样监测、走访等渠道得知在黔南地区放牧、半放牧的山羊养殖场的羊体表较容易发现有蜱寄生的情况,并且个别养羊场寄生非常严重。但是多数养殖场主对蜱知之甚少,更不谈了解其危害和如何控制与消灭山羊体表的寄生蜱。针对上述的情况,对羊体表寄生的蜱进行驱虫的工作势在必行,在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协助和养殖场的配合下开展了指导养殖户如何预防和控制山羊体表寄生的蜱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羊体表的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效的提高了山羊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为助推我州养羊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贡献了科技力量。本文将简要介绍蜱、蜱的危害、蜱的防控策略和要点等方面,以供养殖户及同行了解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危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野生斑鳠保种异常死亡调查分析
11
作者 曾维凤 莫显义 +2 位作者 金帮宇 陈娅 张波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期13-13,共1页
斑鳠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分布于我国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以及南亚地区的湄公河流域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斑鳠喜欢栖息于江河的底层,以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也摄食少量的高... 斑鳠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分布于我国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以及南亚地区的湄公河流域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斑鳠喜欢栖息于江河的底层,以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也摄食少量的高等水生植物碎屑,每年4-6月繁殖,在6-8月也发现有成熟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河流域 内陆河流 死亡调查 水生昆虫 高等水生植物 南亚地区 鲇形目 斑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