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材料的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沈俊 陈莹 +4 位作者 王鑫 张林艳 顾兵 裴兵 杨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医学实践对体外诊断技术的灵敏性、检测限、分析速度等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体外诊断技术日益无法满足需求的同时,结合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特点,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医学实践对体外诊断技术的灵敏性、检测限、分析速度等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体外诊断技术日益无法满足需求的同时,结合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特点,基于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总结了常用的纳米材料,以及纳米金标记技术、纳米材料辅助PCR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生物条形码技术等的原理,以及它们在蛋白质或核酸体外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对基于纳米材料的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临床检验 体外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测定及其种系发育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梅雪芳 李树清 +3 位作者 胡长红 黄腾飞 陈志飞 黄维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43-1949,共7页
本试验将从犬猫肠道中分离的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其ITS2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同属异形科的多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5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 本试验将从犬猫肠道中分离的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其ITS2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同属异形科的多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5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种系发育树进行分析。盐酸卡红染色后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各形态学特征符合经典的分类学描述。PCR测序后获得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95和297bp,G+C含量分别为49.5%(146/295)和54.2%(161/297)。提交至GenBank后获得登录号分别为钩棘单睾吸虫KJ137221-KJ137223,KP165437-KP165439;扇棘单睾吸虫KP16544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种内差异性为0,4种异形吸虫种间差异为15.2%-28.9%。基于ITS2序列建立的种系发育树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构成自展值为78%的拓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棘单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ITS2基因 种系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棘单睾吸虫Real-time PCR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李树清 梅雪芳 +8 位作者 林颖峥 石云良 黄腾飞 王巧全 张强 陈志飞 宋青 唐智芳 黄维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7,共6页
根据扇棘单睾吸虫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自行设计一对可同时应用于real-time PCR和常规PCR的特异引物,建立real-time PCR与常规PCR鉴定扇棘单睾吸虫的方法,评估其特异性及灵敏性。应用建立的... 根据扇棘单睾吸虫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自行设计一对可同时应用于real-time PCR和常规PCR的特异引物,建立real-time PCR与常规PCR鉴定扇棘单睾吸虫的方法,评估其特异性及灵敏性。应用建立的方法鉴定犬猫内脏中收集的吸虫,并用测序进行验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只能特异性扩增扇棘单睾吸虫目的片段,不与横川后殖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华支睾吸虫、瓦氏瓦特松吸虫、棘口属吸虫、背孔属吸虫、心形咽口吸虫、野牛平腹盘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异尖属线虫、宫脂属线虫发生交叉扩增;敏感性试验表明,real-time PCR和常规PCR检测扇棘单睾吸虫质粒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3拷贝和86拷贝。建立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鉴定来自犬猫的吸虫17条,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准确鉴定出扇棘单睾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棘单睾吸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PCR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