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山县中籼稻区域试验
1
作者 陈庆明 陆云 +5 位作者 余林闯 杨娟 常幸远 黄涛 梅源 申关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为筛选适宜豫南罗山县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CK),对两优2189、干两优九丝苗等8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鉴定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32~138 d,差异不明显。农艺性状方面... 为筛选适宜豫南罗山县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CK),对两优2189、干两优九丝苗等8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鉴定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32~138 d,差异不明显。农艺性状方面,株高在127.0~148.0 cm,以糯优962最高,其他品种均在130 cm左右;结实率在76.3%~90.2%;千粒重在22.9~28.8 g。产量方面,以干两优九丝苗、春9两优雅占和两优2189产量较高,分别为9362.82、8958.02、8868.07 kg/hm^(2),较CK增产4.2%~10.0%。综合来看,干两优九丝苗、春9两优雅占和两优2189的长势茂盛、株叶型好,产量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区域试验 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罗山县夏秋茶资源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泽国 林祖恩 +3 位作者 李潮 姜明波 韩国琼 刘先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作者阐述了罗山县夏秋茶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了罗山夏秋茶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为今后罗山夏秋茶利用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罗山 夏秋茶 利用 可行性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弱筋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国琼 邹泽国 《河南农业》 2020年第13期60-60,共1页
罗山县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罗山县处于我国划分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自然生态条件有利于弱筋小麦生产。基于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 罗山县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罗山县处于我国划分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自然生态条件有利于弱筋小麦生产。基于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弱筋)小麦示范推广县,罗山县踏实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精神,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努力适应小麦市场新需求,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坚决做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作物生产 生产先进县 自然生态条件 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 弱筋小麦 小麦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稻茬麦“四改一防”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泽国 《河南农业》 2015年第19期37-37,共1页
罗山县地处豫南,属淮河流域,是稻麦两熟主产区,受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小麦产量总体产量水平较低,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罗山县稻茬麦“四改一... 罗山县地处豫南,属淮河流域,是稻麦两熟主产区,受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小麦产量总体产量水平较低,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罗山县稻茬麦“四改一防”高产栽培技术,谨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稻茬麦 小麦产量 淮河流域 稻麦两熟 耕作制度 实践经验 种植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泽国 韩国琼 +3 位作者 刘先明 林祖恩 姜明波 翟顺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237-238,241,共3页
发展“四优”、推进“四化”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促进茶产业“四化”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优良... 发展“四优”、推进“四化”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促进茶产业“四化”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壮大龙头茶企,实施“茶+旅游”战略等方面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河南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罗山县绿肥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占平 吴晓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4期26-27,共2页
罗山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紫云英传统种植区,发展“绿肥+”产业,能助力罗山县绿色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笔者通过对罗山县绿肥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重要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罗山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紫云英传统种植区,发展“绿肥+”产业,能助力罗山县绿色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笔者通过对罗山县绿肥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重要举措、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绿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产业 发展举措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弱筋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姜占平 邹泽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3期26-28,共3页
罗山县地处豫南,是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由于不利的气候因素、耕作制度的限制和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弱筋小麦生产长期低产低效。为充分发挥罗山县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优势,实现弱筋小麦生产增产增效,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示范研究,... 罗山县地处豫南,是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由于不利的气候因素、耕作制度的限制和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弱筋小麦生产长期低产低效。为充分发挥罗山县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优势,实现弱筋小麦生产增产增效,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示范研究,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罗山县的弱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明显,为促进罗山县弱筋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罗山 高产高效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紫云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8
作者 韩国琼 邹泽国 +1 位作者 刘先明 吴晓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6-8,共3页
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罗山县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罗山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笔者阐述了罗山县紫云英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罗山县紫云英... 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罗山县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罗山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笔者阐述了罗山县紫云英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罗山县紫云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从促进罗山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实施“紫云英+”战略等方面促进紫云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山 紫云英产业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稻茬麦栽培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杜元中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2期212-213,253,共3页
通过对罗山县稻茬麦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合科学种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罗山县稻茬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对罗山县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稻茬麦 存在问题 栽培技术 罗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吴晓 刘春 +4 位作者 姜明波 韩国琼 刘先明 邹泽国 李潮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16-18,共3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营养价值高,种植效益好。笔者以河南省罗山县为分析背景,探讨本县的花生产业发展现状,针对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本县花生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 花生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11
作者 刘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9期23-26,共4页
罗山县地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弱筋小麦产业在当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在扩大农业种植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作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罗山县弱筋... 罗山县地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弱筋小麦产业在当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在扩大农业种植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作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罗山县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探讨了产业发展面临着种植规模偏小、种质资源储备不足、配套技术有待跟进、产销对接亟需完善、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保障、扩大种植规模、强化科技支撑、着力产销衔接、擦亮品牌名片等对策,以期为罗山县弱筋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罗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产质量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12
作者 胡杨 段斌 +7 位作者 杨娟 方玲 何世界 申关望 李慧龙 刘守尧 王轲 扶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豫南地区播期对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产质量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方法]以信粳1787、粳优7699、南粳5718和信两优1319为研究材料,于2020—2021年在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随着播期推迟,不同品种生育... [目的]探究豫南地区播期对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产质量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方法]以信粳1787、粳优7699、南粳5718和信两优1319为研究材料,于2020—2021年在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随着播期推迟,不同品种生育期均缩短,各品种有效积温、有效积温利用率和日照时数利用率呈现降低趋势;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的峰值不同;垩白度、垩白粒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粒型相对稳定。[结论]信粳1787和粳优7699宜在第Ⅲ期(5月16日)播种、南粳5718宜在第Ⅳ期(5月26日)播种、信两优1319宜在第Ⅰ期(4月26日)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温度 生育期 温光利用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酵素浸种在水稻旱直播栽培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元中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5期76-79,共4页
近年来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推广环保酵素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本着轻简化节本增收的栽培原则,笔者进行了不同浓度环保酵素浸种在水稻旱直播栽培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环保酵素浸种在水稻旱直播栽培中均有... 近年来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推广环保酵素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本着轻简化节本增收的栽培原则,笔者进行了不同浓度环保酵素浸种在水稻旱直播栽培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环保酵素浸种在水稻旱直播栽培中均有增产效果,其中以1(环保酵素)∶400(水)和1(环保酵素)∶600(水)两种浓度增产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酵素 浸种 旱直播 产量 产量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饼肥在大棚草莓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元中 王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在草莓栽培的基肥应用中,减少以家禽家畜圈肥为主的农家肥,适当增加油菜饼肥,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草莓产量,改善草莓外观品质。通过本试验表明,在草莓栽培中,基肥以每亩50 kg三元复合肥+2000 kg农家肥+150 kg油菜... 在草莓栽培的基肥应用中,减少以家禽家畜圈肥为主的农家肥,适当增加油菜饼肥,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草莓产量,改善草莓外观品质。通过本试验表明,在草莓栽培中,基肥以每亩50 kg三元复合肥+2000 kg农家肥+150 kg油菜饼肥其综合效益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农家肥 油菜饼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稻18”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15
作者 陈应明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2期11-12,共2页
“郑稻18”是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自2005年引进罗山县示范种植至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涌现出一大批高产示范方、超高产田块,取得了丰产丰收,带动当地粳稻的广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稻... “郑稻18”是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自2005年引进罗山县示范种植至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涌现出一大批高产示范方、超高产田块,取得了丰产丰收,带动当地粳稻的广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稻消费日益增加,时值国家“十二五”江淮流域籼改粳计划、特别是“豫南稻区籼改粳”重大科技专项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河南省农科院 高产优质 示范种植 高产示范 江淮流域 豫南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播期对机插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5
16
作者 孙建军 张洪程 +10 位作者 尹海庆 陈波 郭保卫 魏海燕 戴其根 王生轩 陈献功 姜元华 姜明波 杜元中 夏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21,共9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制机插条件下,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以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为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在豫南罗山、豫中新蔡、豫北原阳...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制机插条件下,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以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为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在豫南罗山、豫中新蔡、豫北原阳3个试点,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源利用的影响。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除了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点是5月16日(第Ⅱ期)最高、在原阳点是5月11日(第Ⅰ期)最高外,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4种品种类型水稻的产量在各点均是5月11日(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类型间和试点间下降的差异显著性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同一试点品种类型间的产量差异呈逐渐增大趋势,杂交迟熟中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最高,且在每一期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类型(P<0.01)。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呈极显著缩短趋势(P<0.01);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P<0.01);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的营养生长阶段。在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机插条件下,豫南稻区首选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其次是早熟晚粳,适宜播期均为5月11日-5月25日;豫北沿黄稻区首选杂交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其次是常规迟熟中粳,适宜播期均为5月11日-5月21日。该研究结果为河南省不同生态区水稻生产机械化高产栽培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温度 栽培 机插稻 播期 生育期 温光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建军 张洪程 +12 位作者 王生轩 郭保卫 陈波 魏海燕 戴其根 许轲 尹海庆 霍中洋 陈献功 王付华 王亚 翟顺国 姜明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6-86,共11页
为了探讨河南省稻-麦两熟区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在豫南稻区罗山,以生产上主推的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5个类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品种类型毯苗机插水稻的产量... 为了探讨河南省稻-麦两熟区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在豫南稻区罗山,以生产上主推的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5个类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品种类型毯苗机插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数、干物质量及群体生长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不同品种机插稻平均产量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即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下降(P〈0.01),第Ⅰ播期(5月11日,10.60 t/hm2)较第Ⅱ(5月16日)-Ⅵ(6月5日)播期分别增产2.15%~28.81%;杂交迟熟中粳产量(10.44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品种类型(P〈0.01),较其他类型品种分别增产9.20%~17.53%。同一品种类型,除了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第Ⅱ播期(5月16日)最高,随后呈显著递减趋势外,其他4种类型品种机插稻的产量均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但品种类型间下降幅度不同。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除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外,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在年份间、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同一类型品种,除中熟中粳的结实率随播期推迟呈先略升后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他类型品种的穗数、每穗颖花数、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在播期影响下,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变化较大,穗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较小;且对产量影响大小为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穗数〉千粒质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和千粒质量呈负相关;总颖花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呈负相关。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的是群体颖花量,最小的是千粒质量,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较大的是每穗颖花数,较小的是穗数。3)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茎蘖数在拔节期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群体生长率在主要生育时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类型间和播期间下降幅度不同。综合机插稻高产及生育安全性考虑,豫南稻区首选杂交迟熟中粳"穗大粒多"型品种,适宜播期可推迟到5月25日。该研究结果为河南省豫南稻区机插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播种 机械化 播期 机插稻 产量 群体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豫南机插籼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建军 尹海庆 +6 位作者 陈献功 王付华 王亚 王越涛 翟顺国 姜明波 王生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9,25,共6页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籼稻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播期对麦茬机插籼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延迟,生育进程缩短,全生育期显...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籼稻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播期对麦茬机插籼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延迟,生育进程缩短,全生育期显著缩短;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缩短2.8 d。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构成因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品种间下降幅度不同;受播期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质量,其中播期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千粒质量除外)均呈极显著相关。在播期影响下,Y两优2号产量潜力最高,扬两优6号产量潜力实现率最高;即播期每推迟5 d,3个机插籼稻品种的实产减少613.3~646.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豫南 生长特性 机插稻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苔素对紫云英生长、结实特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春增 李潮 +8 位作者 聂良鹏 史鹏飞 张琳 张济世 张成兰 吕玉虎 李杰 郑春风 曹卫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016-1020,共5页
为探讨芸苔素(BR)对紫云英生长发育、结实特性及种子产量的调控效应,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BR对紫云英生长发育、结实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R处理可显著促进紫云英茎粗、单株分枝数、单株质量和叶片SPA... 为探讨芸苔素(BR)对紫云英生长发育、结实特性及种子产量的调控效应,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BR对紫云英生长发育、结实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R处理可显著促进紫云英茎粗、单株分枝数、单株质量和叶片SPAD值的增加;2019—2020年喷施BR处理紫云英主茎枝的花数、结荚数、籽粒质量、籽粒数、荚果结实率和结荚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1.79%、26.35%、26.71%、1.68%以及0.44、5.07百分点,其中,花数、结荚数、籽粒质量、结荚率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析产量构成发现,2019—2020年BR处理的千粒质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0.97%;籽粒数较对照提高3.68%,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荚数较对照显著提高3.19%;种子产量达551.72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19.02%。在现蕾期叶面喷施芸苔素主要通过促进荚数和粒质量的增加,从而显著提高紫云英最终种子产量,叶面喷施芸苔素对紫云英籽粒数的增加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叶面喷施 芸苔素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明波 翟顺国 +3 位作者 王守强 程泽强 韩国琼 刘先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84,共5页
为探索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间的关系,准确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趋势,对信阳地区近12 a春季降水与小麦赤霉病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抽穗前3月降水量和灌浆期5月中旬降水量与当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关系密切,相关... 为探索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间的关系,准确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趋势,对信阳地区近12 a春季降水与小麦赤霉病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抽穗前3月降水量和灌浆期5月中旬降水量与当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41。3月降水较多(≥36 mm),特别是中下旬降水较多时,赤霉病菌子囊壳形成较多,为赤霉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5月中旬降水量增多则加重赤霉病的发生。3月降水较少时(<36 mm),赤霉病菌子囊壳形成较少,一般不会引起大流行。另外,赤霉病易于流行年份中(3月降水≥36 mm) 4月雨日数与赤霉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为0.576。在生产中,应密切关注3月的降水量,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适时做出赤霉病是否大流行的判断,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赤霉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病穗率 春季降水 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