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定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梓朗 陈志明 +2 位作者 肖垚南 陈丁玲 吴逢春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罗定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罗定市42所学校共12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中小学教... 目的探讨罗定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罗定市42所学校共12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中小学教师除人际敏感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t=-4.399,P<0.01),其余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t=3.832~15.356,P<0.01);2女性教师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男性教师(t=-3.787^-1.978,P<0.01);3班主任的人际敏感、敌对因子评分高于非班主任(t=2.070,P<0.05;t=2.256,P<0.05);4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高于其他地区的教师(F=4.717,P<0.01;F=5.520,P<0.01);5年龄大、学历高的教师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年龄小(F=7.695~21.325,P<0.01)、学历低(F=181.587~431.086,P<0.01)的教师。结论罗定市中小学教师的人际敏感性相对较低。不同的性别、年龄、职务、学历、以及地域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定市重性精神病疾病管理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妙扬 肖华清 +1 位作者 肖垚南 陈丁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42-45,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基本稳定(危险性评估等级1~5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前和后(3年)分别使用一般状况调... 目的:评估、分析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基本稳定(危险性评估等级1~5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前和后(3年)分别使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实施管理3年时与管理前比较,125例患者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下降(P<0.01),实施前后PANSS、SD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对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行为,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效果是明显的,此项工作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 管理 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态度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垚南 陈妙扬 +1 位作者 陈丁玲 吴逢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75-78,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云浮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病态度的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科学±据。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入组云浮市15岁及以上且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共4... 目的:了解广东省云浮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病态度的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科学±据。方法2013年9月~2014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入组云浮市15岁及以上且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共4929名,对每名受试者使用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总平均得分为(13.98±2.92)分,总体正确率为69.9%;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总平均得分为(35.80±5.88)分;知识问卷得分与态度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06,P〈0.01)。结论云浮市普通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国家精神卫生规划的要求,普通群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处于国内一般水平;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得分越高的人,对精神疾病越包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应该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知晓率 精神疾病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人口特征临床特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垚南 侯彩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623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资料调查表、简明精神病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医疗结局研究表格、自知...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623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资料调查表、简明精神病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医疗结局研究表格、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 本组72.4%的患者自知力好,27.6%的患者自知力受损.不同自知力患者在首次发作、病程、住院次数、临床症状、药物应用、氯丙嗪当量等临床方面,以及发病年龄、受教育时间人口学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二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阴性症状、不服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使用率是自知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较好,自知力受病程、阴性症状等因素影响,与生活质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 自知力 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树敏 黎海云 +1 位作者 陈梓朗 张燕锋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副反应量表...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对照组为22.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帕罗西汀 认知行为疗法 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绍云 姚自强 +1 位作者 陈梓朗 朱石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92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研究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92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均纳入46例。对照组采取逍遥散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进行临床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抑郁评分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十分明显,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四逆散 肝郁脾虚型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树敏 黎海云 张燕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予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第6周末为观察期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予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第6周末为观察期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患者显效率为93.3%与丙戊酸钠组的显效率8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35,P >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 HAMD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喹硫平组在治疗1,2,4,8周 HAMD 评分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较微,喹硫平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1.7%;丙戊酸钠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较轻,依从性较好,但喹硫平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志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2015年1~12月间共接收120例成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等均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6月前共接收60例,为其提供临床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2015年1~12月间共接收120例成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等均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6月前共接收60例,为其提供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参照组;对2015年6月后收治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理行为护理,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状况、认知功能变化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以及Mo CA评分结果均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包括自理行为、与人交流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社会生活能力,对促进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 心理行为 护理 认知功能 影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黎艳芳 陈志明 +1 位作者 蔡守彬 冯锦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患者家庭照料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减轻其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20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题调查问卷、家庭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患者家庭照料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减轻其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20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题调查问卷、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照料者感到负担重,其程度与直接照料时间成正比,有工作患者的照料者负担低于无工作患者的照料者;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在影响因素中,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两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明显。结论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在照料患者过程总体中处于负担重,生活质量差的状况,各方面均受明显影响,其经济负担、家庭娱乐、家庭关系及家庭生活等方面都受到明显的影响,其中在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提示医疗护理工作者要对这一弱势群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照料者负担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启勇 苏冠环 陈梓朗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33-35,96,共4页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别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患者疾病治疗效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部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使用利培酮)、研究组42...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分别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患者疾病治疗效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部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使用利培酮)、研究组42例(以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精神分裂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阳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率、不良反应率为95.2%、21.4%,与对照组85.4%、34.1%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P<0.05);治疗前PANS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者临床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均有较高疗效,但前者疗效更为理想,且对患者阴性症状改善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彩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析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糖耐量试验确诊,参照组给予常规尿液检查,研究组给予生化检验。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 目的探析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糖耐量试验确诊,参照组给予常规尿液检查,研究组给予生化检验。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给予生化检验。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检验情况,比较三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耐量、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TC和2 hPBG、TG和葡萄糖耐量水平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TC、2 h PBG、TG、葡萄糖耐量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相比常规检验,给予患者行生化检验能使检测准确率有效提高,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启勇 苏冠环 +1 位作者 江金莲 李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优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氟西汀 阿立哌唑 阴性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康复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丁玲 肖垚南 陈志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150-151,154,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训练组按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进行分组训练。结果... 目的探讨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训练组按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进行分组训练。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的服药依从、药物管理、症状管理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的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我药物管理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是可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药物管理 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肖垚南 陈丁玲 +1 位作者 陈梓朗 陈妙扬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连续入组的方式,在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连续入组的方式,在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入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11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采用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PSP、工作/学习、婚姻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NSS阴性症状与PSP评分呈负相关(B=-0.323,P=0.004),加工速度、言语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与PSP评分呈正相关(B=0.270,0.243,0.141,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性症状是工作/学习、婚姻的危险因素(OR=0.863,0.891,P均<0.05),加工速度是其保护因素(OR=1.125,1.060,P<0.05或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与阴性症状、加工速度、言语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启勇 《北方药学》 2018年第7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单药治疗组采用单纯的药物进行治疗,只给予奥氮...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单药治疗组采用单纯的药物进行治疗,只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1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10~30mg/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最初50~10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400~800mg/d,口服。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干预前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富马酸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感冒后咳嗽对照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自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8S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冒后咳嗽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治疗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联合咳必清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连续治疗10d为1个... [目的]探讨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冒后咳嗽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治疗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联合咳必清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和98.72%,对照组分别为56.94%和83.33%,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止嗽散联合升降散治疗感冒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散 感冒 咳嗽 升降散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合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绍云 姚自强 +1 位作者 陈梓朗 朱石莲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均纳入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合西酞普兰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西酞普兰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患者自知力及服药态度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丁玲 肖垚南 +3 位作者 陈梓朗 蔡守彬 陈志明 陈妙扬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66例,其中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94例,混合状态5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态度清单(DAI)在出院当天分别评定精神症状、自知力及服药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HAMD-17、YMRS、ITAQ及DAI评分。结果 HAMD-17、Y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AQ、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5、5.481,P=0.002、0.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均高于躁狂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发作类型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存在差异,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较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知力 服药态度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对强迫症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黎海云 余伟 +1 位作者 李树敏 张燕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1年的家庭支持,比较两组的SAS、Y-BOCS评分。结果家庭支持1年后,研究组的SAS评分(33.7±9.26)分,明...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1年的家庭支持,比较两组的SAS、Y-BOCS评分。结果家庭支持1年后,研究组的SAS评分(33.7±9.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6±9.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Y-BOCS评分(8.97±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4±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能明显改善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焦虑症状,达到治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支持 强迫症 帕罗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