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通信网络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齐玉玲 黄涛 +5 位作者 张军贤 贾焱鑫 徐龙 熊伟 朱海龙 彭开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89,共6页
[目的]TCN(列车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而且对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目前列车数据传输主要采用TRDP(列车实时数据协议)进行承载,但会存在网络时延不确定的问题,故研究采用TSN(时间敏感网络)保证数据传输的有界时延,来解决TCN面临的以上问题... [目的]TCN(列车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而且对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目前列车数据传输主要采用TRDP(列车实时数据协议)进行承载,但会存在网络时延不确定的问题,故研究采用TSN(时间敏感网络)保证数据传输的有界时延,来解决TCN面临的以上问题。[方法]提出了TTAM(一种TRDP与TSN自适应的方法),以实现TRDP与TSN的协议转换,保证列车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确定性。[结果及结论]通过搭建TSN测试台,对TSN网络功能及性能(IEEE 802.1 AS与IEEE 802.1 Qbv协议)进行测试,验证了TTAM在TSN技术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通信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 列车实时数据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通信时间同步研究
2
作者 张军贤 梁汝军 +5 位作者 黄涛 张稳亿 徐龙 熊伟 朱海龙 彭开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6,共6页
[目的]列车通信网络中NTP(网络时间协议)的毫秒级精度,已日渐无法满足大流量和确定性传输的要求,同时现有研究局限于将PTP(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应用于列车通信场景,而缺乏列车通信网络中的时间敏感网络时间同步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分... [目的]列车通信网络中NTP(网络时间协议)的毫秒级精度,已日渐无法满足大流量和确定性传输的要求,同时现有研究局限于将PTP(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应用于列车通信场景,而缺乏列车通信网络中的时间敏感网络时间同步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首先,结合列车通信网络中时间同步的研究现状,根据时间敏感网络同步协议分析了列车通信网络中的偏差和时延;其次,提出了时钟服务源故障和跳变情况下的冗余机制;最后,通过模拟时间同步过程,验证了冗余机制的效果。[结果及结论]时间敏感网络能较好地适用于列车通信网络中时钟服务源的时间同步,且其冗余机制能较好地避免时钟服务源的故障和跳变带来的同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通信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网络资产主动识别技术研究
3
作者 李涛 程柏丰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5-1626,共12页
网络资产是网络空间中某机构所拥有的一切可能被潜在攻击者利用的设备、信息、应用等数字资产的总和,因此对网络资产进行识别至关重要。为提高网络资产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通过将资产响应报文... 网络资产是网络空间中某机构所拥有的一切可能被潜在攻击者利用的设备、信息、应用等数字资产的总和,因此对网络资产进行识别至关重要。为提高网络资产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通过将资产响应报文转化为图结构,直观呈现各元素间的复杂关联性,并利用节点连接关系保留全局图信息。该模型包含3个组成部分,首先基于资产响应报文构建了包含3类节点和5类边的异质图,然后引入双级注意力机制训练两层图卷积神经网络,最后计算两类损失函数并得出最终识别结果。实验使用包含3000个网络资产响应报文的样本集进行训练,模型最终识别准确率达92.38%,较现有方法提升约5%,验证了该模型在资产识别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报文 异质图 图神经网络 网络资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协作通感网络移动性管理
4
作者 魏浩 张梦洁 王东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6,共14页
分析通感一体化技术的工业界研究以及应用情况,基站自发自收感知模式是当前5G-Advanced(5G-A)阶段通感网络部署的普遍选择。基于基站自发自收感知模式,确定数据级融合的感知协作层级,根据感知特征测量精度定义感知置信度,并作为感知数... 分析通感一体化技术的工业界研究以及应用情况,基站自发自收感知模式是当前5G-Advanced(5G-A)阶段通感网络部署的普遍选择。基于基站自发自收感知模式,确定数据级融合的感知协作层级,根据感知特征测量精度定义感知置信度,并作为感知数据融合的合并权值,同时提出一种感知功能分布式部署的网络架构。设计非合作终端的分布式协作移动性管理方案,其锚点基站的建立、协作基站的选择和锚点基站的切换均由通感基站控制执行。设计合作终端的分布式协作移动性管理方案,其锚点基站的建立和协作基站的选择由通感中心控制执行,而锚点基站的切换由通感基站控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感知置信度 分布式网络 移动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的车载网络内生安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翟浡琨 +1 位作者 李玉峰 郑秋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针对车载网络通信报文容易被捕获重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异构冗余(DHR)架构的车载网络内生安全机制(ESM-VN)。首先,对车载网络重放攻击进行建模分析,总结重放攻击依赖的车载网络特征;然后结合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设计车载网... 针对车载网络通信报文容易被捕获重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异构冗余(DHR)架构的车载网络内生安全机制(ESM-VN)。首先,对车载网络重放攻击进行建模分析,总结重放攻击依赖的车载网络特征;然后结合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设计车载网络通信报文动态异构冗余的实现机制,通过拟态裁决和负反馈机制实现攻击感知与主动防御的协调统一。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车载网络防御方法,该文所提机制能够在至少降低50%报文响应时延的同时,有效提高车载网络对重放攻击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安全 车载网络 重放攻击 动态异构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定制网络体系架构的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韬 张晨 +2 位作者 肖玉明 余水 刘韵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系统性阐述了服务定制网络(SCN)新型网络架构,可为互联网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底层能力与使用方式。在TCP/IP网络架构中,网络为应用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而SCN架构转换了应用与网络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允许应用“按需定制”... 系统性阐述了服务定制网络(SCN)新型网络架构,可为互联网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底层能力与使用方式。在TCP/IP网络架构中,网络为应用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而SCN架构转换了应用与网络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允许应用“按需定制”网络的服务质量。以应用视角出发,挖掘了“可声明”“细粒度”“端到端”三大能力内涵,由此推演了SCN的总体设计思路,并给出了一种具象的SCN体系架构和一种可行的SCN系统实现。SCN未来可应用于远程工控、增强现实等人机物全场景,为网络即服务(NaaS)的实现提供一种新颖、实用、理想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网络体系架构 服务定制网络 网络即服务 确定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无人通信系统的因果性对抗攻击生成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禹树文 许威 姚嘉铖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考虑到基于梯度的对抗攻击生成算法在实际通信系统部署中面临着因果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因果性对抗攻击生成算法。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序列输入输出特征与时序记忆能力,在满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因果性约束前提下,有效提取通信信号的时序... 考虑到基于梯度的对抗攻击生成算法在实际通信系统部署中面临着因果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因果性对抗攻击生成算法。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序列输入输出特征与时序记忆能力,在满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因果性约束前提下,有效提取通信信号的时序相关性,增强针对无人通信系统的对抗攻击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同等条件下的攻击性能优于泛用对抗扰动等现有的因果性对抗攻击生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信系统 对抗攻击 深度学习 因果系统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希接入的跨网络负载均衡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辉 凌昕彤 +1 位作者 汪子涵 王家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1-2211,共11页
无线接入网复杂化持续加剧,无线设备数量激增.为了提升未来网络容量和资源利用率,需要设计有效的拥塞控制手段和资源调配策略,平衡子网络之间负载,促进跨域资源协同共享.为此,本文在新近提出的哈希接入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哈希接入动态... 无线接入网复杂化持续加剧,无线设备数量激增.为了提升未来网络容量和资源利用率,需要设计有效的拥塞控制手段和资源调配策略,平衡子网络之间负载,促进跨域资源协同共享.为此,本文在新近提出的哈希接入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哈希接入动态优化策略,根据网络负载状况动态调整接入参数以缓解网络拥塞,并在跨网络场景下进一步提出了负载均衡方案与资源整合再调配方案,为无线接入网整合无线资源、均衡网络负载提供了有用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哈希接入动态优化策略在保证网络稳定的同时最大化网络吞吐量,资源调配方案能有效地调配失衡的网络负载,提升复杂融合网络性能和接入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网 哈希接入 接入控制 网络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量密态匿迹与体系对抗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强 刘奕智 +1 位作者 李涛 贺小川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4-1492,共9页
组织性复杂、计划性高效和指向性明确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APT组织的行动隐匿化、攻击常态化趋势愈加明显。近年来,我国掌握主要的APT活动越来越困难,与APT组织将攻击行为匿迹于正常信息服务和网络活动中... 组织性复杂、计划性高效和指向性明确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APT组织的行动隐匿化、攻击常态化趋势愈加明显。近年来,我国掌握主要的APT活动越来越困难,与APT组织将攻击行为匿迹于正常信息服务和网络活动中,以及将攻击流量藏匿于正常通信流量中不无关系。这种高隐蔽攻击行为隐匿后所处的状态,称之为密态。如何检测发现密态行为并实施体系对抗,是当前网络空间防御要解决的瓶颈性难题之一。文章从澄清网络空间高级攻击活动的流量传输隐匿技术机理角度出发,围绕匿名通信链路构建和流量特征行为检测两个维度,提出流量密态匿迹对抗的研究框架和对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全面阐述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研究方法及解决方案,以期探索网络空间密态对抗能力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态匿迹 流量混淆 体系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的堆叠集成对抗防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瑞龙 胡涛 +3 位作者 卜佑军 伊鹏 胡先君 乔伟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4-871,共8页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分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加密恶意流量分类,然而深度学习模型所面临的对抗样本攻击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模型的检测精度和可用性。因此,提出一种面向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的堆叠集成对抗防御方法D-SE(Detector-Stacki...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分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加密恶意流量分类,然而深度学习模型所面临的对抗样本攻击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模型的检测精度和可用性。因此,提出一种面向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的堆叠集成对抗防御方法D-SE(Detector-Stacking Ensemble)。D-SE采用堆叠集成学习框架,分为对抗防御层和决策层。对抗防御层用于检测潜在的对抗攻击流量样本,在该层中包括由残差网络(ResNet)、CNN-LSTM、ViT(Vision Transformer)这3种分类器以及多层感知机组成的对抗攻击检测器,多层感知机根据分类器预测概率的分布检测是否发生对抗攻击。为提高检测器的对抗样本检测效果,对检测器进行对抗训练。在决策层中设计一种基于投票和权重机制的联合决策模块,并通过择多判决机制和高权重者优先机制避免最终预测结果过度依赖部分分类器。在USTC-TFC2016数据集上对D-SE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在非对抗环境下,D-SE的准确率达到96%以上;在白盒攻击环境下,D-SE的准确率达到89%以上。可见,D-SE具有一定的对抗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流量分类 深度学习 对抗攻击 防御机制 堆叠集成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81
11
作者 黄韬 刘江 +2 位作者 汪硕 张晨 刘韵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0-150,共21页
对面向2030的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网络体系架构和试验设施领域的研究进展;其次,从网络控制与编排、网络深度可编程、网络确定性服务、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网络与人工智能、网络与区块链、智能安全网络、网... 对面向2030的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网络体系架构和试验设施领域的研究进展;其次,从网络控制与编排、网络深度可编程、网络确定性服务、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网络与人工智能、网络与区块链、智能安全网络、网络空天地海一体化8个方面阐述了当前热点网络技术的背景、进展和主要成果;最后,分析了面向2030的未来网络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未来网络将支撑万亿级、人机物、全时空、安全、智能的连接与服务。希望能为未来网络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操作系统 可编程数据平面 确定性网络 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 网络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与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在琛 江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3-2634,共12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极化等调控,从而构造智能化的通信环境,为终端高能效无线通信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基于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将RIS技术引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的传输机理,归纳了信道建模关键技术;最后针对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总结和展望了未来的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智能超表面技术 高能效通信 无人机通信 信道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HTTP/2流量多路复用特征的加密视频识别方法
13
作者 吴桦 罗浩 +3 位作者 赵士顺 刘嵩涛 程光 胡晓艳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75-3404,共30页
视频应用平台的兴起使得视频得以快速传播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中传播的视频也混杂了一些公害视频,因此网络空间安全监管迫切需要准确地识别网络中加密传播的公害视频.已有方法在网络主要接入点采集流量数据,提取加密视频流量... 视频应用平台的兴起使得视频得以快速传播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中传播的视频也混杂了一些公害视频,因此网络空间安全监管迫切需要准确地识别网络中加密传播的公害视频.已有方法在网络主要接入点采集流量数据,提取加密视频流量的特征,基于公害视频库,通过流量特征的匹配识别出被传输的公害视频.然而随着视频加密传输协议的更新,使用新型多路复用技术的HTTP/2协议已经大规模部署应用,这导致传统的基于HTTP/1.1传输特征的流量分析方法无法识别使用HTTP/2传输的加密视频.此外,当前的研究大多针对的是播放时分辨率固定的视频,很少考虑到流媒体自适应播放时分辨率切换给识别带来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详细分析了视频平台使用HTTP/2协议传输视频时音视频数据长度发生偏移的原理,并提出了将多路复用的加密数据精准修正还原为组合音视频数据单元长度的方法,从而构建出精准还原的加密视频修正指纹.然后,利用加密视频修正指纹和大型视频明文指纹库,提出了视频修正指纹滑动匹配机制和以隐马尔可夫模型与维特比算法为基础的加密视频识别模型.该模型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了视频分辨率自适应切换带来的问题,其在40万级的Facebook和Instagram真实指纹库场景中,对固定分辨率和自适应分辨率的加密视频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41%和97.91%.使用Triller、Twitter和芒果TV这3个视频平台进行了方法通用性和泛化性验证.与类似工作在识别效果、泛化性和时间开销方面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TP/2 DASH 大型数据集 修正指纹 HMM 加密视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听者随机分布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MISO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杰 季新生 +2 位作者 王飞虎 金梁 杨金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9-1818,共10页
针对窃听节点随机分布的MISO系统通信场景,该文分析了智能反射面(IRS)辅助下的安全通信性能。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将窃听节点建模为均匀泊松点过程(PPP)。合法发送节点采用天线选择策略,选择最优链路发射信号,并部署智能反射面实时调控反... 针对窃听节点随机分布的MISO系统通信场景,该文分析了智能反射面(IRS)辅助下的安全通信性能。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将窃听节点建模为均匀泊松点过程(PPP)。合法发送节点采用天线选择策略,选择最优链路发射信号,并部署智能反射面实时调控反射相移增强链路质量,然后以传输安全中断概率为性能指标,推导了其闭式表达式,分析了反射单元数量、发射天线数量等参数对中断概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最大化安全性能的参数选择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表明部署反射面可以在低能耗下提升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物理层安全 随机几何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系统的内部威胁多源日志分析与检测方法
15
作者 李涛 毕悦 胡爱群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23,共15页
在智能系统安全领域,异常检测尤其是内部威胁的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现有方法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或时序建模学习,但在面对未知威胁模式时存在局限,且难以充分挖掘日志数据的深层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 在智能系统安全领域,异常检测尤其是内部威胁的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现有方法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或时序建模学习,但在面对未知威胁模式时存在局限,且难以充分挖掘日志数据的深层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Trans-Encoder)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融合的内部威胁检测方法,旨在仅使用正常类数据训练实现日志中隐蔽异常的高效识别。首先,文章提出的方法通过改进Transformer编码器结构,增加屏蔽机制,从而增强了从多源日志数据中提取特征的能力。然后,应用LSTM进行时间序列建模,以捕捉提取特征之间的时间相关性,从而提高模型分析顺序依赖关系的能力。最后,计算预测值与对应特征值的差异度,并与阈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为异常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内部威胁检测任务上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其准确率提高1.5%,召回率提高4.8%,F1分数提高1.3%,在仅有10%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此外,在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的计算效率都高于MTSAD,验证了其在智能系统安全中的应用潜力,为提升系统防护能力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威胁检测 用户行为分析 语义分析 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韵洁 黄韬 +1 位作者 张晨 刘江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未来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未来网络将与实体经济结合,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前景。从未来网络内涵、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相关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未来网络进行了分析与阐述。针对未来网络领域... 目前,未来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未来网络将与实体经济结合,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前景。从未来网络内涵、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相关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未来网络进行了分析与阐述。针对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应从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突破,力争主导设计面向2030的网络架构,提升我国在网络操作系统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打造自主可控的未来网络产业生态链,并推动相关核心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陆海空天一体化等场景进行示范与应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网络 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冗余容量动态控制的复杂网络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震 刘迪洋 +1 位作者 张进 谢记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9-1356,共8页
针对传统级联失效模型中冗余参数固定不变的问题,该文综合考虑节点受攻击程度不同和失效过程中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节点冗余容量动态控制(DRC)的级联失效模型。通过定义网络相变临界因子μ衡量节点失效引发级联失效的概率,分... 针对传统级联失效模型中冗余参数固定不变的问题,该文综合考虑节点受攻击程度不同和失效过程中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节点冗余容量动态控制(DRC)的级联失效模型。通过定义网络相变临界因子μ衡量节点失效引发级联失效的概率,分析了网络鲁棒性与μ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度分布函数详细推导了μ的解析表达式,基于解析表达式提出了两种网络鲁棒性提升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型网络和真实网络中,根据被攻击节点度的不同,通过调整节点初始负载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网络的鲁棒性;DRC模型下级联失效传播范围较Motter-Lai(ML)模型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级联失效 网络鲁棒性 节点冗余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异构网络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铖 朱家烨 +1 位作者 刘泽宁 黄永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8,共13页
为应对无线网络用户激增导致的高吞吐量需求,针对宏微异构网络干扰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基于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值分解网络框架,通过合理利用并在微微基站间交互系统内用户分布... 为应对无线网络用户激增导致的高吞吐量需求,针对宏微异构网络干扰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基于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值分解网络框架,通过合理利用并在微微基站间交互系统内用户分布及其所受干扰水平,实现所有微微基站的个性化CRE偏置值在线本地化决策。仿真结果表明,与CRE=5 dB、分布式Q-Learning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提高系统吞吐量、均衡各基站吞吐量及改善边缘用户吞吐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小区范围扩展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值分解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免疫启发下的一种内生安全技术框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峰 曹晨红 +1 位作者 李江涛 王鹏 《电信科学》 2021年第3期49-56,共8页
内生安全是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兴概念与技术方向。受生物免疫机制体现出的内生性安全效应启发,提出了一种内生安全技术框架,剖析了该框架的主要技术挑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框架的应用场景。分析发现,该框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内生安全是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兴概念与技术方向。受生物免疫机制体现出的内生性安全效应启发,提出了一种内生安全技术框架,剖析了该框架的主要技术挑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框架的应用场景。分析发现,该框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自主性和自适应性,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安全 免疫系统 DHR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跨频段协同通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海明 陈祎祎 《中兴通讯技术》 2022年第4期42-43,共2页
在5G时代,移动通信首次引入毫米波。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跨频段协同无线组网的概念被提出。6G将面临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高的传输速率挑战,因此需要高效利用全频谱资源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以毫米波为代表的高频频率资源丰富,而以6... 在5G时代,移动通信首次引入毫米波。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跨频段协同无线组网的概念被提出。6G将面临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高的传输速率挑战,因此需要高效利用全频谱资源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以毫米波为代表的高频频率资源丰富,而以6 GHz以下的频率容易实现有效覆盖。高低频紧密结合的跨频段协同无线通信(COCAMF)应运而生。这种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高低频的优势。但是,高低频之间存在电波传播特性、射频(RF)前端性能等差异性,这使得COCAMF面临诸多挑战。认为需要充分探究COCAMF所面临的信道模型、射频前端、无线传输和无线组网技术方案等方面的难题,以推动6G COCAMF系统标准化和产品研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频谱资源 跨频段 协同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