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代谢和铜死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1
作者 周天 张栋 +1 位作者 周刚 吴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5-968,共4页
铜死亡是近年发现的铜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机制涉及铜离子在线粒体内蓄积,通过铁氧还原蛋白1介导的脂酰化蛋白寡聚化及三羧酸循环崩溃导致细胞能量代谢衰竭[1]。既往研究表明,铜稳态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力衰... 铜死亡是近年发现的铜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机制涉及铜离子在线粒体内蓄积,通过铁氧还原蛋白1介导的脂酰化蛋白寡聚化及三羧酸循环崩溃导致细胞能量代谢衰竭[1]。既往研究表明,铜稳态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力衰竭密切相关[2]。靶向铜死亡的治疗策略包括铜螯合剂、纳米材料及小分子抑制剂,但其组织特异性及长期安全性仍需深入探索。本综述系统总结铜死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与治疗转化前景,旨在进一步为患者个体化铜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心血管疾病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靶点依赖性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蔡明云 宋新宇 +1 位作者 黄萃园(综述) 宫原(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2-997,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第一、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T790M突变。为解决这一耐药问题,第三代口服小分子药物应运而生,其有效克服了使用第一、第二代药物后因T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第一、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T790M突变。为解决这一耐药问题,第三代口服小分子药物应运而生,其有效克服了使用第一、第二代药物后因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然而,随着第三代EGFR-TKIs进入临床应用,耐药性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第三代EGFR-TKIs耐药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分为靶点依赖性和非靶点依赖性耐药机制。文章主要就目前已发现的第三代EGFR-TKIs药物的非靶点依赖性耐药机制,如EGFR旁路信号的激活、EGFR下游信号的激活以及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靶点依赖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6过表达通过调控AMPK-Srebp1c轴抑制脂质合成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萃园 孙运平 +3 位作者 李文强 刘丽 王伟 张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0-1917,共8页
目的探讨Nlrp6通过调控脂质合成抑制肝细胞癌(HCC)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评估Nlrp6在不同病理分级的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Nlrp6通过调控脂质合成抑制肝细胞癌(HCC)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评估Nlrp6在不同病理分级的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将腺病毒转染HepG2细胞过表达或敲低Nlrp6,使用棕榈酸(PA)构建肝脂肪变性模型。油红O染色评估Nlrp6对肝癌细胞HepG2脂质沉积的影响,CCK-8、Edu染色及克隆形成实验探讨Nlrp6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Srebp1c轴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肝脏特异性敲除Nlrp6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24周,构建动物肝脂肪变性模型。取小鼠肝脏进行组织学染色,检测纤维化及肝癌标志物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验证AMPK-Srebp1c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显示在HCC患者肝脏组织中,Nlrp6的表达显著降低,且随着病理分级增加而进一步降低,同时Nlrp6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Nlrp6过表达抑制了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和细胞增殖,而Nlrp6敲低则产生相反效果(P<0.05)。q-PCR结果显示,Nlrp6可抑制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过表达Nlrp6可促进AMPK的磷酸化,抑制调控脂质合成的转录因子Srebp1c的表达(P<0.05)。而Nlrp6敲低则抑制AMPK的磷酸化,促进Srebp1c的活化(P<0.05)。动物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肝脏特异性敲除Nlrp6会促进肝脂肪变性及胶原沉积,q-PCR检测纤维化基因与染色结果一致(P<0.05),而肝癌标志物AF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6)。肝脏组织样本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Nlrp6的缺失会抑制AMPK的磷酸化,上调Srebp1c的表达(P<0.05)。结论Nlrp6通过AMPK-Srebp1c轴抑制脂质合成,其可能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而改善H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6 肝癌细胞 增殖 脂质合成 肝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葬作用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陈 张静 +2 位作者 黄萃园 何向宇 杨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胞葬作用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胞葬作用为靶点,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胞葬作用受损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