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中心城区VOCs对臭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萍 何鹏飞 +2 位作者 朱珠 贾国柱 黄斯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98-203,共6页
为评估城市建成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的影响,于2022年10月19日-11月8日在深圳市中心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117种VOCs组分的在线监测,并使用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臭氧生成潜势(OFP)法来研究VOCs对臭氧的生成贡献,同时... 为评估城市建成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的影响,于2022年10月19日-11月8日在深圳市中心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117种VOCs组分的在线监测,并使用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臭氧生成潜势(OFP)法来研究VOCs对臭氧的生成贡献,同时对比了臭氧污染日、非污染日VOCs的变化特征。观测期间,深圳市中心城区VOCs总浓度水平(TVOC)为23.18 ppb, RIR分析结果说明深圳中心城区臭氧生成为VOCs控制区,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部氮氧化物(NO_(x))削减不利效应,其中芳香烃、烯烃对臭氧的贡献相对较高。OFP分析结果类似,且识别出甲苯、间/对二甲苯、2-丁酮是深圳市中心城区臭氧污染管控的优控VOCs物种。对比臭氧污染日与非污染日发现,臭氧污染是由多种因素决定,VOCs浓度的直接升高并不会直接导致臭氧浓度升高,但仅从VOCs的浓度变化来看,臭氧污染日VOCs组分的浓度峰值、累积速度、消耗速度均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臭氧敏感性 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 臭氧生成潜势(OFP)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专项行动对深圳市坪山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田鹏山 朱珠 +4 位作者 牛植 安礼航 杨智彬 张潇逸 方音斌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6期124-128,共5页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单颗粒质谱监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型等对深圳市坪山区2021年12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期间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整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资源...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单颗粒质谱监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型等对深圳市坪山区2021年12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期间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整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资源调配,强化道路扬尘、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监管,加强洒水降尘作业等工作举措可以有效降低颗粒物特别是PM 10的浓度。在气象条件不利情况下,空气质量还会受到区域传输的较大影响。基于坪山区2021年12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实际成效,对坪山区今后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持续强化扬尘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污染协同治理、重点抓好大气攻坚行动、深入贯彻区域联防联控等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专项行动 单颗粒质谱 后向轨迹 坪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微站报警机制在南方城市的深度应用
3
作者 李萍 朱珠 +1 位作者 刘博 艾思危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168-172,189,共6页
大气微站是大气环境管理转向精细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准确地识别本地污染源并做好微观尺度的闭环管控是发挥监测结果最大效能的关键。以深圳市某行政区为例,搭建了大气微站监测网络,并以平台和移动APP为载体,建立了一套大气微站污染... 大气微站是大气环境管理转向精细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准确地识别本地污染源并做好微观尺度的闭环管控是发挥监测结果最大效能的关键。以深圳市某行政区为例,搭建了大气微站监测网络,并以平台和移动APP为载体,建立了一套大气微站污染报警推送及闭环处理机制,报警参数以PM 10为主,用于快速识别并推送局地大气污染事件,从源头防控污染的产生。研究期间,基于大气微站污染报警推送及闭环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945项,推动研究区域PM 10平均浓度相较“十三五”期间改善幅度高于全市水平,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微站 报警机制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