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掘进引起的古建筑变形预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鹏 谢况琴 +3 位作者 吴坚 钟可 周雪涛 袁宗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路输水管廊工程,建立了隧道-土体-地基-塔数值模型,开展了盾构施工引起的邻近六和塔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与盾构隧道距离的减小,地表监测点沉降增大;推力大小的改变对塔身倾斜率和塔基沉降均有影响,土体损失率增大对塔身倾斜率的增大影响显著;布置PVC排桩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桩长、桩径与桩间距的参数分析表明,桩间距减小对地表沉降和六和塔变形控制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变形 沉降 PVC排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渣土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坚 邵红彬 +5 位作者 唐绍明 梁旭 张亚鹏 王渤 周雪涛 陆泓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9-506,共8页
城市盾构工程渣土就地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以杭州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为背景,取现场废砂、废浆进行再利用为石灰基盾构同步注浆浆液配比试验。通过与现场原配比浆液稠度和泌水率对比,分析了盾构渣土再利用为石灰基... 城市盾构工程渣土就地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以杭州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为背景,取现场废砂、废浆进行再利用为石灰基盾构同步注浆浆液配比试验。通过与现场原配比浆液稠度和泌水率对比,分析了盾构渣土再利用为石灰基盾构同步浆液的可行性及配比方案。研究发现:1)盾构泥水处理系统应对盾构渣土进行分级,将渣土分级为泥浆、细砂、石块,便于后续再利用。2)泥水盾构渣土中的废弃细砂、废浆均可再利用为石灰基盾构同步注浆材料。废砂的使用配比,应综合考虑废砂与工程用砂粒径分布、初始含水率的差异。废浆的使用,应综合考虑其相对比重与其所含膨润土的含量。3)通过减少减水剂添加量,可显著增加盾构废砂、废浆分级再利用配制出的石灰基同步注浆浆液的稠度,使其满足工程需要。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废砂、废浆经分级后可以再利用配制石灰基同步注浆浆液,为盾构废砂、废浆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废砂 废浆 同步注浆 石灰基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_(2)及与Al^(3+)离子共存时去除植酸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3
作者 陆泓波 任金明 +1 位作者 王永明 俞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62,共5页
通过低浓度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自然沉淀,低温4 oC减慢合成速度来合成Mg(OH)_(2),并研究其对于IHP的吸附去除作用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IHP在Mg(OH)_(2)表面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速率较快,在反应3 min时已达到平衡吸附... 通过低浓度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自然沉淀,低温4 oC减慢合成速度来合成Mg(OH)_(2),并研究其对于IHP的吸附去除作用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IHP在Mg(OH)_(2)表面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速率较快,在反应3 min时已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5%。而且Mg(OH)_(2)对于IHP的吸附具有pH依赖性。对于其机理研究发现,IHP的吸附去除会促进Mg(OH)_(2)的溶解,Mg^(2+)离子先释放进入环境中再被Mg(OH)_(2)重新吸附,从而促进IHP的进一步吸附。另外Mg(OH)_(2)与Al3+共存时对于IHP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效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效果的简单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肌醇六磷酸 吸附 铝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石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丁聪 任金明 +3 位作者 王永明 黄家驹 范萍 钟明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6,共8页
为解决凝灰岩石粉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了凝灰岩石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改性对化学组成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然后采用了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PVC)石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 为解决凝灰岩石粉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了凝灰岩石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改性对化学组成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然后采用了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凝灰岩石粉/聚氯乙烯(PVC)石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凝灰岩石粉/PVC石塑地板材料的中试生产。结果表明,凝灰岩石粉主要成分为SiO_(2)。采用表面改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可改善凝灰岩石粉的聚集。对凝灰岩石粉的表面改性可显著提高其与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相同填料质量分数下(62%),硬脂酸表面改性后的凝灰岩石粉/PVC复合材料具有比碳酸钙/PVC复合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及阻燃性,其拉伸强度、邵氏A硬度和极限氧指数可分别达到(26.52±1.7)MPa、90.2±0.9、63.1%±1.5%。所制备的凝灰岩石粉/PVC石塑地板材料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在锁扣拉力和表面耐刮擦性能上表现优异。本工作为粉尘石粉的资源综合利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粉尘石粉 聚氯乙烯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