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坡点两侧不同的坡度构成对人字坡隧道内火灾环境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俊梅 鲁慧敏 +3 位作者 李炎锋 欧阳力 康偲妍 郭志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研究人字坡变坡点两侧不同的坡度构成对人字坡隧道内火灾环境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火源位于人字坡隧道变坡点时,外界无风条件下不同隧道坡度组合和火源功率对烟气蔓延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坡度侧隧道坡度为1%时,隧道内... 为研究人字坡变坡点两侧不同的坡度构成对人字坡隧道内火灾环境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火源位于人字坡隧道变坡点时,外界无风条件下不同隧道坡度组合和火源功率对烟气蔓延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坡度侧隧道坡度为1%时,隧道内的自然诱导气流流速和火灾环境受变坡点两侧的坡度组成影响较大,且诱导气流流速与量纲一的火源热释放速率与高度乘积(Q_(w)^(*)H′^(*))的0.1136次方成正比;当小坡度侧的坡度在3%以上时,隧道内的自然诱导气流流速和火灾环境受变坡点两侧的坡度组成影响较小。提出了人字坡隧道内的最高温升模型,人字坡隧道内的最高温升要远高于水平隧道,火源上方及附近的顶棚结构安全应该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坡隧道火灾 拱顶最高温度 火灾环境 自然诱导气流 烟气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V形隧道火灾重点排烟排烟效果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郄宇洲 李俊梅 +1 位作者 刘文博 郭志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20 MW的设计火灾,能将烟气进行有效控制的合理排烟量约为140 m^(3)/s。对于V形隧道,当火源两侧对称地开启3个排烟口,无法有效地控制大坡度侧的烟气扩散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大坡度侧的排烟阀开启数量;V形不对称隧道两侧坡度差太大,尤其大坡度侧坡度值过大时,对烟气实施有效控制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隧道 火灾 比例模型试验 重点排烟 烟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节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全贞花 任海波 +2 位作者 赵耀华 王林成 石峻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设计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组件与近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现了建筑供冷、供热与供电的多种用能需求.为研究该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设计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BIPVT)组件与近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现了建筑供冷、供热与供电的多种用能需求.为研究该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否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搭建了BIPVT建筑及太阳能-空气能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建立了供能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BIPVT建筑供能系统的太阳能贡献率占建筑负荷比例为56%~98%,发电量占满足建筑环境需求用电量的比例为70%~100%.根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对BIPVT建筑的节能特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城市,BIPVT建筑都可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或零能耗建筑的标准,节能减排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仿真模型 节能特性 多能互补 近零能耗建筑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环境下的人体冷耐受特性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宇 陈超 +3 位作者 蔺洁 张思琦 小岛昌一 严志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170,共7页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主会场设在河北省崇礼地区。比赛期间,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大约为-17℃~-2℃。为有效提高户外观赛者热舒适感及观赛体验,把握户外观赛者人体冷耐受特性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某商...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主会场设在河北省崇礼地区。比赛期间,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大约为-17℃~-2℃。为有效提高户外观赛者热舒适感及观赛体验,把握户外观赛者人体冷耐受特性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某商业冷库的-14℃~-16℃人工环境条件,基于北京8名高校学生(4男,4女)开展了人体冷耐受实验,重点研究人体各部位的热反应特征、冷耐受极限时间、以及人体不可忍受时的生理极限阈值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14℃~-16℃冷暴露环境、且服装热阻约为2.1 clo的实验条件下,手指、脚趾的皮肤温度下降速率最快、冷感最强烈,躯干及四肢部位的皮肤温度下降速率相对较慢、冷感相对较弱;手暴露与手插兜工况下,平均可持续停留时长分别为51、67 min,影响受试者热感觉以及持续停留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手指与脚趾皮肤温度,生理极限阈值均值分别为11℃、16℃,且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严寒环境下人体冷耐受特性及其改善人体热舒适性的局部供暖方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人体冷耐受 皮肤温度与热感觉 生理极限阈值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变色智能窗在北京某办公室应用的节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育英 戚皓然 +1 位作者 王伟 徐文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2,共8页
为探究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EC)玻璃窗在建筑中应用的节能特性,以北京某办公室为研究案例,以市场销售的典型EC玻璃窗为研究对象,基于Energy Plus建立仿真模型,分析EC玻璃窗在不同季节采用商用控制策略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 为探究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EC)玻璃窗在建筑中应用的节能特性,以北京某办公室为研究案例,以市场销售的典型EC玻璃窗为研究对象,基于Energy Plus建立仿真模型,分析EC玻璃窗在不同季节采用商用控制策略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建筑光热环境在不同季节对EC玻璃窗的需求特性不同,EC玻璃窗在不同季节应采用不同控制策略,且控制参数阈值选取对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EC玻璃窗在供冷季采用室外水平照度控制、供暖季采用眩光控制时能耗最低,相比普通玻璃窗、高透型低辐射(low emissivity,low-e)玻璃窗和低透型low-e玻璃窗,全年最大节能量分别为13.2%、11.0%和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玻璃窗 节能特性 控制策略 控制参数阈值 空调能耗 照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俊梅 王泽航 +3 位作者 董启伟 乔雅心 张鹏 李炎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2-1455,共4页
为研究更贴近真实火灾工况下的疏散行为,开展了居民楼有烟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特性的研究。实验中设置了无烟、轻烟和浓烟3种不同的能见度工况。结果表明,烟气环境中,移动速度除仍受移动距离影响外,心理作用也是影响移动速度的重... 为研究更贴近真实火灾工况下的疏散行为,开展了居民楼有烟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特性的研究。实验中设置了无烟、轻烟和浓烟3种不同的能见度工况。结果表明,烟气环境中,移动速度除仍受移动距离影响外,心理作用也是影响移动速度的重要因素。轻烟环境对人员的移动速度影响不大,而浓烟环境中,在心里恐慌作用下,加上能见度的影响,疏散人员会借助于楼梯扶手加快移动速度,上行的移动速度较无烟和轻烟环境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环境 楼梯 上行移动 疏散 移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雪进 李炎锋 +1 位作者 褚利为 张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为例,利用缩比例实验及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情况。在缩比例实验中,通过失重法测量并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并布置6组K型热电偶测量火灾时的温度变化。通过FDS数值模拟不同行间距的情况下建... 以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为例,利用缩比例实验及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情况。在缩比例实验中,通过失重法测量并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并布置6组K型热电偶测量火灾时的温度变化。通过FDS数值模拟不同行间距的情况下建筑火灾蔓延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木结构火灾蔓延中,风速是影响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建筑行间距的增加,火灾蔓延得到了缓解,最终确定该地区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安全距离不应低于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木结构建筑 火灾 数值模拟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煜 张俊雄 樊洪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97-2604,共8页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了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相变材料熔化后泄漏的问题。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风速对其热控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热沉的蓄放热特性,并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的热控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中热流密度变化范围为1.81~3.47 W/cm^(2),风速变化范围为0~4 m/s。研究表明:热流密度的增大和风速的降低均会导致热沉温控时间的缩短。2 m/s风速足以满足热流密度小于2.91 W/cm^(2)的芯片散热需求,4 m/s风速可以在热流密度为3.47 W/cm^(2)的情况下将热沉底面温度维持在70℃。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相比,本研究提出的热沉可以起到延长温控时长,降低稳态温度的作用。此外,风扇的开启可以有效缩短热沉的冷却时间,对于间歇性工作的电子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研究结果可为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热控性能 迷你通道 风冷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人员疏散风险偏好差异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春青 王梦灿 +3 位作者 魏祎璇 吴楠 韩迪 潘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疏散人员可分为风险规避型(risk averter,RA)和风险追求型(risk seeker,RS),2类人群风险偏好积分S存在显著差异(z=-4.01,P<0.001),标识引导对路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P<0.001);主观因素来看,2类人群在空间导航能力自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RS群体决策效率显著高于RA群体,女性决策效率高于男性(P<0.05)。研究结果可为洪涝灾害下人员行为规律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空间 风险偏好 LOGIT模型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宾馆建筑窗墙比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静超 李倩 +2 位作者 王建平 薛鹏 刘加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4,共7页
中国积极推进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建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南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海洋中的岛屿、岛礁气候与陆地气候差异较大,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的海洋气候特点.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结合岛上资源匮乏的事实,研发低能... 中国积极推进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建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南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海洋中的岛屿、岛礁气候与陆地气候差异较大,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的海洋气候特点.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结合岛上资源匮乏的事实,研发低能耗建筑成为必然.为确定与岛礁气候相适宜的低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特点,以西沙的气象实测数据为例分析海洋气候特点,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以岛礁上拟建宾馆建筑为对象,分析不同朝向窗墙比变化对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湿负荷约占空调负荷的40%,在夏季西向房间空调负荷最高,南向最低;窗墙比每增加0.1,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负荷可增加3~5 k Wh,但空调负荷随东西向窗墙比的增长速度较南北向快;采用综合遮阳方式的节能率最高,约为7%.本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南部海域岛礁建筑窗墙比的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能耗 窗墙比 宾馆 朝向 遮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充液率平板热管性能实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岗 赵耀华 +1 位作者 全贞花 王宏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3-2131,共9页
搭建了平板热管测试实验台,对不同充液率下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以最佳充液率的热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热功率、冷却水温及冷却水流速对热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为20%和30%时热管在各加热功率下展现了良好的性能,最... 搭建了平板热管测试实验台,对不同充液率下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以最佳充液率的热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热功率、冷却水温及冷却水流速对热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为20%和30%时热管在各加热功率下展现了良好的性能,最小热阻为0.18℃/W和0.19℃/W,热导率为8158W/(m·℃)和8540W/(m·℃)。由于沸腾换热滞后性,相较于功率增加,功率减少时热管性能更优,同等加热功率条件下蒸发段温度更低。功率增加和功率减少对热管蒸发段热阻影响较大,而冷凝段热阻几乎不受影响。当冷却水温为17℃和22℃时,热管蒸发段温度比冷却水温为7℃和12℃时蒸发段温度低2℃左右。相较于冷却水温22℃时,冷却水温为17℃时热管蒸发段温度能更快达到稳定值。冷却水流速影响蒸发段温度及达到稳定运行的时间,实验表明热管工作的最佳冷却水流速为5.81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微通道 相变 传热 热阻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地区建筑气候区划归属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静超 崔亚平 +2 位作者 张晓静 王建平 刘加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55-3563,共9页
中国南部海域与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相差甚远,为探究目前中国海域岛礁地区气候分区归属的科学准确性,首先对国内外建筑气候分区标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中国海域岛礁地区在气候分区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 中国南部海域与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相差甚远,为探究目前中国海域岛礁地区气候分区归属的科学准确性,首先对国内外建筑气候分区标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中国海域岛礁地区在气候分区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建筑气候分区标准并不适用于海域岛礁地区;有必要寻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将中国陆海全部领土区域重新进行气候分区;考虑到岛礁建筑防潮设计的必要性及超低能耗建筑室内严格的温湿度等空气质量要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中,湿度要素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空气质量 湿度 防潮设计 海岛建筑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坡度隧道临界风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俊梅 许鹏 +3 位作者 李炎锋 黄宗浩 田洋 赵宇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06-1712,共7页
为解决坡度隧道临界风速存在的争议,以城市交通隧道的典型坡度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搭建1∶8的坡度隧道模型实验台,对火灾工况中车辆沿坡度下行时的临界风速进行了研究,并与现有的较有影响力的2个临界风速模型"Kennedy模... 为解决坡度隧道临界风速存在的争议,以城市交通隧道的典型坡度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搭建1∶8的坡度隧道模型实验台,对火灾工况中车辆沿坡度下行时的临界风速进行了研究,并与现有的较有影响力的2个临界风速模型"Kennedy模型和Wu&Bakar模型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沿坡度下行时,控制烟气回流所需的临界风速大于相同火灾场景中平直隧道的临界风速,且随着隧道坡度的增加,车辆沿坡度下行时的临界风速逐渐增大.综合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的研究成果,对现有多数规范中推荐使用的Kennedy临界风速模型中的坡度修正系数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新的坡度修正系数.当隧道坡度在5%以上时,建议使用Wu&Bakar临界风速模型进行烟气控制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临界风速 隧道火灾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系统性能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隆澍 全贞花 +2 位作者 杜伯尧 赵耀华 江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98-5505,共8页
将平板微热管光伏光热组件改造为新型光伏光热蒸发器,研发新型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系统,对太阳能供热模式和双热源供热模式下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受太阳辐射和环境温度影响,双热源供热模式下环境空气的作用会在放热和... 将平板微热管光伏光热组件改造为新型光伏光热蒸发器,研发新型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系统,对太阳能供热模式和双热源供热模式下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受太阳辐射和环境温度影响,双热源供热模式下环境空气的作用会在放热和吸热之间转换,环境温度与背板温度的温差在-3.1~3.5℃之间波动;双热源供热模式适合在低辐照条件下运行,其热效率、综合性能效率和COP分别达56.7%、81.7%和2.38,比太阳能供热模式提升20.3%、25.0%和6.7%;在高辐射条件下,双热源供热模式会造成系统散热加快,但是对系统发电性能有提升作用。根据上述特性,当背板温度小于环境温度时启动双热源供热模式,反之启动太阳能供热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阵列 太阳能 传热 辐射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楠 陈超 +4 位作者 蔺洁 韩枫涛 邹平 贺祎鹏 胡庆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7-304,共8页
预制混凝土(PC)构件蒸汽养护工艺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代价。本研究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研制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特性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特点,基于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于... 预制混凝土(PC)构件蒸汽养护工艺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代价。本研究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研制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特性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特点,基于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于升温养护建筑主朝阳墙体内表面,结合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及试验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关于不同热物性复合相变材料对新型升温养护建筑热工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较GH-33复合相变材料,主朝阳墙体内表面采用GH-37复合相变材料,墙体内表面温度夜间平均提高3.4℃;PC构件上部表面温度夜间平均提高1.4℃;实验期间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速率较前者平均提高62%。研究可为PC构件养护工艺中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生产,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PC)构件 升温养护建筑 太阳能相变蓄热 复合相变材料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铁车站细颗粒物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嵩 王洪伟 +2 位作者 王新如 谷雅秀 裴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为了解地铁环境细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本文对北京地铁车站PM2.5的浓度进行测试,对北京地铁车站PM2.5分布规律及其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择复杂的换乘车站—宋家庄车站,针对地铁的公共区(站厅、站台)采用多测点连续测试的方式进... 为了解地铁环境细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本文对北京地铁车站PM2.5的浓度进行测试,对北京地铁车站PM2.5分布规律及其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择复杂的换乘车站—宋家庄车站,针对地铁的公共区(站厅、站台)采用多测点连续测试的方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室外环境PM2.5污染程度低于重度污染的情况下,地铁车站PM2.5浓度高于室外;列车的频率(活塞风)会造成车站公共区的PM2.5浓度呈现周期性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地铁站内外细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颗粒物(PM2.5与PM10)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对地铁站内细颗粒物影响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客流量、车站温湿度对地铁内PM2.5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细颗粒物(PM2.5) 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V形隧道火灾顶棚烟气温度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刘文博 李俊梅 李炎锋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96,共8页
为研究不对称V形隧道内火灾的温度分布特性,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小尺寸试验的方法,针对不对称V形隧道的结构组成,研究火灾工况下火源位于变坡点时,隧道两侧不同的坡度构成和火源功率对隧道内烟气流动及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 为研究不对称V形隧道内火灾的温度分布特性,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小尺寸试验的方法,针对不对称V形隧道的结构组成,研究火灾工况下火源位于变坡点时,隧道两侧不同的坡度构成和火源功率对隧道内烟气流动及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V形隧道变坡点两侧不对称结构产生的热压差的影响,烟气在V形隧道变坡点两侧隧道内呈现不同的流动特性及温度分布特性,烟气的流动受火源功率、变坡点两侧的坡度构成的影响,得到了不对称V形隧道内顶棚温度衰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V形隧道 烟气流动 火灾 温度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实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谷雅秀 邹阳 +5 位作者 潘嵩 李国庆 刘加平 孟鑫 张意祥 李庆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优化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以实现节能,以北京市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该地铁站的蒸发冷凝结合冷媒直膨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分析配风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影响,为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在地铁站的实... 为优化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以实现节能,以北京市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该地铁站的蒸发冷凝结合冷媒直膨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分析配风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影响,为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在地铁站的实际运行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比分析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和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经济性。结果表明,蒸发冷凝器进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0%,蒸发冷凝器换热量相应会减少28%,蒸发冷凝制冷机组能效系数会降低22%,即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越低;随风量增加,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相比于水冷式空调系统,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能效系数比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提高约9.66%,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蒸发冷凝空调系统 实测 能效系数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车雪橇赛道负荷特性及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全贞花 刘新 +3 位作者 孙育英 许树学 翟彦宁 刘子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9-988,共10页
为了践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的理念,减少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对雪车雪橇赛道制冷系统节能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赛道的直接蒸发式氨制冷系统节能运行开展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 为了践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的理念,减少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对雪车雪橇赛道制冷系统节能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赛道的直接蒸发式氨制冷系统节能运行开展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的负荷计算模型,实验验证了负荷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其次结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气象条件对赛道全年维持负荷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系统全年运行规律及节能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工况下,春、夏、秋、冬4个季节赛道平均制冷负荷分别为233.2、481.4、211.3、64.4 W/m^(2),制冷系统全年的总制冷量为5.50×10^(4) GJ,总耗电量为4 786.08 MW·h;在冰层满足比赛要求的基础上,冰面温度每提升1℃,压缩机年耗电量减少176.61 MW·h,制冷系统节能3.6%;修整冰面工作在夜间进行,相比白天制冷功率降低38.8%,初次冻冰工况从9月份调整到10月份,制冷功率减少37.8%.因此,采用季节性运行模式、提高冰面温度、选取合适的冻冰和修冰时间可减少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实现系统运行的节能.研究结果为雪车雪橇赛道制冰系统的节能设计与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车雪橇赛道 负荷特性 计算模型 系统节能 制冷机组运行特性 制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铁热环境与热舒适实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谷雅秀 翟彤 +5 位作者 潘嵩 孟鑫 李国庆 赵慕君 王春青 谢浪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2,共8页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冷风渗入是影响冬季出入口温度的重要因素,并分析出车站及车厢80%满意率舒适区以及不同季节的热中性温度,旨在为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及热舒适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地铁站 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