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解帅 冀志江 +1 位作者 杨洋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3-70,共8页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 应用电磁波吸收建筑材料是改善建筑空间电磁环境的有效方法。随着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吸波建材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几年吸波建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将吸波建材归纳为吸波剂填充型和结构设计型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评述,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轻、薄、宽、强"仍然是吸波建材的发展方向,同时电磁波损耗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建筑材料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石尾矿粉体的热处理及在水性建筑涂料中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晓燕 王继梅 杨洋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1,68,共6页
为规模化开发和应用天然玉石尾矿大宗材料,充分发挥玉石尾矿的环境功能,以开发建筑室内用水性建筑功能涂料为目标,选择岫岩地区玉石尾矿粉体为原料,探究天然玉石尾矿的安全性和在涂料中的应用性能。以低温热处理高活性的玉石尾矿粉体和... 为规模化开发和应用天然玉石尾矿大宗材料,充分发挥玉石尾矿的环境功能,以开发建筑室内用水性建筑功能涂料为目标,选择岫岩地区玉石尾矿粉体为原料,探究天然玉石尾矿的安全性和在涂料中的应用性能。以低温热处理高活性的玉石尾矿粉体和未热处理玉石尾矿粉体为填料,制备建筑室内用功能涂料,分析涂料的物理性能、环保性能和抗菌功能。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和未热处理的玉石尾矿粉体与涂料体系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白度、pH和安全性能够满足建筑涂料标准要求,以270℃热处理玉石尾矿粉体制备的涂料抗菌率达到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石尾矿 热处理 安全性 建筑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史迪 张文生 +5 位作者 孙俊民 叶家元 杨志杰 王宏霞 董刚 张洪滔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4-2339,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玻璃模数及其掺量、硅钙渣用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掺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硅钙渣用量和水玻璃模数是影响强度的次要因素;硅钙...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玻璃模数及其掺量、硅钙渣用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掺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硅钙渣用量和水玻璃模数是影响强度的次要因素;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优化配合比为:硅钙渣70%、矿渣微粉30%、水玻璃掺量5%、水玻璃模数2.40;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随着水玻璃模数的逐渐提高,反应产物C-(A)-S-H凝胶的数量逐渐增多,试样密实程度逐渐增高;当模数超过2.40后,随模数的增高,水玻璃溶液的粘度增大,试样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气泡难以排出,从而导致试样密实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渣 碱激发胶凝材料 正交实验 反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对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清海 孙蓓 陈日高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针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粉煤灰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时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的前提下,掺有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 针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双掺在压制成型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粉煤灰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时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垃圾取代全部河砂的前提下,掺有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增长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耐久性能方面,粉煤灰掺量≤50%时,满足D100的抗冻等级指标,掺量达到66.7%时,只能满足D50的抗冻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再生骨料 水泥基材料 强度 耐久性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方周期阵列石膏基材料吸波性能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连诚 冀志江 +5 位作者 解帅 张远 王静 张琎珺 李衎 李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20-12026,共7页
基于三维立方周期阵列结构,以乙炔炭黑为吸波剂,设计了一种具有宽频特性的石膏基吸波材料。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仿真结果显示,三维周期阵列单元的边长、高度、基层厚度及炭黑质量分数会对材料的吸波性能及有效频... 基于三维立方周期阵列结构,以乙炔炭黑为吸波剂,设计了一种具有宽频特性的石膏基吸波材料。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仿真结果显示,三维周期阵列单元的边长、高度、基层厚度及炭黑质量分数会对材料的吸波性能及有效频段产生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周期阵列单元边长为10 mm、高度为5 mm、基层厚度为10 mm、炭黑含量为2%的试样,其在4.2~18 GHz范围内的反射率低于-10 dB,有效频带宽度可达13.8 GHz以上。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材料的电磁波损耗主要来自于乙炔炭黑的电阻损耗和三维周期阵列的结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周期阵列 石膏基材料 吸波 宽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水泥基多功能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子豪 苏荣华 +4 位作者 马超 解帅 冀志江 王英翔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 为分析轻骨料种类及粒径对吸波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五种从微米级至毫米级粒径的轻骨料制备了轻质水泥基吸波材料,测试其电磁参数和反射损耗(RL),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截面模型,模拟吸波材料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增加轻骨料掺量和增大粒径可改善水泥基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提升平均RL,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吸收峰向高频移动。20 mm厚度时,吸波材料在低频1.2 GHz处最优RL为-29.1 dB,在较高频5.9 GHz处最优RL为-20.9 dB,有效吸波频宽最宽可达14.49 GHz。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轻骨料可改变电磁波传输方向,增加电磁波损耗途径,相邻骨料之间可产生较强损耗,其次是在骨料内部产生损耗,这为骨料种类、粒径选择与轻质吸波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增大轻骨料粒径会降低吸波材料的密度、力学强度与导热系数,使其吸波效能更好,保温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粒径 吸波材料 反射损耗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混凝土再生材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稳定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汝涛 黄选银 +2 位作者 马彩霞 张国华 陈宗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为实现废旧混凝土的便捷、高效再利用,在分析不同粒径范围再生材料的宏、微观性质特征及其沥青混凝土主要工程性能的基础上,确定可克服再生粗骨料性质缺陷的再生材料适用粒径范围以及该粒径范围再生材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利用方案。结果... 为实现废旧混凝土的便捷、高效再利用,在分析不同粒径范围再生材料的宏、微观性质特征及其沥青混凝土主要工程性能的基础上,确定可克服再生粗骨料性质缺陷的再生材料适用粒径范围以及该粒径范围再生材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利用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材料粒径的减小,由砂浆-碎石界面间隙、裂缝以及砂浆层内部孔隙、裂纹引起的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不佳以及性质变异性大的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尤其当再生材料以粉状存在时,其材料性质非常均匀,因此建议将废旧混凝土以再生粉料的形式进行循环利用;引入高碱性水泥与再生粉料配合使用可消除再生粉料因SiO_(2)含量较高对沥青混凝土性能潜在的不利影响,再生粉料与水泥体积比为3∶1时可制备出水稳定性、高低温性能以及疲劳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沥青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混凝土 再生骨料 再生粉料 沥青混凝土 稳定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吸水树脂对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和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铖 王振地 +3 位作者 史鑫宇 李庭忠 孙国星 梁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198,共7页
本工作基于高原干燥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收缩问题,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超吸水树脂(SAP-YF)与商用聚丙烯酸型超吸水树脂(SAP-S)对水泥基材料在干燥环境下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P掺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与... 本工作基于高原干燥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收缩问题,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超吸水树脂(SAP-YF)与商用聚丙烯酸型超吸水树脂(SAP-S)对水泥基材料在干燥环境下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P掺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与强度逐渐减小,干燥收缩则无明显变化;在考虑不影响强度及最大程度减缩的前提下,SAP-YF在水灰比为0.20条件下的最优掺量为0.20%,减缩率为28.21%;XRD与TG结果表明在养护至7 d时,掺有SAP的试件组的水化程度和固相组成含量的增幅相比于对照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掺入SAP后,净浆试件基体内部的相对湿度能够维持在有利于胶凝材料水化的环境中,可持续7 d或更长时间,从而加速了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进程。基于XRD、TG试验与理论研究,建立了干燥环境下含SAP水泥基材料固相组成随养护时间的演变模型,这可为热力学模型计算及高原干燥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树脂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收缩性能 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超 解帅 +3 位作者 王永超 冀志江 吴子豪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潜热仅降低了约1.9%;5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潜热留存率为78.3%,循环稳定性较好。相变单元和膨胀珍珠岩均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且反射损耗在-5~-15 dB可调。相变单元通过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目标外表面温度,削弱红外辐射。相变材料的加入会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相变材料高储热密度和珍珠岩低热导率的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隔热效应更加显著,从而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磁损耗仅出现在水泥基体中,相变单元通过电阻损耗来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热量传递在相变单元处受阻,传导热通量在相变单元边缘处的传输过程出现弯曲。当相变材料相变完成后,热量趋于均匀分布。因此,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损耗电磁波来降低雷达回波信号,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目标的热量来降低红外辐射,从而实现不同复杂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红外和雷达波等多波段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红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 相变材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MICP加固土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俊 张伟丽 +1 位作者 陈宗武 李明依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备受关注,在土体加固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微生物加固后土体性能整体得到提升,但是冬冻春融的循环作用,使得土体结构逐渐松散,导致土体强度、抗冲刷性和保水能力均有所降低。目前针对冻融循环对M...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备受关注,在土体加固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微生物加固后土体性能整体得到提升,但是冬冻春融的循环作用,使得土体结构逐渐松散,导致土体强度、抗冲刷性和保水能力均有所降低。目前针对冻融循环对MICP固化土性能影响研究较少。采用喷洒法对试样表面进行了MICP固化处理,对多组试样给予不同冻融周期作用,并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冲刷试验和水分蒸发试验,探讨了试样水分蒸发速率随冻融周期增加的变化规律,以及冻融对加固土性能的影响。基于土体抵抗冲刷破坏作用机理,结合不同冻融周期下试样的表观松散程度和试验结果,探究了冻融循环导致加固土性能下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值)从43.83 kPa提高到加固后的69.92 kPa,经历20次冻融循环,加固试样的UCS值为未加固试样1.48倍,且加固试样冲刷侵蚀量远小于未加固试样的一半。研究表明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沉积物能够有效填充土体内部孔隙,黏结松散土颗粒,从而大幅提高土体强度,有效削弱冻融对土体的破坏作用。虽然冻融循环作用周期增加使得土体的加固效果逐渐劣化,但在短期冻融环境下,MICP加固后土体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并能有效抵抗雨水的冲刷侵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 微生物加固土 冻融循环 雨水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湿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被引量:27
11
作者 侯国艳 冀志江 +2 位作者 王静 王继梅 王晓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82,共5页
系统讨论了国内外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性能评价方法以及产品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调湿材料行业应尽快建立完整的机理理论和科学的性能评价体系,调湿材料应向吸放湿能力强、速度快、成本低、节能无污染、健康环保的产品方向发展。
关键词 调湿材料 室内环境 吸放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结构无机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对调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冀志江 侯国艳 +1 位作者 王静 张连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60,共8页
测试海泡石、沸石、硅藻土和坡缕石粘土的孔径和比表面积,研究其孔径和比表面积与吸放湿能力的对应关系。利用氮气等温吸附对孔隙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BET法计算得出其比表面积分别为81.56、2.46、1.68和187.70m2/g,平均孔径分别为8... 测试海泡石、沸石、硅藻土和坡缕石粘土的孔径和比表面积,研究其孔径和比表面积与吸放湿能力的对应关系。利用氮气等温吸附对孔隙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BET法计算得出其比表面积分别为81.56、2.46、1.68和187.70m2/g,平均孔径分别为8.53、18.20、31.57和11.79nm。在温度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和35%的条件下进行吸放湿试验,4种样品的最大吸湿量分别为5.6%、2.2%、1.8%和6.0%,放湿量分别为4.4%、1.8%、1.6%、5.0%。数据对比发现,比表面积大且孔径分布符合在相应温湿度下以Kelvin公式计算出的孔径分布特点的矿物材料,如海泡石,吸放湿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结构矿物材料 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 调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填充蜂窝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冀志江 解帅 +2 位作者 杨洋 侯国艳 王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5-190,197,共7页
通过在浸渍乙炔炭黑的蜂窝结构中填充石膏,制备了具有蜂窝结构的石膏基吸波材料,采用弓形反射法研究了该吸波材料在2~18GHz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蜂窝结构的孔格边长和高度对材料的吸波性能有一定影响;当石膏填充单层蜂窝结构吸波材料... 通过在浸渍乙炔炭黑的蜂窝结构中填充石膏,制备了具有蜂窝结构的石膏基吸波材料,采用弓形反射法研究了该吸波材料在2~18GHz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蜂窝结构的孔格边长和高度对材料的吸波性能有一定影响;当石膏填充单层蜂窝结构吸波材料在2~18GHz频宽,蜂窝结构孔格边长为6mm,高度为8mm时,反射率低于-10dB的吸收频宽为10.4GHz;石膏填充双层蜂窝结构吸波材料,由于匹配层和吸收层形成了阻抗梯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吸波性能,故能够在2~18GHz频宽内获得小于-8dB的吸波效率,反射率曲线存在5个吸收峰,在2.2GHz附近的吸收峰可达-20.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蜂窝结构 吸波材料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江 史迪 +2 位作者 张文生 叶家元 张建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硅钙渣、矿渣微粉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别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研究了试样不同龄期的反应产物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产物为低Ca/Si比的C-(A)-S-H凝胶;这些C-(A)-S-H凝胶粒子相... 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硅钙渣、矿渣微粉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别采用XRD、IR、TG-DSC、ESEM等手段研究了试样不同龄期的反应产物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产物为低Ca/Si比的C-(A)-S-H凝胶;这些C-(A)-S-H凝胶粒子相互分叉搭接,形成致密的三维蜂窝状网络结构;随着龄期的延长,硅钙渣中的β-C2S逐渐参与碱激发反应,产物C-(A)-S-H凝胶的聚合程度增大,基体致密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渣 碱激发胶凝材料 C-(A)-S-H凝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载银抗菌材料的Ag^+溶出性质及与大肠杆菌作用机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静 王晓燕 +3 位作者 水中和 冀志江 赵春艳 刘蕊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09-2714,2727,共7页
研究了玻璃载银抗菌材料的Ag^+溶出性质及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过程、效果和抗菌原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发现材料为非晶态物质,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材料平均粒度D_(50)在10μm以下,且粒度分布范围较宽。最小抑菌浓度方法(MIC)测试... 研究了玻璃载银抗菌材料的Ag^+溶出性质及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过程、效果和抗菌原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发现材料为非晶态物质,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材料平均粒度D_(50)在10μm以下,且粒度分布范围较宽。最小抑菌浓度方法(MIC)测试表明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为0.2mg/mL,抑菌效果显著;并发现样品粒度分布在20μm以下时对抑菌性能影响不大。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样品的Ag^+溶出量,发现样品Ag^+溶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粉体粒度越小Ag^+越容易溶出。与大肠杆菌悬液混合后混合液中Ag^+浓度明显低于纯样品,可能是被细菌吸附所致。对玻璃载银抗菌材料和大肠杆菌作用混合体进行定型、负染,并用透射电镜(TEM)观测其切片前后的形貌,结果发现玻璃载银抗菌材料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有菌细胞溃烂融溶、菌体断裂现象;而切片样品发现了菌内空泡变性。分析认为玻璃载银抗菌材料中Ag^+溶出,进入菌体内部,攻击细胞核质,使细菌细胞破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载银抗菌材料 大肠杆菌 Ag^+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养护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史迪 叶家元 +1 位作者 张鹏 张文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89,92,共4页
以烧结法赤泥为原料、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并对蒸汽养护(60℃)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主要反应产物为C-S-H凝胶;蒸汽养护可促进... 以烧结法赤泥为原料、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并对蒸汽养护(60℃)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主要反应产物为C-S-H凝胶;蒸汽养护可促进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从而使基体结构更为致密,强度显著提高;经60℃蒸汽养护48 h的赤泥基碱激发砂浆,其3、28 d抗压强度可分别达到34.8、6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养护 赤泥 碱激发胶凝材料 反应产物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静 曹延鑫 +1 位作者 冀志江 王继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0-143,共4页
利用纯丙和苯丙乳液为基料,制备了具有热反射和低导热协同作用的隔热涂料。通过对颜填料太阳光反射率和隔热性能的研究,选择以空心玻璃微珠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颜填料,空心微珠的最优含量为4%~10%(wt)。研制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基础性能... 利用纯丙和苯丙乳液为基料,制备了具有热反射和低导热协同作用的隔热涂料。通过对颜填料太阳光反射率和隔热性能的研究,选择以空心玻璃微珠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颜填料,空心微珠的最优含量为4%~10%(wt)。研制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基础性能优异,可见光反射比达到90%以上,半球发射率大于85%,隔热指数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射 空心微珠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汪智勇 张文生 叶家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1-765,770,共6页
高强水泥基材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通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无宏观缺陷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等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应用进展,归纳总结出了水泥基材料高强化的途径,... 高强水泥基材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通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无宏观缺陷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等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应用进展,归纳总结出了水泥基材料高强化的途径,并且指出了高强水泥基材料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水泥基材料 高强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清海 姚燕 孙蓓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5,88,共3页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利用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其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矿渣的水泥石热膨胀率变化规律与纯水泥石者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而磨细矿渣的加入使水泥...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利用差示热膨胀测试方法对其热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矿渣的水泥石热膨胀率变化规律与纯水泥石者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而磨细矿渣的加入使水泥石在高温时产生比纯水泥石更大的收缩。借助于TG-DTA和XRD测试手段,对掺加磨细矿渣后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磨细矿渣 热膨胀率 高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掺石粉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长成 姚燕 王玲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04,108,共4页
将水泥-石灰石粉样品置于不同温度质量分数为5%的MgSO4溶液中,研究温度对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机理及性能退化影响显著。室温(20±1)℃下,样品发生钙矾石/石膏型... 将水泥-石灰石粉样品置于不同温度质量分数为5%的MgSO4溶液中,研究温度对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机理及性能退化影响显著。室温(20±1)℃下,样品发生钙矾石/石膏型硫酸盐侵蚀。低温(5±2)℃下,样品发生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腐蚀产物以碳硫硅钙石、石膏为主,材料性能劣化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泥基材料 硫酸盐侵蚀 碳硫硅钙石 钙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