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室内设定温度调节的办公建筑空调用能柔性特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修宇 王丹 +3 位作者 王伟 吕燕捷 范朋丹 孙育英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18-26,70,共10页
空调系统作为建筑需求响应的核心,具有较大的柔性潜力。为了实现需求响应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性地实施优化配置与调控,必须明确空调用能柔性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多依赖于模拟仿真探究需求响应期间的空调用能柔性特性,该方法往往无法准确... 空调系统作为建筑需求响应的核心,具有较大的柔性潜力。为了实现需求响应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性地实施优化配置与调控,必须明确空调用能柔性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多依赖于模拟仿真探究需求响应期间的空调用能柔性特性,该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反映实际运行条件,导致柔性特性不明晰,进而造成调控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2栋办公建筑进行了不同工况的需求响应实验,基于温变速率与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指标分析了设定温度调节期间的室内舒适度,并以柔性量、柔性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空调柔性可调潜力区间;同时,通过蓄热体内表面温度研究需求响应期间建筑蓄热体柔性特征。实测结果表明:在需求响应期间,当设定温度调节1~2℃时,均可维持较好的室内舒适度;同时,需求响应期间2栋建筑能够提供10~20 W/m^(2)的柔性负荷量,可实现28.3%~83.1%的负荷转移。本文结果可为空调系统柔性量化提供指标支撑与实测依据,对“双碳”目标下的建筑节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空调系统 柔性负荷 需求响应 温度调节 室内热舒适 建筑蓄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薛悦鑫 谢静超 +2 位作者 怀超平 李航 刘加平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9期128-132,共5页
测算并分析北京市2005-2020年能源碳排放,运用LMDI法将北京市与能源有关的碳排放量分解为以下7个影响因子:能源价格、能耗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模、人均收入和常住人口规模,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8-2020年北... 测算并分析北京市2005-2020年能源碳排放,运用LMDI法将北京市与能源有关的碳排放量分解为以下7个影响因子:能源价格、能耗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模、人均收入和常住人口规模,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8-202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碳排放占比最大,电力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逐渐增加。促使碳排放量减少的因素:能耗强度、能源结构、能源价格和产业结构,能耗强度的降低是促使碳排放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对碳排放量减少的贡献率为1078.7%。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为经济发展规模、人均收入和常住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对碳排放量增加的贡献率为1197.6%。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MDI) 影响因素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功能优化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利 郭嘉宝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7-45,共9页
选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爬虫工具对公园周边使用人群的结构和使用评价等网络数据进行挖掘,通过SPSS、ROSTCM等研究工具对各类数据所表征的公园使用群体对于园内功能的需求偏好进行分析。根据人群需求偏好对公园的功... 选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爬虫工具对公园周边使用人群的结构和使用评价等网络数据进行挖掘,通过SPSS、ROSTCM等研究工具对各类数据所表征的公园使用群体对于园内功能的需求偏好进行分析。根据人群需求偏好对公园的功能优化提出策略建议:对游憩、活动、观赏等功能区进行适当调整与增补;可设置适量收费性功能项目;针对使用者主观意愿对公园做出调整,关注人气项目节点,重点提升景观环境质量以优化体验感受。在对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游客需求出发对公园的功能优化提供客观且理性的支持,以期为后期公园提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城市公园 功能优化 游客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V形隧道火灾重点排烟排烟效果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郄宇洲 李俊梅 +1 位作者 刘文博 郭志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20 MW的设计火灾,能将烟气进行有效控制的合理排烟量约为140 m^(3)/s。对于V形隧道,当火源两侧对称地开启3个排烟口,无法有效地控制大坡度侧的烟气扩散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大坡度侧的排烟阀开启数量;V形不对称隧道两侧坡度差太大,尤其大坡度侧坡度值过大时,对烟气实施有效控制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隧道 火灾 比例模型试验 重点排烟 烟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鹏 赵靖怡 李朝阳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 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对常规除霜技术的完善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在兼顾室内舒适度的同时,空气源热泵除霜效率的提高与系统复杂度、技术要求、成本以及能耗等方面增加的矛盾仍然有待解决。快速除霜和制热不停机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未来除霜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除霜 制热 快速除霜 不停机除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雪进 李炎锋 +1 位作者 褚利为 张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为例,利用缩比例实验及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情况。在缩比例实验中,通过失重法测量并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并布置6组K型热电偶测量火灾时的温度变化。通过FDS数值模拟不同行间距的情况下建... 以某侗族村镇木结构建筑为例,利用缩比例实验及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情况。在缩比例实验中,通过失重法测量并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并布置6组K型热电偶测量火灾时的温度变化。通过FDS数值模拟不同行间距的情况下建筑火灾蔓延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木结构火灾蔓延中,风速是影响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建筑行间距的增加,火灾蔓延得到了缓解,最终确定该地区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安全距离不应低于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木结构建筑 火灾 数值模拟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煜 张俊雄 樊洪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97-2604,共8页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 电子元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等特点加剧了芯片的热问题,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已无法满足功率波动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将相变技术与主动冷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风冷散热的新型迷你通道-相变热沉结构。该结构改善了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差的问题,也解决了相变材料熔化后泄漏的问题。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风速对其热控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热沉的蓄放热特性,并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的热控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中热流密度变化范围为1.81~3.47 W/cm^(2),风速变化范围为0~4 m/s。研究表明:热流密度的增大和风速的降低均会导致热沉温控时间的缩短。2 m/s风速足以满足热流密度小于2.91 W/cm^(2)的芯片散热需求,4 m/s风速可以在热流密度为3.47 W/cm^(2)的情况下将热沉底面温度维持在70℃。与未填充相变材料热沉相比,本研究提出的热沉可以起到延长温控时长,降低稳态温度的作用。此外,风扇的开启可以有效缩短热沉的冷却时间,对于间歇性工作的电子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研究结果可为迷你通道-相变热沉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热控性能 迷你通道 风冷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高校宿舍供暖前后室内热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樊颖 张晓静 +2 位作者 周锦玥 谢静超 刘加平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为探究供暖前后宿舍内热环境差异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在北京某高校实地调研了8个不同朝向宿舍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问卷调研和睡眠手环监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16名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前宿舍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8... 为探究供暖前后宿舍内热环境差异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在北京某高校实地调研了8个不同朝向宿舍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问卷调研和睡眠手环监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16名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前宿舍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8.6±1.1)℃,供暖初期为(20.2±1.4)℃,满足标准要求;实测期间宿舍夜间相对湿度高于30%,满足舒适度要求;床褥系统总热阻约为3.5~4.9 clo,其中,睡衣热阻大约为0.03~0.40 clo;供暖初期受试者睡前热中性温度为18.0℃,可接受温度范围为16.0~19.8℃,早晨醒后倾向更暖的环境;睡前热感觉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关联,当受试者睡前热感觉偏暖时,睡眠满意度及深睡眠比例较高,有利于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睡眠质量 室内热环境 高校宿舍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科研办公室冬季热舒适及供暖温度分析——以北京某大学为例
9
作者 赵淼 姬颖 +3 位作者 谢静超 尹鹏 侯启贤 刘加平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高校研究生办公室作为学生科研的主要场所,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对于科研效率、学生健康有着极大影响。选取北京市某高校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实测方式探究高校研究生办公室的室内热环境和人员舒适性。结果表明:冬季被... 高校研究生办公室作为学生科研的主要场所,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对于科研效率、学生健康有着极大影响。选取北京市某高校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实测方式探究高校研究生办公室的室内热环境和人员舒适性。结果表明:冬季被调研研究生的服装热阻平均值为1.07 clo,学生已不满足冬季18℃的设计室温,在集中供暖节能运行且学生可以自主调控分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科研办公房间的平均温度达到21.4℃,而室内学生的中性温度为21.9℃,热可接受范围为19.1~24.7℃,热偏好温度为24.0℃,热感觉投票为“稍暖(+1.1)”时学生舒适程度最高,学生仍偏向较暖的室内环境,学生积极和间歇地使用空调设备使供暖温度达到其满意的23.5~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研究生办公室 热环境 热舒适 供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影 毕月虹 +1 位作者 李召金 刘林威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4期12-23,32,共13页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从太阳能集热器、蓄能形式、辅助热源、吸收式冷水机组以及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匹配等方面详细阐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的控... 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从太阳能集热器、蓄能形式、辅助热源、吸收式冷水机组以及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匹配等方面详细阐述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分析及理论研究进行总结,最后指出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蓄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空调 冷水机组 吸收式 太阳能 集热器 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蓄能技术及其热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李召金 毕月虹 +1 位作者 刘林威 张丽影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6期1-13,22,共14页
与传统蓄能技术相比,吸收式蓄能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发展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吸收式蓄能技术基本原理,在循环形式和工质对遴选等方面归纳总结国内外吸收式蓄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从热力学分析的角度总结吸收式蓄能技术的发展和优... 与传统蓄能技术相比,吸收式蓄能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发展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吸收式蓄能技术基本原理,在循环形式和工质对遴选等方面归纳总结国内外吸收式蓄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从热力学分析的角度总结吸收式蓄能技术的发展和优化路线,最后指出吸收式蓄能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 吸收式 热能储存 热力学 性能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渐进和瞬时增压模式对进藏初期人群的短时暴露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轶婷 张晓静 +2 位作者 谢静超 张珊珊 王卫强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室内增压供氧模式对进藏初期人群的暴露影响规律,利用拉萨某增压建筑,通过渐进增压、瞬时增压2种模式营造2000~3500 m室内生理等效海拔高度,监测初到高原的9名青年受试者在各海拔高度下短时暴露30 min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 为探究不同室内增压供氧模式对进藏初期人群的暴露影响规律,利用拉萨某增压建筑,通过渐进增压、瞬时增压2种模式营造2000~3500 m室内生理等效海拔高度,监测初到高原的9名青年受试者在各海拔高度下短时暴露30 min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等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并调查高原反应症状和环境主观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室内气压升高,室内氧气质量浓度由0.186 kg/m^(3)升至0.219 kg/m^(3),受试者逐渐感到呼吸顺畅、心跳平稳,同时焦虑、精神涣散、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当生理等效海拔高度降至2000 m时,有33.3%的受试者表示已完全不需要供氧;受试者心率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并恢复到正常水平(≥94%),二者均与等效海拔高度呈幂函数关系,可作为增压供氧环境干预下人体生理响应的敏感指标。与渐进增压模式相比,瞬时增压模式缓解气短的主观效果更强,但会引起短暂的心率升高和头痛。可见,增压建筑可显著缓解进藏初期人群的主观和生理不适,且采用阶梯式渐进增压模式的短期暴露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藏初期人群 增压建筑 增压模式 等效海拔高度 血氧饱和度 短时暴露 高原反应症状 环境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宾馆建筑窗墙比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静超 李倩 +2 位作者 王建平 薛鹏 刘加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4,共7页
中国积极推进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建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南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海洋中的岛屿、岛礁气候与陆地气候差异较大,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的海洋气候特点.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结合岛上资源匮乏的事实,研发低能... 中国积极推进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建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南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海洋中的岛屿、岛礁气候与陆地气候差异较大,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的海洋气候特点.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结合岛上资源匮乏的事实,研发低能耗建筑成为必然.为确定与岛礁气候相适宜的低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特点,以西沙的气象实测数据为例分析海洋气候特点,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以岛礁上拟建宾馆建筑为对象,分析不同朝向窗墙比变化对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湿负荷约占空调负荷的40%,在夏季西向房间空调负荷最高,南向最低;窗墙比每增加0.1,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负荷可增加3~5 k Wh,但空调负荷随东西向窗墙比的增长速度较南北向快;采用综合遮阳方式的节能率最高,约为7%.本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南部海域岛礁建筑窗墙比的合理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能耗 窗墙比 宾馆 朝向 遮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遮热板的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中温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昕宇 由世俊 +5 位作者 葛洪川 高岩 徐伟 何涛 郑雪晶 邓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对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与不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辐射热损降低约22.7%。对两种集热器的中温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 对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与不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辐射热损降低约22.7%。对两种集热器的中温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中温热性能更加优越,在129℃高温工况时,其热效率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遮热板 辐射热损 集热器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地区建筑气候区划归属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静超 崔亚平 +2 位作者 张晓静 王建平 刘加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55-3563,共9页
中国南部海域与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相差甚远,为探究目前中国海域岛礁地区气候分区归属的科学准确性,首先对国内外建筑气候分区标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中国海域岛礁地区在气候分区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 中国南部海域与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相差甚远,为探究目前中国海域岛礁地区气候分区归属的科学准确性,首先对国内外建筑气候分区标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中国海域岛礁地区在气候分区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建筑气候分区标准并不适用于海域岛礁地区;有必要寻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将中国陆海全部领土区域重新进行气候分区;考虑到岛礁建筑防潮设计的必要性及超低能耗建筑室内严格的温湿度等空气质量要求,新的气候分区方法中,湿度要素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空气质量 湿度 防潮设计 海岛建筑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环境下的人体冷耐受特性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宇 陈超 +3 位作者 蔺洁 张思琦 小岛昌一 严志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170,共7页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主会场设在河北省崇礼地区。比赛期间,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大约为-17℃~-2℃。为有效提高户外观赛者热舒适感及观赛体验,把握户外观赛者人体冷耐受特性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某商...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举行,主会场设在河北省崇礼地区。比赛期间,当地室外日平均气温大约为-17℃~-2℃。为有效提高户外观赛者热舒适感及观赛体验,把握户外观赛者人体冷耐受特性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某商业冷库的-14℃~-16℃人工环境条件,基于北京8名高校学生(4男,4女)开展了人体冷耐受实验,重点研究人体各部位的热反应特征、冷耐受极限时间、以及人体不可忍受时的生理极限阈值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14℃~-16℃冷暴露环境、且服装热阻约为2.1 clo的实验条件下,手指、脚趾的皮肤温度下降速率最快、冷感最强烈,躯干及四肢部位的皮肤温度下降速率相对较慢、冷感相对较弱;手暴露与手插兜工况下,平均可持续停留时长分别为51、67 min,影响受试者热感觉以及持续停留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手指与脚趾皮肤温度,生理极限阈值均值分别为11℃、16℃,且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严寒环境下人体冷耐受特性及其改善人体热舒适性的局部供暖方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人体冷耐受 皮肤温度与热感觉 生理极限阈值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大厅建筑声环境现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英 何彩虹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0-813,共4页
通过对实地调研的不同城市的8家综合医院门诊大厅进行声环境数据测试及整理,分析其声状况,对其作出科学评估,得出8家医院的噪声值均严重超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空间设计和装修设计不符合静音设计的要求,另外室内外的噪声源... 通过对实地调研的不同城市的8家综合医院门诊大厅进行声环境数据测试及整理,分析其声状况,对其作出科学评估,得出8家医院的噪声值均严重超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空间设计和装修设计不符合静音设计的要求,另外室内外的噪声源复杂,导致实际所测数值远远超过规范要求的标准。因此,今后在新建或改建的医院建筑设计中,应加入声环境设计,为病患提供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建筑 门诊大厅 声环境 噪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实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谷雅秀 邹阳 +5 位作者 潘嵩 李国庆 刘加平 孟鑫 张意祥 李庆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优化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以实现节能,以北京市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该地铁站的蒸发冷凝结合冷媒直膨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分析配风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影响,为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在地铁站的实... 为优化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以实现节能,以北京市某地铁站蒸发冷凝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该地铁站的蒸发冷凝结合冷媒直膨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分析配风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影响,为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在地铁站的实际运行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比分析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和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经济性。结果表明,蒸发冷凝器进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0%,蒸发冷凝器换热量相应会减少28%,蒸发冷凝制冷机组能效系数会降低22%,即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越低;随风量增加,蒸发冷凝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相比于水冷式空调系统,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能效系数比传统水冷式空调系统提高约9.66%,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蒸发冷凝空调系统 实测 能效系数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行为驱动特性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简毅文 田园泉 +2 位作者 高萌 刘晓霄 王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为挖掘和发现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行为的驱动特性,依托北京城区某高校28户学生宿舍,开展室内热环境、空调开关状况以及空调行为驱动类型的问卷调查及现场实测,分析统计宿舍空调行为的驱动类型,采用建筑人行为动作模型获得各个宿舍在不同驱... 为挖掘和发现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行为的驱动特性,依托北京城区某高校28户学生宿舍,开展室内热环境、空调开关状况以及空调行为驱动类型的问卷调查及现场实测,分析统计宿舍空调行为的驱动类型,采用建筑人行为动作模型获得各个宿舍在不同驱动类型下的空调行为概率曲线及其行为特征参数,并分析对比相同驱动类型下空调行为概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对各个宿舍进行分类,再对同类宿舍空调行为的平均概率进行拟合.研究表明:居住建筑空调行为驱动特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体现在空调行为概率随环境驱动力变化的敏感性上,也即环境驱动力对不同类宿舍的空调行为呈现不同的驱动力度;依据概率变化趋势分类和采用平均概率拟合的方法,对各种驱动类型的空调行为统计归纳出2~4组不同的驱动力度,由此较好地反映出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行为的群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行为 驱动特性 分析方法 特征参数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俊梅 王泽航 +3 位作者 董启伟 乔雅心 张鹏 李炎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2-1455,共4页
为研究更贴近真实火灾工况下的疏散行为,开展了居民楼有烟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特性的研究。实验中设置了无烟、轻烟和浓烟3种不同的能见度工况。结果表明,烟气环境中,移动速度除仍受移动距离影响外,心理作用也是影响移动速度的重... 为研究更贴近真实火灾工况下的疏散行为,开展了居民楼有烟环境中人员沿楼梯上行移动特性的研究。实验中设置了无烟、轻烟和浓烟3种不同的能见度工况。结果表明,烟气环境中,移动速度除仍受移动距离影响外,心理作用也是影响移动速度的重要因素。轻烟环境对人员的移动速度影响不大,而浓烟环境中,在心里恐慌作用下,加上能见度的影响,疏散人员会借助于楼梯扶手加快移动速度,上行的移动速度较无烟和轻烟环境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环境 楼梯 上行移动 疏散 移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