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国元 胡婧 +1 位作者 朱雄伟 孙炜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阐述了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介绍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课堂授课效率,加强了师生双向互动,而且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资源的... 阐述了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介绍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课堂授课效率,加强了师生双向互动,而且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还有利于强化学生显微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模式的探讨作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方法在化工传递研究过程中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道学 张瑞 陈金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法、荧光显微镜法和纹影法等国内外现阶段对传递过程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可视化方法在相界面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介绍了本课题组用光电显微技术和数字图像可视化技术研究化工传递过程中相际传质的实际应用与... 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法、荧光显微镜法和纹影法等国内外现阶段对传递过程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可视化方法在相界面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介绍了本课题组用光电显微技术和数字图像可视化技术研究化工传递过程中相际传质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并对这些可视化方法进行了评述,对进一步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传递过程的发展方向和从亚微观状态揭示传递规律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传递过程 界面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生产中含氟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新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旺生 聂鹏飞 +2 位作者 柳惠平 周帼红 杨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6-8,13,共4页
依据磷化工生产排出含氟废气中的四氟化硅和氟化氢含量的不同,以氟化铵和(或)氨进行吸收,得高浓度氟硅酸溶液,再采用氨水作为氨解剂制备白炭黑.该方法所得白炭黑比表面积大,经BET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得其比表面积为150~300 m2/g,产品质... 依据磷化工生产排出含氟废气中的四氟化硅和氟化氢含量的不同,以氟化铵和(或)氨进行吸收,得高浓度氟硅酸溶液,再采用氨水作为氨解剂制备白炭黑.该方法所得白炭黑比表面积大,经BET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得其比表面积为150~300 m2/g,产品质量符合GB 10571-1989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酸 白炭黑 氨解 比表面积 陈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生产过程中苯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洪武 金士威 +1 位作者 周小文 黎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6-18,22,共4页
在2 L高压反应釜内,研究了环己烷无催化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酮过程中,不同浓度苯对氧化反应吸氧速度、产物组成和环己烷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对环己烷氧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本不影响氧化吸氧速率和转化率,但对环己烷氧化... 在2 L高压反应釜内,研究了环己烷无催化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酮过程中,不同浓度苯对氧化反应吸氧速度、产物组成和环己烷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对环己烷氧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本不影响氧化吸氧速率和转化率,但对环己烷氧化的选择性有一定影响.在165℃反应55 min时,苯含量每增加10%,选择性约下降1%,且随着环己烷中苯含量的增加,产物中过氧化物含量下降,酸略有下降而酯有所增加,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含量则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氧化反应 转化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流态化分解的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少文 冉祥兰 +3 位作者 陈升 郭文涛 吴元欣 包传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46-48,52,共4页
对磷石膏在流化床中的关键过程进行了研究,针对磷石膏难于流化的特点,分别对高速流化状态下和低速振动流化状态下磷石膏的分解反应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磷石膏高速流态化分解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CO浓度、气体流量以及反应时间进... 对磷石膏在流化床中的关键过程进行了研究,针对磷石膏难于流化的特点,分别对高速流化状态下和低速振动流化状态下磷石膏的分解反应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磷石膏高速流态化分解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CO浓度、气体流量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不同条件下磷石膏的分解率均较低;进一步考察了输入一定振动能量后磷石膏的分解情况,结果发现磷石膏分解率达到近50%,且生产SO2的体积分数维持在10%以上,反应开始时高达28.27%,能较好地满足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中制酸工艺的需要.由此表明低速振动流化分解可以作为实现磷石膏窑外分解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资源化利用 分解 振动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3
6
作者 邹莹 刘永琼 +1 位作者 祝宏 王剑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9,16,共4页
通过自制的固-液平衡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在278.15~318.15K时替硝唑在纯水、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并对实验数据分别采用理想溶液模型和经验方程进行了关联.对于纯水体系和0.9%氯化钠... 通过自制的固-液平衡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在278.15~318.15K时替硝唑在纯水、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并对实验数据分别采用理想溶液模型和经验方程进行了关联.对于纯水体系和0.9%氯化钠溶液体系,实验数据用理想溶液模型关联能较满意地表征实验结果.两种关联方法中,经验方程能较好地关联所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溶解度 固液平衡 高效液相色谱 理想溶液模型 经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在水相金纳米粒子表面吸附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思 严华 刘善堂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53-355,共3页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水相金溶胶体系中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VP吸附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使金纳米粒子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红移15nm左右且强度下降。根据金溶胶中PVP加入量和特征吸收峰的...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水相金溶胶体系中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VP吸附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使金纳米粒子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红移15nm左右且强度下降。根据金溶胶中PVP加入量和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提出了PVP对溶胶中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裹经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光谱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被引量:17
8
作者 陆成梁 陈启明 +2 位作者 周平 陈金芳 周晶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指导湖北省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各市、县亟需编制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规划.按照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参考提纲》,结合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实... 为指导湖北省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各市、县亟需编制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规划.按照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参考提纲》,结合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本文在学习了大量的涉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介绍了编制适合全身化工安全发展需要的安全发展规划、风险预防及控制的原则和思路以及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行业 安全生产 发展规划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鲟鱼皮的有效利用与制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智力 陈金芳 +1 位作者 钱明 陈启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无铬工艺,以人工养殖鲟鱼皮为原料,经脱脂、浸水、浸灰、脱灰、脱骨刺、浸酸和铝鞣过程制得了鲟鱼皮革.报道了鲟鱼皮的不均匀性,鲟鱼皮脂的含量在6.07%~18.49%.讨论了浸灰时间和鞣革时间对鲟鱼... 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无铬工艺,以人工养殖鲟鱼皮为原料,经脱脂、浸水、浸灰、脱灰、脱骨刺、浸酸和铝鞣过程制得了鲟鱼皮革.报道了鲟鱼皮的不均匀性,鲟鱼皮脂的含量在6.07%~18.49%.讨论了浸灰时间和鞣革时间对鲟鱼皮革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工艺 鲟鱼 鱼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混合体系的粘度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奎玲 陈文 +2 位作者 王为国 王存文 张俊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常压下采用NDJ-7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相关混合体系在288.15~365.15K下的粘度,包括大豆油和生物柴油,甲醇和甘油,甲醇、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三个混合体系.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 在常压下采用NDJ-7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相关混合体系在288.15~365.15K下的粘度,包括大豆油和生物柴油,甲醇和甘油,甲醇、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三个混合体系.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三个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良好,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组成和不同温度下这些混合体系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粘度 混合物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鹊岭磷化工产业园安全发展规划的编制
11
作者 蔡京菁 高平 +1 位作者 陈金芳 龚世伟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了避免宝贵而日益枯竭的磷资源被粗野开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顺应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趋势,在三峡库区分水岭以外的下游的雅鹊岭镇批准设立磷化工产业园区。文章在雅鹊岭磷化工园区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从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视角,介... 为了避免宝贵而日益枯竭的磷资源被粗野开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顺应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趋势,在三峡库区分水岭以外的下游的雅鹊岭镇批准设立磷化工产业园区。文章在雅鹊岭磷化工园区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从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视角,介绍了雅鹊岭化工产业园区安全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与内容.从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角度审查,与长江沿岸许多的化工园区比较,该园区的选址真正实践了"沿江不临江"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陵区 精细化工园区 磷加工 安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法制备纳米Ni@SiO_(2)及其对肉桂醛催化加氢的研究
12
作者 聂震 季凯 姜兴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136,共6页
通过气溶胶方法喷雾热解制备出了具有“火龙果型”结构的Ni@SiO_(2)纳米颗粒催化剂。载体硅球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良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物理吸附仪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平均比表面积约340m^(2)... 通过气溶胶方法喷雾热解制备出了具有“火龙果型”结构的Ni@SiO_(2)纳米颗粒催化剂。载体硅球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良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物理吸附仪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平均比表面积约340m^(2)/g,平均孔径约3.4nm,平均孔容约0.16cm^(3)/g的Ni@SiO_(2)催化剂颗粒。其中载体二氧化硅球粒径分布于50~500nm,金属Ni颗粒粒径分布于2~6nm。作为催化剂进行肉桂醛催化加氢实验,以气相色谱作为检测方式,当溶剂为异丙醇,温度为160℃,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2 h时,所得肉桂醛转化率为98.5%,苯丙醛收率为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_(2) 气溶胶法 肉桂醛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e1-xMnxO2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邬茂 袁华 +1 位作者 杜治平 吴元欣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48-1254,共7页
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用于非均相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催化剂载体(Ce_(1-x)Mn_xO_2);通过沉淀法负载活性组分 Pd 制备了0.5%Pd/Ce_(1-x)Mn_xO_2(Pd 质量分数0.5%)催化剂。采用 X 射线... 分别采用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用于非均相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催化剂载体(Ce_(1-x)Mn_xO_2);通过沉淀法负载活性组分 Pd 制备了0.5%Pd/Ce_(1-x)Mn_xO_2(Pd 质量分数0.5%)催化剂。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BET 等方法对 Ce_(1-x)Mn_xO_2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Ce_(1-x)Mn_xO_2载体的制备方法和焙烧温度、载体的n(Mn):n(Ce+Mn)对0.5%Pd/Ce_(1-x)Mn_x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n(Mn):n(Ce+Mn)=0.50、600℃下焙烧6 h 制备的 Ce_(1-x)Mn_xO_2载体所制得的0.5%Pd/Ce_(1-x)Mn_xO_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在65℃、5MPa 下进行3 h,DPC 收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氧化羰基化 碳酸二苯酯 铈锰复合氧化物 负载型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志刚 杜英 +1 位作者 向丽 程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SK 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废胶粉和SBS,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沥胶比、糠醛抽出油掺量和稳定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沥胶比为3,糠醛抽出油加入量4%,稳定剂加入量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 以SK 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废胶粉和SBS,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沥胶比、糠醛抽出油掺量和稳定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沥胶比为3,糠醛抽出油加入量4%,稳定剂加入量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为61.0℃,5℃延度为30.0 cm,弹性恢复为85%。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明显优于胶粉改性沥青,而稍低于SBS改性沥青,但是其成本低廉、易于施工,并且性能达到SBS改性沥青的相关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SBS 复合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菲罗啉卟啉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凯 林笑 +4 位作者 万幸 贾涛 张秀兰 张珩 巨修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63-2669,共7页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钌-菲罗啉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3个两亲性钌-菲罗啉卟啉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钌-菲罗啉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3个两亲性钌-菲罗啉卟啉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光谱考察了目标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结合模式.实验结果表明,Por1,Por2和Por3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6×105,2.75×105和5.69×105L/mol.此外,在不同DNA浓度下,Por1和Por2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和外部结合模式共存,Por3与DNA的结合模式主要为自堆积的外部键合和静电作用.结果表明,钌-菲罗啉卟啉化合物是新型的光动力治疗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钌-菲罗啉卟啉 ct—DNA 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氯代脂肪酸柠檬酸单酯捕收剂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齐茂 邓成斌 +2 位作者 向平 潘志权 罗惠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工业菜籽油下脚料经皂化、酸解、氯化、酯化等单元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α-氯代脂肪酸柠檬酸单酯浮选捕收剂,进一步与其中间体α-氯代脂肪酸钠配比得到一种复合捕收剂,用于云南某中低品位难选磷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脂肪酸... 工业菜籽油下脚料经皂化、酸解、氯化、酯化等单元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α-氯代脂肪酸柠檬酸单酯浮选捕收剂,进一步与其中间体α-氯代脂肪酸钠配比得到一种复合捕收剂,用于云南某中低品位难选磷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脂肪酸类磷矿浮选捕收剂,该捕收剂的水溶性和常温浮选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且药剂用量少,浮选工艺简单;其研究与应用开发对降低中低品位磷矿加温浮选选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磷矿 常温浮选 捕收剂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磷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混配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喜书 王莎菲 +1 位作者 韩新才 李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氯胺磷、井冈霉素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85%氯胺磷可溶性粉剂和5%井冈霉素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制剂EC50是168.2 mg/L和467.8 mg/L,前者毒力大于后者;两者以4∶1、1...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氯胺磷、井冈霉素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85%氯胺磷可溶性粉剂和5%井冈霉素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制剂EC50是168.2 mg/L和467.8 mg/L,前者毒力大于后者;两者以4∶1、1∶1混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26、2.25。考虑综合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两方面,1∶1配比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混合物 氯胺磷 井冈霉素 水稻纹枯病菌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氧树脂防砂剂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齐茂 杨毅 +3 位作者 潘志权 陈辉 高成元 宋岱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共4页
针对孤岛油田现行化学防砂剂在低温井、套变井防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依据树脂防砂机理,以固结岩心抗压强度为指标,通过树脂用量、固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实验研制了一种低温下具有较高固结强度的环氧树脂防砂剂,同时考察了固化时间、温... 针对孤岛油田现行化学防砂剂在低温井、套变井防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依据树脂防砂机理,以固结岩心抗压强度为指标,通过树脂用量、固化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实验研制了一种低温下具有较高固结强度的环氧树脂防砂剂,同时考察了固化时间、温度和化学介质对固结岩心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防砂体系的最优配方如下(以石英砂质量为基准计):树脂4%+固化剂0.4%+偶联剂0.2%。按该配方在60℃水浴中固化反应24 h得到固结岩心的抗压强度高(8.5~16.8 MPa),渗透性好(≥14.1μm2),对油、水、盐、酸、弱碱介质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好的耐温性。固化剂中的—NH—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的反应是固化反应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化学防砂 低温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被引量:37
19
作者 韩新才 户业丽 +3 位作者 王存文 吕中 龚明生 程波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39-43,共5页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改革、人才评价体系、产学研合作教育等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生物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氧化甲苷制备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华 熊小焱 +2 位作者 邬茂 杜治平 吴元欣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了非均相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的新工艺。以甲基葡萄糖苷为对象,考察了负载型Pd/ La_(0.5)Pb_(0.5)MnO_3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XRD、XPS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钙钛矿型载体具有较好的助... 研究了非均相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的新工艺。以甲基葡萄糖苷为对象,考察了负载型Pd/ La_(0.5)Pb_(0.5)MnO_3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XRD、XPS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钙钛矿型载体具有较好的助氧化还原能力,在钯负载量为1%时,葡萄糖醛酸及内酯的总收率可达50%,反应选择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a0.5Pb0.5MnO3催化剂 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内酯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