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板栗皮结合态多酚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谢辰阳
张文
李杰
杨芳
张美
-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工程大学)/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701604)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S202310490021)
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XZJJ2023049)。
-
文摘
为探究板栗外皮和内皮结合态多酚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构建体外结肠发酵模型,分为板栗外皮结合态多酚(CSBP)组、板栗内皮结合态多酚(CISBP)组和空白(CK)组,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组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CK组,CSBP组与CISBP组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整体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值均有所上升,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多尔氏菌属(Dorea)、梭菌属(Clostridiales)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此外,功能预测结果显示,CSBP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重建、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清除自由基和有毒物质以及减少细胞损伤和炎症等功能,而CISBP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血糖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CSBP和CISBP对肠道菌群产生了影响,通过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促进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促使SD大鼠肠道菌群向更健康的组成发展。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板栗资源以及研发可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板栗皮
结合态多酚
体外厌氧发酵
肠道菌群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
Keywords
chestnut skin
bound polyphenols
in vitro anaerobic fermentati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16S rR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