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二溴咔唑致肝损伤分子机制的网络毒理学辅助实验探讨
1
作者 张巧云 姚敦璠 +3 位作者 汪国威 侯存闯 付强 黄梦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34-542,共9页
环境污染物2,7-二溴咔唑(27-BCZ)显著引发肝脏毒性效应,研究其分子机制将在生态风险评估和毒性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证实0.05和0.15μmol/L的27-BCZ可致斑马鱼肝损伤,引起肝脏ALT和AST水平升高,肝脏部分细胞溶解、胞核固... 环境污染物2,7-二溴咔唑(27-BCZ)显著引发肝脏毒性效应,研究其分子机制将在生态风险评估和毒性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证实0.05和0.15μmol/L的27-BCZ可致斑马鱼肝损伤,引起肝脏ALT和AST水平升高,肝脏部分细胞溶解、胞核固缩和变性等。网络毒理学方法预测显示:27-BCZ致肝损伤的关键靶点为RXRα、MAPK1、HSP90AA1等,其机制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27-BCZ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核心靶点RXRα结合活性强。为验证网络毒理学预测的可靠性,用RT-qPCR检测肝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7-BCZ可显著降低肝脏pi3k、akt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凋亡相关的bax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水平,这种降低或升高的趋势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强。综合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现,27-BCZ致肝损伤可能与其下调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引发肝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首次采用网络毒理学方法探究环境污染物的潜在肝脏毒性作用机制,为环境有机污染物毒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咔唑 肝脏毒性 RXRα靶点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卓 张臻悦 +3 位作者 孙宁杰 张涵 刘茁 池汝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91,共8页
为提高以镁盐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的稀土浸取率,对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时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和铝的反应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不同镁盐浸取稀土和铝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 为提高以镁盐为浸取剂浸取稀土时的稀土浸取率,对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时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盐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和铝的反应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不同镁盐浸取稀土和铝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硝酸镁<氯化镁<硫酸镁;以硝酸镁为浸取剂时浸取反应速率快,达到反应平衡所需时间短,工业上可采用硝酸镁作为浸取剂在缩短反应时间、降低镁盐浓度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成本,优化浸出过程;镁离子浓度对稀土浸取的影响要大于其对铝浸取的影响,镁盐与稀土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均小于其与铝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铝浸取过程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均大于以相同浸取剂浸取稀土时浸取过程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铝的浸出速率要略慢于稀土,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对稀土浸出液进行分批收液,达到有效降低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镁盐 浸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子模拟
3
作者 王瑜 陈苏芳 +1 位作者 张道洪 杨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模量(E)、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均大于一维线性结构材料的对应值(分别高出0.52%~1.61%、0.28%~1.04%、1.01%~2.89%);三维立体结构较二维平面结构材料的E、K、G分别减少1.52%~3.33%、1.05%~4.35%、2.30%~3.13%。与DGEBA支链相比,HHTE1支链交联改性材料的E、K、G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升5.56%~11.90%,4.86%~10.86%、5.59%~10.74%)。本文构建的材料模型为晶体有序排列材料,研究其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发现,空间位阻与支链相互作用分别主导力学性能变化,其Ex、Ez、G(010)受支链作用和主链取向改变的影响,Ey、G(100)、G(001)受空间位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环氧树脂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能 物化性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过程在镍钼硫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炜 王鹏 +1 位作者 杨犁 方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6,共6页
二苯并噻吩(DBT)作为石油中最难脱除的含硫组分之一,对其加氢脱硫(HDS)过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二苯并噻吩在加氢脱硫过程中各含硫物质在镍钼硫(NiMoS)催化剂表面吸附情况,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二苯并噻吩(D... 二苯并噻吩(DBT)作为石油中最难脱除的含硫组分之一,对其加氢脱硫(HDS)过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二苯并噻吩在加氢脱硫过程中各含硫物质在镍钼硫(NiMoS)催化剂表面吸附情况,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二苯并噻吩(DBT)、四氢二苯并噻吩(4H—DBT)、六氢二苯并噻吩(6H—DBT)和十二氢二苯并噻吩(HY—DBT)等四种含硫物质于NiMoS催化剂表面上吸附能.主要研究垂直吸附和平行吸附两种吸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各含硫化合物在NiMoS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过程都是放热过程.当DBT、4H—DBT、6H—DBT和HY—DBT四种硫化物垂直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此时形成稳定构象,且各体系吸附能逐渐增大;而当各硫化物平行吸附时,各体系吸附能呈减小的趋势.其中DBT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时,垂直吸附形式和平面吸附形式可能同时存在,而4H—DBT、6H—DBT和HY—DBT三种含硫物质则更易以垂直吸附形式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同时DBT、4H—DBT、6H—DBT和HY—DBT在NiMoS催化剂上吸附能较硫化钼(MoS2)催化剂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溶性萃取剂对湿法磷酸的萃取净化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云 丁一刚 +3 位作者 王超 李青 杨昌炎 戢峻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7-10,共4页
研究了5种低水溶性萃取剂(异戊醇、正己醇、异丙醚、TBP和MIBK)对湿法磷酸的萃取效果和对阴阳离子的脱除效果,确定选用TBP与MIBK的复合萃取体系.通过实验得出该萃取体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工艺条件为相比41,萃取温度60℃,搅拌速度300r/m... 研究了5种低水溶性萃取剂(异戊醇、正己醇、异丙醚、TBP和MIBK)对湿法磷酸的萃取效果和对阴阳离子的脱除效果,确定选用TBP与MIBK的复合萃取体系.通过实验得出该萃取体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工艺条件为相比41,萃取温度60℃,搅拌速度300r/min,搅拌时间15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净化的磷酸满足工业磷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净化 低水溶性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尺寸与药剂性质对胶磷矿浮选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少文 蒙君荣 +1 位作者 陈文 潘昌林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5-30,共6页
通过磷矿颗粒的分级浮选、药剂对比及组合浮选对湖北保康钙质磷矿和大峪口硅钙质磷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后粒径为-65μm的小颗粒磷矿更有利于反浮选,且保康磷矿反浮选效果优于大峪口磷矿;复合药剂和酸性抑制剂均能改善保康钙... 通过磷矿颗粒的分级浮选、药剂对比及组合浮选对湖北保康钙质磷矿和大峪口硅钙质磷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后粒径为-65μm的小颗粒磷矿更有利于反浮选,且保康磷矿反浮选效果优于大峪口磷矿;复合药剂和酸性抑制剂均能改善保康钙质磷矿浮选效果,最终磷精矿品位达到36.14%,磷回收率为96.10%;药剂表面张力降低能增强药剂对磷矿颗粒的湿润.最后,通过测量电动电位和亲水亲油平衡值,对浮选过程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浮选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反浮选 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基芦丁颗粒的构建、表征及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周雨晨 党志雄 +1 位作者 蔡佳乐 杨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了提高芦丁的生物利用率,以玉米醇溶蛋白为载体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包载芦丁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玉米醇溶蛋白和芦丁质量比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都小于200 nm;当玉米醇溶蛋白与芦丁质量比为7∶... 为了提高芦丁的生物利用率,以玉米醇溶蛋白为载体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包载芦丁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玉米醇溶蛋白和芦丁质量比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都小于200 nm;当玉米醇溶蛋白与芦丁质量比为7∶1时,芦丁的包载率达到最高(50.50%);Docking分子对接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与芦丁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氢键、静电和疏水作用力。此外,玉米醇溶蛋白芦丁纳米颗粒在远离等电点和高盐时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溶剂法 芦丁 玉米醇溶蛋白 纳米颗粒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生物可降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对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凯 俞永祥 +3 位作者 杨思德 于鑫 韩毓杰 李晓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4-565,共12页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获得广泛使用。然而,进入环境介质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分解过程中容易破碎,形成生物降解微塑料(BMPs)。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的增长加剧了BMPs的环境风险,尤其是在陆地生态系统...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获得广泛使用。然而,进入环境介质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分解过程中容易破碎,形成生物降解微塑料(BMPs)。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的增长加剧了BMPs的环境风险,尤其是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本文综述了BMPs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包括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生物降解以及衍生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释放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BMPs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影响机制,以支撑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潜力及环境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微塑料 吸附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MIL-101吸附环境污染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章燕 闫志国 +2 位作者 侯森森 李留兵 李永汪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去除污染物成为重要课题。MIL-101因其高比表面积、巨大的晶胞体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众多不饱和活性位点等特点,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吸附剂。本文系统综述了分子模...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去除污染物成为重要课题。MIL-101因其高比表面积、巨大的晶胞体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众多不饱和活性位点等特点,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吸附剂。本文系统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MIL-101吸附污染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概述了研究人员为弥补MIL-101吸附污染物实验中仪器检出限和分辨率不足等局限性,利用分子模拟为不同污染物系统筛选吸附材料,重点归纳了基于分子模拟MIL-101吸附剂表面的微观结构、污染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吸附过程的相互作用力,通过吸附剂和污染物之间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行为分析吸附速率、平衡吸附量等动力学参数。以期为使用分子模拟手段研究和开发改性MIL-101提供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环境污染 分子模拟 吸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硅高钠含锂废水中萃取提锂的研究
10
作者 张钰丰 覃远航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13,20,共5页
从含锂废水回收锂可减少锂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锂交换分子筛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含硅高钠含锂废水,开展了基于萃取法提锂的研究。以三正辛基氧膦(TOPO)-磺化煤油-苯甲酰三氟丙酮(HBTA)体系为萃取剂,从含锂废水中选择性提锂,考察了... 从含锂废水回收锂可减少锂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锂交换分子筛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含硅高钠含锂废水,开展了基于萃取法提锂的研究。以三正辛基氧膦(TOPO)-磺化煤油-苯甲酰三氟丙酮(HBTA)体系为萃取剂,从含锂废水中选择性提锂,考察了油水比、反萃剂的组成等对提锂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首次萃取率可达97.8%;利用盐酸作为反萃剂从萃取相中脱除Li^(+)时,Li^(+)的脱除率最高达到20.2%;采用胶体凝聚法进行除硅,除硅率达到92.3%,Li^(+)的质量浓度升高至1411 mg·L^(-1);对除硅后的溶液进行萃取,油水体积比为1∶1时,油相中Li^(+)的质量浓度为1340 mg·L^(-1),Na^(+)的质量浓度为1481 mg·L^(-1),通过2次盐酸酸洗,最终可得到1190 mg·L^(-1)的Li^(+)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废水 萃取法 萃取率 除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的制备——介绍一个大学药物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举 高艺 +2 位作者 胡诗敏 樊可 龙思会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介绍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开展的一个综合药物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合成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为目标分子,该化合物是作者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的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 介绍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开展的一个综合药物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合成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为目标分子,该化合物是作者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的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方法是以L-3,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为原料,甲醇为溶剂,二氯亚砜为脱水剂,室温条件下合成L-3,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甲酯,再以多聚甲醛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三氟乙酸为催化剂,经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使用1H NMR、MS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本实验有益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意识,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合成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 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 多聚甲醛 Pictet-Spengler反应 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铁矿负载甘蔗渣吸附磷酸根开放性综合化学实验
12
作者 余军霞 周如意 池汝安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
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对磷酸根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水铁矿负载甘蔗渣复合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等手段对负载甘蔗渣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查了水铁矿负载... 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对磷酸根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水铁矿负载甘蔗渣复合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等手段对负载甘蔗渣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查了水铁矿负载甘蔗渣吸附剂对磷酸根吸附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负载后的甘蔗渣对磷酸根的吸附量提高显著,吸附可在30 min内达到平衡,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模型,负载吸附剂对废水中磷的去除率高达99.8%。该研究可作为工业分析、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高年级的综合化学实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甘蔗渣 负载 水铁矿 吸附 磷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基诺矿的氧化过程及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晨 陈金毅 王小凤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4期162-167,共6页
为了促进马基诺矿(FeS)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综述了FeS的结构特征及性质、氧化过程,以及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指出:(1)天然矿物FeS是一种极好的还原性材料,也是高级氧化技术的催化材料,能应用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2)FeS的层状结... 为了促进马基诺矿(FeS)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综述了FeS的结构特征及性质、氧化过程,以及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指出:(1)天然矿物FeS是一种极好的还原性材料,也是高级氧化技术的催化材料,能应用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2)FeS的层状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电子转移能力,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强还原性的Fe(Ⅱ)和S(-Ⅱ),产生的Fe(Ⅲ)也能与FeS反应生成Fe(Ⅱ),形成铁循环,S(-Ⅱ)促进了铁循环。(3)结构和性质导致FeS比其他还原性材料(例如零价铁)具有更强的还原性能和催化性能。有机物降解中,FeS通过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能直接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FeS/高级氧化技术能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对含卤素、烯烃、苯环类有机污染物降解效果最为显著。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单一污染物,FeS高级氧化技术对复杂废水的降解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诺矿 氧化过程 有机污染物 FENTON工艺 活化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修饰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效析氢反应电催化剂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巍 王永靖 +5 位作者 项坤 白赛帅 王海涛 邹菁 Arramel 江吉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高效、经济和环保是电化学水分解制氢电催化剂的关键要素。二维(2D)MXene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许多不同种类的MXene材料,但只有少数具有本征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然而,MXene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较大的... 高效、经济和环保是电化学水分解制氢电催化剂的关键要素。二维(2D)MXene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有许多不同种类的MXene材料,但只有少数具有本征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然而,MXene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较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因此可以作为与其他物质复合的理想平台。本研究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了CoP与Ti_(3)C_(2)T_(x)MXene(其中T_(x)=―F和―OH官能团)具有低的氢吸附自由能(ΔGH^(*))。接着,我们合成了CoP-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在0.5 mol∙L^(−1)H_(2)SO_(4)中测试了其电催化HER性能。该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表现出了低的过电位(135 mV)和Tafel斜率为48 mV∙dec^(−1)。理论计算表明,CoP-Ti_(3)C_(2)T_(x)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电催化性能源于Ti_(3)C_(2)T_(x)的高金属导电性、良好的界面电荷转移、快速的氢吸附/解吸过程以及优化的电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析氢反应 COP 密度泛函理论 界面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对异极矿的浮选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远婷 胡萌 +2 位作者 张臻悦 郭文达 池汝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8期142-150,160,共10页
为了探究天然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异极矿替代传统硫胺法浮选的可行性,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提纯地沟油中的天然脂肪酸用作异极矿浮选捕收剂,借助异极矿浮选试验确定适宜的分离参数及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浮选异极矿的行为规律。通过Zeta... 为了探究天然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异极矿替代传统硫胺法浮选的可行性,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提纯地沟油中的天然脂肪酸用作异极矿浮选捕收剂,借助异极矿浮选试验确定适宜的分离参数及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浮选异极矿的行为规律。通过Zeta电位、FT-IR和XPS等分析检测手段揭示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在异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尿素和混合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时,经尿素包合法分离制备的地沟油不饱和脂肪酸捕收剂(DG-N)具有优异的浮选性能。在捕收剂DG-N质量浓度为200 mg/L、矿浆pH值为6~10、搅拌转速为200 r/min、充气量为80 mL/min的条件下,单泡浮选管浮选异极矿的回收率超过95%。Zeta电位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异极矿与捕收剂DG-N作用后表面Zeta电位值显著降低,作用后的FT-IR谱图中出现了明显的捕收剂DG-N特征峰,且异极矿表面Si-O和Zn-O键的红外波数发生了明显偏移,表明捕收剂DG-N在异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XPS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前后Zn 2p、O 1s、C 1s和Si 2p元素含量和化学态发生了变化,说明了捕收剂DG-N在异极矿的表面吸附过程涉及化学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地沟油捕收剂DG-N与异极矿表面存在强烈的化学作用,克服了静电斥力吸附在异极矿表面,从而使异极矿疏水上浮。研究结果可为地沟油制备浮选捕收剂和脂肪酸直接浮选异极矿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脂肪酸 捕收剂 浮选 异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捕收剂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文达 逯浩龙 +3 位作者 姜远婷 张臻悦 胡萌 池汝安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领域的论文。磷矿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选是磷矿选矿的主要途径,而捕收剂在磷矿浮选处于核心地位,对磷矿的资源回收率起决定作用。在论述了我国磷矿资源...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领域的论文。磷矿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选是磷矿选矿的主要途径,而捕收剂在磷矿浮选处于核心地位,对磷矿的资源回收率起决定作用。在论述了我国磷矿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目前所使用的磷矿捕收剂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列举了各类捕收剂中的典型示例,进而分析了各类捕收剂的特性、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此外,从选磷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及浮选过程的分离机理两个方面,对选磷捕收剂作用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磷矿浮选捕收剂的开发和磷矿浮选基础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 磷矿 捕收剂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油芳烃抽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土 杨明科 +3 位作者 康顺吉 沈陟 马骏 沈喜洲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82-489,共8页
燃料油芳烃抽提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实现石化行业“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萃取剂和芳烃抽提原料化学组成是决定芳烃抽提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萃取剂方面,阐述了单一溶剂、复合溶剂、离子液体以及低共熔剂等萃取剂在芳烃抽... 燃料油芳烃抽提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实现石化行业“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萃取剂和芳烃抽提原料化学组成是决定芳烃抽提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萃取剂方面,阐述了单一溶剂、复合溶剂、离子液体以及低共熔剂等萃取剂在芳烃抽提领域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的芳烃抽提溶剂,高效复合溶剂的开发是提升抽提效率的有效措施;在抽提原料化学组成方面,总结了不同燃料油芳烃抽提研究进展,为扩宽芳烃抽提原料来源,实现石化行业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两方面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对炼化行业芳烃抽提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抽提 萃取剂 燃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石对钇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18
作者 吴呈皓 张臻悦 +2 位作者 池汝安 陈文斗 陈卓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以黏土矿物伊利石为吸附剂,研究了伊利石吸附稀土浸出液中低浓度稀土离子过程中Y^(3+)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构建了伊利石对钇元素吸附的等温模型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伊利石吸附钇元素... 以黏土矿物伊利石为吸附剂,研究了伊利石吸附稀土浸出液中低浓度稀土离子过程中Y^(3+)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构建了伊利石对钇元素吸附的等温模型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伊利石吸附钇元素的机理。结果表明:伊利石对Y^(3+)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Y^(3+)初始浓度增大、吸附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溶液pH值升高,伊利石对Y^(3+)的吸附量均增大;Na^(+)、Mg^(2+)、Al^(3+)的存在会抑制伊利石对Y^(3+)的吸附,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l^(3+)>Mg^(2+)>Na^(+);反应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中发生离子交换,属于化学吸附,吸附反应速率由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伊利石 黏土矿物 吸附 化学反应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球状碳纳米管-MXene-钴复合物对硝基芳烃化合物的电化学检测
19
作者 刘雨 李厚燊 +2 位作者 姚庆双 李佩瑶 孙义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5,共9页
本文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一步制备出Co空心球(Co hollow sphere, Co HS),然后通过浸渍法将MXene纳米片包覆其上,制得MXene/Co空心球。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作为碳源,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Co HS的催化作用下在其表面生长碳纳米管(Carb... 本文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一步制备出Co空心球(Co hollow sphere, Co HS),然后通过浸渍法将MXene纳米片包覆其上,制得MXene/Co空心球。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作为碳源,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Co HS的催化作用下在其表面生长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成功制备出CNT-MXene/Co空心球复合材料(CNT-MXene/Co HS)。将此电极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可实现对硝基芳烃化合物的精准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CNT-MXene/Co HS修饰电极对4-硝基苯酚(4-NP)、2,4-二硝基甲苯(DNT)、间二硝基苯(DNB)、1-氯-2,4-二硝基苯(Cl-DNB)和间硝基苯(TNB)的检出限(S/N=3)分别为6.6、11.6、10.9、10.7和21.4 nmol·L^(-1)。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环境监测及水样分析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Co空心球 超声喷雾热解 化学气相沉积 电化学检测 硝基芳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降解磺胺类抗生素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20
作者 王佳庆 撒梦尧 王存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3-197,共5页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选取磺胺类(SAs)抗生素作为有机污染物,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SAs,探究黑水虻幼虫降解SAs的可行性及其体内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水虻幼虫抗逆性很好,幼虫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抑制,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31.18%升高到54.60%,并且对SAs的降解效率可达80.47%,比无黑水虻幼虫降解的33.56%有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幼虫体内未检测到SAs的存在。通过进一步对幼虫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发现,Enterococcus、Bacteria_unclassified、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和Dysgonomonas对SAs的胁迫响应明显。综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幼虫营养成分、SAs的降解率以及肠道微生物分析结果,幼虫对SAs的降解是一种更实用、更环保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还可以增加幼虫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黑水虻 磺胺类抗生素 营养成分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