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里雅绿洲浅层地下水与土壤特征的局部空间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玲 瓦哈甫.哈力克 卢龙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5-262,共8页
通过优选的空间插值方法、网格单元法、地理加权回归(GWR)与最小二乘法(OLS)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系统研究典型干旱区绿洲的浅层地下水特征(埋深、电导率)与表层土壤特征(含水率、电导率)的空间分异与局部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空间拟合方法... 通过优选的空间插值方法、网格单元法、地理加权回归(GWR)与最小二乘法(OLS)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系统研究典型干旱区绿洲的浅层地下水特征(埋深、电导率)与表层土壤特征(含水率、电导率)的空间分异与局部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空间拟合方法上,表层土壤电导率与含水率的空间关系回归适用OLS模型,其余指标间空间关系采用GWR模型更优;空间关系上,土壤电导率与含水率的全局相关系数为极显著的0.85,局部相关性上绿洲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土壤电导率与地下水电导率的全局相关系数极显著(R=0.602),但局部相关性上同时具有正相关与负相关特征;土壤含水率与埋深、地下水电导率与埋深均呈全局负相关,但在局部出现正相关;地下水埋深由绿洲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加,地下水电导率由西南至东北依次呈现低—高—低的特征,表层土壤电导率与含水率由西至东均呈现低—高—低—次高的特征; GWR较OLS方法能够反映更多的空间异质特征,通常在总体相关水平下,局部可能出现相关性相反或大小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表层土壤 土壤含水率 土壤电导率 空间关系 空间插值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雅河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木尔阿地力·阿不力孜 师庆东 +1 位作者 祖拜代·木依布拉 史浩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22,共11页
【目的】探讨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克里雅河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功能空间相互转移的生态环境效... 【目的】探讨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克里雅河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功能空间相互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1990~2020年,克里雅河流域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增加,而生态空间减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表现为草地生态用地与其他生态用地之间的转化和其他生态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转化;1990~2020年,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变化较大是中游和下游区;1990~2020年,其他生态用地转化为草地生态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是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二者贡献率达97.28%;相反,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向其他生态用地的转入是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三者贡献率达负的98.50%。人口与经济因素、农业发展因素是克里雅河流域三生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虽有所好转,但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及水域生态用地的治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克里雅河流域 生态环境效应 驱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健康评价
3
作者 崔传登 师庆东 +3 位作者 李想 史浩伯 万彦博 李鼎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摸清胡杨林的健康状况,对胡杨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内68个典型样地进行野外调查... 【目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摸清胡杨林的健康状况,对胡杨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内68个典型样地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森林生产力、森林群落结构和生境因子指标等方面选取了17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构建适用于该区域胡杨林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计算森林健康指数,综合评价该地区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结果】①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整体森林健康状况较差,有29.4%处于不健康状态,33.8%处于中健康状态,30.9%处于亚健康状态,5.9%处于健康状态。地下水埋深、全氮、郁闭度、Simpson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是影响森林健康程度的主要因子。②达里雅布依绿洲胡杨林中,深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指数显著低于浅地下水埋深和中地下水埋深(P<0.05),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浅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高。整体来看,不同地下水埋深森林健康指数:浅地下水埋深(0.65)>中地下水埋深(0.45)>深地下水埋深(0)。③在达里雅布依绿洲不同区域胡杨林中,北部胡杨林的森林健康指数显著低于中部和南部,显示出较低的健康水平,南部森林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从北部、中部到南部,森林健康指数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各区域森林健康指数:南部(0.61)>中部(0.58)>北部(−0.01)。【结论】达里雅布依绿洲整体胡杨林健康水平较差,地下水位越浅,胡杨健康指数就越高,不同区域中,从南部、中部到北部胡杨林健康指数呈现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胡杨林 达里雅布依绿洲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敬哲 刘志辉 张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0-248,共9页
利用1994—2013年新疆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及碳足迹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各县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量从1994年的179.46万t增长到201... 利用1994—2013年新疆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及碳足迹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各县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量从1994年的179.46万t增长到2013年的474.15万t;不同年份农业碳排放均主要源于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和不科学的灌溉方式,其最大贡献率分别为40.02%和41.56%;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20年间增加了2185.04万t,棉花对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贡献最大,多年平均贡献率达47%;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疆的县市并呈现出沿天山对称的趋势;1994—2013年,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1994年的2 732.63×104C·hm-2·a-1增加至2013年的4 474.89×104C·hm-2·a-1,碳足迹增加了283.59×104C·hm-2·a-1,表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碳生态盈余的现象,种植结构生态效益指数大于1的年份为11个,种植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足迹 碳排放 碳吸收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平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经济价值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熊黑钢 秦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4,共5页
本文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新疆各地州平原人工林和胡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比较了这两类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差异,并分析了同种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特征。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 本文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新疆各地州平原人工林和胡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比较了这两类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差异,并分析了同种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特征。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为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及生态规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间接经济价值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呼图壁河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雯瑜 刘志辉 +2 位作者 冯娟 杨金明 王敬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6,共5页
利用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年型划分方法 4种生态基流估算方法对天山北坡呼图壁河的生态基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Tennant法获得的生态基流量为一般用水期(10月-翌年3月)的最小生态需... 利用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年型划分方法 4种生态基流估算方法对天山北坡呼图壁河的生态基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Tennant法获得的生态基流量为一般用水期(10月-翌年3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055亿m^3,鱼类产卵育幼期(4-9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253亿m3;利用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估算值为0.052亿m^3;利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估算基流量为0.072 8亿m^3;利用年型划分法估算生态基流量为0.166亿m^3。(2)对比4种方法可得利用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估测值数值与实测值较接近,改进的Tennant法估测值不仅与实测接近,而且对年内用水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所以更适合用于反映呼图壁生态基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呼图壁河 TENNANT法 生态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海拔梯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房园 梁中 +5 位作者 张毓涛 师庆东 孙雪娇 李吉玫 李翔 董振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4-1584,共11页
为揭示天山云杉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探究天山云杉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特征。以天山北麓中段的天山云杉森林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1500-2300 m)布设系列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室内浸泡法对天山云杉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 为揭示天山云杉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探究天山云杉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特征。以天山北麓中段的天山云杉森林为研究对象,沿海拔梯度(1500-2300 m)布设系列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室内浸泡法对天山云杉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明确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天山云杉森林枯落物层厚度(2.50-3.38 cm)和蓄积量(13.6-21.7 t·hm^(−2)),两者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P<0.05);天山云杉森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50.9-65.0 t·hm^(−2))和有效拦蓄量(21.6-25.8 t·hm^(−2))均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对比不同海拔梯度枯落物的持水过程发现,其在浸水1h内持水量迅速增加,此时吸水速率最大;相同时间内,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2)在1500-1700、1700-1900、1900-2100、2100-2300 m 4个海拔段的土壤容重(0.481、0.621、0.643、0.452 g·cm^(−3))、毛管孔隙度(72.6%、77.5%、70.5%、75.8%)和总孔隙度(76.1%、81.0%、73.4%、78.8%)均表现为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海拔梯度土壤饱和持水量与毛管持水量排序为1700-1900 m>1500-1700 m>2100-2300 m>1900-2100 m,土壤有效持水量排序为:1700-1900 m>1500-1700 m>1900-2100 m>2100-2300 m,均随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3)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总的有效持水量(83.4-95.9 t·hm^(−2))和总最大持水量(1390-1662 t·hm^(−2))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各海拔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研究发现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总体呈现沿海拔梯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低海拔区域(1500-1900 m)水源涵养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森林 水源涵养 海拔梯度 枯落物层 土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的塔城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8
作者 李孟泽 师庆东 汪溪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6-259,共14页
【目的】研究20 a塔城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塔城地区2001~2020年植被生长比较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2000、2010以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Theil-Senmedi... 【目的】研究20 a塔城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塔城地区2001~2020年植被生长比较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2000、2010以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Theil-Senmedi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像元二分法、变异系数等工具和方法。【结果】塔城地区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介于0.32~0.46之间,以低、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高植被覆盖度区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和中部;2001~2020年,塔城地区植被覆盖度以0.38%/a的变化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植被覆盖改善区(72%)大于退化区(26%),沙湾市和乌苏市南部、塔城市以及额敏县改善较为明显;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为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异主要类型;塔城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是未利用地向草地的转化以及草地向耕地的转化,未利用地在草地和耕地的补充与占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响应联系,未利用地面积的显著减少区域与植被显著增加区域高度重合,说明未利用地对植被覆盖度的贡献最大。【结论】反映出在研究时段内塔城地区未利用地的环境得到改善,荒漠化防治等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晓东 吕光辉 +2 位作者 张雪梅 孙丽君 何书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7-42,共6页
在划定面积5 m×5 m和10 m×10 m样方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VR)法及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和Cassie指标(CA)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划定面积5 m×5 m和10 m×10 m样方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VR)法及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和Cassie指标(CA)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5 m×5 m的样方内,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枇杷柴〔Reaumuria songarica (Pall.) Maxim.〕、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 (Pall.) M. Bieb.〕、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盐豆木〔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 Voss〕、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 C. A. Mey. ex Schrenk)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8个种群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关联,种群间很少存在对资源的竞争;K值、C值和CA值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胡杨、枇杷柴、盐节木、白梭梭、盐豆木和盐穗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多枝柽柳种群为均匀分布,梭梭种群为随机分布,但仅枇杷柴和盐节木种群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在面积10 m×10 m的样方内,8个乔灌木种群的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关联,显示种群间存在对资源的竞争,但稳定共存;8个乔灌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随样方面积从5 m×5 m扩大至10 m×10 m,8个乔灌木种群m*的排序位置发生了改变,显示种间竞争能力和种内自疏能力发生变化,其中,枇杷柴、盐穗木和梭梭的总体表现较强,多枝柽柳最差。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中,采用面积10 m×10 m的样方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乔灌木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方差比率法 聚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河水沙年内分配特征及同步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敬哲 刘志辉 +1 位作者 姚俊强 郭小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利用呼图壁河出山口石门水文站1980—2011年日径流量和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年内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期)等方法指标,分析了呼图壁河水沙年内分配及同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年代的径流与输沙年内分配均呈"单峰... 利用呼图壁河出山口石门水文站1980—2011年日径流量和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年内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期)等方法指标,分析了呼图壁河水沙年内分配及同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年代的径流与输沙年内分配均呈"单峰型"分布,且输沙量较径流量的分配更为集中;(2)近32年以来,径流和输沙的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都呈缓慢上升趋势,且二者的年际变化都显示出较好的同步性。径流和输沙的集中期同样有着微弱的上升趋势,但输沙集中期略提前于径流集中期。这是由于河流的补给方式和下垫面等综合影响造成的;(3)呼图壁河泥沙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明显高于径流。完全调节系数与不均匀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个年代冬春季节径流量与同一时段输沙量的变化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河 水沙 年内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葡萄沟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空间分异研究
11
作者 彭菲 瓦哈甫·哈力克 +1 位作者 卢龙辉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利用2014—2016年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实地调研及问卷数据,对葡萄沟4个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与不同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葡萄沟社区居民... 利用2014—2016年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实地调研及问卷数据,对葡萄沟4个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与不同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葡萄沟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与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这两个因素相关性最大;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的分布呈现出空间聚集特征,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相关性;4个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均不相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沟 旅游参与积极性 空间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县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婷 郑江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6,共6页
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背景下,估算地表蒸散量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分配与管理,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气温、风速、气压、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应用SEBS模型估算新疆呼图壁... 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背景下,估算地表蒸散量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分配与管理,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气温、风速、气压、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应用SEBS模型估算新疆呼图壁县2013-2015年4-8月的蒸散发量。呼图壁县蒸散量估算结果年内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呼图壁县蒸散量空间变化呈现由北向南不断增大的趋势。利用彭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对SEBS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SBES模型估算呼图壁蒸散量的结果是合理的。通过较短时间序列数据获取可视化的蒸散量空间分布,可快速得到呼图壁县域水分消耗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农业节水以及发展精准农业提供基础依据,有利于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 SEBS 蒸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2006年区域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左欣艳 高敏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0期136-138,共3页
科学地评价区域经济竞争力,将为地区寻求发展、制定竞争战略和有效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有关综合实力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对我国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在国内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并以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依据... 科学地评价区域经济竞争力,将为地区寻求发展、制定竞争战略和有效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有关综合实力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对我国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在国内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并以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依据,对我国31个省(地区)2006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序,同时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区域经济竞争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龙龙 张永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25-31,共7页
为探讨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以1990、2000、2010年的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为基础数据源,借助IDRISI17.0的LCM模型和CA-Markov模型,并结合RS技术和GIS技术分析并预测研究区域20年间... 为探讨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以1990、2000、2010年的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为基础数据源,借助IDRISI17.0的LCM模型和CA-Markov模型,并结合RS技术和GIS技术分析并预测研究区域20年间土地利用的空间转变。结果表明,20年间研究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基于IDRISI17.0的CA-MARKOV模块预测新疆2025年土地利用状况,2010-2025年各地类总体上呈"一减五增"的趋势;在各影响因素中,人口数量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arkov模型 LCM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