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大杰 曾江 霍娅敏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西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总体上发展滞后、能耗高及污染严重,不具有可持续性等;并阐述了产业区域转移背景下西...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西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总体上发展滞后、能耗高及污染严重,不具有可持续性等;并阐述了产业区域转移背景下西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加剧了西部综合运输系统运能与运量矛盾,加重了西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并对西部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就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即西部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要以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考虑产业转移诱发的运量需求增加,并把产业转移引起的资源环境约束纳入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整体发展战略中,最终实现西部综合运输系统持续、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区域转移 西部综合运输系统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左大杰 赵柯达 谢媛娣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能耗分解 完全分解模型 综合运输系统 能耗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站公共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晨 薛锋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5期20-25,共6页
为提高交通运输系统中火车站的公共安全水平,便于火车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沈阳北火车站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以沈阳北火车站为例影响客运站公共安全的各因素,并构建客运站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 为提高交通运输系统中火车站的公共安全水平,便于火车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沈阳北火车站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以沈阳北火车站为例影响客运站公共安全的各因素,并构建客运站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火车站公共安全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以6个客运站的公共安全水平为例,应用灰色关联法评价并验证其公共安全的总水平排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站 公共安全 AHP 灰色关联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流条件下地铁旅客运输组织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雨洁 李宗平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7年第2期58-63,70,共7页
地铁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大客流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大客流情况下,地铁车站处于超负荷的服务状态,运营效率与运输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大客流的成因与规律性,对大客流的内涵与分类进行简要阐述,并从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和客运组织... 地铁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大客流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大客流情况下,地铁车站处于超负荷的服务状态,运营效率与运输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大客流的成因与规律性,对大客流的内涵与分类进行简要阐述,并从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和客运组织多角度分析大客流对地铁运输组织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类型车站,探究应对大客流的运输组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客流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空车调配综合优化模型及求解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学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以铁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货物运输需求方(货主)满意度最大化和空重车调配路径最合理化为目标函数构建铁路空车调配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模型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空车供应站的车种供应量、以重代空最大运量和剩余装车作业能力;空车运... 以铁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货物运输需求方(货主)满意度最大化和空重车调配路径最合理化为目标函数构建铁路空车调配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模型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空车供应站的车种供应量、以重代空最大运量和剩余装车作业能力;空车运输阶段的区段运输能力;空车需求站的剩余卸车作业能力、车种需求量和货物装运总量。根据调研资料确定模型求解参数的取值;通过简化路径参数、量纲转换处理,将多目标规划转换为单目标规划;运用LINGO软件实现综合优化模型的二次建模;运行LINGO程序得到铁路空车综合调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车调配 企业经济效益 货主满意度 合理路径 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的手动—自动驾驶混合交通流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邱小平 马丽娜 +1 位作者 周小霞 杨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8,124,共9页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车辆在未来会越来越多,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引入了经典的Gipps安全距离规则,对Na Sch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安全距离的自动驾驶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然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自...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车辆在未来会越来越多,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引入了经典的Gipps安全距离规则,对Na Sch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安全距离的自动驾驶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然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自动驾驶车辆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研究获得一些新的结论.第一,通过降低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的反应时间,可大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最高可达2倍.第二,当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的反应时间降到0.5 s以下时,其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可忽略.第三,道路上自动驾驶车辆的比例对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拥堵有显著影响.当自动驾驶车辆的比例达到80%时,通行能力可达到全手动驾驶交通流的2倍,交通拥堵可以降低50%.第四,在全自动驾驶的交通流中,增大自动驾驶反应时间会减少交通拥堵.特别是当密度在30~60 veh/km的范围内时作用更为明显,拥堵比例下降最高可达到20%,可以作为一种缓解拥堵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安全距离 元胞自动机 反应时间 混合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车辆换道模型 被引量:27
7
作者 邱小平 刘亚龙 +1 位作者 马丽娜 杨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3,95,共8页
车辆换道行为是微观交通流中最基本的驾驶行为之一,研究车辆换道行为可以提高车辆换道模型的仿真精度和减少由不合适的车辆换道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当前车辆换道模型大多是基于驾驶员的决策思维方式建立的决策模型,这类模型的缺点是很... 车辆换道行为是微观交通流中最基本的驾驶行为之一,研究车辆换道行为可以提高车辆换道模型的仿真精度和减少由不合适的车辆换道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当前车辆换道模型大多是基于驾驶员的决策思维方式建立的决策模型,这类模型的缺点是很难捕捉到驾驶员在决策过程中一些潜在决策模式和考虑的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引入了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方法——贝叶斯网络,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车辆换道模型,试图通过机器学习的途径来提高车辆换道模型的精度.采用了分段离散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处理后的数据对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学习,并分别建立了与两种贝叶斯网络结构相对应的车辆换道模型,最后对建立的模型分别进行验证.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车辆换道模型对换道行为的识别率可以达到88%以上.此模型还可进一步应用到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贝叶斯网络 机器学习 车辆换道 特征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邱小平 于丹 +1 位作者 孙若晓 杨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0,共7页
随着交通拥堵状况日益显著,整体交通安全性下降,交通事故率逐渐增大.基于提高驾驶安全性考虑,细化元胞长度,引入被广泛证明在描述车辆驾驶行为方面具有很高精度的Gipps安全距离规则,对Na Sch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安全距离的元... 随着交通拥堵状况日益显著,整体交通安全性下降,交通事故率逐渐增大.基于提高驾驶安全性考虑,细化元胞长度,引入被广泛证明在描述车辆驾驶行为方面具有很高精度的Gipps安全距离规则,对Na Sch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安全距离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评估,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新建立的模型相对Na Sch模型精度更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现交通流特性,再现实际交通中的自由流、同步流及拥堵流等交通现象.此外,还发现驾驶员对前车最大减速度估计过高时,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而驾驶员对自身车辆最大减速度估计过高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道路的通行能力,但是很可能会造成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增加了事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安全距离 元胞自动机 驾驶行为 最大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性和服务水平的地铁站自动售票机仿真优化配置 被引量:4
9
作者 蒋阳升 林曦 +2 位作者 安定 朱娟秀 胡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0-435,共6页
为优化配置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数目,将自动售票过程抽象为具有状态相关性和容量限制的单服务台排队系统.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发现,客流到达间隔和自动售票时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分布;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将排队区域行人的等待忍耐... 为优化配置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数目,将自动售票过程抽象为具有状态相关性和容量限制的单服务台排队系统.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发现,客流到达间隔和自动售票时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分布;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将排队区域行人的等待忍耐极限转化为排队系统容量.在此基础上,利用Anylogic软件设计排队系统仿真优化实验,获取不同服务水平等级下的最优自动售票机台数.最后,对排队系统仿真实验进行微观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排队系统仿真与微观仿真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由此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售票机 状态相关性 容量限制 排队系统 服务水平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力的信号交叉口施工区交通流建模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小平 孙若晓 +1 位作者 马丽娜 杨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4,共6页
由于施工区的存在,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车流运行混乱.本文为了从微观层面研究信号交叉口施工区交通流运行特性,以初始社会力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交叉口交通流的社会力模型;通过对影响岛式施工区通行能力的因... 由于施工区的存在,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车流运行混乱.本文为了从微观层面研究信号交叉口施工区交通流运行特性,以初始社会力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交叉口交通流的社会力模型;通过对影响岛式施工区通行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设计出一套数据采集方案;利用实测数据并结合遗传算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标定,使用统计学指标对标定结果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型仿真得到的交通量与实测值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仅为0.028,能为信号交叉口施工区交通流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建模 仿真 施工区 社会力模型 遗传算法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调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建国 吴婷 蒋阳升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解决公共自行车系统车辆调度问题,通过分析1d内不同时段公共自行车的借还需求情况,从成本最小化和租赁点满意度最大化2个目标出发,在平峰时段建立不带时间窗的公共自行车车辆调配路径优化模型,在高峰时段建立基于滚动时域的公共自行... 为解决公共自行车系统车辆调度问题,通过分析1d内不同时段公共自行车的借还需求情况,从成本最小化和租赁点满意度最大化2个目标出发,在平峰时段建立不带时间窗的公共自行车车辆调配路径优化模型,在高峰时段建立基于滚动时域的公共自行车车辆调配路径优化模型,并运用蚁群算法近似求解不同时段车辆调配路径。算例结果表明:平峰时优化后行驶路程比初始行驶路程减少48.5%,费用减少14.1%;高峰时优化后租赁点满意度比初始满意度高62.3%。这2种模型是合理和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自行车系统 车辆调度 时间窗 滚动时域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受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厢立席密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伟 李宗平 +2 位作者 余大本 鞠艳妮 尹嘉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0,243,共7页
为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厢立席密度,从立席乘客耐受感知的角度探讨立席密度对耐受性的影响.从时间与空间感知的角度探讨综合耐受性影响因素分类,主要包括立席乘客密度、站立时间和候车时间3个主要因素.引入区间模糊数,实现对耐受感知... 为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厢立席密度,从立席乘客耐受感知的角度探讨立席密度对耐受性的影响.从时间与空间感知的角度探讨综合耐受性影响因素分类,主要包括立席乘客密度、站立时间和候车时间3个主要因素.引入区间模糊数,实现对耐受感知的模糊化处理,提高参数的回归精度.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乘客耐受性的参数估计,绘制耐受阈值关于要素叠加的等值面图.结合仿真结果,对立席密度耐受阈值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普通出行乘客所能接受的最大立席密度为6.57~6.92人/m2,通勤出行乘客所能接受的最大立席密度为7.21~7.63人/m2.模型结果为规划设计中确定合理立席密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耐受性 立席密度 站立时间 候车时间 区间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工作区通行能力估计模型研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小平 李攀 +1 位作者 杨达 陶黎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6,共6页
回顾了近几10 a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方法的研究概况,包括工作区通行能力的定义、分类和区域划分,影响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方法,估计模型,结论和未来展望。关注于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模型,将它们分成5类来探讨,指出了各... 回顾了近几10 a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方法的研究概况,包括工作区通行能力的定义、分类和区域划分,影响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方法,估计模型,结论和未来展望。关注于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模型,将它们分成5类来探讨,指出了各类模型的特点。最后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工作区 通行能力 估计模型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测度的路面三维图像裂缝识别 被引量:13
14
作者 彭博 WANG Kelvin C.P. +1 位作者 陈成 蒋阳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8-895,共8页
为准确而完整地识别路面裂缝,提出了基于1 mm/像素的路面三维图像裂缝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各向异性测度计算与自适应优化阈值分割、深度验证和多分辨率去噪处理3个部分.首先,针对路面图像像素特征,基于0°、45°、90... 为准确而完整地识别路面裂缝,提出了基于1 mm/像素的路面三维图像裂缝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各向异性测度计算与自适应优化阈值分割、深度验证和多分辨率去噪处理3个部分.首先,针对路面图像像素特征,基于0°、45°、90°和135°四个方向的线性邻域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每个像素的各向异性测度(表征方向性的强弱),并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优阈值,将路面图像分为强方向性和弱方向性像素两类;其次,根据半径为d的正方形邻域深度均值设定阈值,用方向性强且深度低于或等于该阈值的像素形成初步的裂缝图像;最后,将裂缝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块,设计去噪模板对裂缝图像进行滑动窗口去噪处理,获得最终裂缝图像.基于166幅含有各类裂缝的三维路面图像(2 048×2 048像素)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算法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均值91.57%)和召回率(均值81.29%),最终以84.26%的F1均值优于种子识别算法(F1均值69.19%)、Canny边缘检测(F1均值8.15%)和OTSU分割(F1均值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识别算法 图像处理 路面裂缝 各向异性检测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mm精度路面三维图像的裂缝自动并行识别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博 蒋阳升 +1 位作者 陈成 Kelvin C.P.Wang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0-1196,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完整地识别裂缝,基于1 mm/像素的路面三维图像提出了具有并行结构的裂缝自动识别算法.首先,进行降维处理,分别以像素(0,0)和(4,4)为起点将源图像划分为8×8像素的子块,获得2幅部分重叠的降维图像;然后,基于降维图... 为了快速、准确、完整地识别裂缝,基于1 mm/像素的路面三维图像提出了具有并行结构的裂缝自动识别算法.首先,进行降维处理,分别以像素(0,0)和(4,4)为起点将源图像划分为8×8像素的子块,获得2幅部分重叠的降维图像;然后,基于降维图像进行裂缝种子识别和裂缝连接,形成10个并列的子流程,从而产生10幅初步裂缝图像;最后,对10幅图像进行裂缝融合与滑动窗口去噪处理,获得裂缝图像.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平均92.56%)和召回率(平均90.59%),并以90.59%的F值优于Otsu阈值分割及Canny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的并行结构有利于程序并行化,能有效提高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识别算法 图像处理 路面裂缝 裂缝融合 裂缝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模糊推理的车辆跟驰行为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小平 孙若晓 +1 位作者 于丹 杨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143,共9页
为精确建立车辆跟驰模糊推理系统,提出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为输入、输出变量划分模糊集,并求出对应的高斯隶属度函数;引入Takagi-Sugeno推理方法进行车辆跟驰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处理;利用NGSIM数据对模糊推理系统和Gipps跟驰模型进... 为精确建立车辆跟驰模糊推理系统,提出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为输入、输出变量划分模糊集,并求出对应的高斯隶属度函数;引入Takagi-Sugeno推理方法进行车辆跟驰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处理;利用NGSIM数据对模糊推理系统和Gipps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建立车辆跟驰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能真实反映数据本身的特征和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特性,并且所建立的模糊推理系统与Gipps模型相比,其误差指标的仿真精度均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跟驰 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聚类 高斯隶属度函数 Takagi-Sugeno推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车辆换道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邱小平 马丽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有效解决车辆换道行人研究中驾驶员对周围环境认知的不确定性,首次提出利用模糊推理系统对驾驶员换道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输入变量的模糊集划分,求出对应的高斯隶属函数,首次引入Takagi-Sugeno推理方法进行... 为有效解决车辆换道行人研究中驾驶员对周围环境认知的不确定性,首次提出利用模糊推理系统对驾驶员换道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输入变量的模糊集划分,求出对应的高斯隶属函数,首次引入Takagi-Sugeno推理方法进行车辆换道的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处理。利用NGSIM数据对建立的模糊推理进行参数标定,并进行推理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方法,能真实反映数据本身的特征和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特性;而且推理结果与真实换道决策相比较时,其判断正确率高达81%,充分证明模糊推理在研究离散型推断问题中是可行的,而且此方法还可进一步应用到自动驾驶、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车辆换道 模糊聚类 高斯隶属度函数 Takagi-Sugeno推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破损状况检测、评价、预测与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阳升 彭博 +1 位作者 韩世凡 罗楠欣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3年第4期1-9,共9页
高效而准确地对路面破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是路面养护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路面破损的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评价指标与方法、预测和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4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现有技术和方法的利弊,指出了粗放化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建... 高效而准确地对路面破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是路面养护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路面破损的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评价指标与方法、预测和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4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现有技术和方法的利弊,指出了粗放化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路面破损状况信息环境的展望。该法有利于建立从数据采集、破损评价分析到预测管理的一整套有机体系,全面准确地掌握路面破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路面养护 破损状况 数据采集 评价模型 预测模型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通道跨境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达 李向蔚 +1 位作者 王静 李宗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共8页
针对特定跨境铁路通道,设计符合通道运输市场需求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对最大化利用通道运输能力,满足通道货运需求,提高通道运输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老双边贸易现状数据为基础,分析中老铁路通道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对中老铁路通道分别... 针对特定跨境铁路通道,设计符合通道运输市场需求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对最大化利用通道运输能力,满足通道货运需求,提高通道运输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老双边贸易现状数据为基础,分析中老铁路通道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对中老铁路通道分别构建物理网络模型和产品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综合运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通道运输条件,构建了中老铁路通道跨境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采用保守情景下中老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优化模型能够实现产品类别和服务路径的合理分配,并显著提高通道运输效益,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优化求解的基础上结合中老铁路开通初期运营现状对列车开行方案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通道 跨境铁路通道 货物运输需求特征 列车开行方案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峤枫 刘君喜 +3 位作者 杜敏齐 刘明峰 赵永亮 郭孜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列车调度员作为高速铁路运行的核心指挥人员,其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系统的运行安全与效率。在分析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应急处置作业流程与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以业务基础知识、运行优化调整能力、作业安全水平、沟通能力为准则层... 列车调度员作为高速铁路运行的核心指挥人员,其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系统的运行安全与效率。在分析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应急处置作业流程与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以业务基础知识、运行优化调整能力、作业安全水平、沟通能力为准则层,以处置期间客车增晚时间、应急响应时间、调度命令准确率、受令单位正确率、标准用语规范性等12项指标为指标层的评价体系。采用TOPSIS方法构建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CRITIC方法给出各指标权重系数的量化方法。最后,采用列车调度员实际应急处置数据,试算评价模型,并与调度所给出考核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估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调度员 应急处置 综合评价 CRITIC-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