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运输智能化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光远 彭其渊 +4 位作者 刘晓波 龚迪 马驷 蒋阳升 李宗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3-237,251,共6页
通过对以"综合"与"智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分析,以及在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讨论综合交通运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提... 通过对以"综合"与"智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分析,以及在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讨论综合交通运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提升综合交通跨地域、跨行业服务管理能力,强化整合行业资源、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西部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运输智能化 工程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硕士实践基地建设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学庆 江欣国 +1 位作者 王鑫 唐瑞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5-169,共5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联系十分紧密。要求培养具有工程应用与学术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依据交通运输工...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联系十分紧密。要求培养具有工程应用与学术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依据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发展规划及要求,提出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校内实践基地,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打造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现场教学、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相互连接的"三位一体"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应用型、研发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实践基地评价方案进一步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不足,促进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虚拟仿真 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光远 何必胜 +2 位作者 鲁工圆 龚迪 王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着重破解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不充分,实验教学与行业产业需求匹配脱节,缺乏多岗位协同和多场景模拟以及实验内容与现有教学环节融合度不高等问题。聚焦高铁列车调度指...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着重破解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不充分,实验教学与行业产业需求匹配脱节,缺乏多岗位协同和多场景模拟以及实验内容与现有教学环节融合度不高等问题。聚焦高铁列车调度指挥、库存管理与自动化仓储、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等关键问题,以点带面,重点打造了系列国家级、省级高阶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紧密融合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交通运输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提出并实践了4个“二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为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行条件下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何必胜 石宇航 +2 位作者 黄永龙 张光远 王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6,共11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贯通运行已成为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向。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与系统架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运行图编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观路网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策略,通过构建介观路网模型,精准描述列车的运行过程及其对轨道资源的占用与释放关系,结合列车子路径策略,实现列车越行、折返、停站、过轨等操作,并引入车底运用策略,提高车底资源调度效率。在此基础上,以重庆江跳线与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贯通运行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列车运行组织与资源协调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表明,该策略可有效协调多制式系统在运行图编制中的冲突,为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多网融合 列车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运输模式下的地铁物流中转站选址研究
5
作者 陶思宇 裴娆 +1 位作者 邓雨平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34,共10页
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土地资源紧张等现象导致城市物流需求不断增加。为缓解传统运输方式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的问题,合理降低城市物流运输成本,基于传统城市物流配送网路,提出地铁与传统运输方式联合运... 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土地资源紧张等现象导致城市物流需求不断增加。为缓解传统运输方式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的问题,合理降低城市物流运输成本,基于传统城市物流配送网路,提出地铁与传统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新型城市物流配送模式。以地铁运输总成本和公路运输总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联合运输模式下的地铁物流中转站选址模型,同时设计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成都地铁网络为背景,分析服务范围对地铁物流中转站选址方案的影响及算法求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公路运输,联合运输模式总成本降低约26.8%,算法灵敏度误差未超过1%,利用本研究提出的联合运输模式进行城市物流活动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运输模式 地铁物流中转站 物流配送 选址问题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协同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其渊 刘思源 +3 位作者 江山 冯涛 陈垚 张永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协同优化对于提升线网的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和客流分配一体化优化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费用与企业运营费用之和为目标,考虑通过...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协同优化对于提升线网的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贯通运营下市域铁路与地铁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和客流分配一体化优化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费用与企业运营费用之和为目标,考虑通过能力和列车载客能力、车底资源以及列车服务数量等实际约束,同时设计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进行求解,确定全线的列车开行交路,以及各交路上的列车开行频率、编组类型和停站方案,并验证算法在不同客流需求水平案例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两阶段法,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能以平均234 s的计算时间得到满意解,目标函数值平均下降3.6%;与独立运营相比,贯通运营后,企业运营费用平均降低了11.3%,全线乘客和跨线乘客出行费用分别平均降低了3.9%和10.7%,跨线乘客换乘次数平均减少了18.7%,车底使用数量平均减少了14.4%;与站站停模式相比,市域铁路本线和贯通列车采用灵活停站的运营模式后,全线乘客出行费用平均降低了4.2%。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市域铁路与地铁贯通运营开行方案编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贯通运营 改进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 列车开行方案 市域铁路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实验中心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光远 倪少权 +2 位作者 郝建平 马驷 鲁工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0-214,218,共6页
通过对以"智能"为核心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实验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分析,以及在提升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讨论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实验中心的建设。该实验中心的建设能够全面实现全路列车运... 通过对以"智能"为核心的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实验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分析,以及在提升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讨论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实验中心的建设。该实验中心的建设能够全面实现全路列车运行图及铁路行车相关作业计划编制和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铁路运输、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行业的管理能力,提升综合投资效益,从而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列车运行图 智能化 实验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开冉 殷苏平 蒋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的应对能力。综合考虑多个层面提出了恢复速度和网络性能双韧性指标,以双韧性指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决策,构建了基于修复策略的韧性优化双层模型。并以杭州地铁网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求的修复策略优于其他修复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速度韧性随着预算修复资金增加而减小,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增大,恢复速度韧性随着修复队伍数量增大而增大,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韧性优化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收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开发研究
9
作者 陶思宇 赵悦 +3 位作者 冯涛 彭其渊 陈昕梅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分为7类,分别是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休闲服务、文化和绿化业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分别制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方法。建立以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考虑多方约束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总体量及每种业态的组合配比,为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物业开发模型 土地价值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布式鲁棒优化
10
作者 张锦 申皓 +1 位作者 杨文广 李国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8-3458,共11页
解决考虑需求不确定和运输风险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问题,对保障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工程物资需求概率分布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需求历史数据的平均值以及平均绝对偏差构建需求概率分... 解决考虑需求不确定和运输风险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问题,对保障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工程物资需求概率分布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需求历史数据的平均值以及平均绝对偏差构建需求概率分布模糊集,建立包含综合成本最小和运输风险最小的双目标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基于线性决策规则以及对偶转换思想,将半无限规划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使用ε-约束法处理多目标并用Gurobi软件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以复杂环境地区某大型铁路建设工程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不同决策偏好下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生成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配方案可以有效抵御需求波动及运输路径中断对工程物流网络的影响,方案运输风险值越低对供需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越强,工程物流网络中的缺货量越少;增加综合成本投入带来的运输风险减少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当综合成本增加幅度在20%以内时,降低运输风险的效果最为明显;增加物资储备基地的容量可以降低选址方案的综合成本和风险值,但容量增加到一定限度仅能降低低风险选址方案的综合成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需求不确定下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物资储备基地选址优化和保障工程物资稳定持续供应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物流 物资储备基地选址 分布式鲁棒优化 需求不确定 运输风险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优化研究综述
11
作者 陶思宇 李治德 张永祥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4,共12页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中的核心研究问题,是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为全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论述。首先,从数学建模角度出发,分别从线路层面...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中的核心研究问题,是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为全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论述。首先,从数学建模角度出发,分别从线路层面和网络层面总结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求解算法的研究,详细回顾启发式算法和精确算法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加强动态客流和乘客行为特征的建模,深化网络互联互通情境下的运营优化,探索多策略组合的运营组织模式,以及结合智能化优化算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开行方案 研究综述 数学模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12
作者 帅斌 孙宗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84,共16页
“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及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带来的运输需求变革,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带来机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快运产品实践及学术研究3方面考虑,将我国铁路快运分为普铁快运发展及以高铁快运... “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及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带来的运输需求变革,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带来机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快运产品实践及学术研究3方面考虑,将我国铁路快运分为普铁快运发展及以高铁快运为代表的谱系化发展2个阶段。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中英文研究概况梳理。从运输组织方案角度对普铁快运、高铁快运研究进行综述。最后提出深化旅客列车行包运输方案实时编制、单条高铁线路快捷货物运输与旅客列车运输计划协同优化、复杂路网下高铁快运网络化运输组织方案设计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快捷货物 行包 快运班列 高铁快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旅客出行行为的空铁联程运输研究文献综述
13
作者 张小强 周慧萱 武笑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31,共18页
综合运输是近年来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安全的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发展与利用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搭建一个技术先进、具备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交通运输体系。空铁联程运输(简称“空铁联运”)是综合运输的方式之一,不仅... 综合运输是近年来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安全的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发展与利用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搭建一个技术先进、具备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交通运输体系。空铁联程运输(简称“空铁联运”)是综合运输的方式之一,不仅能合理运用已有运输基础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建设成本,还能通过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转换,提高出行可达性,对于缓解机场拥堵,扩大机场辐射范围,减少碳排放,满足出行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等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近年来,空铁联运相关研究包括宏观层面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空铁联运网络研究、空铁联运评价方法研究,中观层面的空铁联运接续研究,微观层面的空铁联运旅客出行行为研究等。本文归纳整理了2000—2024年国内外空铁联运的代表性研究,梳理不同运营背景、不同运输网络规模下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国内学者更关注联运旅客出行行为,强调旅客出行需求;国外学者更关注空铁联运社会和环境效益,强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国内外研究重点的差异,将从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与政策支持进行原因分析。未来,深入探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合作研究,包括运营商之间、运营商与旅客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冲突等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空铁联运网络由构建、中转节点选址到网络优化的系统性研究,构建空铁联运评价方法体系,对空铁联运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拓宽空铁联运接续研究区域,考虑旅客的多样化需求,融入不确定性因素的应对策略,如提供航班延误保险等,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选题;将空铁联运旅客出行行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最后,空铁联运未来发展需利用先进科技技术降低联运旅客全出行链数据获取成本,搭建包括出行路径规划、一站式购票、接续过程可视化、接续时长预测等服务的空铁联运出行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空铁联程运输 旅客出行行为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彦博 何必胜 +3 位作者 陈鹏 张博健 鲁工圆 张光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9,209,共10页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呼叫机制、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以及智能体转换功能,从环境建模和行为建模2个维度构建了编组站智能体仿真模型,实现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模拟,并能有效满足编发线列车出发功能以及移动单元的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使得仿真模型更贴合编组站的实际工作。最后,通过对实际的单向混合式二级三场编组站进行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的有效性,而且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编顺序与小运转列车占比对编组站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能有效进行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该仿真模型对于指导编组站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编组站仿真 多智能体技术 进路选择 解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堵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列车”分配方法
15
作者 闫旭 彭其渊 +3 位作者 张永祥 刘晓薇 谷丽婷 冯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2039,共13页
实现拥堵条件下乘客到列车的精细化分配,对提高城轨客流的拥堵管理水平、辅助乘客出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线路层面,考虑乘客因拥堵延误所导致列车搭乘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知识推理的“乘客-列车”分配方法。首先... 实现拥堵条件下乘客到列车的精细化分配,对提高城轨客流的拥堵管理水平、辅助乘客出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线路层面,考虑乘客因拥堵延误所导致列车搭乘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知识推理的“乘客-列车”分配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学习构建带有约束的双通道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对乘客的进入(即进站及候车)与离开(即出站)过程时间展开估计;其次,根据估计结果构建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列车推断模型,计算面向整个可行列车集合的离散分配概率,从而将乘客分配至其最可能搭乘的列车;最后,为克服数据异质性偏差,基于以上模型并结合领域知识制定若干偏差纠正策略以提高列车分配精度。收集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的自动售检票与列车时刻表数据展开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不依赖独立假设或额外数据,所提出方法能实现至少87.12%目标乘客的合理分配,相比不使用纠偏策略的基线模型匹配率提高约12.50个百分点,具有较好的分配性能;与基于既有先进方法的基准模型相比,分配结果的一致性可达90.1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部署后的计算效率显著高于基准模型,能更好应对大规模实际问题。此外,所提出方法可同步估计乘客出行的延误特征(如留乘次数分布、列车登乘概率等),从而更好地满足管理者与乘客的决策或出行需求,并有助于加深对客流拥堵态势的感知与理解。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城轨客流分配的精细化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为网络层面“乘客-列车”的分配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列车分配 深度学习 偏差纠正策略 拥堵延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
16
作者 钟兴莉 黄平 +1 位作者 彭其渊 温傈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 为提升铁路调度决策水平,基于领域知识及数据驱动技术,结合预测和推断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研究。从单列车、相邻列车以及多列车层面分析冲突演化过程,考虑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共线运行的场景,结合冲突判定规则,提出冲突检测贝叶斯网络基本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列车运行数据,通过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对模型进行结构和参数优化;最终采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指标对检测模型进行评估,得到各线路冲突检测平均准确率达81%,平均召回率达86%,F1分数达83%。与常用的冲突检测模型对比表明:本研究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冲突,且误判率低。模型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贝叶斯网络结构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通过该模型所预测的列车晚点推演数据判定冲突发生地点可有效提升冲突检测模型效果,为列车运行冲突消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冲突检测 贝叶斯网络 多制式轨道交通 领域知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17
作者 刘婧蕾 彭其渊 陈锦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宏观层、中间层及微观层分析影响韧性的因素,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利用敏感度分析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成都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从概率角度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进行评估,还可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相关部门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高效提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贝叶斯网络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评估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杰 陈锦渠 +1 位作者 彭其渊 殷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5-402,450,共9页
为评估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影响,首先,以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前后乘客的相对广义出行费用确定乘客的出行是否可靠,并以出行可靠的乘客占比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其次,以乘客的平均广义出行费用评估网络... 为评估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影响,首先,以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前后乘客的相对广义出行费用确定乘客的出行是否可靠,并以出行可靠的乘客占比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其次,以乘客的平均广义出行费用评估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采用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计算乘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并通过MSWA(method of successive weighted averages)算法求解该模型;然后,通过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区间介数分别识别网络的重要区间;最后,以武汉地铁为例分析重要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后的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受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重要区间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重要区间多与换乘站直接相连,并且各重要区间能影响网络中12.24%~13.96%的乘客;为保证武汉地铁网络可靠性高于0.95,网络最多能容忍区间介数识别的3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或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1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随着下降区间数目和下降比例的升高,网络的可靠性持续下降,但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会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可靠性 服务质量 能力下降 广义出行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入智能网联车队的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20
19
作者 蒋阳升 王思琛 +2 位作者 高宽 刘梦 姚志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5-1032,共8页
针对现有自动-手动驾驶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未考虑智能网联车队队列行为,提出了考虑智能网联车队的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混入智能网联汽车车队的混合交通流特征。对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跟驰行为的特征... 针对现有自动-手动驾驶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未考虑智能网联车队队列行为,提出了考虑智能网联车队的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混入智能网联汽车车队的混合交通流特征。对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跟驰行为的特征,分别构建人工驾驶跟驰模式、自适应巡航模式、协同自适应巡航车队模式的元胞自动机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智能网联车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拥堵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平均速度,进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车队 交通流特性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流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入智能网联汽车的交通流稳定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志洪 金玉婷 +2 位作者 王思琛 胡路 蒋阳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143,共8页
为揭示智能网联汽车(ICV)对交通流的影响特征,首先,考虑ICV的退化机制,分析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模式及其比例关系;然后,采用不同参数的智能驾驶员模型(IDM)来描述不同的跟驰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判别条件;最后,选取... 为揭示智能网联汽车(ICV)对交通流的影响特征,首先,考虑ICV的退化机制,分析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模式及其比例关系;然后,采用不同参数的智能驾驶员模型(IDM)来描述不同的跟驰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判别条件;最后,选取车速标准差变异系数、碰撞时间(TTC)、碰撞暴露时间(TET)和碰撞积分时间(TIT)等作为混合交通流安全性评价指标,并基于元胞自动机进行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ICV渗透率的增加,车速的离散程度逐渐降低,且尾部碰撞风险逐渐减小。因此,ICV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ICV) 人工驾驶汽车(HDV) 混合交通流 跟驰模型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