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开冉 殷苏平 蒋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的应对能力。综合考虑多个层面提出了恢复速度和网络性能双韧性指标,以双韧性指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决策,构建了基于修复策略的韧性优化双层模型。并以杭州地铁网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求的修复策略优于其他修复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速度韧性随着预算修复资金增加而减小,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增大,恢复速度韧性随着修复队伍数量增大而增大,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韧性优化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收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开发研究
2
作者 陶思宇 赵悦 +3 位作者 冯涛 彭其渊 陈昕梅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分为7类,分别是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休闲服务、文化和绿化业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分别制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方法。建立以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考虑多方约束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总体量及每种业态的组合配比,为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物业开发模型 土地价值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构建研究
3
作者 薛锋 杨颖 +3 位作者 李佳霖 左大杰 张守帅 保鲁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3,共8页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根据基于相对联系数的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筛选,识别重要指标,保留了原始二级指标的60%,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比重、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对于构建产学研用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最终确定的49个指标,并结合主管部门、铁路企业、用户、高校和科研机构5个主体构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产学研用方案,为铁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产学研用方案 相对联系数 指标筛选 平均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布式鲁棒优化
4
作者 张锦 申皓 +1 位作者 杨文广 李国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8-3458,共11页
解决考虑需求不确定和运输风险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问题,对保障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工程物资需求概率分布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需求历史数据的平均值以及平均绝对偏差构建需求概率分... 解决考虑需求不确定和运输风险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问题,对保障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工程物资需求概率分布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需求历史数据的平均值以及平均绝对偏差构建需求概率分布模糊集,建立包含综合成本最小和运输风险最小的双目标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基于线性决策规则以及对偶转换思想,将半无限规划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使用ε-约束法处理多目标并用Gurobi软件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以复杂环境地区某大型铁路建设工程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不同决策偏好下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生成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分配方案可以有效抵御需求波动及运输路径中断对工程物流网络的影响,方案运输风险值越低对供需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越强,工程物流网络中的缺货量越少;增加综合成本投入带来的运输风险减少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当综合成本增加幅度在20%以内时,降低运输风险的效果最为明显;增加物资储备基地的容量可以降低选址方案的综合成本和风险值,但容量增加到一定限度仅能降低低风险选址方案的综合成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需求不确定下复杂环境地区铁路工程物资储备基地选址优化和保障工程物资稳定持续供应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物流 物资储备基地选址 分布式鲁棒优化 需求不确定 运输风险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优化研究综述
5
作者 陶思宇 李治德 张永祥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4,共12页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中的核心研究问题,是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为全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论述。首先,从数学建模角度出发,分别从线路层面...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中的核心研究问题,是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为全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论述。首先,从数学建模角度出发,分别从线路层面和网络层面总结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求解算法的研究,详细回顾启发式算法和精确算法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加强动态客流和乘客行为特征的建模,深化网络互联互通情境下的运营优化,探索多策略组合的运营组织模式,以及结合智能化优化算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开行方案 研究综述 数学模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数据的大规模路网交通拥挤时空关联规则挖掘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启帆 刘海旭 +1 位作者 董志鹏 徐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71,共12页
提出了K近邻RElim(K neighbor-RElim,KNR)算法和时序K近邻RElim(sequential KNbrRElim,SKNR)算法,利用大规模路网的车辆轨迹数据来挖掘路段拥挤关联规则和拥挤传播时空关联规则。其中KNR算法在RElim算法基础上拓展了空间拓扑约束,可高... 提出了K近邻RElim(K neighbor-RElim,KNR)算法和时序K近邻RElim(sequential KNbrRElim,SKNR)算法,利用大规模路网的车辆轨迹数据来挖掘路段拥挤关联规则和拥挤传播时空关联规则。其中KNR算法在RElim算法基础上拓展了空间拓扑约束,可高效从大规模车辆轨迹数据集中挖掘路网中关联性拥挤易发路段,并量化这些路段间拥挤的关联性强度。而SKNR算法进一步以滑动窗口的形式拓展时间维度,可以挖掘出大规模路网中难以直接观测的拥挤传播现象,并追溯拥挤传播路径。以成都路网和车辆轨迹数据的挖掘结果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拥挤传播 轨迹数据 REli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车站领域应用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亿 栾中 +3 位作者 李平 封博卿 李聪旭 王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5,177,共10页
为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铁路领域深度融合,在阐述数字孪生铁路现状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数字孪生客运车站总体架构,分别从车站物理要素多维度分解及要素编码设计、“表征模型+机理模型”多粒度虚拟模型构建、多源多模态时空信息组织管... 为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铁路领域深度融合,在阐述数字孪生铁路现状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数字孪生客运车站总体架构,分别从车站物理要素多维度分解及要素编码设计、“表征模型+机理模型”多粒度虚拟模型构建、多源多模态时空信息组织管理、一体化孪生平台构建4个维度入手,详细介绍数字孪生车站系统构建过程,选取基础信息管理、车站安全管控、智能综合调度、设备状态监测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5个典型场景进行数字孪生系统应用展望,利用虚实交互、双向映射、实时连接等关键途径实现客运车站全息表达,实现车站风险隐患管控、有效提高车站旅服能力,为物理车站增加或扩展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铁路 铁路智能化 智能车站 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颖 梁洁林 +1 位作者 李佳霖 薛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边界进行界定,将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在2020年产生的碳...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边界进行界定,将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在2020年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1149.63万t·CO_(2),引入Kaya等式,综合考虑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使用LMDI分解法处理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2010—2020年的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大多为正效应,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多为负效应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从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碳排放监测与评估机制3个方面为助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低碳转型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产业 集群供应链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测算 LMDI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桥梁健康监测的数据压缩算法
9
作者 陈垦 钟爱平 +6 位作者 文煜轩 杨洋 李伟 曾山 王俊 谭屈山 杨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04-3315,共12页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新建桥梁的标配,在这种场景下所带来的是海量监测数据难以存储的问题。因此,针对桥梁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研究桥梁监测数据的压缩方案,该方案研究了基于桥梁监测时间戳数据等差数列性...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新建桥梁的标配,在这种场景下所带来的是海量监测数据难以存储的问题。因此,针对桥梁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研究桥梁监测数据的压缩方案,该方案研究了基于桥梁监测时间戳数据等差数列性质的差量压缩法和基于监测值数据变化频率不大的浮点数异或(exclusive OR,XOR)压缩法。与Gorilla时序数据库的算法相比,增加了异或压缩法的控制位,避免了压缩结果的恶化。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两算法对比常用压缩器有不同程度的优势,时间戳序列差量压缩法在压缩率上优于常用压缩器,针对符合等差数列特性的时间戳序列,压缩率0.0156,接近压缩极限值,压缩解压速度位居中上,并且对监测类型不敏感。而异或压缩法在变化频率不大的数据集上表现较好,压缩率0.3028,在非桥梁数据集上压缩率0.6628,表明异或压缩法对监测类型比较敏感。在桥梁监测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桥梁监测数据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压缩存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监测 时序数据 差量压缩 异或(XOR)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演化聚合的区域路网综合通达度预测
10
作者 高亚玲 樊奕涵 +2 位作者 奉祁林 朱熙 曹先彬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通达度是衡量区域路网通行能力的核心指标,能够为路网规划和交通保障资源调配提供决策支持。针对融合道路布局、交通演化等静动态要素的区域路网综合通达度短期预测难题,基于时空图建模,提出一种融贯交通演化预测与静动态特征聚合的通... 通达度是衡量区域路网通行能力的核心指标,能够为路网规划和交通保障资源调配提供决策支持。针对融合道路布局、交通演化等静动态要素的区域路网综合通达度短期预测难题,基于时空图建模,提出一种融贯交通演化预测与静动态特征聚合的通达度端到端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时空注意力和扩散时间卷积网络,准确预测路网交通演化状态;再对路网静动态特征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图聚合,得到未来一定时段的路网通达度量化值。基于京津冀区域真实路网运行数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路网未来20 min、40 min、60 min的综合通达度预测准确度指标R2分别为0.9389、0.9318、0.9120,较7种对比方法平均提升5.41%。该成果对提升路网规划与运行水平,保障路网平时服务与应急应战效能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通达度 通达度预测 时空图 图池化 时空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轨迹数据在公路货运系统中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甘蜜 卿三东 +1 位作者 刘晓波 李丹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101,113,共12页
随着轨迹数据可获取性及精度的持续提高,货车轨迹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货运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中,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路货运系统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公路货运轨迹数据应用领域的相... 随着轨迹数据可获取性及精度的持续提高,货车轨迹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货运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中,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路货运系统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公路货运轨迹数据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从基于轨迹数据的货运出行信息辨识、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货运轨迹数据进一步应用3个方面回顾现有文献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货运出行信息辨识研究聚焦于货运停留点、车辆和货物、活动出行模式等热点主题,但现有辨识方法多移植于旅客出行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货运出行的独特特征。在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方面,研究者主要针对货运行程时间、空间位置、出行需求等主题展开研究,并证明了基于轨迹数据预测货运特征的可行性,但预测时空范围较为局限,需要根据具体的货运任务、货车司机特征和货运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轨迹数据也被应用于货运出行路径选择行为、货运停车休息行为、行驶安全、货运排放和能耗分析、货运政策评估等研究。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应重点将货运轨迹数据与其他多源数据相结合,从3个关键技术进行突破:一是针对货运实践个体,重点探索高效货车驾驶员的出行特征和出行模式,并在货运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二是针对交通运输新技术和新形势,重点开发和优化自动驾驶技术和重大应急事件影响下的货运组织模式与策略;三是针对货运供需关系及匹配机制,重点研究货运全流程供需状态辨识与预测,并结合深度学习等方法训练和开发智能供需匹配模型,从而优化货运系统调度,助力社会散乱运力资源整合,提高货运系统的综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货运系统 轨迹数据 物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路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交路计划与时刻表综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慧 蒋佳锟 +1 位作者 鲜楚逸 陈钉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180,共10页
混合交路模式由于运力利用效率高、客流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既有研究普遍基于不同交路列车的发车频率存在倍数关系,或设定单位时段内(往往为1 h及以上)列车的发车间隔一致,难以解决... 混合交路模式由于运力利用效率高、客流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既有研究普遍基于不同交路列车的发车频率存在倍数关系,或设定单位时段内(往往为1 h及以上)列车的发车间隔一致,难以解决运力供给与时变客流需求间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交路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交路计划与时刻表综合优化方案,即按照乘客行为的差异性确定分时段客流OD需求,构建混合交路模式下交路计划及时刻表综合优化模型,并设计分层优化算法,以实例验证优化后线路的满载率最大值下降0.397,满载率均衡度下降15.5%,满载率大于0.8区间的优化效果为100%,有助于提升运输能力对时变客流的适应性,实现高品质的快捷运输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混合交路 交路计划 时刻表 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动态演化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智慧 黄镜入 张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3,共11页
为有效挖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规律信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构建方法.从风险结构与风险模式两方面定义风险传播机制,通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与风险传播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演化模... 为有效挖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规律信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构建方法.从风险结构与风险模式两方面定义风险传播机制,通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网络与风险传播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演化模型.以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为例,对201份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调查报告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的风险演化模型适用于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风险分析;通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演化模型可对各致因的风险传播特性进行解析与归类,从而制定出针对不同情形致因的控制策略,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风险动态演化 复杂网络 风险传播机制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大型铁路建设工程的物资储备基地选址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锦 杨文广 +3 位作者 孙文杰 申皓 洪治潮 李国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铁路建设工程物流设施网络的可靠性,首先,使用情景削减技术生成最小中断情景子集及其中断概率,以描述运输通道的中断情景;然后,采用多面体不确定集刻画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以运输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惩罚成本...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铁路建设工程物流设施网络的可靠性,首先,使用情景削减技术生成最小中断情景子集及其中断概率,以描述运输通道的中断情景;然后,采用多面体不确定集刻画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以运输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惩罚成本等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应用两阶段的随机优化技术与鲁棒优化技术,构建物资储备基地选址不确定优化模型,并基于一种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求解模型;最后,以复杂环境下的C铁路建设工程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随机中断情景中,模型获取方案的成本变异系数是传统模型的4.3%,在极端需求波动情况下,模型获取方案的成本波动幅度可达传统模型的38%,两阶段不确定优化模型能有效减少物流设施网络因运输通道中断及需求波动导致的成本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工程 物资储备基地 选址优化 工程物流 情景削减 鲁棒优化 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农村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开冉 阚丁萍 陈多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5-1522,共8页
为准确分析各因素及其组合对农村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影响,将道路类型、路侧防护设施、时间段、天气状况、事故位置等11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事故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采用改进的Apriori关联算法,找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并求解得到... 为准确分析各因素及其组合对农村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影响,将道路类型、路侧防护设施、时间段、天气状况、事故位置等11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事故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采用改进的Apriori关联算法,找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并求解得到关键因素的组合。然后,分别构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预测模型对农村公路事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Apriori算法的运行效率和挖掘准确度都有较大提升;相对于随机森林和GBDT模型,XGBoost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得分等方面表现最优;照明条件、路侧防护设施、道路类型,天气状况是影响农村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农村公路 改进Apriori 集成学习 事故严重程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识别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锋 梁洁林 +1 位作者 任子兰 张新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0,共10页
本文应用区位熵识别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状态,进而构建Logistic曲线模型和空间演化模型分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总体呈递增趋势,到2020年已基本形成,但地区间集群水平存在差异。(2)时... 本文应用区位熵识别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状态,进而构建Logistic曲线模型和空间演化模型分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总体呈递增趋势,到2020年已基本形成,但地区间集群水平存在差异。(2)时间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分别为2010年、2017年与2023年,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3)空间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渐进增强,呈现“集聚”发展模式,同时产业集群空间重心在116.0419°E~115.5198°E,34.6150°N~32.9530°N之间变动,即椭圆重心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空间椭圆逐渐向正圆趋近,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空间整体分布方向呈现从偏东北西南向正北正南偏移的趋势。基于此,我国应整合产业资源,加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效应,稳步推进集群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产业 产业集群 时空演化特征 区位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脑机接口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那睿 胡纯 +2 位作者 郑德智 王帅 曹先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响应个体差异性较大和不同电极通道采集脑电信号质量具有差别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4名被试者进行了3次SSVEP扫频实验,得到大脑枕区8个电极的SSVEP... 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响应个体差异性较大和不同电极通道采集脑电信号质量具有差别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4名被试者进行了3次SSVEP扫频实验,得到大脑枕区8个电极的SSVEP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其次,根据电极通道的平均信噪比,求出各电极的权重系数,进而得到被试者的个体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最后,为避免使用低频闪烁引起的强烈视觉疲劳,选择个体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的中频段(15~30 Hz)作为刺激频率进行脑机接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在识别时间为3 s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平均为97.09%)和信息传输率(平均为100.26 bits/min),且有效减轻了视觉疲劳,研究结果为设计基于个体差异特点的脑机接口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个体差异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的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配流方法
18
作者 薛锋 王妗 陈崇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2,共7页
对铁路技术站间货物列车进行协同配流,对于均衡各车站的能力、促成铁路网的全局优化、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技术站配流过程的分析,将相邻技术站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的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配流方... 对铁路技术站间货物列车进行协同配流,对于均衡各车站的能力、促成铁路网的全局优化、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技术站配流过程的分析,将相邻技术站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的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配流方法。考虑折角车流优化,构建了协同配流模型;以本站出发列车车流量最大、相邻技术站的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和最小、折角车流数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相邻两站列车配流方案。本文算例结果表明,相邻两技术站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节省了122.5h,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流减少了23辆,改善效果明显,站间协同配流作业有利于提高全局运输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本文模型建立条件较为理想,今后可以考虑本站货物作业车、到发线运用方案、调机运用方案等因素,找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质量可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技术站 协同配流 多商品网络流 折角车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体和复杂网络的成都市交通旅客出行研究
19
作者 徐进 宋浩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70,共8页
设计出行模体模型,对旅客出行序列进行抽取转化,构建基于铁路和航空出行旅客的出行模体,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旅客出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2节点至4节点构成的旅客出行模体,可以表示绝大多数的旅客出行模式。主要出行模体为2个节点间的单... 设计出行模体模型,对旅客出行序列进行抽取转化,构建基于铁路和航空出行旅客的出行模体,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旅客出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2节点至4节点构成的旅客出行模体,可以表示绝大多数的旅客出行模式。主要出行模体为2个节点间的单向单次出行和往返出行,并且随时间推移,铁路出行对用户的吸引力逐渐增加,航空出行逐渐减少。研究铁路旅客出行网络和航空旅客出行网络特征,2种出行网络均为异质性网络,网络中大度节点倾向于连接小度节点,网络聚类系数较大,网络中不同站点连接紧密。成都市的铁路人群出行网络结构稳定且大多集中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航空出行网络逐步发展且具有更高的分散性。网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旅客出行网络连通性一般,多集中在特定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模体 复杂网络 拓扑特征 出行流向 网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GIS技术的公路交通数字孪生系统 被引量:50
20
作者 郑伟皓 周星宇 +3 位作者 吴虹坪 李红梅 朱新童 文林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9,共12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学科属性,通过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连接融合达到虚拟现实交互与融合的科学,其在交通业的落地途径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各类交通基础设施模型要素的交互关联及孪生数据合理建设方案成为制约...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学科属性,通过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连接融合达到虚拟现实交互与融合的科学,其在交通业的落地途径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各类交通基础设施模型要素的交互关联及孪生数据合理建设方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立足交通,以数字孪生的五维结构模型为指导,在三维GIS环境下,针对其虚拟模型应包含的几何、物理、规则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技术。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分类及孪生数据特点,细化其构件层次关系,实现模型的标识编码与存储方案。依据CAMP5对系统软件进行分类,并依各层次阐述了验证方法,完成系统验证。最后,基于虚拟模型与数据融合,梳理了像素层、表征层和决策层的应用开发思路,以期为交通运输领域践行数字孪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数字孪生 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信息模型 标识解析体系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