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的长期浸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文文
谢华
+3 位作者
王烈林
桑培伦
苏伟
张霖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0-1747,共8页
以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地质水泥为固化基材,通过考察Sr(Ⅱ)、Cs(Ⅰ)、U(Ⅵ)在地质水泥固化体中2.5a内的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以及物相、显微结构等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模拟核素的浸出规律和机理,并构建了其长期浸出模型。在...
以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地质水泥为固化基材,通过考察Sr(Ⅱ)、Cs(Ⅰ)、U(Ⅵ)在地质水泥固化体中2.5a内的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以及物相、显微结构等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模拟核素的浸出规律和机理,并构建了其长期浸出模型。在整个浸出周期内,浸出试验始终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这对地质水泥吸附核素有利;浸出液的电导率在核素浓度达到平衡后仍在缓慢变化,说明除核素外,水泥固化体中的其余离子也参与了溶浸,这也从XRD的测试结果得到了证实;第42d时Sr(Ⅱ)、Cs(Ⅰ)、U(Ⅵ)的Rn和Pt值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表明地质水泥对这3种核素均具有较好的固化能力,其中对U(Ⅵ)和Sr(Ⅱ)的滞留远高于Cs(Ⅰ);一维衰变浸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长达2.5a的浸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水泥固化体
Sr(Ⅱ)
Cs(Ⅰ)
U(Ⅵ)
浸出行为
浸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的长期浸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文文
谢华
王烈林
桑培伦
苏伟
张霖涛
机构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绵阳诚创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0-1747,共8页
基金
国防科技工业局科研项目资助(FKY2014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横向项目资助(16zx7127)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基金资助(201810619045)
文摘
以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地质水泥为固化基材,通过考察Sr(Ⅱ)、Cs(Ⅰ)、U(Ⅵ)在地质水泥固化体中2.5a内的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以及物相、显微结构等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模拟核素的浸出规律和机理,并构建了其长期浸出模型。在整个浸出周期内,浸出试验始终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这对地质水泥吸附核素有利;浸出液的电导率在核素浓度达到平衡后仍在缓慢变化,说明除核素外,水泥固化体中的其余离子也参与了溶浸,这也从XRD的测试结果得到了证实;第42d时Sr(Ⅱ)、Cs(Ⅰ)、U(Ⅵ)的Rn和Pt值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表明地质水泥对这3种核素均具有较好的固化能力,其中对U(Ⅵ)和Sr(Ⅱ)的滞留远高于Cs(Ⅰ);一维衰变浸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长达2.5a的浸出行为。
关键词
地质水泥固化体
Sr(Ⅱ)
Cs(Ⅰ)
U(Ⅵ)
浸出行为
浸出模型
Keywords
geological cement
Sr(Ⅱ)
Cs(Ⅰ)
U(Ⅵ)
leaching behavior
leaching model
分类号
TL941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的长期浸出行为研究
王文文
谢华
王烈林
桑培伦
苏伟
张霖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