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谎者悖论”的再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秦玮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悖论问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极其重要的跨学科性难题。近年来,对它的多维度研究已经成为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形成了数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争论为多。导致“说... 悖论问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极其重要的跨学科性难题。近年来,对它的多维度研究已经成为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形成了数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争论为多。导致“说谎者悖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分清逻辑语义意义上的“真、假”和普通语义意义上的“真、假”。只要我们分清这两种不同语义的“真、假”,所谓的“说谎者悖论”也就自然而然地消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谎者悖论 普通语义 逻辑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意识的文化指向
2
作者 冯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0-173,共4页
就整个 2 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文学而言 ,文学精神品格的下降、文学思想内容的弱化和文学审美重量的消解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已滑落到艺术形式的窠臼。仅就杂文创作而言 ,它在文化批判意识、作家自省意识和当代审美意识上的确存在着某... 就整个 2 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文学而言 ,文学精神品格的下降、文学思想内容的弱化和文学审美重量的消解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已滑落到艺术形式的窠臼。仅就杂文创作而言 ,它在文化批判意识、作家自省意识和当代审美意识上的确存在着某些缺失现象。杂文应更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现代杂文的思想精神内核和社会批判的骨力 ,有效整合三种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 文化批判意识 作家自省意识 当代审美意识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思维方法论解读
3
作者 魏传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7,共7页
《庄子》的寓言、重言、卮言等“谬悠之说”,提醒读者研究它突破一切传统、一切固有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进行多角度超常考察的思维方法。这些超常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从二极或三 (包涵多 )极追思“一”的“蝶式思维”,极力突出矛盾的此... 《庄子》的寓言、重言、卮言等“谬悠之说”,提醒读者研究它突破一切传统、一切固有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进行多角度超常考察的思维方法。这些超常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从二极或三 (包涵多 )极追思“一”的“蝶式思维”,极力突出矛盾的此面而启迪或无意识诱导人们去思考矛盾彼面的“反启思维”,以及把一切事物作为生命活体或与生命相关联 ,将其放在共本原、共过程、共时空、共关系中来考察以升华生存境界的“共生思维”。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思维方法 ,有助于我们建设人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蝶式思维 反启思维 共生思维 多角度超常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4
作者 李海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2,共5页
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宜采用的实践策略是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 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宜采用的实践策略是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生观 语文课程 特殊意义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骨悚然”的一种特殊用法
5
作者 袁津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汉语成语 使用范围 毛骨悚然 特殊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