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A和DSA评价膈下动脉解剖学变异和临床相关性: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严高文 严高武 +6 位作者 李宏伟 李勇 赵林伟 范小萍 邓建涛 严静 王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9-1206,共8页
目的:评价基于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膈下动脉(IPA)解剖学变异的发生率与临床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和Baidu Scholar等数据库,纳... 目的:评价基于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膈下动脉(IPA)解剖学变异的发生率与临床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和Baidu Scholar等数据库,纳入与左、右膈下动脉(LIPA和RIPA)相关的文献,并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6754例患者。IPA共干和单独起源的汇总发生率分别为29.4%(95%CI:24.8%~34.2%)和70.6%(95%CI:65.8%~75.2%);IPA共干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和腹腔干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48.2%(95%CI:42.4%~54.1%)和49.0%(95%CI:43.3%~54.7%);RIPA单独起源以腹主动脉和腹腔干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40.9%(95%CI:36.7%~45.3%)和34.8%(95%CI:30.7%~38.9%);LIPA单独起源以腹腔干和腹主动脉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58.5%(95%CI:53.2%~63.7%)和32.6%(95%CI:27.3%~38.1%)。结论:IPA的起源变异十分丰富,熟悉IPA的起源变异对介入放射学、胃肠病学、外科学和创伤学医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动脉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起源 解剖变异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峰度成像评价急性胰腺炎肾损伤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红霞 卓丽华 +2 位作者 黄小华 李宏伟 付国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评估MR扩散峰度成像(DKI)诊断急性胰腺炎(AP)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AP患者(AP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采集上腹部常规MRI及DKI。对AP组行MR严重指数(MRSI)评分,根据结果分为轻度AP(n=26)、中度AP(n=29)及重度AP(n=7)... 目的评估MR扩散峰度成像(DKI)诊断急性胰腺炎(AP)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AP患者(AP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采集上腹部常规MRI及DKI。对AP组行MR严重指数(MRSI)评分,根据结果分为轻度AP(n=26)、中度AP(n=29)及重度AP(n=7)亚组。比较AP组与HC组间、AP组内不同亚组间双肾皮质及髓质各参数值,包括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Ka)、径向峰度(Kr)及衍生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MD)、轴向扩散(Da)及径向扩散(Dr)差异。绘制AP组与H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肾损伤的ROC曲线,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相比HC组,AP组皮质及髓质FA(Z=-4.13、-3.42)、Da(Z=-2.80、-3.11)降低,MK(Z=-2.34、-4.26)、Ka(Z=-3.21、3.63)及Kr(Z=-3.22、-4.67)升高(P均<0.01)。AP组内3亚组间肾皮质DKI参数除FA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髓质MD、Da、Dr及K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DKI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显示,根据髓质MK、Ka及Kr诊断AP肾损伤的AUC最高,均为0.64(P<0.01)。结论DKI技术可早期发现及定量分析AP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