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中重度口渴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甘皓月 黄华平 +5 位作者 何梅 陶丹 程敏 杜鹃 黄雪梅 伍苑晨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口渴程度的发生现况,分析影响术后中重度口渴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制订术后口渴的分级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4年1-9月进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并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口渴程度的发生现况,分析影响术后中重度口渴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制订术后口渴的分级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4年1-9月进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并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326例和验证组232例。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数字评定量表和自制临床资料收集表收集术后口渴相关资料。Lasso回归筛选重要预测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结果建模组中重度口渴发生率53.4%,验证组中重度口渴发生率59.9%。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回归系数不为零的9个影响因素(手术时间、年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ASA分级、术中输液量、插管方式、使用阿托品、使用艾司洛尔、术中出血量),基于该9项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05和0.743。结论术后成人患者中重度口渴发生率较高,所构建的术后中重度口渴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医护人员提供较为可靠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苏醒期 术后口渴 口渴程度 加速康复外科 预测模型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陈怡霏 段晓霞 +3 位作者 彭钢 胡德春 刘宏锦 张官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采用系统的文献回顾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对患者术后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相应关键词系统搜索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时检索MEDLINE,EMBASE,PsycINFO以及ISI Web of Knowledge英文数据... 目的:采用系统的文献回顾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对患者术后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相应关键词系统搜索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同时检索MEDLINE,EMBASE,PsycINFO以及ISI Web of Knowledge英文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逐个进行评价,使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结果显示:全麻与局麻对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应合并值分别为:OR=0.85(95%CI=0.66,1.04),OR=1.38(95%CI=0.88,1.88)。全身麻醉可能会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但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亚组分析表明骨科,泌尿科,心血管科和普外科效应合并OR和95%置信区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此meta分析证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麻醉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脑氧代谢、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谢柯祺 张永洪 +1 位作者 李秀泽 戴贵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691-694,69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深度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脑氧代谢、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Narcotrend指数25-35的A组、35-45的B组、45-55的C组。诱导前(T0)、手术中(T1)、拔管时(T2)、...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深度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脑氧代谢、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Narcotrend指数25-35的A组、35-45的B组、45-55的C组。诱导前(T0)、手术中(T1)、拔管时(T2)、拔管后30 min(T3),测定脑氧代谢指标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和脑氧摄取率(CERO_2)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术后第1、3、5、7天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S100B、β样淀粉蛋白1-42(Aβ1-42)。结果:T1、T2、T3时,A组和B组的Da-jvO_2水平明显高于C组,CERO_2水平及血清NE、E、COR、GH含量均低于C组;术后第1、3、5、7天时,B组和C组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血清NSE、S100B、Aβ1-42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结论:Narcotrend指数35-45的麻醉深度能够控制脑氧代谢、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认知功能 脑氧代谢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麻醉及镇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宇 易庆军 +2 位作者 李军 文婷婷 张永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麻醉及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全身麻醉的观察组,观察手术情况并测定血清...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麻醉及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全身麻醉的观察组,观察手术情况并测定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平均舒张压、术中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中,观察组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丙二醛(M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麻醉及镇痛不会影响手术情况,并且能够减轻术中疼痛、炎症及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疼痛介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卫 李秀泽 +2 位作者 畅文丽 陈伟 夏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30例择期疤痕切除植皮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S)组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P)组。静脉诱导置入... 目的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30例择期疤痕切除植皮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S)组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P)组。静脉诱导置入喉罩后,S组静脉泵入0.15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及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6~8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MAP、HR在切皮前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组术中各个时点MAP及HR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的S组(P<0.05)。结论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用于烧伤整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更平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七氟醚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永洪 夏氢 何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P组)和对照组,EP组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仅...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P组)和对照组,EP组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仅接受表面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特征、应激反应程度以及泪膜稳定性。结果:手术中,EP组的HR、SBP、DBP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R、SBP、DBP与手术前比较显著升高,且EP组的术中HR、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术中的血清ACTH、COR、Glu、Ins、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2周时的BUT、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联合表面麻醉能够稳定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同时不会加重泪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依托咪酯 应激反应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骨科手术后切口疼痛、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福生 李秀泽 徐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骨科手术后切口疼痛、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骨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Par组接受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骨科手术后切口疼痛、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骨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Par组接受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联合常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手术前后测定血清及外周血中的疼痛神经递质、炎症分子及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与组内手术前疼痛神经递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手术后3天时血清中PGE2、5-HT、SP、NPY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COR、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AK2、STAT3、IL-1、IL-6、IFIT1、Nrf2、HO-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且Par组患者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血清中PGE2、5-HT、SP、NPY、COR、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AK2、STAT3、IL-1、IL-6、IFIT1、Nrf2、HO-1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能够减轻骨科手术后的切口疼痛及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骨科手术 疼痛神经递质 炎症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伟 原庆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腰部麻醉 硬膜外阻滞 药物不良反应 镇痛 侧卧位下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中老年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娟 黄雪梅 +3 位作者 卢琴 冯海霞 孙宝侠 王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拟行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中老年女性患者为...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拟行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中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案,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分钟静脉泵入DEX 0.5μg/kg,于15分钟内泵注完毕,之后以0.4μg/(kg·h)剂量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6小时(T2)、术后24小时(T3)、术后72小时(T4)时的外周血CD4+/CD8+比值、辅助性细胞(T help cells,Th)1/Th2比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比例。结果与T0时比较,对照组T2、T3时的血CD4+/CD8+比值、Th1/Th2比值、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_均<0.05),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仅T2、T3时的NK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_均<0.05);观察组T2、T3时的血CD4+/CD8+比值、Th1/Th2比值、NK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结论DEX能有效改善中老年患者七氟烷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细胞免疫 乳腺癌根治术 七氟烷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氢 李卫 +3 位作者 代贵茂 曾春红 唐小凤 赖庆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22-722,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潮气量 双腔导管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7例地震伤员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卫 李秀泽 +5 位作者 陈伟 何伟 杨静 杨天凤 唐晓凤 夏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麻醉处理 大地震 伤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心肌及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柯祺 陈平 +1 位作者 何伟 刘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心肌及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的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入术前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优甲乐组及...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心肌及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的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入术前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优甲乐组及术前进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2小时,测定心肌及脑组织损伤指标、促炎及黏附分子、抗氧化指标。结果:手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血清中cTnI、LDH、CK-MB、H-FABP、NSE、S100B、CD11b/CD18、sP-selectin、IL-1、IL-10的含量及SjvO2的水平均高于手术前,Cu-Zn SOD、CAT、GSH-Px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且优甲乐组患者血清中cTnI、LDH、CK-MB、H-FABP、NSE、S100B、CD11b/CD18、sP-selectin、IL-1、IL-10的含量及SjvO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u-Zn SOD、CAT、GSH-Px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炎症及氧化应激所致心肌及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左旋甲状腺素 缺血再灌注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中、上段癌侵犯气管及支气管膜部手术的麻醉体会
13
作者 夏氢 何树松 畅文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30-530,共1页
关键词 食管中段癌 食管上段癌 气管侵犯 支气管膜侵犯 麻醉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臂丛上干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彪 林全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2-92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臂丛上干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肩关节镜下治疗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8~6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E1组、E...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臂丛上干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肩关节镜下治疗的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18~60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E1组、E2组和R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神经阻滞局麻药物分别按照以下方案配置,E1组予0.2%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0.25 mg/kg和生理盐水共10 ml;E2组予0.2%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生理盐水共10 ml;R组予0.2%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共10 ml。所有患者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后行全身麻醉。记录神经阻滞前(T_(1))、阻滞后30 min(T_(2))、置入喉罩(T_(3))、术中30 min(T_(4))时HR、MAP、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记录术后6、8、12、24、48 h时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反弹性疼痛的发生情况。记录神经阻滞麻醉后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阻滞前后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睡眠情况、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不同时点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E1、E2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12~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E2组反弹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神经阻滞后镇静评分明显升高,术后1 d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R组比较,E1、E2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出现运动神经阻滞。结论艾司氯胺酮0.5 mg/kg复合罗哌卡因能降低臂丛上干神经阻滞肩关节镜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但不能缩短臂丛上干神经阻滞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增加阻滞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臂丛上干阻滞 反弹性疼痛 肩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宇 易庆军 +2 位作者 李秀泽 夏氢 张永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MA组)以及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MMA组接受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MA组)以及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MMA组接受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CAI组接受自控静脉镇痛。术后即刻及术后12小时,检测血清中疼痛相关分子、应激相关激素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应激相关免疫分子的含量。结果: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且MMA组患者术后12小时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PCIA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PCIA组。结论: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能够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多模式镇痛 髂筋膜间隙阻滞 疼痛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杨静 夏氢 何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研究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常规全身麻醉的神经阻滞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常规对... 目的:研究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常规全身麻醉的神经阻滞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常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6天时,测定血清中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含量;手术后3、6天时,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及免疫转录因子的含量。结果:手术后3、6天时,两组血清中SP、BK、IL-1β、IL-6、Cor、INS、NE、E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且神经阻滞组患者血清中SP、BK、IL-1β、IL-6、Cor、INS、NE、E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Foxp3、PD-1、PD-L1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常规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及T-bet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应答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疼痛 应激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小儿术后切口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宇 易庆军 +2 位作者 李秀泽 夏氢 张永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690-2693,共4页
目的:研究纳布啡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小儿术后切口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择期开腹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纳布啡组(N组)、罗哌卡因组(R组)、纳布啡+罗哌卡因组(N+R组)。手术前及手术... 目的:研究纳布啡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小儿术后切口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择期开腹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纳布啡组(N组)、罗哌卡因组(R组)、纳布啡+罗哌卡因组(N+R组)。手术前及手术后24小时,检测血清中疼痛及应激相关介质的含量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手术后24小时,四组血清中Cor、NE、MDA、SP、PGE2、BK、NPY、TNF-α、IL-6、IL-10、NE的含量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血清中SOD、CA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的含量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且N组、R组、N+R组血清中Cor、NE、MDA、SP、PGE2、BK、NPY、TNF-α、IL-6、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R组血清中Cor、NE、MDA、SP、PGE2、BK、NPY、TNF-α、IL-6、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N组和R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和R组。结论:纳布啡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能够减轻小儿术后的切口疼痛及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罗哌卡因 疼痛 应激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伟 李卫 +1 位作者 夏氢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87-2789,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T组,n=20)和手动输注组(M组,n=20)。前者通过丙...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T组,n=20)和手动输注组(M组,n=20)。前者通过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而后者通过手动输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镜检条件及检查中的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足够通气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及SpO2在同一时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镜检条件相当(P>0.05);但T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足够通气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均比M组患者相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可安全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现了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快速平稳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喉罩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懿琳 文婷婷 张永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679-2682,共4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相关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联合镇痛组。手术...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相关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联合镇痛组。手术前及手术后6、24h,检测血清中疼痛相关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分子的含量。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后6、24h血清中SP、PGE2、NO、5-HT、ICAM-1、hs-CRP、IL-6、IL-10、Cor、NE、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且联合镇痛组患者手术后6、24h血清中SP、PGE2、NO、5-HT、ICAM-1、hs-CRP、IL-6、IL-10、Cor、NE、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超前镇痛组及多模式镇痛组。结论: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较多模式镇痛及超前镇痛单用更为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多模式镇痛 超前镇痛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干预对气管插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懿琳 文婷婷 +1 位作者 李秀泽 鲁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干预对气管插管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间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218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各10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干预对气管插管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间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218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各10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常规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丙泊酚基础上加入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T0)、气管插管后1min(T1)、气管插管后5min(T2)、气管插管后10min(T3)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严重程度差异。结果:T0时,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应激激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全麻诱导,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刺激所致机体炎症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全麻诱导期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