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2-5p和miR-183-5p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1
作者 刘丽红 张燕 张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8-431,466,共5页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微小RNA-122-5p(miR-122-5p)、微小RNA-183-5p(miR-183-5p)血清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二者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微小RNA-122-5p(miR-122-5p)、微小RNA-183-5p(miR-183-5p)血清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二者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85例)和中重度损伤组(6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水平;分析患者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与神经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重度损伤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清miR-122-5p水平均高于轻度损伤组,血清miR-183-5p水平则低于轻度损伤组。miR-122-5p与miR-183-5p水平之间、miR-183-5p水平与NIHSS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miR-122-5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miR-122-5p水平为脑出血患者中重度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miR-183-5p血清水平为其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miR-122-5p和miR-183-5p血清水平可作为脑出血患者中重度神经损伤程度的诊断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Youden指数更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的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损伤 微小RNA-122-5p 微小RNA-183-5p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平 陈旭 +2 位作者 马大鹏 谭学书 黄海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利用MD - 2 0 0 0系列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 2 8例。 结果 转移瘤 8例、脑膜瘤 10例均全切 ,胶质瘤全切 8例 ,次全切 2例。导航精度 (1 5± 0 5 )mm。手术时间 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利用MD - 2 0 0 0系列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 2 8例。 结果 转移瘤 8例、脑膜瘤 10例均全切 ,胶质瘤全切 8例 ,次全切 2例。导航精度 (1 5± 0 5 )mm。手术时间 3~ 4h。 18例随访 6个月 ,7例胶质瘤中 3例复发再手术 ,5例转移瘤出现颅内新病灶 ,6例脑膜瘤无复发。 结论 在神经导航下切除颅内肿瘤 ,定位准确 ,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动静脉畸形伴脑室出血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分析
3
作者 李宗平 唐志 +4 位作者 杨旭 钟琪 王晓毅 吴健 刘泓渊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伴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侧脑室AVM伴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侧脑室AVM中脑室前角及体部AVM各1例,三角区AVM 3例,下角区AVM 4例,均合并... 目的探讨侧脑室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伴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侧脑室AVM伴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侧脑室AVM中脑室前角及体部AVM各1例,三角区AVM 3例,下角区AVM 4例,均合并脑室出血。2例为中型AVM,7例为小型AVM。9例中1例仅行脑室外引流术,余8例均行侧脑室AVM切除加脑室外引流术。9例术中深部操作均使用显微镜,除1例仅行脑室外引流术无法获得病灶组织外,余8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AVM。术后癫痫4例,对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迟发性脑积水1例。术后3个月,9例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2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和2分各1例;Ⅳ级6例,mRS评分0~1分1例,2分4例,3分1例;Ⅴ级1例,mRS评分4分。9例均术后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术后癫痫4例,给予苯巴比妥钠等对症治疗1年后病情控制;对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给予定期康复训练,6个月后对侧下肢肌力恢复正常,上肢肌力恢复至3~4级;迟发性脑积水1例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1年得到控制;2例恢复良好。结论侧脑室AVM伴脑室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完整切除畸形血管团,且可同时清除脑室内血肿,还可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积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临床特征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CT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鼻烟窝区桡动脉等解剖结构的可视化
4
作者 王雪梅 夏阳 +6 位作者 马萍 侯建飞 陈文彬 宫铭海 徐崇峻 张祥 王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0-204,234,共6页
目的:探究通过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经远桡介入鼻烟窝区内解剖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局解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对鼻烟窝区结构进行解剖,并对经远桡介入相应大体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再选取成人双上肢CTA图像及成... 目的:探究通过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经远桡介入鼻烟窝区内解剖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局解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对鼻烟窝区结构进行解剖,并对经远桡介入相应大体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再选取成人双上肢CTA图像及成人鼻烟窝区彩超,在CTA与彩超上对大体观察的结果进行重现,并比较鼻烟窝区桡动脉在3种不同方法上的差异和测量鼻烟窝区桡动脉的管径。结果:大体解剖对各部分的结构观察非常清晰,但对骨性结构与浅层结构的空间关系表现较为困难。上肢CTA对骨性结构、桡动脉及部分静脉可视化效果较好,对肌、肌腱的可视化效果稍差,无法复显桡神经浅支。鼻烟窝区彩超对动、静脉内径可视化效果较好,较难辨认桡神经浅支。3种方法测量远端桡动脉管径的均值为(2.45±0.56)mm,大体解剖、CTA、彩超测量值分别为(2.62±0.55)mm、(2.48±0.62)mm、(2.36±0.20)m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CTA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使用基本可复现鼻烟窝区诸多解剖结构,但对浅筋膜内桡神经浅支及脂肪等组织可视化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桡介入 桡动脉 鼻烟窝 CT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健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头痛缓解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7.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升高,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显著升高,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缓解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创伤性 尼莫地平 前列地尔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部分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钟琪 李宗平 +1 位作者 张烨 刘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颅内压、血清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NIHSS和DRS评分、颅内压、S100β及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F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GFAP S100Β 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用于自体颅骨修补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健 刘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6期85-86,共2页
目的评价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在自体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采用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保存自体颅骨,行自体颅骨修补术627例;所有患者均在去骨瓣术后48h内置于液氮罐内进行深低温保存(-196℃),2个月~1年内... 目的评价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在自体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采用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保存自体颅骨,行自体颅骨修补术627例;所有患者均在去骨瓣术后48h内置于液氮罐内进行深低温保存(-196℃),2个月~1年内行颅骨修补术;对手术时间、耗材消耗及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术后半年随访340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9±13)min;颅骨固定钉使用量(3.1±0.25)颗;并发症出现率7.34%,严重并发症(感染)仅一例;术后随访外观满意度99%。结论本院首次成功将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用于自体颅骨修补术;液氮深低温保存技术安全有效、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且能最大程度恢复缺损外形,操作简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治疗成本,应用价值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深低温保存 自体颅骨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脑水肿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8
作者 成刚 吴健 +3 位作者 刘平 陈旭 马大鹏 黄海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比较骨瓣减压术+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加强脱水剂三种治疗方法在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迟发性脑水肿患者51例,其中23例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予以联合脱水+钙离子拮抗剂治疗,15例采取联合脱... 目的比较骨瓣减压术+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加强脱水剂三种治疗方法在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迟发性脑水肿患者51例,其中23例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予以联合脱水+钙离子拮抗剂治疗,15例采取联合脱水+钙离子拮抗剂治疗,13例仅接受(加强)脱水剂治疗,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去骨瓣减压术+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组患者存活率95.65%,长期较好存活率78.26%;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组患者存活率93.33%%,长期较好存活率60.00%;单纯脱水组存活率76.90%,长期较好存活率15.30%.结论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去骨瓣减压术+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对迟发性脑水肿具有更佳的疗效,并能有效减少远期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钙离子拮抗剂 迟发性脑水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谭学书 黄海林 +1 位作者 陈旭 马大鹏 《四川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 焦虑 抑郁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杨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8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速度、血流量、外周阻力、临界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速度、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外周阻力、临界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 吡拉西坦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缺损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对对照组患者先进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术后的3~7个月内再对其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脑积水的症状,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 脑积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估(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量表的评分、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量表和ADL指数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血浆黏度(PV)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促进其术后康复,减少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手术治疗 综合性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