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平 陈旭 +2 位作者 马大鹏 谭学书 黄海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利用MD - 2 0 0 0系列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 2 8例。 结果 转移瘤 8例、脑膜瘤 10例均全切 ,胶质瘤全切 8例 ,次全切 2例。导航精度 (1 5± 0 5 )mm。手术时间 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利用MD - 2 0 0 0系列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 2 8例。 结果 转移瘤 8例、脑膜瘤 10例均全切 ,胶质瘤全切 8例 ,次全切 2例。导航精度 (1 5± 0 5 )mm。手术时间 3~ 4h。 18例随访 6个月 ,7例胶质瘤中 3例复发再手术 ,5例转移瘤出现颅内新病灶 ,6例脑膜瘤无复发。 结论 在神经导航下切除颅内肿瘤 ,定位准确 ,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及癫痫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秀竹 廖英 +1 位作者 刘泓渊 李宗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癫痫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癫痫中心治疗的79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胶质瘤病灶及周围致痫灶切除手术,随访1年,记... 目的分析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癫痫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癫痫中心治疗的79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胶质瘤病灶及周围致痫灶切除手术,随访1年,记录患者癫痫复发情况,并判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Engle分级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球形度检验F<94.68,P_均<0.05)。肿瘤分布于2个及多个脑叶、术后合并水肿及胶质瘤复发均为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再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术后4个月患者长期记忆和总记忆商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_均<0.05),短期记忆、瞬时记忆及韦氏智力量表评分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后8个月和12个月,患者韦氏记忆和智力量表评分与术后4个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结论通过手术切除胶质瘤病灶及周围致痫灶能够加强患者术后癫痫控制情况,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由于胶质瘤病灶部位的差异,不同患者术后癫痫复发风险不同。同时,应密切监测术后病灶周围是否出现水肿,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癫痫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相关性癫痫 认知功能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脑气体栓塞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鹏臣 蒋涵 李宗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CT-guided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y)是一项普遍使用的肺部病变诊断手术。该操作有肺部感染、血气胸以及咯血等并发症风险,大多数并发症可以治愈,极少留下后遗症。脑气体栓塞(cerebral air embolism)是极其少...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CT-guided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y)是一项普遍使用的肺部病变诊断手术。该操作有肺部感染、血气胸以及咯血等并发症风险,大多数并发症可以治愈,极少留下后遗症。脑气体栓塞(cerebral air embolism)是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往往进展迅速,造成患者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脑气体栓塞并进展成大面积脑梗死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脑气体栓塞,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脑水肿 脑气体栓塞 脑梗死并发症 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伴全身多发转移1例
4
作者 何鹏臣 成刚 蒋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5-229,共5页
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伴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14年前以头痛起病,头颅磁共振提示后枕叶占位,行开颅病变切除术。术后随访期间发现原位肿瘤多次复发,并伴肝脏、髂骨、胸椎等... 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颅内间变性血管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s,HPC)伴全身多发转移的患者,患者为52岁男性,14年前以头痛起病,头颅磁共振提示后枕叶占位,行开颅病变切除术。术后随访期间发现原位肿瘤多次复发,并伴肝脏、髂骨、胸椎等多处转移。手术全切(gross total resection,GTR)是该病例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通过多次放疗、介入栓塞、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使病变得到有效控制。原发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间变性HPC具有高复发及颅内外转移的特点,综合性治疗是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 脑膜瘤 转移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视力下降为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献文 张杉杉 +1 位作者 郑燎源 唐宇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9-492,共4页
本文报告1例以视力下降为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女,75岁,感冒后出现行走不稳、双眼视力下降。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双眼视力下降、眼球固定,咽反射减弱,四肢手套、袜套样浅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减弱,闭目难立征阳性... 本文报告1例以视力下降为表现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女,75岁,感冒后出现行走不稳、双眼视力下降。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双眼视力下降、眼球固定,咽反射减弱,四肢手套、袜套样浅感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减弱,闭目难立征阳性,直线行走不能完成。视觉诱发电位双眼P100潜伏期延长,肌电图提示双上肢周围神经损害,双下肢可疑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血清抗GQ1b抗体IgG(+++),抗GT1a抗体IgG(+++)。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及序贯口服激素治疗。3个月后视力完全恢复,行走不稳及四肢麻木完全缓解。抗GQ1b抗体综合征可出现视力下降,需准确送检抗体,早期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b抗体综合征 视力下降 眼肌麻痹 MILLER-FISHER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球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