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53-254,共2页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手术定护理流程进...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流程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手术定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伤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61例患者切口达到甲级愈合者54例,达到乙级愈合者6例,余者1例为丙级愈合;对照组61例患者切口达到甲级愈合者37例,达到乙级愈合者17例,余者例为丙级愈合,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乙级愈合、丙级愈合的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者36例,基本满意者22例,余者3例不满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者34例,基本满意者17例,余者10例不满意,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6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3例切口感染,比例为4.92%,对照组发生11例切口感染,比例为18.03%,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0.84,P<0.05)。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对手术各个环节加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做到清除细菌源、切断细菌进入切口的途径,达到了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流程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和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2
2
作者 邓素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评估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和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118例纳入研究,对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接受纤维支撑喉镜的观察组(n=61)、接受纤维喉镜... 目的:评估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和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118例纳入研究,对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接受纤维支撑喉镜的观察组(n=61)、接受纤维喉镜的对照组(n=57)。对比两组术后2周嗓音电声门图参数、氧化应激系统指标、创伤相关指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嗓音能量(N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谐噪比(HNR)、信噪比(SN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T)、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Cu-Zn)、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PGI2)、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2(HSP7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纤维支撑喉镜下手术可以更好的实现声带息肉的精确切除,在保护正常声带功能的同时减少机体创伤,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撑喉镜 纤维喉镜 声带息肉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伟 李卫 +2 位作者 王健 刘静 杨天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50岁、因慢性鼻窦炎拟行鼻内镜下鼻病损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B组)、芬太尼组(F组)及局部麻醉组(L组)。手术开始前...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50岁、因慢性鼻窦炎拟行鼻内镜下鼻病损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B组)、芬太尼组(F组)及局部麻醉组(L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射清醒镇静药物,B组:咪达唑仑0.05mg/kg、布托啡诺0.02mg/kg;F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1μg/kg;L组给予等容的生理盐水。手术开始时用2%利多卡因(含0.001%肾上腺素)进行鼻腔浸润麻醉及蝶腭神经和筛前神经阻滞麻醉。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的变化,并观察随访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术中MAP及HR显著升高,F组静脉给药后RR及SpO2明显降低(P<0.05);B组和F组静脉给药后OAA/S显著降低(P<0.05),二者组间比较P>0.05;F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B组嗜睡的发生率明显比其他两组高(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可安全应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镇静 咪达唑仑 布托啡诺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中重度口渴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甘皓月 黄华平 +5 位作者 何梅 陶丹 程敏 杜鹃 黄雪梅 伍苑晨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口渴程度的发生现况,分析影响术后中重度口渴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制订术后口渴的分级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4年1-9月进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并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成人患者术后口渴程度的发生现况,分析影响术后中重度口渴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制订术后口渴的分级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4年1-9月进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并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326例和验证组232例。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数字评定量表和自制临床资料收集表收集术后口渴相关资料。Lasso回归筛选重要预测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结果建模组中重度口渴发生率53.4%,验证组中重度口渴发生率59.9%。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回归系数不为零的9个影响因素(手术时间、年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ASA分级、术中输液量、插管方式、使用阿托品、使用艾司洛尔、术中出血量),基于该9项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05和0.743。结论术后成人患者中重度口渴发生率较高,所构建的术后中重度口渴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医护人员提供较为可靠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苏醒期 术后口渴 口渴程度 加速康复外科 预测模型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伟 李卫 +1 位作者 夏氢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87-2789,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T组,n=20)和手动输注组(M组,n=20)。前者通过丙...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T组,n=20)和手动输注组(M组,n=20)。前者通过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而后者通过手动输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镜检条件及检查中的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足够通气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及SpO2在同一时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镜检条件相当(P>0.05);但T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足够通气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均比M组患者相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可安全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现了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快速平稳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喉罩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控制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伟 李卫 +1 位作者 夏氢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观察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控制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C组,n=20)和自主呼吸组(S组,n=20)。前者通过喉罩联合T型密封... 目的:观察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控制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C组,n=20)和自主呼吸组(S组,n=20)。前者通过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而后者则保持自主呼吸,必要时经面罩辅助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镜检条件及镜检时间,观察检查中的不良反应。结果:S组患者的HR在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时显著升高,检查中的SpO2明显下降(P<0.05)。而C组患者HR变化不明显,SpO2维持在较高水平。C组患者的镜检条件明显优于S组,镜检时间显著短于S组(P<0.05)。C组患者检查中出现呛咳、憋气、喉痉挛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S组(P<0.05)。结论: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控制通气可安全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气道,解决检查中的呼吸抑制问题,显著改善镜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喉罩 T型密封接头 控制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分步置入法在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健 陈伟 任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9-31,共3页
目的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鼻胃管置入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将拟实施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步置入法,即胃食管吻合结束后从左侧鼻孔插入鼻胃管;观察组采用分步置入法,第1... 目的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鼻胃管置入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将拟实施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步置入法,即胃食管吻合结束后从左侧鼻孔插入鼻胃管;观察组采用分步置入法,第1步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借助视频喉镜和气管插管钳将鼻胃管送至食管肿瘤近端预定位置,然后在胃食管吻合结束后推送鼻胃管入胃。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黏膜损伤出血及鼻胃管弯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鼻胃管分步置入法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提高了置管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鼻胃管 分步置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