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敬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小我和观点采择的序列中介作用
1
作者 王丽 周天梅 +2 位作者 罗利 向秋瑜 崔鲤跃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3,共8页
目的:探讨敬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小我、观点采择在其间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敬畏问卷、小我问卷、人际反应指数(观点采择)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中文版对817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敬畏与小我、观点采... 目的:探讨敬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小我、观点采择在其间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敬畏问卷、小我问卷、人际反应指数(观点采择)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中文版对817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敬畏与小我、观点采择、亲社会行为维度(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两两显著相关;敬畏可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维度(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观点采择在敬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独立中介显著,且小我与观点采择在敬畏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序列中介显著。结论:高敬畏的个体更易感知自我的渺小,将目光转向他人和集体,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注意他人的需求,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敬畏 小我 观点采择 亲社会行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2
作者 蒲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共2页
一、设计思路 本诗为略读篇目。可指导学生收集关于知青的资料,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人的热情与信仰、矛盾与无奈。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本诗超越常规的表达习惯,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 一、设计思路 本诗为略读篇目。可指导学生收集关于知青的资料,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人的热情与信仰、矛盾与无奈。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本诗超越常规的表达习惯,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瞬间感情的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初三 语文版 下册 第二单元 语文教学 略读篇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3
作者 李航 张敏 +1 位作者 蒲莉 杜昌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 诗歌 徐志摩 设计思路 初三 语文版 下册 第二单元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