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绩溪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晓英 王东 《农技服务》 2010年第2期275-275,279,共2页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雷暴天气造成的灾害将给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笔者采用绩溪1957~2007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了雷暴天气的出现频率、强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51年来,绩溪县雷...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雷暴天气造成的灾害将给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笔者采用绩溪1957~2007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了雷暴天气的出现频率、强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51年来,绩溪县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以7~8月为最多;雷暴天气年际频率变化呈减小趋势但不明显,线性倾向为-0.12%/10a;四季出现的雷暴次数中,秋冬季减少明显,春季减少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天气 气候特征分析 绩溪县 安徽省 丘陵山区 社会经济 气象资料 出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溪县灾害性天气分析
2
作者 黄晓英 王东 +3 位作者 王克强 訾中福 吴有训 张文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775-14777,14780,共4页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灾害将给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采用绩溪1957~2007年的资料,统计干旱、暴雨、高温和强对流天气等灾害性天气的出现频率、强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灾害将给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采用绩溪1957~2007年的资料,统计干旱、暴雨、高温和强对流天气等灾害性天气的出现频率、强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50年来,绩溪县灾害性天气除暴雨强度、干旱和浓雾出现频率增大外,频率变化呈平稳或减小趋势。具体为:暴雨频率线性变率为0.13%/10年,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大暴雨频率总体呈增大趋势,线性变率为0.23%/10年;干旱频率变化率为0.14%/10年,呈增大趋势但不明显;高温频率的线性倾向为-0.02%/10年,呈平稳变化趋势;大风频率呈明显减小趋势,线性变率为-0.46%/10年;雷暴年际频率变化呈减小趋势但不明显,线性倾向为-0.12%/10年;冰雹频率变率为-0.28%/10年,呈减小趋势;降雪频率线性倾向为-0.06%/10年,呈平稳变化态势;霜频率线性变率为0.10%/10年,呈增大趋势但不明显势;结冰线性倾向为-0.50%/10年,呈显著减小趋势;雾频率线性变率为0.29%/10年,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溪县 灾害性天气 频率变化 强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溪县土壤墒情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晓英 訾中福 《农技服务》 2009年第2期47-47,72,共2页
根据绩溪县3年的墒情观测资料分析,地面表层土壤相对湿度较低,其他层次较高且数值相当。土壤墒情以2月最好,10月最差;春季最好,秋季最差。近3年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不明显。
关键词 土壤 墒情 特征 变化规律 绩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溪县高温热浪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4
作者 黄晓英 王东 张文字 《农技服务》 2010年第3期361-362,共2页
根据高温强度、持续时间和高温天气过程显温总量建立了2套划分高温热浪强度等级的标准,并对绩溪县1957~2007年高温热浪进行了气候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 高温热浪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宣城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伟 汪大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159-162,189,共5页
利用1961—2010年宣城地区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和R/S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有... 利用1961—2010年宣城地区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和R/S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日照时数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均存在赫斯特现象,未来的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和夏、秋季的降水量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春寒天气对宣城地区茶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大林 王俊 +2 位作者 张文字 訾中福 周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4期109-110,112,共3页
文章利用宣城地区1979-2008年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同期茶叶产量数据,分析倒春寒天气与茶叶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宣城地区茶叶单产水平年际间波动较大,产量不稳定;茶叶的相对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减产年份频繁;年发... 文章利用宣城地区1979-2008年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及同期茶叶产量数据,分析倒春寒天气与茶叶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宣城地区茶叶单产水平年际间波动较大,产量不稳定;茶叶的相对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减产年份频繁;年发生倒春寒的几率为56.7%,出现重级和特重级倒春寒灾害天气的概率为43.4%;茶叶产量减产年均有中等强度以上的倒春寒发生,倒春寒发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茶叶 产量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包静雯 倪大敬 +1 位作者 邱丽芳 罗秀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利用宣城市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异常年份分析、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Origin软件等,对宣城市近50a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市... 利用宣城市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异常年份分析、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Origin软件等,对宣城市近50a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市年日照时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大,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达807.1h。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变幅最大,春季最小。日照时数空间差异明显,基本上呈现北多南少、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时空变化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地区夏季降水及旱涝的规律
8
作者 汪大林 张华 杨伟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利用安徽省宣城地区1981-2010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数据资料,分别采用旱涝分级标准和降水集中度、集中期,分析宣城地区近1981-2010年夏季降水及旱涝规律。结果表明:宣城地区夏季旱涝出现的时间频率高,表现出连续性和间歇性并存的特点,... 利用安徽省宣城地区1981-2010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数据资料,分别采用旱涝分级标准和降水集中度、集中期,分析宣城地区近1981-2010年夏季降水及旱涝规律。结果表明:宣城地区夏季旱涝出现的时间频率高,表现出连续性和间歇性并存的特点,重涝程度大于干旱程度;夏季PCD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候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期年际变率大,主要出现在2~7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旱涝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寒露风发生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熊长军 汪大林 张华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5期155-157,共3页
为研究宣城市寒露风发生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利用宣城市7个国家级气象站1980—2018年9月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对宣城市的寒露风发生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宣城市寒露风天气发生的基本规律,同时结合宣城市晚... 为研究宣城市寒露风发生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利用宣城市7个国家级气象站1980—2018年9月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对宣城市的寒露风发生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宣城市寒露风天气发生的基本规律,同时结合宣城市晚稻的生长发育期,研究寒露风对宣城晚稻的影响.结果指出:宣城市发生寒露风天气的平均时间为9月21日,最早发生时间为9月9日,出现的概率达到52.6%,其中湿冷型寒露风占75%,重度和中度等级寒露风分别占20%和80%;宣城市晚稻产量减产年均有中等强度以上寒露风天气过程,9月发生的寒露风天气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露风 晚稻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