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调控方式对大豆分离蛋白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于殿宇 薛雯琳 +2 位作者 李忠华 王伟宁 于坤弘 《大豆科技》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功能特性决定应用领域,加工过程中NaOH添加量影响SPI功能特性。文章究利用Matlab模拟,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和模糊自适应控制(Adaptive Fuzzy Control,AFC...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功能特性决定应用领域,加工过程中NaOH添加量影响SPI功能特性。文章究利用Matlab模拟,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和模糊自适应控制(Adaptive Fuzzy Control,AFC)方法调控NaOH,中和大豆凝乳,并分析其对SPI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7时,常规PID控制方法NaOH超调量为1.86%,调节时间为47.1 s;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无超调量,调节时间为35.8 s。模糊自适应控制下,SPI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峰更稳定,紫外吸收特性更佳,二级结构向有序转变,表面疏水性较高,且溶解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常规PID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PH控制 模糊控制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脂脱色在线检测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佳宁 于坤弘 +6 位作者 唐月 刘文质 徐博 于殿宇 李忠华 朴仁官 王立琦 《大豆科技》 2020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研究应用双波长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对生产线上的大豆油样品进行扫描,建立光学信号与油脂样品色泽红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采用光学检测技术及罗维朋比色检测相同样品后,光学快速检测准确度与罗维朋比色方法相近,在生产线上对色度快... 本研究应用双波长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对生产线上的大豆油样品进行扫描,建立光学信号与油脂样品色泽红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采用光学检测技术及罗维朋比色检测相同样品后,光学快速检测准确度与罗维朋比色方法相近,在生产线上对色度快速检测引入的点位进行了摸索,最终将色度快速检测点设定在脱色后及成品油处。使用色度快速检测技术持续扫描生产线大豆油样品,及时反馈回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更为稳定,生产控制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较好,同时可以及时调整在线白土添加量,有效控制了白土成本及废白土带走的中性油脂损失,整个加工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色度快速检测 精准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润湿脱皮及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佳宁 张晨晨 +5 位作者 李丹 于重伟 李忠华 朴仁官 王立琦 于殿宇 《大豆科技》 2019年第5期15-19,共5页
国产大豆蛋白水分含量参差不齐,相差2%~3%,影响加工参数及产品质量,将近红外检测技术应用于大豆及豆粕的水分、蛋白质、残油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快速检测保证了加工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其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并根据大豆质量... 国产大豆蛋白水分含量参差不齐,相差2%~3%,影响加工参数及产品质量,将近红外检测技术应用于大豆及豆粕的水分、蛋白质、残油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快速检测保证了加工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其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并根据大豆质量进行分级存储,实现了分级储存及加工,根据大豆原粮的水分,通过润湿器与2%左右温水进行增压润湿,脱皮效率高达80%以上,粕中残油降低为0.5%,生产出48.0%以上的高蛋白粕,润湿脱皮提高了大豆产品的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脱皮 近红外快速检测 脱皮效率 粕中残油 高蛋白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