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合成及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韩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3,63,共4页
试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陶瓷,并通过浸渍法完成氢氯噻嗪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组装。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附脱附对组装前后的介...
试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陶瓷,并通过浸渍法完成氢氯噻嗪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组装。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附脱附对组装前后的介孔二氧化硅陶瓷进行表征。同时研究组装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上的氢氯噻嗪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氢氯噻嗪已组装于介孔二氧化硅孔道内,组装的氢氯噻嗪在模拟胃液中10 h释放达77.8%,说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对氢氯噻嗪有较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陶瓷
氢氯噻嗪
载药
缓释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茄子皮红色素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田喜强
董艳萍
马松艳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以茄子皮为原料,采用400W功率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茄子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的影响,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提取茄子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
以茄子皮为原料,采用400W功率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茄子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的影响,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提取茄子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min和体积分数8%乙酸溶液。研究表明,茄子皮红色素对多数金属离子、短时间光照和较低温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皮红色素
超声
正交试验
浸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2 位作者
迟云超
乔秀丽
马松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38,共3页
采用硝酸铝和硝酸锌为无机原料,以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合成了介孔结构的铝酸锌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对铝酸锌样品进行表征,样品为单一尖晶石相,而且具有介孔结构,500℃...
采用硝酸铝和硝酸锌为无机原料,以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合成了介孔结构的铝酸锌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对铝酸锌样品进行表征,样品为单一尖晶石相,而且具有介孔结构,500℃焙烧的铝酸锌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8.4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锌尖晶石
自组装法
纳米粉
介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_3O_4/介孔碳复合体的合成及其处理罗丹明B废水的应用
4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2 位作者
马松艳
乔秀丽
白晓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710-1712,共3页
以介孔SBA-15为硬模板,利用硝酸铁和蔗糖一步浸渍的方法,通过纳米刻蚀合成了Fe3O4与介孔碳纳米粒子复合体(Fe3O4/介孔碳复合体),对复合体进行吸附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磁性分离研究,实验表明,Fe3O4/介孔碳复合体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吸附分离
纳米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镁尖晶石纳米粉
5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2 位作者
马松艳
乔秀丽
迟云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1,38,共4页
以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络合剂,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铝酸镁尖晶石粉体。采用XRD、TEM、氮气吸附脱附对铝酸镁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同时700℃焙烧的铝酸镁尖晶石...
以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络合剂,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铝酸镁尖晶石粉体。采用XRD、TEM、氮气吸附脱附对铝酸镁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同时700℃焙烧的铝酸镁尖晶石粉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86.7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诱导自组装
介孔铝酸镁尖晶石
纳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田喜强
董艳萍
+2 位作者
迟云超
马松艳
乔秀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镍与氯化铝为无机物,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以及TEM对铝酸镍样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
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镍与氯化铝为无机物,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以及TEM对铝酸镍样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孔径在介孔范围,同时650℃焙烧的铝酸镍尖晶石粉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0.1 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诱导自组装
铝酸镍尖晶石
介孔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d掺杂对δ-MoN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影响
7
作者
尉靖
王可答
+3 位作者
金凤友
刘利军
张桂玲
曾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9,共6页
为了探讨稀土掺杂对材料导电性影响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从理论角度研究了Nd掺杂δ-MoN的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分别讨论了Nd取代Wyckoff坐标系中2a位置和6c位置的Mo原子时对δ-MoN导电性的影响.计算并分析...
为了探讨稀土掺杂对材料导电性影响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从理论角度研究了Nd掺杂δ-MoN的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分别讨论了Nd取代Wyckoff坐标系中2a位置和6c位置的Mo原子时对δ-MoN导电性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Nd掺杂δ-MoN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伏安特性曲线.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Nd掺杂使δ-MoN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增大,导致费米面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伏安特性曲线显示Nd掺杂体系的电流大于未掺杂体系,说明Nd掺杂增强了δ-MoN的导电性,其中当Nd取代6c位置的Mo原子时δ-MoN的导电性增强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掺杂
δ-MoN
电子结构
输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合成及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韩雪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3,63,共4页
基金
绥化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Q1301003)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654)
文摘
试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陶瓷,并通过浸渍法完成氢氯噻嗪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组装。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附脱附对组装前后的介孔二氧化硅陶瓷进行表征。同时研究组装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上的氢氯噻嗪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氢氯噻嗪已组装于介孔二氧化硅孔道内,组装的氢氯噻嗪在模拟胃液中10 h释放达77.8%,说明介孔二氧化硅陶瓷对氢氯噻嗪有较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陶瓷
氢氯噻嗪
载药
缓释
溶胶凝胶
Keywords
Mesoporous silica ceramic
Hydrochlorothiazide
Drug loading
Sustained-release
sol-gel
分类号
TQ460.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TQ174.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茄子皮红色素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田喜强
董艳萍
马松艳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基金
绥化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Q1301004)
文摘
以茄子皮为原料,采用400W功率超声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茄子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的影响,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提取茄子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min和体积分数8%乙酸溶液。研究表明,茄子皮红色素对多数金属离子、短时间光照和较低温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茄子皮红色素
超声
正交试验
浸提工艺
Keywords
eggplant peel red pigment
ultrasonic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extra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迟云超
乔秀丽
马松艳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38,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654)
文摘
采用硝酸铝和硝酸锌为无机原料,以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合成了介孔结构的铝酸锌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对铝酸锌样品进行表征,样品为单一尖晶石相,而且具有介孔结构,500℃焙烧的铝酸锌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8.4m2·g-1。
关键词
铝酸锌尖晶石
自组装法
纳米粉
介孔材料
Keywords
Zinc aluminate spinel, self-assembly method, Nano-powders, Mesoporous materials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_3O_4/介孔碳复合体的合成及其处理罗丹明B废水的应用
4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马松艳
乔秀丽
白晓波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710-1712,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654)
文摘
以介孔SBA-15为硬模板,利用硝酸铁和蔗糖一步浸渍的方法,通过纳米刻蚀合成了Fe3O4与介孔碳纳米粒子复合体(Fe3O4/介孔碳复合体),对复合体进行吸附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磁性分离研究,实验表明,Fe3O4/介孔碳复合体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吸附分离
纳米刻蚀
Keywords
nanoparticles
adsorption separation
nanocasting
分类号
TQ127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镁尖晶石纳米粉
5
作者
董艳萍
田喜强
马松艳
乔秀丽
迟云超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1,38,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654)
文摘
以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络合剂,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铝酸镁尖晶石粉体。采用XRD、TEM、氮气吸附脱附对铝酸镁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同时700℃焙烧的铝酸镁尖晶石粉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86.7m2.g-1。
关键词
蒸发诱导自组装
介孔铝酸镁尖晶石
纳米粉
Keywords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soporous magnesium aluminate spinel
Nanopowders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田喜强
董艳萍
迟云超
马松艳
乔秀丽
机构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2521654)
文摘
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镍与氯化铝为无机物,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以及TEM对铝酸镍样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孔径在介孔范围,同时650℃焙烧的铝酸镍尖晶石粉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0.1 m2.g-1。
关键词
蒸发诱导自组装
铝酸镍尖晶石
介孔
纳米材料
Keywords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nickel aluminate spinel
mesoporous
nanomatedals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d掺杂对δ-MoN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影响
7
作者
尉靖
王可答
金凤友
刘利军
张桂玲
曾涛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
工程
学院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3048)
文摘
为了探讨稀土掺杂对材料导电性影响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从理论角度研究了Nd掺杂δ-MoN的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分别讨论了Nd取代Wyckoff坐标系中2a位置和6c位置的Mo原子时对δ-MoN导电性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Nd掺杂δ-MoN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伏安特性曲线.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Nd掺杂使δ-MoN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增大,导致费米面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伏安特性曲线显示Nd掺杂体系的电流大于未掺杂体系,说明Nd掺杂增强了δ-MoN的导电性,其中当Nd取代6c位置的Mo原子时δ-MoN的导电性增强较大.
关键词
ND掺杂
δ-MoN
电子结构
输运性质
Keywords
Nd-doping
δ-MoN
electronic structure
transport property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介孔二氧化硅陶瓷的合成及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董艳萍
田喜强
韩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茄子皮红色素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田喜强
董艳萍
马松艳
《中国酿造》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锌尖晶石陶瓷纳米粉
董艳萍
田喜强
迟云超
乔秀丽
马松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Fe_3O_4/介孔碳复合体的合成及其处理罗丹明B废水的应用
董艳萍
田喜强
马松艳
乔秀丽
白晓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介孔铝酸镁尖晶石纳米粉
董艳萍
田喜强
马松艳
乔秀丽
迟云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的合成与表征
田喜强
董艳萍
迟云超
马松艳
乔秀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Nd掺杂对δ-MoN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影响
尉靖
王可答
金凤友
刘利军
张桂玲
曾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