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04
1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贾振华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主要的病机有络虚不荣、肺络郁滞、肺络绌急、热毒滞络、肺络瘀阻、肺络损伤和络息成积。肺络病变常始于气络病变,逐渐发展至血络病变,往往伴有气道壅滞、气道瘀阻、气道绌急等气道病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对于肺络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对肺之气络、肺之血络和气道的功能、病机变化及常见肺络病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气道 气络 血络 肺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真 尹玉洁 +2 位作者 刘依 韩宁馨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65-1670,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心脏纤维化(MF)形成后持续进展,导致心功能逐渐降低,预后不良。近年来中草药来源的活性成分因其结构稳定、药效确切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或许将为新药开发提供有...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心脏纤维化(MF)形成后持续进展,导致心功能逐渐降低,预后不良。近年来中草药来源的活性成分因其结构稳定、药效确切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或许将为新药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候选化合物。研究中药单体的作用和机制有利于寻找AMI后MF的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已有多项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种中药单体均对AMI后MF的发生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抑作用且机制不同。根据中医理论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纤维化病机演变规律的认识,治疗药物可选取益气类、活血通络类、温阳类等,而对应的中药单体种类繁多、药效和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对于中药单体治疗AMI后MF的实验研究逐步广泛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果,日后仍需更多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纤维化 实验研究 益气 活血 通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的中药新药研发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以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2-642,共1页
在全世界普遍倡导复杂性科学与系统性科学的形势下,中医药学有别于西医学还原思维方式的整体论已经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中医药学原创性理论体系及治疗方药的整体优势日益彰显。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药研... 在全世界普遍倡导复杂性科学与系统性科学的形势下,中医药学有别于西医学还原思维方式的整体论已经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中医药学原创性理论体系及治疗方药的整体优势日益彰显。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药研究中注重中医理论研究,通过学术创新带动临床科研,提高难治性疾病治疗水平,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发,是实现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各科疾病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包括指导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分支。脉络学说的核心内容——营卫理论指出调和营卫气血是治疗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原则,并总结提出调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均体现了调营卫气血的用药规律,并根据心血管病不同阶段进行分证用药。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充分证明了上述药物对急性心梗无再流、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心血管病的显著疗效。并进一步揭示“营在脉内”与血管内皮,“卫在脉外”与外膜及神经体液调节相关性,外膜、内皮损伤均可引起动脉硬化、血管痉挛,较目前主要从血管内皮研究,更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血管病变“由外至内”和“由内至外”发病规律。揭示“孙络-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共同参与,脏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在保护微血管方面优势更明显。证明通络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共性机制,保护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973专家组评价上述研究首次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是将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血管病变是非常漫长的病变,前因后果递进发展,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5个子课题都是国内专家与国际专家共同参与的,学会是学术发展的载体,学术发展是学会发展的宗旨,现在国家多中医药非常重视,中医的发展要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要汲取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中西医结合学会就是体现了这种中西并用共同发展的特点,通过大家的努力,血管病变的研究会更加系统化、完善化,在健康中国的建设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中医药学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支持,逐渐建立中医药自主创新发展研究的评价体系,以科技创新带动中医药产业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逐渐形成国际认可的现代中医药规范体系,同时不断加强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中医学术创新并带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顺利发展。相信随着现代中医药创新研发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力的推动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中医药资源优势向中药科技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 理论 中药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创新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能。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现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传染性...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创新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能。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现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代表性中成药。连花清瘟药效学研究显示出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退热、止咳、化痰,调节免疫等作用,临床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感染、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多种呼吸系统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 呼吸系统疾病 新冠肺炎 流感 肺部感染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络学说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9
6
作者 孙永辉 李彦霞 常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76-2179,共4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病毒性心肌炎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53
7
作者 李红蓉 常丽萍 +1 位作者 魏聪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及炎性反应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性病理表现,还可见较重的肺瘀血表现,属中医肺络病变范畴。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代表性治疗药物,对SARS-CoV、MERS-C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及炎性反应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性病理表现,还可见较重的肺瘀血表现,属中医肺络病变范畴。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代表性治疗药物,对SARS-CoV、MERS-CoV等多种病毒和炎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理论组方特色和基础临床研究得到了广泛认可,被纳入国家和多个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可以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并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为应用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连花清瘟 络病理论 肺络病变 炎症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8
作者 刘妍 常丽萍 高怀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1-1674,共4页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反应、NF-κB非依赖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脂肪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络学说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辨证论治
9
作者 常成成 袁国强 +4 位作者 常丽萍 魏聪 王磊 孙永辉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的临床表现,属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疾病之一。脉络学说作为指导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的系统理论,根据STEMI的临床特点,认为应当在分阶段治疗的同时注重整体全程论治,进而在结合辨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的临床表现,属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疾病之一。脉络学说作为指导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的系统理论,根据STEMI的临床特点,认为应当在分阶段治疗的同时注重整体全程论治,进而在结合辨证论治原则及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以脉络学说为指导的再灌注术前及术后治疗的新干预策略及辨证论治思路,形成对本病的系统防治理念,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急性心肌梗死 营卫理论 再灌注治疗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津力达颗粒通过提高棕色脂肪活性改善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代谢紊乱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慧 周鸿儒 +2 位作者 郝媛媛 刘妍 王宏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8-748,共1页
目的激活棕色脂肪组织(BAT)产热有助于能量消耗,这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中药津力达(JLD)颗粒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代谢紊乱状态及增加小鼠BAT活性。方法将5~6周龄SPF级雄性C5... 目的激活棕色脂肪组织(BAT)产热有助于能量消耗,这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中药津力达(JLD)颗粒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代谢紊乱状态及增加小鼠BAT活性。方法将5~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n=15),即高脂饲料对照组(HFD)和高脂饲料加津力达组(HFD+JLD)。HFD+JLD组小鼠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每天给予津力达(3.8 g·kg^-1)灌胃。HFD组小鼠给予同等剂量的0.5%羧甲纤维素钠溶液(CMC)。各组小鼠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5周。检测体质量、血生化指标、组织形态学改变、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及胰岛素耐量试验(ITT)等以明确JLD对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通过冷冻试验、实时PCR(qRT-PCR)、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来评估JLD对BAT功能的干预作用。结果体质量、体脂含量及进食量的数据结果表明,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1),减轻体脂含量(P<0.05,P<0.01),而对进食量无明显影响。白色脂肪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与HFD组相比,JLD可以明显减小白色脂肪细胞的体积。血生化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可以明显降低血清TG、LDL-C及NEFA的含量(P<0.05,P<0.01)。IPGTT实验及GTT-AUC的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血糖值及AUC(P<0.05,P<0.01)。ITT实验和ITT-AUC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血糖值及AUC值(P<0.01)。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抑制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肝脂质积累。q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可以明显降低肝组织的炎症因子TNF-α,IL-6,MCAD及MCP1的mRNA表达(P<0.05,P<0.01)。冷冻实验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明显提高小鼠在寒冷刺激下的肛温(P<0.01)。棕色脂肪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减轻棕色脂肪脂质蓄积;棕色脂肪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明显增加UCP1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增加棕色脂肪特异性产热相关基因UCP1、PRDM16、Dio2和ELOVL3及脂肪酸氧化功能相关基因CPT1β和PPARα的表达(P<0.05,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能够明显增加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含量(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JLD可明显增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PGC-1ɑ及OXPHOS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JLD预防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多种糖脂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激活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增加产热和能量消耗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组织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特性出发探析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秘红英 宋红霞 +4 位作者 王磊 房会文 张凤虹 崔静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5-1678,1684,共5页
高脂血症作为代谢类疾病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血脂水平的控制,而现代及传统医学越来越重视该病治疗及发病... 高脂血症作为代谢类疾病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血脂水平的控制,而现代及传统医学越来越重视该病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不良反应小,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可以多途径、多靶点的改善脂质代谢,对于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于五脏特性出发探析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发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以期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代谢类疾病 整体观念 五脏特性 发病机制 脂质代谢 降低血脂 理论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郝佳梦 王丹东 +2 位作者 集川原 张少兰 常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79-1684,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尚无明确定论。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以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尚无明确定论。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以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常规治疗手段均不能确定降低HFpEF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对HFpEF流行病学、病因、诊断、病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以期为该病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室重构 舒张性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治疗 脉络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康 尹玉洁 +3 位作者 李雅文 秘红英 李红蓉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9-1664,共6页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现通过对目前医案研究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软件及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每种方法在医案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医案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传承医案中蕴含的诊疗经验及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案 中医诊疗经验 数据挖掘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egulin-1/ErbBs信号通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齐飞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任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1-1484,共4页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与酪氨酸激酶Erb Bs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广泛表达,具有稳定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等多种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与酪氨酸激酶Erb Bs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广泛表达,具有稳定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等多种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就NRG-1/Erb Bs信号通路在心脏正常功能的维持和慢性心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酪氨酸激酶受体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纤维化 心室重构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高脂饮食诱导内质网应激致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媛媛 刘妍 +1 位作者 李翠茹 高怀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32-4238,共7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高脂喂养小鼠肥胖模型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的调节及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脂对照组(LFD+CMC)、模型组(HFD+CMC)和通心络组(HFD+TXL),1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制...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高脂喂养小鼠肥胖模型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的调节及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脂对照组(LFD+CMC)、模型组(HFD+CMC)和通心络组(HFD+TXL),1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制备小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环,进行血管张力测试,比较各组血管张力的变化。RT-PCR检测小鼠肠系膜动脉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RK、CHOP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 mRNA表达;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Hcy group,2 mmol·L^(-1)Hcy)、通心络组(TXL组,200μg·mL^(-1)通心络),检测各组GRP78,Caspase-3,Caspase-7,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LFD组比较,HFD组小鼠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HFD组比较,TXL组小鼠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加入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最大收缩程度后,按浓度依次加入乙酰胆碱,与LFD组相比,HFD组小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明显受损,TXL组小鼠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较HFD组有明显改善(P<0.01);与HFD组相比,TXL组的GRP78、PERK、CHOP、Bax mRNA表达下调(P<0.05),Bcl-2 mRNA表达上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生存活性明显降低;HUVEC细胞Caspase-3,Caspase-7,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GRP78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通心络可改善肥胖小鼠血脂水平,缓解内质网应激,并通过抗凋亡途径发挥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肥胖 肠系膜动脉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津力达颗粒通过抑制肝细胞焦亡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7
16
作者 郝媛媛 苏敏 +3 位作者 高怀林 刘克剑 侯云龙 王宏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4-744,共1页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表现,肝脂肪变、肝炎症及肝细胞气球样变是NAFLD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系统地研究传统中药津力达(JLD)颗粒能否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细胞焦亡及游离脂肪酸诱导的非酒...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表现,肝脂肪变、肝炎症及肝细胞气球样变是NAFLD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系统地研究传统中药津力达(JLD)颗粒能否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细胞焦亡及游离脂肪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HepG2细胞模型焦亡,从而改善NAFLD。方法动物实验通过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建立脂肪肝模型,按分组分别灌胃给与JLD颗粒或羟甲纤维素钠(CMC-Na)20周。生化分析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HE和油红染色检测肝细胞脂滴及炎细胞浸润,Western印迹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胱天蛋白酶1,P20和IL-1β的表达,并通过实时PCR(qRT-PCR)检测胱天蛋白酶1,IL-18和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实验使用HepG2细胞,给与或不给予JLD,然后暴露于游离脂肪酸(FFA)中共孵育18 h,MTS检测HepG2肝癌细胞生存活性,检测细胞各组甘油三酯(TG)和GOT含量,尼罗红染色观察HepG2细胞脂滴,Western印迹法技术检测细胞焦亡通路相关信号分子NLRP3,胱天蛋白酶1、IL-18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G,GOT,GPT,LDL-C和NEFA含量明显增加(P<0.01);HE和油红染色显示脂滴增多;炎症小体NLRP3、焦亡通路依赖蛋白胱天蛋白酶1和p2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胱天蛋白酶1,IL-18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给予JLD后明显降低TG,LDL-C和NEFA的含量,减少细胞内的脂滴堆积,抑制焦亡通路蛋白和基因的表达(P<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FFA组相比,JLD促进FFA损伤HepG2肝癌细胞18 h后细胞增殖,降低TG、GOT的含量(P<0.01),脂滴明显减少,下调焦亡蛋白NLRP3,胱天蛋白酶1,P20和IL-1β的表达(P<0.01)。结论JLD具有治疗NAFLD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焦亡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介导的,从而为JLD的临床应用治疗NAFLD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子补肾胶囊延缓SAMP6小鼠增龄性胸腺退化的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兆栋 陈银潇 +8 位作者 龚博炀 徐喆 于智先 石悦暄 彭雁飞 边育红 侯云龙 王相玲 赵舒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对SAMP6小鼠胸腺退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AMP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MP6)和八子补肾治疗组(SAMP6+BZBS),10只SAMR1小鼠设为同源对照组(SAMR1)。SAMP6+BZBS组每日灌胃八子补肾胶囊混悬液(2....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对SAMP6小鼠胸腺退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AMP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MP6)和八子补肾治疗组(SAMP6+BZBS),10只SAMR1小鼠设为同源对照组(SAMR1)。SAMP6+BZBS组每日灌胃八子补肾胶囊混悬液(2.8 g·kg^(-1)),其余两组每日灌胃等量蒸馏水,给药9周后观察各组胸腺形态并计算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胸腺组织结构变化;SA-β-gal染色检测胸腺衰老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胸腺CD3+T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胸腺中p16、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ELISA检测胸腺中IL-7水平。结果与SAMP6组小鼠比较,SAMP6+BZBS组胸腺指数明显提高(P<0.05);紊乱的胸腺结构得到明显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比例明显降低(P<0.01);CD3+T细胞比例明显提高(P<0.05);p1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5);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明显提高;IL-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八子补肾胶囊能够延缓SAMP6小鼠的胸腺退化、抑制胸腺中细胞凋亡、有助于胸腺细胞发育,可能与其提高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促进IL-7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子补肾胶囊 胸腺退化 免疫衰老 胸腺上皮细胞 IL-7 SAMP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亚芬 旷湘楠 +5 位作者 尹玉洁 韩宁馨 郝苑洁 魏亚茹 王晓琪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4-1658,1664,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理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动脉壁氧供需不平衡,而OSAS的典型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所以推测CIH可能是OSAS加速AS形成的中间机制,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现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代谢失调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对PPARα/ABCA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翠茹 郝媛媛 +3 位作者 刘妍 谷娇娇 张少兰 高怀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2-1389,共8页
目的探讨津力达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符合要求的40只... 目的探讨津力达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符合要求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津力达低剂量组、津力达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各10只,给予药物干预。末次给药后,各组大鼠口服灌胃葡萄糖,分别在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测量大鼠尾静脉血糖值,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处死大鼠后检测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肝脏苏木青染色(HE)染色,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1(ABCA1)及其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X受体α(LXR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降低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OGTT-AUC)(P<0.05);津力达低、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HOMA-ISI)(P<0.05);与模型组相比,津力达低、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P<0.05);津力达低、高剂量组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模型组相比,津力达低、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肝脏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清楚、炎性细胞减少、空泡变少;与模型组相比,津力达低剂量组肝脏PPARα蛋白明显上调,津力达低、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肝脏LXR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津力达低、高剂量组肝脏ABCA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津力达可有效改善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津力达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上调ABCA1,激活PPARα/ABCA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 糖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ABC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补防颤方对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璐 尹玉洁 +4 位作者 侯云龙 徐登峰 王亚芬 李真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5-1392,共8页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Cl_(2)混合液建立PAF大鼠模型。通过心电图检测大鼠房颤易感性,电Mapping检测大鼠心房传导离散度,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房肌组织纤维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结果Ach-CaCl_(2)尾静脉注射7 d后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胺碘酮组不同程度延长大鼠房颤诱发时间,缩短房颤持续时间;降低心房传导离散度;缩小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改善心房肌组织排列,减少纤维沉积;降低TH蛋白平均分布密度及分布不均一程度;下调TH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通补防颤方可降低Ach-CaCl_(2)诱导PAF大鼠的房颤易感性、心房传导离散度,改善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为通补防颤方在防治PAF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PAF的临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通补防颤方 房颤易感性 心房传导离散度 交感神经 酪氨酸氢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