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学 杨君保 +1 位作者 陈铁 田玉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6-1114,共9页
针对K-means算法进行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分区中存在的分类数k值需凭经验事先给定以及所有初始聚类中心均需随机选取带来的分类情况数过多、从中寻找最优分类结果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大跨屋盖结构表面... 针对K-means算法进行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分区中存在的分类数k值需凭经验事先给定以及所有初始聚类中心均需随机选取带来的分类情况数过多、从中寻找最优分类结果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分区方法。首先,建立分类数k与其相应测点风荷载的误差平方和(Sum of the Squared Errors:SSE)关系曲线,引入手肘法基本思想,实现最优分类数kst值的精准识别;其次,在首个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取基础上,引入轮盘法基本思想,完成对剩余初始聚类中心的高效选取;然后,根据类内紧凑、类间分散的原则,通过类内紧凑性判定指标S(k)和类间分散性判定指标D(k),构造并借助SD(k)值有效性检验,得到最优的风荷载分区结果;最后,以北京奥林匹克网球中心大跨悬挑屋盖结构为例,针对风洞试验所得风荷载测试结果,采用所提方法对其表面最不利风压系数进行分区计算,并与传统K-means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高效实现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区计算,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风荷载分区 K-MEANS算法 分类数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风致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实用组合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玉学 杨庆山 +1 位作者 田玉基 向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9-205,217,共8页
以随机振动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大跨屋盖结构风致背景响应及其模态耦合项、共振响应及其模态耦合项以及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耦合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耦合效应的脉动风总响应组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耦合效应修正系数,并根据结构动力... 以随机振动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大跨屋盖结构风致背景响应及其模态耦合项、共振响应及其模态耦合项以及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耦合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耦合效应的脉动风总响应组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耦合效应修正系数,并根据结构动力特性与风荷载特性对提出的脉动风总响应组合公式进行了简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实用组合公式,据此可以实现大跨屋盖结构考虑耦合效应的风致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实用高效组合。最后,通过国家体育场屋盖主结构风致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组合计算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风致响应 背景响应 共振响应 组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突入复线隧道的横风效应分析
3
作者 王磊 谭忠盛 +3 位作者 骆建军 李宇杰 李飞龙 尚素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横风对列车周围流场与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横风作用下列车气动荷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周围流场分布受横风影响显著,隧道外流场向列车背风侧偏移,并形成起始于隧道入口处的纵向涡旋,而隧道内列车背风侧涡旋消失,迎风侧形成延伸至入口处的垂向涡旋,并在列车驶入过程中隧道内涡旋结构逐渐消失。在列车驶入隧道前列车迎风面气动压力以正值为主,背风面气动压力以负值为主。当列车驶入隧道时列车表面压力发生剧烈变化,气动压力波动程度随列车驶入而明显减弱。气动荷载变化规律与风环境密切相关,无风时尾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而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此外,列车气动性能与编组位置密切相关,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变化幅值分别是中车、尾车的4.8倍和15.4倍,头车升力变化幅值分别为中车、尾车的1.1倍和1.2倍,头车发生行车安全事故风险最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情形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价和高铁隧道选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横风 隧道 气动荷载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对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 李天 杨庆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研究不同雷诺数对大跨度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二维屋盖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系统分析雷诺数对屋盖表面风压分布、流动分离及再附着现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屋盖表面特征... 为研究不同雷诺数对大跨度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二维屋盖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系统分析雷诺数对屋盖表面风压分布、流动分离及再附着现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屋盖表面特征雷诺数的变化,屋盖表面风压分布亦发生明显变化,特征雷诺数较低时屋盖表面风压较平稳,特征雷诺数升高时屋盖前部的风压系数大幅增大,但增幅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结果验证了雷诺数效应在屋盖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雷诺数效应 计算流体动力学 平均风压系数 脉动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双目视觉的腐蚀钢材表面三维重建
5
作者 邢佶慧 魏妍婧 +2 位作者 胡灿昱 陈爱国 杨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计条纹结构光编码图案,并求解相位。基于绝对差值求和(SAD)算法完成亚像素绝对相位的立体匹配,为补偿非线性相位误差提出了适用于4步相移法的被动校正法,结合主动相位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相位误差修正。对钢腐蚀样品进行重建,并与激光测量仪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腐蚀深度测试相对误差在26.42%以下,证明了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系统重建腐蚀钢材表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结构光 4步相移 互补格雷码 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精细化分析
6
作者 李玉学 杨庆山 +1 位作者 田玉基 朱英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85-2494,共10页
基于已建立的大跨屋盖结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理论框架,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首先,根据结构风振响应特性,分别推导构造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共振分量及其二者耦合项分量,解决基本分量应与风振响应分析结... 基于已建立的大跨屋盖结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理论框架,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首先,根据结构风振响应特性,分别推导构造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共振分量及其二者耦合项分量,解决基本分量应与风振响应分析结果相对应且能再现风振响应特性的问题。其次,根据各基本分量作用下结构静力响应分布的相似程度对基本分量进行归并精简,从而保证所选基本分量的高效性,实现用较少的基本分量完成尽可能多的目标响应等效。最后,针对基于数值方法求解多目标等效方程造成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大、不便于工程应用、精度不高等问题,补充求解的边界条件方程,并提出对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法。利用提出的精细化分析方法,对国家网球中心"莲花"球场屋盖结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分布合理,静力响应与多目标响应较吻合,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等效静力风荷载 多目标 基本荷载分量 精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浮式风能-波浪能集成结构系统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年鑫 朱莹 +1 位作者 马哲 周孟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9-165,共7页
针对中国丰富深水风能和波浪能资源开发的未来需求,提出一种张力腿式风力机与垂荡式波浪能装置相集成的新型浮式结构系统。首先,选取NREL 5 MW风力机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方法研究该集成系统风力机叶片的... 针对中国丰富深水风能和波浪能资源开发的未来需求,提出一种张力腿式风力机与垂荡式波浪能装置相集成的新型浮式结构系统。首先,选取NREL 5 MW风力机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方法研究该集成系统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基于势流理论方法模拟分析垂荡式波浪能装置与张力腿平台结构的水动力载荷,并考虑波浪能装置等效PTO(power take-off)系统的多体动力耦合效应,建立新型张力腿式风力机-垂荡式波浪能装置集成结构系统的空气动力与水动力耦合时域分析模型;其次,对比总结不同波浪能装置(PTO)设计参数对集成平台波浪能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最后,重点研究典型最大运行发电海况下该新型浮式集成结构系统的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及风能-波浪能输出功率特征,并验证其在极端海况下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波浪能转化 动力分析 多体效应 新型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向折减因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星辰 任彧 杨庆山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0-1347,I0006,I0007,共10页
为研究风向对屋盖表面风荷载的折减效应,选取风速检验方法对不同城市的实测风速数据进行了均一性修正;采用不同极值风速理论模型,计算各风向上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并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城市极值风速结果;结合实测风速数据和风洞试验结... 为研究风向对屋盖表面风荷载的折减效应,选取风速检验方法对不同城市的实测风速数据进行了均一性修正;采用不同极值风速理论模型,计算各风向上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并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城市极值风速结果;结合实测风速数据和风洞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屋盖几何特征、风速样本数量对风向折减因子的影响,给出了我国部分城市的风向折减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经典极值理论的Gumbel法相比,基于小容量样本理论的POT法所得的极值风速偏小12%左右;与日本规范相比,美国规范计算所得风向折减因子受屋盖的几何特征影响较大;可根据本文提出的最佳建筑朝向判别标准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折减因子 风荷载 均一性检验 极值分布 建筑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等效大跨屋盖结构三分量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
9
作者 李玉学 冯励睿 +1 位作者 李海云 田玉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282,298,共8页
针对大跨屋盖结构风效应静力等效分析中需要考虑多响应目标问题,与脉动风振响应背景分量、共振分量及其二者耦合项分量(简称三分量)相对应,提出一种大跨屋盖结构三分量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分层分析法。首先,基于能量等效,考虑结构所有... 针对大跨屋盖结构风效应静力等效分析中需要考虑多响应目标问题,与脉动风振响应背景分量、共振分量及其二者耦合项分量(简称三分量)相对应,提出一种大跨屋盖结构三分量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分层分析法。首先,基于能量等效,考虑结构所有节点响应,分别推导了三分量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表达式;其次,根据三分量响应能量对脉动风振总响应能量的贡献程度,定义三分量能量贡献系数,据此系数实现大跨屋盖结构三分量响应层次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结构,制定了相应的总等效静力风荷载组合求解方法;最后,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赛场屋盖结构为例,对其三分量响应层次划分,根据划分结果,组合得到结构总等效静力风荷载。同时对总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响应与频域分析所得目标响应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较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要求,说明所提方法有效且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等效静力风荷载 多目标 能量等效 三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过双线隧道气动效应及列车风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磊 骆建军 李飞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52,共10页
为加深对隧道内气动效应和列车风特性的认识,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模拟高速列车偏心通过隧道全过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模拟列车高速运动,对列车通过时隧道内的气动效应及列车风进行研究。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为加深对隧道内气动效应和列车风特性的认识,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模拟高速列车偏心通过隧道全过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模拟列车高速运动,对列车通过时隧道内的气动效应及列车风进行研究。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隧道入口处气动压力变化规律与隧道内有很大差别;列车两侧对称测点的最大正压值及峰-峰压力变化幅值分别相差13.1%和7.3%,近隧道侧列车风纵向速度分量与合速度最大值分别为远隧道侧的2.1倍和1.9倍,列车偏心通过对列车周围气动压力影响不大,而对列车风影响非常显著;列车表面边界层对列车风纵向分量影响显著,对横向速度分量和垂向速度分量几乎无影响;隧道内列车后方产生交替出现的复杂尾涡结构,与明线时差别很大;隧道内列车风风速衰减较慢,持续时间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双线隧道 气动效应 列车风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跨1120 m铁路悬索桥风-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少钦 马骎 +1 位作者 任艳荣 杨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3-1250,共8页
为更加真实地研究处于风场中的铁路悬索桥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考虑结构大位移小应变非线性影响,建立风-车-桥动力作用模型,计算主跨1 120 m的铁路悬索桥结构在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并分析各响应极值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 为更加真实地研究处于风场中的铁路悬索桥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考虑结构大位移小应变非线性影响,建立风-车-桥动力作用模型,计算主跨1 120 m的铁路悬索桥结构在列车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并分析各响应极值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悬索桥频率较低,对风荷载作用非常敏感,桥梁的横向位移、加速度以及竖向加速度均随风速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容易产生风-车-桥耦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列车 几何非线性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下高速列车突入隧道瞬变压力及列车风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磊 骆建军 李飞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6,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在横风下突入隧道的普遍情形,考虑空气的非定常、可压缩湍流特性,建立列车-隧道-横风三维数值模型,对比研究有无横风条件下列车突入过程中隧道内的瞬变压力变化规律和列车风特性。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针对高速列车在横风下突入隧道的普遍情形,考虑空气的非定常、可压缩湍流特性,建立列车-隧道-横风三维数值模型,对比研究有无横风条件下列车突入过程中隧道内的瞬变压力变化规律和列车风特性。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横风情况相比,列车在横风中高速驶入时隧道入口周围的瞬变压力和列车风发生明显变化;在尾车完全驶入前,横风对背风侧气动压力的影响程度比迎风侧的大,其中头车突入时对隧道入口气动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横风对隧道内气动压力和列车风的影响范围有限,当横风速度为24.4 m/s时,隧道内受影响距离为50 m;头车突入隧道时,横风对列车背风侧列车风的影响较大,而尾车完全驶入时,横风对列车迎风侧的列车风的影响比较严重。横风效应是列车背风侧气动压力和气流速度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横风 瞬变压力 列车风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风障挡风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波 张剑 杨庆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2,共5页
通过测速风洞试验,得到了孔隙率、障条宽度对桥梁风障挡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桥梁风障的模拟方法及其挡风性能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障有效挡风高度约为2.0H(H为风障高度),在1.0H范围内,风速降低较多,在1.0H高度处,流场... 通过测速风洞试验,得到了孔隙率、障条宽度对桥梁风障挡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桥梁风障的模拟方法及其挡风性能评价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障有效挡风高度约为2.0H(H为风障高度),在1.0H范围内,风速降低较多,在1.0H高度处,流场湍流度达到最大。孔隙率对风障挡风性能影响较大,随着孔隙率的增大,风障下游风速增大,湍流度减小。障条宽度对风障挡风性能影响较小,相同孔隙率时,障条宽度对风障下游湍流度的影响可以忽略。按压力等效定义的风速折减系数较好反映了风速的变化规律,能够来用定量评价风障的挡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障 挡风 桥梁 风洞试验 孔隙率 障条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风压时程的矩模型变换与峰值因子计算公式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波 田玉基 杨庆山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2,共8页
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建立了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之间的单调变换关系;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的极值发生概率相等,界限穿越率相等,这为非高斯风压峰值因子、风压极值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介绍软化过程、硬化过程和偏斜过程的Hermite矩... 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建立了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之间的单调变换关系;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的极值发生概率相等,界限穿越率相等,这为非高斯风压峰值因子、风压极值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介绍软化过程、硬化过程和偏斜过程的Hermite矩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偏斜系数、峰态系数表明了矩模型的单调变换范围,由此可根据偏斜系数、峰态系数预先确定Hermite矩模型的变换公式和变换阶数。建立了非高斯过程峰值因子的概率分布表达式,明确了非高斯峰值因子与高斯峰值因子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非高斯极值概率分布及峰值因子计算方法应用于平屋盖局部风压峰值因子、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结果表明:非高斯风压的峰值因子、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值的平均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值吻合,风压系数极值的吻合程度优于峰值因子的吻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载荷 风压系数极值 Hermite矩模型 极值概率分布 峰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盖开孔建筑的内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寿科 田玉基 +2 位作者 李寿英 陈政清 孙洪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8,共8页
对不同开孔位置、开孔率和内部容积的17个屋盖开孔建筑进行了缩尺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分析内外风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采用稳态方法和单开孔内压传递方程分别对平均和脉动内压进行理论估计,拟合了峰值内外压系数比的无量纲设计公式... 对不同开孔位置、开孔率和内部容积的17个屋盖开孔建筑进行了缩尺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分析内外风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采用稳态方法和单开孔内压传递方程分别对平均和脉动内压进行理论估计,拟合了峰值内外压系数比的无量纲设计公式。结果表明:屋盖开孔建筑的内部风压系数相关性和相干性较好,可采用统一的值来描述内压;内外风压系数以正相关为主,相关性大于立墙开孔工况;平均内压设计值可取为0.8倍开孔处外部平均风压,可采用单开孔内压传递方程估计垂直风向的脉动内压,误差小于15%。拟合的脉动内外压系数比和峰值内外压系数比设计公式,可应用于屋盖中心开孔建筑,改进了GINGER方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屋盖开孔 相关系数 峰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内列车风分布及流场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磊 骆建军 +1 位作者 李飞龙 高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6-1357,共12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非对称通过标准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引起的列车风分布规律及列车周围流场分布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CRH380A高速列车通过双线隧道全过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模拟列车与周围环境相对运动。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高速列车非对称通过标准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引起的列车风分布规律及列车周围流场分布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CRH380A高速列车通过双线隧道全过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模拟列车与周围环境相对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气动压力系数计算结果与国内现场实测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列车车头、车尾通过时,纵向、横向列车风风速均突然增大,在列车通过阶段,纵向列车风经历正向—负向—正向流动,横向列车风由背离列车向指向列车转变;列车两侧空间纵向列车风风速在车尾通过之后达到最大,车顶上方空间的纵向风速在车头经过后达到最大;车尾通过之前,横向列车风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车尾经过后,横向列车风波动程度增加,而纵向列车风在车头通过之前变化规律相同,车头通过后,风速波动程度增加;车头、车尾及车身表面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近隧道侧纵向列车风速较远隧道侧的风速大;中间列车周围速度分布基本一致,而列车尾部尾流效应对近隧道侧列车风影响非常显著;列车头部、尾部附近流场结构变化严重,中间列车周围流场分布规律基本稳定;环状空间内纵向列车风与到列车表面距离的关系呈指数函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线隧道 数值模拟 列车风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条对仿古悬挑屋盖风荷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波 单文姗 +3 位作者 杨庆山 李沐钢 甄伟 杨维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肋条是仿古悬挑屋盖最常用的建筑装饰。以APEC2014峰会主会场雁栖湖会展中心为例,采用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讨论了肋条对该类仿古悬挑屋盖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屋盖前缘分离区,肋条对特征湍流影响较小,但能够加速特征湍流在能量传... 肋条是仿古悬挑屋盖最常用的建筑装饰。以APEC2014峰会主会场雁栖湖会展中心为例,采用测压风洞试验的方法,讨论了肋条对该类仿古悬挑屋盖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屋盖前缘分离区,肋条对特征湍流影响较小,但能够加速特征湍流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对后缘再附区风荷载有一定影响;肋条对仿古悬挑屋盖主体结构抗风设计起控制作用的径向条带弯矩系数均值影响很小,但对其根方差有一定影响,肋条减小了条带承受脉动风荷载的极值;对屋盖围护结构抗风设计起控制作用的极值风吸力而言,不设置肋条光滑表面的极值风荷载特征值与肋条上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悬挑屋盖 风洞试验 风荷载 主体结构 弯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振动的某设置防震缝结构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佩 连鹏宇 +2 位作者 张茉颜 何斌 窦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
对于设置防震缝的既有相邻结构,防震缝的塞缝和盖缝处理措施可能引起相邻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由此引起的模态会增加模态参数识别的复杂程度.以利用悬臂构件形成防震缝的某钢筋混凝土办公楼为例,该办公楼由主楼、东楼和西楼三部分组成... 对于设置防震缝的既有相邻结构,防震缝的塞缝和盖缝处理措施可能引起相邻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由此引起的模态会增加模态参数识别的复杂程度.以利用悬臂构件形成防震缝的某钢筋混凝土办公楼为例,该办公楼由主楼、东楼和西楼三部分组成,在各相邻结构内分别进行环境振动测试,利用频域分解法对其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得到了主楼和东楼的四阶及西楼的两阶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由于各相邻结构间存在因防震缝的填缝措施引起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个结构的自振频率和由相互作用产生的频率混杂在一起.各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与识别结果吻合较好,但由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整栋建筑的整体性,主楼和东楼的有限元模型的第三阶扭转频率均小于识别结果.对设置防震缝的相邻结构来说不应总是假定相互之间是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防震缝 相邻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拟的不同射流倾角下击暴流风场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波 李若琦 +2 位作者 田玉基 李鹏 杨庆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222,共8页
利用物理模拟器生成下击暴流风场,研究了射流倾角对风速、气压等下击暴流风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击暴流风场同时具有水平风和竖向风,当存在射流倾角时,下击暴流风场对称性消失,下击暴流背侧竖向风速峰值大于前侧,且背侧竖向风速随... 利用物理模拟器生成下击暴流风场,研究了射流倾角对风速、气压等下击暴流风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击暴流风场同时具有水平风和竖向风,当存在射流倾角时,下击暴流风场对称性消失,下击暴流背侧竖向风速峰值大于前侧,且背侧竖向风速随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射流倾角达到20°时,背侧竖向风速峰值比无倾角时增加67%;前侧水平风速峰值大于背侧,且前侧水平风速随倾角的增加而增加,射流倾角达到20°时,前侧水平风速最大比无倾角时增加50%,背侧水平风速则快速减小。随射流倾角的增加,出流下方区域正压值增加,其余位置受倾角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物理模拟 射流倾角 水平风速 竖向风速 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橇项目滑行阶段的风阻力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波 张渊召 +3 位作者 沈梦 徐金成 胡齐 洪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4,共7页
滑行阶段的风阻力是影响雪橇项目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雪橇国家集训队10名运动员的风洞测试结果,对雪橇项目在滑行阶段的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提高该项目的竞技水平提供了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当滑行速度超过20 m/s时,雪橇运动员... 滑行阶段的风阻力是影响雪橇项目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雪橇国家集训队10名运动员的风洞测试结果,对雪橇项目在滑行阶段的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提高该项目的竞技水平提供了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当滑行速度超过20 m/s时,雪橇运动员风阻面积系数C_(D)A的雷诺数效应可以忽略;受窄道效应影响,风洞测试中增加赛道后,雪橇运动员受到的风阻力增加12%;运动员抬头调整滑行线路时,风阻力将增加16%,将头部倾斜有利于减小风阻力的不利影响,此时,风阻力仅增加10%;绷脚尖和翘脚尖姿态下的风阻力相差27%,对成绩影响很大,运动员应尽量保持脚尖绷紧,在绷脚尖的同时,将小腿下倾有利于减小风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橇项目 风洞试验 滑行姿态 风阻力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