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绩效考核、晋升激励与中国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田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章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的机制设计出发,通过构建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在现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方式下,地方官员所面临的多重任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替代关系,这... 文章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的机制设计出发,通过构建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在现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方式下,地方官员所面临的多重任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替代关系,这是导致地方官员激励结构失衡(经济职能强化而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仅仅通过完善考核指标的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官员激励结构的优化。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关键在于通过改革考核机制,实现官员多重目标之间由替代关系向互补关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服务型政府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土地资本化路径创新:基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霄 梅哲 鲍家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5,共5页
土地资本化对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土地权利束分离和社会主义地租理论,在分析现行城镇土地资本化内容及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城镇土地资本化的创新举措,即建立土地衡平基金、主张建设政策性土... 土地资本化对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土地权利束分离和社会主义地租理论,在分析现行城镇土地资本化内容及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城镇土地资本化的创新举措,即建立土地衡平基金、主张建设政策性土地资本化体系、有效参与市场调节,促进城镇工业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权利束分离 土地衡平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多维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蔡礼辉 孙凌宇 +1 位作者 高自旺 张小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成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与本市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而与邻近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该结论在以历史上固定电话普及率和滞后期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后仍然成立;(2)技术创新和资源错配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渠道;(3)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在平坡和缓坡地区更显著,而在陡坡地区的影响还未充分彰显。数字经济作用效率的空间异质性还体现在区域位置上,数字经济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城市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水平 空间性 中介性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重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善乔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后危机时代,外需的萎缩是必然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当前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反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地扩大内需。而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 在后危机时代,外需的萎缩是必然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当前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反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地扩大内需。而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建立由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消费大国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述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炳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120,共4页
自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规定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自主劳动关系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特性,"社本"是生产资料价值(资金)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物化劳动方面的表现。需... 自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规定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自主劳动关系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特性,"社本"是生产资料价值(资金)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物化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必要价值)是价值产品或新创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活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新创造价值的统一。公式W=c+n=c+n1+n2+n3则说明了自主劳动、社本和需要价值三个范畴的内在联系,表现了体现自主劳动关系的商品价值由社本和需要价值组成,因而这一公式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体系的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主联合劳动 需要价值 社本 分享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发展政策述评:内涵、理论基础及研究重点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学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前学界对家庭发展政策尚未有清晰、明确的内涵界定。通过对我国家庭发展政策的述评后认为,家庭发展政策的内容涵盖家庭生活与促进家庭正向建设的方方面面,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家庭发展战略研究... 目前学界对家庭发展政策尚未有清晰、明确的内涵界定。通过对我国家庭发展政策的述评后认为,家庭发展政策的内容涵盖家庭生活与促进家庭正向建设的方方面面,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家庭发展战略研究是未来我国家庭发展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在家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基本原则、国际比较和政策体系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庭发展政策 家庭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始点范畴——为何要以“需要一般”作为始点范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炳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9,共6页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早产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作为首次系统表述可见之于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该书于1954年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已初步形成。之...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早产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作为首次系统表述可见之于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该书于1954年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已初步形成。之所以说它是一种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建立
8
作者 李炳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卓炯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朝科 谢富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任何生产力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都离不开企业生产方式的持续创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引领下,以各种创新型企业组织为微观之源,从而引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变革的过程和变革的结果。企业特别是生产性企业是国... 任何生产力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都离不开企业生产方式的持续创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引领下,以各种创新型企业组织为微观之源,从而引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变革的过程和变革的结果。企业特别是生产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企业生产方式持续创新从而引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变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源泉;通过集体性、累积性的组织学习过程促进优秀劳动者与企业家精神的有机融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政治经济学 企业生产方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转型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霄 王正攀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十八大开启中国新篇章。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在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新特征基础上,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以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 十八大开启中国新篇章。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在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新特征基础上,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以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注重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控制权与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发展程度是测量幸福快乐的根本标准——关于“快乐经济学”之我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兆征 孔陆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在"快乐经济学"的讨论中,有些学者对幸福快乐的理解,较集中于消费领域以及人在消费中的主观感受。该文主张把讨论纳入以经济为核心的轨道,视经济活动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幸福快乐的客观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为测量幸... 在"快乐经济学"的讨论中,有些学者对幸福快乐的理解,较集中于消费领域以及人在消费中的主观感受。该文主张把讨论纳入以经济为核心的轨道,视经济活动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幸福快乐的客观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为测量幸福快乐的客观标志。我国目前劳动的外在强制性依然存在,总体生产力水平偏低,对规律的认识掌握还不充分,旧式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地位差别还很严重。为此,要正确认识我国国民目前的幸福快乐程度,从各方面不懈努力,自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快乐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快乐经济学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顺德家电”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建丽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不重视珠江三角洲,其中“顺德现象”和“顺德家电”又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篇章。通过“顺德家电”产业发展研究,探讨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区域品牌的深入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不重视珠江三角洲,其中“顺德现象”和“顺德家电”又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篇章。通过“顺德家电”产业发展研究,探讨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区域品牌的深入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德家电 区域品牌 地方经济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
13
作者 蔡庆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温州民营经济 农村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产权明晰 稳定发展 农村家庭企业 行政管理体制 剩余劳动力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中西文化比较分析
14
作者 丁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 ,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 ,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 ,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 ,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 ,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 ,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 ,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 ,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非控股股东对民营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沈佳坤 李炳炎 张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7页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更加有效发挥国有股权积极作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理论推导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东委派能够增强终极控制人对目标公司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能起到协同抑制目标公司资源掏空的作用,而国有持股仅对终极控制人提升公司社会价值的努力具有促进作用;国有股东委派能够直接提升目标公司的经济价值,并减少目标公司资源被掏空,但国有持股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且国有股东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方面还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社会价值 终极控制人行为 国有持股 国有股东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小烬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7,共13页
金融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胸怀“两个大局”,以“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思想为指导,从货币、市场、金融的基本关系出发,说明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 金融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胸怀“两个大局”,以“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思想为指导,从货币、市场、金融的基本关系出发,说明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理念为根本要求,提炼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理念观点。从探索金融发展创新、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兼顾经济—社会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思路。从资本治理、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区域金融五个方面提出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方法。构建从理念—思路—方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治理现代化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治理现代化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梅哲 陈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6,共9页
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战略,标志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试验步入新阶段。重庆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阶段性经验中,农村土地利用及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最大、涉及范围面最广、取得成效最好。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试验... 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战略,标志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试验步入新阶段。重庆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阶段性经验中,农村土地利用及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最大、涉及范围面最广、取得成效最好。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试验、户籍制度改革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退出,构成了当前重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大亮点。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优化了城乡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对重庆实施农村土地利用及管理制度创新展开系统分析,认为存在行政分摊成本过高,驱动力机制不完善等不足,还有待于形成"行政+市场"的双重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向"资产"转化,实现农民土地"实物"退出和土地"权益"集中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统筹城乡发展 土地交易所 地票 农村土地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规范化 被引量:20
18
作者 马庆钰 谢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公共需求的多样性和政府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使政府与社会合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趋势。在世界行政改革中出现的政府花钱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政... 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公共需求的多样性和政府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使政府与社会合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趋势。在世界行政改革中出现的政府花钱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虽然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制度的积累,但仍需在规范化方面作进一步努力,包括就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范围、购买的程序、社会组织的资质、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购买服务的监督与评估等等,都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以保证政社合作在全国的平稳、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社合作 社会组织 社会管理 政府购买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学馨 黄小梅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解决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多元治理主体发育不足、社区公共产品提供严重滞后以及社区管理手段单一陈旧等问题,并实现五个转变,即:管理体制从行政化到自治化的转变、管理主体从一元... 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解决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多元治理主体发育不足、社区公共产品提供严重滞后以及社区管理手段单一陈旧等问题,并实现五个转变,即:管理体制从行政化到自治化的转变、管理主体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社区资本提供方式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管理方式从无差别化管理到差异化管理转变、管理手段从社区管理机械化到信息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 社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本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陈刚 肖韵 陈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土地资本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动,对促进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选取1990—2013年全国30个省份土地出让金、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率等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面板回归... 土地资本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财产权利的流动,对促进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选取1990—2013年全国30个省份土地出让金、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率等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土地资本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土地出让金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应注意到,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渐达到极大值。这就要求政府逐渐改变以"土地征收—出让"为核心的城镇土地资本化体制和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财税体系,以避免土地资本化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表现出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土地出让金 经济增长 面板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