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探讨参灵草口服液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罗佳欣 詹扬 +3 位作者 孙登龙 伍振鹏 刘宇清 刘文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9,共1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参灵草口服液(Shenlingcao oral liquid,SLC)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和体内动物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数据库及文献查找获得SLC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以...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参灵草口服液(Shenlingcao oral liquid,SLC)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和体内动物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数据库及文献查找获得SLC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以及NSCLC对应靶点;取SLC和NSCLC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构建Lewis肺癌小鼠模型,设置模型组(Model组)、SLC高剂量组(SH组)和SLC低剂量组(SL组),SH组和SL组分别按冻干粉8.75 g/kg和3.50 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肿瘤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小鼠血常规指标变化,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情况,验证KEGG富集的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SLC活性成分77个,潜在作用靶点618个,NSCLC潜在作用靶点1498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79个。交集靶点富集分析表明,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MAPK)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前10位核心成分与前10位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SH组和SL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显著减小(P<0.05,P<0.0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cytes,Mono)数量显著减少(P<0.01,P<0.001),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数量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肿瘤组织早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p-PI3K/PI3K、p-AKT/AKT和Bcl-2/GAPD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5,P<0.01)。PI3K、AKT1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SLC对NSCLC发挥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灵草口服液 非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PI3K-AKT信号通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及其调控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艾灵 万鑫浩 +4 位作者 胡恢权 杨书洁 代秀秀 万娜 伍振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96-2202,共7页
中药制剂具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我国医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在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易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化学变化,出现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问题,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 中药制剂具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我国医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在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易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化学变化,出现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问题,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药理活性。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提升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是一关键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了中药制剂一般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研究现状、概述了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变化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提高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的调控策略,以期为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研究现状 化学稳定性 成分 变化机制 影响因素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分含量、仿生技术、感官”多维评价的蓝莓复合发酵饮工艺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心雨 李琼 +6 位作者 管咏梅 柳明慧 马绍龙 刘建兵 易玉敏 马晓娟 张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5-135,共11页
该文通过多维评价对蓝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开发一种高增值潜力的新型蓝莓复合发酵饮。以蓝莓浆果为主要原料,配伍黄精混合匀浆后进行水浴灭菌,添加植物乳植杆菌P9发酵,以组分含量(花青素、多酚含量)、仿生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分析)、人... 该文通过多维评价对蓝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开发一种高增值潜力的新型蓝莓复合发酵饮。以蓝莓浆果为主要原料,配伍黄精混合匀浆后进行水浴灭菌,添加植物乳植杆菌P9发酵,以组分含量(花青素、多酚含量)、仿生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分析)、人群感官测评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蓝莓复合发酵饮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蓝莓黄精质量比8∶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2 h,添加8%(质量分数)木糖醇矫味。通过多维评价明确了蓝莓复合发酵饮的发酵工艺,制备的发酵饮酸甜可口,果香浓郁,颜色鲜艳,有益物质含量高。该研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蓝莓深加工产品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发酵 多维评价 工艺 仿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志病的中医芳香精油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欣 唐军 +6 位作者 杨丹丹 林俊芝 张定堃 杨昕 杨明 贺亚男 郑川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25-2832,2839,共9页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皮肤等吸收,来调节气机和调和脏腑阴阳,达到预防、减轻或治疗情志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病因病机 中医芳香疗法 治则 芳香精油 起效途径 作用机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素片对慢性腹泻人群排便情况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李玥 郑龙金 +3 位作者 杨妮 周伟 李颖萌 刘文君 《中国乳品工业》 2025年第8期26-31,共6页
为评价乳酸菌素片对慢性腹泻人群的治疗效果,研究纳入100例慢性腹泻患者,观察其服用乳酸菌素片前后腹泻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患者服用乳酸菌素片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服用乳酸菌素片可有效缓解患者腹泻,增... 为评价乳酸菌素片对慢性腹泻人群的治疗效果,研究纳入100例慢性腹泻患者,观察其服用乳酸菌素片前后腹泻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患者服用乳酸菌素片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服用乳酸菌素片可有效缓解患者腹泻,增加了肠道有益菌Bacteroides cacca丰度,减少了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Gemmiger formicilis等潜在有害菌丰度,并通过改善L-鸟氨酸、谷氨酰胺等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对肠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服用乳酸菌素片可有效缓解腹泻,助力肠道养出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增殖,守护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素片 腹泻 肠道菌群 代谢通路 后生元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降尿酸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6
作者 邱咏薇 闵彤彤 +3 位作者 周鹏 张亚梅 杨书洁 钟国跃 《世界中医药》 2024年第24期3748-3753,3760,共7页
目的:探讨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的降尿酸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将塞北紫堇总生物碱灌胃由氧嗪酸钾盐诱导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7 d,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讨藏药塞北紫堇总生物碱的降尿酸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将塞北紫堇总生物碱灌胃由氧嗪酸钾盐诱导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7 d,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塞北紫堇总生物碱高、低剂量均能够显著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UA、BUN和TNF-α含量(均P<0.01),显著抑制肝脏XOD和ADA活力(P<0.01,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进一步从塞北紫堇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1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即吡咕咕灵(1)、四氢黄连碱(2)、碎叶紫堇碱(3)、卡维丁(4)、北美黄连碱(5)、去氢碎叶紫堇碱(6)、氧化北美黄连次碱(7)、白屈菜碱(8)、紫堇明碱(9)、紫堇块茎碱(10)、原阿片碱(11)。结论:塞北紫堇总生物碱具有显著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异喹啉类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且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XOD和ADA活力,以及下调炎症介质TNF-α表达等;此外,化合物6、8为首次从塞北紫堇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北紫堇 生物碱 高尿酸血症 藏药 代谢性疾病 哇夏嘎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7
作者 管咏梅 魏雯萍 +5 位作者 杨鑫媛 赵松雪 李哲 臧振中 朱卫丰 陈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以覆盆子为原料,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料液比、接种量、糖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特征功能性成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发... 目的以覆盆子为原料,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料液比、接种量、糖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特征功能性成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发酵前后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覆盆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接种量8%、糖添加量2%、发酵时间24 h。发酵前后样品中共检测到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8种醇类物质、4种酮类物质、12种醛类物质、7种酸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6种烷烃类物质、3种酚类物质以及6种其他类物质。结论发酵能有效提升覆盆子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发酵 工艺优化 物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