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腹膜后出血继发自发性脾破裂一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黄鸿 徐宏伟 +1 位作者 俞金娜 傅国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4-435,共2页
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后出血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后出血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引发腹膜后出血继发自发性脾破裂出血实属少见,目前国内鲜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报道1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出现腹膜后出血和自发性脾破裂患者,详细介绍患者发病、诊断、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卒中 腹膜 出血 脾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CT半自动分割技术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腹部脂肪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聪 邱勇钢 +4 位作者 韩秋 俞金娜 傅林峰 谢东 徐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CT半自动分割技术评价的腹部脂肪分布特征与泌尿系结石患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T半自动分割技术测量泌尿系结石患者和无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腰围(WL)、腹部最大横径(ATD)、腹部最大矢状面前后径(ASD)、皮下脂肪厚度(SAT)、腹腔... 目的:探讨CT半自动分割技术评价的腹部脂肪分布特征与泌尿系结石患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T半自动分割技术测量泌尿系结石患者和无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腰围(WL)、腹部最大横径(ATD)、腹部最大矢状面前后径(ASD)、皮下脂肪厚度(SAT)、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A)、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A)、内脏脂肪面积百分比(VAA/(VAA+SAA));比较相关指标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分析不同指标与结石患病的相关性,评价不同指标对结石患病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BMI、ASD、VAA、SAA、VAA/(VAA+SAA)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L、ATD、SA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I、ATD、ASD、SAA与结石患病呈低度相关,VAA、VAA/(VAA+SAA)与结石患病呈中度相关,WL、SAT与结石患病无明显相关;ROC分析显示VAA和VAA/(VAA+SAA)预测结石患病风险的AUC大于其他指标(分别为0.830和0.867)。结论:CT半自动分割技术可有效评价腹部脂肪分布特征,其中内脏脂肪分布与泌尿系结石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术后盆腔组织增生伴感染1例
3
作者 何聪 熊中奎 +1 位作者 邱勇钢 徐宏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3-1583,共1页
患者男,80岁,左侧腹股沟区隐痛半月,伴肉眼血尿1周;半年前因膀胱癌接受电切术。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21.1×109/L,超敏C反应蛋白40.6mg/L,鳞状细胞癌抗原>70.00ng/ml。超声:左侧盆腔约93 mm×63mm×8... 患者男,80岁,左侧腹股沟区隐痛半月,伴肉眼血尿1周;半年前因膀胱癌接受电切术。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21.1×109/L,超敏C反应蛋白40.6mg/L,鳞状细胞癌抗原>70.00ng/ml。超声:左侧盆腔约93 mm×63mm×83mm低回声肿块,边界稍模糊,形态不规则,内有少许无回声区;CT:左侧盆腔约92mm×60m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欠均匀,与腰大肌下缘及髂腰肌分界不清,周围骨质未见破坏;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为著,部分包绕髂外动脉,腹膜后、左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肿大(图1A^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盆腔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组织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眼结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4
作者 谢东 何聪 +1 位作者 傅林峰 刘庆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90-1390,共1页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右眼肿物突出3天”就诊;既往患“结膜色素痣”多年,未接受规律诊治。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8;右眼上睑见20 mm×16 mm深棕色质软肿物,可回纳,无明显触痛,其内见血管生长。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眼部...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右眼肿物突出3天”就诊;既往患“结膜色素痣”多年,未接受规律诊治。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8;右眼上睑见20 mm×16 mm深棕色质软肿物,可回纳,无明显触痛,其内见血管生长。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眼部B超:右眼上睑区距体表2 mm见14 mm×4 mm×13 mm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超声诊断:右眼上睑区实质性结节,考虑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肿瘤 黑色素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胃肝样腺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玲婷 徐宏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0-1040,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反复头晕1周”就诊。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7 g/L,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23757.30 ng/ml,大便隐血试验(+++)。肝炎标志物(-),肝肾功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均未见异常。腹部平扫+增强... 患者男,69岁,因“反复头晕1周”就诊。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7 g/L,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23757.30 ng/ml,大便隐血试验(+++)。肝炎标志物(-),肝肾功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均未见异常。腹部平扫+增强CT:胃体下部与胃窦交界区前壁见约2.6 cm×4.0 cm×5.0 cm不规则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晰欠光整,基底部缩窄呈宽蒂样,瘤体凸入胃腔内(图1A、1B),胃壁局限性凹陷而形成“脐凹征”(图1A、1B);平扫CT值约42 HU,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欠均匀强化,CT值约78 HU,静脉期持续不均匀强化,CT值78~88 HU,其内未见明显钙化、坏死、囊变;胰头周围见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诊断:胃体与胃窦交界区恶性实质性占位,伴胰头周围多发淋巴节肿大。胃镜:胃体胃窦交界区巨大隆起性病变,表面充血、糜烂,考虑胃体胃窦交界区腺癌。行胃肿瘤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胃窦大弯侧约5.1 cm×4.5 cm×2.5 cm肿瘤侵及浆膜外,周边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胃窦部隆起型中-低分化腺癌(图1C),结合免疫组织化学(Glypican-3弥漫性阳性)符合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术后第1周复查AFP降至6097.67 ng/ml,术后第4周降至9.44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样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