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水滞流管水质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磊 刘轲 +5 位作者 柳景青 罗志逢 裘尚德 周晓燕 何晓芳 黄佳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46,51,共4页
滞流工况常发生在实际给水管网中,由于管道生物膜的存在,随着滞流时间加大,管网水质将趋于恶化,但是针对实际滞流管网,鲜有水质指标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利用某城市管网上下游的2个中试点开展球墨铸铁管(NCI管)、聚乙烯管(PE管)的滞流... 滞流工况常发生在实际给水管网中,由于管道生物膜的存在,随着滞流时间加大,管网水质将趋于恶化,但是针对实际滞流管网,鲜有水质指标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利用某城市管网上下游的2个中试点开展球墨铸铁管(NCI管)、聚乙烯管(PE管)的滞流对比实验,得到管网水质理化指标和活菌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个中试点,在相同的滞时168h内,PE管的水质余氯、浊度、溶解氧以及活菌浓度等指标都较大程度优于NCI管的水质相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滞流 供水管网 球墨铸铁管 聚乙烯管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幼林开垦对绍兴汤浦水库氮输入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傅舜宇 张青 +1 位作者 陶宇 鲍依群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2016—2018年,本研究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林,特别是开垦形成的香榧幼林对汤浦水库流域的非点源氮输入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保护水库水质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基于SWAT模型对汤浦水库的氮输入进行了模拟,对上游... 2016—2018年,本研究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林,特别是开垦形成的香榧幼林对汤浦水库流域的非点源氮输入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保护水库水质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基于SWAT模型对汤浦水库的氮输入进行了模拟,对上游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区域和对入库氮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识别;设计了针对香榧幼林的径流小区试验;径流小区试验和上游河道断面的水质数据被共同用作校准SWAT模型对香榧集中种植区对入库氮贡献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南溪南部榆树支流、竹溪支流上游等香榧集中种植区是汤浦水库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关键区域;占流域面积约6%的香榧幼林可提供约45%的入库总氮,是对入库总氮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汤浦水库 总氮 SWAT模型 径流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大口径管道管垢中污染物分布的径向差异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环宇 柳景青 +6 位作者 魏宗元 张慧慧 何晓芳 周晓燕 裘尚德 胡宝兰 楼莉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06-2712,共7页
以管龄为11年的城市主供水管道上的DN300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晶体衍射结构分析(XRD)等手段对其径向不同位置的管垢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各类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管道下部的管垢... 以管龄为11年的城市主供水管道上的DN300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晶体衍射结构分析(XRD)等手段对其径向不同位置的管垢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各类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管道下部的管垢总量高,平均粒径大.重金属在空间上的分布明显不同,铁、锰、锌、铅、铜和铬在上部的管垢中含量最高,而下部管垢中,铝的含量最高,该分布与管垢中其来源密切相关.管垢中累积了多种的有机污染物,除了微生物代谢形成的烃类物质之外,还累积了藻类的代谢产物及外源有机污染物,不同位置上出现的有机污染物类型也有所差异.该研究结果对将来饮用水管网生物化学安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管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管垢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GC-MS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管网中不同源有机污染物简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慧慧 陈环宇 +5 位作者 何晓芳 周晓燕 裘尚德 柳景青 胡宝兰 楼莉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03-2008,2030,共7页
饮用水管网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本文简述了给水管网中的4类有机污染物,即原水中带入的有机污染物、管材释放的各种添加剂及其降解产物、管垢释放产物或管垢生物膜和管内水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消毒副产物。根据... 饮用水管网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本文简述了给水管网中的4类有机污染物,即原水中带入的有机污染物、管材释放的各种添加剂及其降解产物、管垢释放产物或管垢生物膜和管内水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消毒副产物。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这4类有机物中,以含量较多的消毒副产物类研究最多,其次是管材释放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而含量较低、种类繁多、取样困难的管垢释放产物及生物膜、水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的研究较少。由于给水管网中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多样,同时在管网这个特殊的水环境中,还会发生迁移、转化等复杂的过程,本文在综述分析以上不同来源的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可在高毒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鉴别、生物膜中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及其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有机污染物 管材 生物膜 消毒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剪切力对供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景青 罗志逢 +4 位作者 周晓燕 何晓芳 任红星 胡宝兰 裘尚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6,281,共8页
利用全比例非循环管网中试平台的球墨铸铁管模拟不同水流剪切力下管壁生物膜的生长.采用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和化学需氧量(COD)表征生物膜的理化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计数细菌总数和活菌数量,高通量测序(454焦磷... 利用全比例非循环管网中试平台的球墨铸铁管模拟不同水流剪切力下管壁生物膜的生长.采用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和化学需氧量(COD)表征生物膜的理化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计数细菌总数和活菌数量,高通量测序(454焦磷酸测序)探究生物膜、细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水流剪切力对管壁生物膜理化指标细菌总数和细菌种群结构有显著影响(理化参数p〈0.05),但对活菌数量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并且生物膜的理化指标、细菌数量并不是随水流剪切力的增大而简单地增大或减小,存在生物膜生长的最佳水流剪切力.在水流剪切力为0.8Pa下生物膜生物量最大,每平方厘米管壁细菌总数高达2.10×10^9个,而在水流剪切力为0.05和2.5Pa下每平方厘米管壁细菌总数分别为2.20×10^8和2.27×10^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管壁生物膜 水流剪切力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中 顾福权 +2 位作者 滕飞 陈罡 蔡海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7-589,共3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水样经乙酸乙酯-苯-乙醚(2+1+0.02)混合溶剂提取,采用HP-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用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9种硝基苯类在11.5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其线...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水样经乙酸乙酯-苯-乙醚(2+1+0.02)混合溶剂提取,采用HP-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用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9种硝基苯类在11.5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其线性范围在质量浓度0.001~5.0mg.L-1之间。方法的回收率在92.0%~108%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胺磷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滕飞 顾福权 +2 位作者 蔡海江 陈罡 杨雪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胺磷含量。取水样50.00mL旋转蒸发至近干,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每次用5mL,收集提取液于浓缩管中,浓缩至1mL供气相色谱分析。用HP-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甲胺磷的质量浓度在0.050~1.00mg·...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胺磷含量。取水样50.00mL旋转蒸发至近干,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每次用5mL,收集提取液于浓缩管中,浓缩至1mL供气相色谱分析。用HP-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甲胺磷的质量浓度在0.050~1.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1mg·L-1。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4.0%~91.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4%~5.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甲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精密度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福权 黄中 +4 位作者 周晓燕 沈雁 蔡海江 诸水顺 滕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17-1419,共3页
试验证明在顶空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出现的分析结果重现性差的原因在于所采用HP 7694E型顶空自动进样器加热方法的设计缺陷,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用水浴预加热使整批样品温度达到与检测室温度(25±2)℃接近,... 试验证明在顶空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出现的分析结果重现性差的原因在于所采用HP 7694E型顶空自动进样器加热方法的设计缺陷,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用水浴预加热使整批样品温度达到与检测室温度(25±2)℃接近,并选择顶空采样条件为55℃及15min。按此条件对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及三溴甲烷等4种组分进行了测定,得到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2%~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顶空自动采样器 挥发性有机物 水样 测定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封面层对球墨铸铁管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若玮 许仕荣 +6 位作者 罗志逢 彭宏熙 柳景青 周晓燕 徐军 裘尚德 何晓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4-2020,共7页
以实际全比例非循环管道中试平台中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物膜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来研究环氧树脂封面层对管道生物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水泥砂浆内衬的球墨铸铁管,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后的管道... 以实际全比例非循环管道中试平台中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物膜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来研究环氧树脂封面层对管道生物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水泥砂浆内衬的球墨铸铁管,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后的管道不易吸附、沉积各种物质,对生物膜细菌丰度及群落结构均有影响,其管壁生物膜细菌总数为4.01×10~4copies/cm^2,可培养菌数量为1.40×10CFU/cm^2,另外其物种丰度较高而多样性较低.因此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的水泥内衬球墨铸铁管是一种更为优良的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球墨铸铁管 封面层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氟虫腈等8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6
10
作者 胡贝贞 蔡海江 宋伟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9-895,共7页
建立了茶叶中氟虫腈、吡虫啉、啶虫脒、噻嗪酮、三唑酮、三唑醇、丙溴磷、哒螨酮共8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用丙酮-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加速溶剂提取,经石墨化炭黑/氨基(Carb/NH2)固相萃取小... 建立了茶叶中氟虫腈、吡虫啉、啶虫脒、噻嗪酮、三唑酮、三唑醇、丙溴磷、哒螨酮共8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用丙酮-二氯甲烷(1∶1,v/v)混合溶剂加速溶剂提取,经石墨化炭黑/氨基(Carb/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采用基质标准曲线同位素内标法(吡虫啉、啶虫脒)或外标法(其余6种农药)定量。氟虫腈在1~100μg/L、其余7种农药在5~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定量限(信噪比大于10)为氟虫腈2μg/kg、其余7种农药10μg/kg。氟虫腈在2、5、50μg/kg、其余7种农药在10、50、10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5%~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2.7%~7.7%。另外,按照JJF 1059-1999《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有关规定,从标准溶液、样品称量、标准曲线、样品定容、仪器测定重复性、样品前处理等方面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显示,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源于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及仪器测定的重复性。该方法的提取效果好、净化较彻底,灵敏度满足国外限量标准的要求,适合出口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不确定度评定 农药残留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2种嗅味物质前处理方法探讨
11
作者 陈罡 蔡海江 +1 位作者 韩琳 张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2,共4页
对水源水及饮用水中二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这2种嗅味物质采用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对水体中的细胞破壁,检测胞内胞外嗅味物质。2-MIB、GSM经过加氯化钠盐、正己烷液液萃取、浓缩、进样,经气相色谱-质谱联... 对水源水及饮用水中二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这2种嗅味物质采用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对水体中的细胞破壁,检测胞内胞外嗅味物质。2-MIB、GSM经过加氯化钠盐、正己烷液液萃取、浓缩、进样,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选择离子模式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好,2-MIB、GSM在10~100μg/L的标准曲线中均线性良好,回归系数R2>0.995,取样体积1 000 mL时,检出限分别为2.58、2.45 ng/L。2-MIB、GSM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7%~103.0%、87.5%~91.8%,2-MIB、GSM的RSD分别为3.8%~7.9%、4.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味物质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