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构建鲁迅研究的大框架大格局 |
曹禧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2
|
鲁迅与中国遗民文化的“相遇” |
孙海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鲁迅与汉字汉文以及大众语论争 |
曹禧修
高沛盈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大师对话”拓展中外“精神丝绸之路”——“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六届论坛的回顾与展望 |
寿永明
卓光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5
|
论小田岳夫《鲁迅传》两个中文译本的差异——兼谈许广平在塑造鲁迅形象方面的作用 |
古大勇
翟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6
|
鲁迅早期革命观的演进逻辑 |
孙海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7
|
鲁迅早期“意力主义”的中学背景 |
孙海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8
|
“油滑”中的现实穿透与悲剧性体认——鲁迅小说《故事新编》解读 |
陈蘅瑾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9
|
《鲁迅与国民人文素养系列读本》总序 |
曹禧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0
|
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略貌 |
曹禧修
黎丹丽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1
|
鲁迅与新时期文学关联的八个维度——由鲁迅学的“等级制”说起 |
古大勇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2
|
鲁迅:站在坟墓前的哲学家 |
曹禧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3
|
“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思想育人的实践探索 |
曹禧修
李子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4
|
“斯巴达之魂”与“雅典精神”——周氏兄弟汲取古希腊文学精神的不同侧重点 |
薛祖清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5
|
网络职场类型小说论 |
鲁雪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6
|
《阿Q正传》与中国现当代小说中“乡下人进城”叙事的滥觞 |
古大勇
桂亚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